天天看小說

第22章 鳳與鴨

盧象升跪在地上,久久不願開口,衆人盼的心都快跳了出來,朱識欽大爲不耐,道:“既然愛卿不說話,那就是同意了,大家起身,盧大人答應歸降了,你們馬上就能吃到香噴噴的饅頭白飯了?!?

衆人左瞧瞧,右瞧瞧,想起身又不敢,朱識欽眼睛一轉,先把楊正芳,李重鎮、雷時聲三名副將拉了起來,三人又是慚愧,又是欣慰,慚愧的是剛剛纔發誓要追隨巡撫大人,馬上又要變卦,欣慰的是有一個如此體面的投降機會,巡撫大人好象也沒有明確反對,終於可以不吃那該死的草根樹皮。

見三人起身,其他人也猶猶豫豫站了起來,只剩下盧象升孤凌凌的跪在地上,朱識欽得意洋洋,道:“盧愛卿,你看大家都作出了選擇,你就不要讓大家爲難了吧!”

盧象升突然心中升起了一股厭惡感,這就是自己要守護的朱家江山,他朱家的人不珍惜,自己又所爲何來,他猛的站了起來,對朱識欽道:“肅王,以後愛卿這個稱呼你還是不要用的爲好,盧某從此已不再是大明的人,若肅王要留在唐軍,那我們就是同僚,盧某相信以後的職位會比你高一點?!?

朱識欽一窒,盧象升話裡的意思好象答應了投降,自己完成了任務,馬上就可以回京了,本應該高興纔是,可看到剛剛還跪在地下任他責罵的人突然對他毫不客氣起來,心中只覺一陣失落,不過,很快還是喜悅的心情佔了上風,大聲道:“弟兄們,盧巡撫答應請降了,大家的命保住了?!?

飢餓最讓人難以忍耐,這十天來,頭五天雖然還有存糧,但已是半飢半飽,後面的五天肚子更是一直咕咕叫,鐵打的漢子也會受不了,大家都盼望著要麼早死,要麼早點投降,可巡撫大人不開口,誰也沒有辦法,雖然大家在肅王的生拉硬扯下已是願意投降,但總有對不起巡撫大人的感覺,巡撫大人答應帶頭,那再好不過,大家都歡呼起來,好象剛打了一場勝仗。

楊正芳,李重鎮、雷時聲三人也如釋重負,巡撫大人答應了,那麼自己也不算違背誓言,至於他們比盧象升先表態的問題,自然自動被忽略。

得知盧象升答應投降,李鴻基喜出望外,他對於這個歷史上只帶五千疲兵敢與數萬韃子騎兵作戰的勇將很是敬佩,在李鴻基的計劃中,如果盧象升一直不肯降,那隻好等把他們全部餓得不能動彈了再活擒,可這樣一來,勢必擔擱大量的時間,數十萬工人停產守在這裡,而唐軍馬上又有兩場大戰,肯定會造成物質供應的緊張,雖不至於影響戰局,也會讓唐軍覺得頭痛。

官軍一答應投降,唐軍馬上將水泥路上的撤去,並在整個戰壕上準備了熱騰的包子,饅頭,還有稀飯,肉湯,官兵們從大路上魚貫而出,將兵器放在指定的地方就可以去吃飯了。

許多士兵一放下兵器,馬上快步跑到了開飯的地方,抓起饅頭就往嘴裡塞,爲防止有官兵吃得太飽會被咽死,唐軍只得規定包子和饅頭每人只能拿兩個,稀飯還有肉湯則管飽,許多人都是數口就將分到的食物吃光,眼巴巴的想再要,唐軍毫不客氣,將第二次混入人羣中想繼續拿食物的官軍,一律用棍子打了出來。

不過,他們馬上就把目光轉移到了稀飯和肉湯上面,肉湯竟然是用上好的羊肉熬成,有些官軍喝著香噴噴的肉湯,想起前些日子所吃的東西,竟然嚎啕大哭起來,饅頭和包子雖然限制了,還是有許多人光喝稀飯和肉湯就把自己肚皮撐得脹脹的,若不是這些東西容易消化,還真會有人被撐死。

李鴻基親自出來迎接盧象升,肅王朱識欽也跟在後面,此時盧象升纔剛剛三十出頭,正是男子建功的黃金年齡,他對生命不能說毫無留戀,但卻絕不是怕死,他只所以答應投降,一方面是被朱識欽所逼,一方面是他已感到了明王朝的日暮途窮,不可保,若沒有肅王相逼,他還是會爲朝庭盡忠,肅王一逼,他心中反而明朗起來,唐軍正是冉冉上升之期,加上唐軍對滿蒙聯軍的打擊,使他對唐軍並無多大惡感,加入唐軍後,不但可以成爲開國功臣,若以後能在對外戰爭中獲得功鄖,焉知不能成爲後人敬仰的一代名臣。

見到李鴻基,盧象升急忙下拜:“罪臣拜見唐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他身後的楊正芳,李重鎮、雷時聲也同時跪了下去。

李鴻基連忙扶住盧象升,道:“建鬥不必多禮,你我兩軍交戰,何罪之有,你能及時投誠,等於救了眼前的一萬多性命,功莫大焉!”

盧象升望著正在狼吞虎嚥,甚至嚎啕大哭的士兵,心中也是感慨不已,若是自己堅持不降,讓這些人全部陪葬,只爲全自己忠義之名,是否太過自私,剩下的一點愧疚頓時也消失。

李鴻基拉著盧象升的手道:“來,想必你們也都餓了,孤王已爲你們設下酒宴,從今以後,你們也都是我軍的棟樑之才,孤王會一視同人,加以重用?!?

幾名降將連忙拜謝,朱識欽在旁忙道:“唐王殿下,小人的任務已完成,是否可以讓小人回去!”

李鴻基哈哈大笑,道:“你放心,孤王得建鬥如得一鳳,放汝如放一鴨,以一鳳換一鴨,孤王定不會失言?!痹谂缘奶栖婎D時鬨然大笑。

盧象升雖知唐王對自己看重,沒想到看重到如此地步,也知道了爲什麼肅王如此積極要自己投降,看到肅王受窘,心中竟微微有快意。

肅王臉上一紅,不過他在唐軍中呆了這麼久,經常會受到一些人的冷嘲熱諷,臉皮已厚,聽了唐王的保證,徹底放下了心,也陪著大家笑起來。

官軍歸降後,商洛臨時聚起來的大軍卻沒有全部解散,還有十萬人成爲了臨時的徵召軍,這種徵召是來自於唐朝的府兵制,唐朝初期由於戰亂連年,國家供養不起龐大的軍隊,將前隋的府兵制發揚光大,只保留了一支數萬人的精銳軍隊,其餘兵丁都是戰時纔在各府徵召,而戰後,將歸於朝,兵仍散於府。

這種做法保證了唐朝在初期的社會生產穩定,而又能在戰時擁有大量的軍隊,才使大唐能在羣雄中脫穎而出,後來還憑此打敗了草原各部,不過,大唐成也府兵制,敗也府兵制,正是後來府兵制的腐壞,才形成了各地的番鎮割劇,最後強盛的大唐王朝正是在與各番鎮的鬥爭中耗盡了元氣,轟然倒下。

而唐軍現在這種制度只針對工人,工人沒有農民那種天時的限制,也沒有那種地域的隨制,隨時可以徵召,又隨時可以散歸,也不會形成番鎮,有府兵之利而無府兵之害,工人在徵召的這一段時間,待遇和正規部隊一樣,這樣一來,雖然在徵召期間對各種日用品,兵器的生產會有影響,但完全可以在戰前或戰後補足,而農民基本沒有動用,戰爭期間對糧食生產也不會有影響,不至於讓部隊有缺糧之憂。

隨著工人的歸來,商洛的各個礦廠和兵器廠又開始了全面的生產,現在整個商洛還有五萬大軍,正在等待唐王的命令,準備隨時向湖廣進發,而而其中的五萬五千人在官軍還沒有投降時就就出發了。

盧象升雖然把船隻全部戳沉在丹江,但對船隻破壞並不嚴重,唐軍將它們全部撈了上來,只花了數天時間,已將大部分船隻修好,李鴻基命令馬世耀先帶著五萬五千名唐軍乘船沿丹江而下,向湖廣進軍。

官軍和唐軍交戰的消息一傳出,丹江上川流不息的船隻頓時沒有了蹤影,發財雖然重要,到底還是命更值錢些,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荊紫關碼頭每日泊船數百艘,帆檣林立十餘里的場面再也不得見,整個碼頭顯得空蕩蕩的。

荊紫關的守將叫羅岱,是一個遊擊將軍,靠著收取過往船隻的費用,一月就能撈上近二萬兩白銀,除去各種打點,開銷外,他每月還有近萬兩銀子的收入,就是給他換一個巡撫也不幹,可是盧象升一攻擊唐軍,江上一隻船也沒有,他的收入頓時全無,該花的打點卻絲毫不敢少,讓羅岱暗暗叫苦,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私房錢來補貼。

荊紫關歸河南管轄,按理和鄖陽巡撫一點關係也沒有,可荊紫關就在鄖陽邊沿,加上盧象升和五省總督陳奇榆關係極好,他這個荊紫關遊擊將軍不得不賣盧象升的面子,否則哪能讓盧象升從荊紫關出兵攻打唐軍,斷了他的財路。

已經八九天了,盧象升一點消息也沒有,羅岱不由暗暗詛咒盧象升,最好來個全軍覆滅,若是唐軍勝了,以後的買賣自然照做,若是盧象升勝了,那他以後的財路說不定就會永遠斷絕。

關上的士兵也無聊透頂,江上沒有了船隻,他們這個關口也就無所事事,每個人都在暗中詛罵盧象升,唐軍打四川就讓他打唄,又沒犯你的湖廣,幹嗎要出兵偷襲別人,還從我們這裡出發,把大家的財路都斷了。

突然一個哨兵激動起來:“船,船!”

旁邊的哨兵頭也不擡:“你犯傻了吧,仗還沒打完,哪來的船。”

捅了自己的同伴一下,那名士兵繼續理無論次地道:“船,好多好多的船!”

被捅的哨兵終於擡起頭來,還沒看先道:“別做白日夢了!”話還沒說完,他也目瞪口呆,遠處的江面上飄來一大片黑影,後面密密麻麻根本不知道還有多少,雖然現在還模糊不清,但憑經驗這肯定是一支超大的船隊。

來者是誰?商人不可能,只能是唐軍或者是盧象升的官軍,兩人互望了一眼,其中一人跳了起來:“我去報告將軍?!币魂囷L也似的朝將軍府趕去。

羅岱雖然只是一個遊擊將軍,但他的將軍府修得遠比一個總兵官還要奢華,他正坐在裡面仔細的考慮今後的打算,是繼續留在這裡,還是活動一下,調個地方算了,以後這裡說不定就沒有油水了,見一個哨兵跌跌撞撞的跑了進來,不由斥道:“慌什麼,天塌了?”

見將軍喝住自己,哨兵稍微喘了一下氣,結結巴巴的道:“將軍,將……將軍,不……不好了,外面來了……來了好多……好多船?!?

羅岱不以爲然:“不就是船嗎,以前咱們這兒哪天不過個千兒八百的,有什麼好稀奇。”

他突然反應過來:“船,你是說現在有好多船過來?”

哨兵還在大口大口的喘氣,只是用力的點了一下頭。

羅岱忙問:“是哪裡的船,我軍的,還是唐軍的!”他自然知道此刻出現的船隻絕對不會是善茬,十有八九不是唐軍,就是盧象升的部隊,他既希望是盧象升,又有點想不是他,若來的是盧象升,荊紫關自然不會有危險,可是也意味著盧象升取得了勝利,成功的破壞了唐軍在商洛的基地,以後這條通道恐怕就只有關閉,他再到哪裡找這樣一條財路。

盧象升當然不會告訴他,即使成功了,也不會坐船從這裡返回。

哨兵搖了搖頭:“太遠了,看……看不清楚!”

羅岱推開了哨兵,向城頭跑去,邊跑連喊:“傳令,所有人準備戰鬥!”

等他來到城牆時,城上已集了許多士兵,見城守大人來到,紛紛行禮:“將軍大人好!”

羅岱顧不得寒喧,掏出瞭望遠鏡向江面看去,映入眼簾的正是盧象升出發時的船隊,上面掛著的依然是大明的旗幟,他放下了心,心裡卻涌起了一股失望,看來,盧象升真的打了唐軍一個措手不及,取得勝利而歸。

朝庭早在四五年前就製出瞭望遠鏡,但成本太貴,就是做出來,大部分也成了一些高官顯貴手裡的玩物,最需要他的軍隊反而得不到幾副,更不是他這個級別的將領能得到,羅岱卻有頭腦,知道這東西在江面上的價值,若能早一步發現敵軍,說不定就能救一命,多少銀子也值得,他花了數千兩銀子高價從走私者手裡買下一副唐軍所產的望遠鏡,相對於朝庭,他還是更相信唐軍產品的質量。

他剛想放下望遠鏡,吩咐士兵準備開關迎接,突然發現不對,這次的船隻遠比上次多,官船的後面還是許多並不是朝庭所制的船隻,難道是盧象升搶的東西太多,裝不下,又搶了好多船隻,他心中頓時憤憤不平,盧象升倒好,一搶把他的財路也搶斷了。

他仔細搜查起盧象升來,發現船上全是黑衣黑甲的大漢,這一留意,頓時把他嚇壞了:“是唐軍,足有好幾萬的唐軍,怎麼辦,怎麼辦?”

盧象升的座船全部被唐軍用來運送兵員,他的結局肯定是不妙,可你惹出來的禍卻要我收拾,我收拾得了嗎,羅岱急得在城牆上不停的轉圈。

荊紫關雖然重要,不過二千守軍,盧象升的二萬精兵他可見過,儘管他咒罵盧象升給他帶來麻煩,卻不得不承認盧象升的兵要遠比他精銳,他來到荊紫關是爲了發財的,哪有時間練什麼兵,可現在盧象升二萬人估計已經沒了,他二千人怎麼擋,打肯定打不過,要不逃跑,現在或許還來得及。

官兵們看到他們的最高長官放下望遠鏡就一個勁的轉圈,也不說怎麼辦,也不說來的是什麼人,一個親兵壯著膽子將繼續轉圈的羅岱攔住,道:“將軍,來的是誰,要不要開關?”此時一些眼力好的人已隱約看見上面飄的好象是朝庭的旗幟,猜想是盧象升回來了,大著膽子問了一句。

羅岱大怒:“開什麼關,來的是敵人,敵人,幾萬敵人,你懂嗎?”

城頭都驚慌起來,幾萬唐軍來了,這關還能守嗎,紛紛涌向羅岱,爭著道:“將軍,怎麼辦,怎麼辦?”

羅岱煩躁起來:“怎麼辦,老子怎麼知道怎麼辦,平時養著你們這幫飯桶,現在倒是給老子拿個主意呀!”

衆人見羅岱發火,頓時噤若寒蟬,一個親兵怯生生的道:“我們打不過的,不如投降吧?!彼麄兲幵诮唤缣帲瑢μ栖娋硟鹊那闆r多多少少都要了解,聽那些來往的走私商人講,唐軍不但軍餉比他們高,每月還按時發放,而且一年有半個月休假機會,幹到一定年限還可以退役,這對於從來沒有按時拿過軍餉,而且一旦當兵,世代都得爲兵的官軍有很大的誘惑。

衆人都朝那名親兵看去,露出爲他擔心的神色,羅岱一呆,見是自己的親兵羅三兒,朝他走了過去,就在衆人以爲羅三兒要倒黴時,羅岱用手重重的拍了羅三兒一下,道:“好小子,就這麼辦,你去和他們接觸,只要答應不抄老子的家,老子就降了?!彼K於下定了決心,實在是捨不得家裡那些財物,逃走和抵抗都不可取。

官兵們頓時輕鬆了下來,當官的要降那就降吧,自己的小命算是保住了,只有羅三兒暈糊糊,自己怎麼一下子就成了投降的特使。

第21章 降,不降?第42章 毀家起義第26章 亂局第77章 鄭氏屈服第81章 不期而遇第19章 岌岌可危第62章 派別第10章 狼煙再起第49章 身份轉變第17章 風暴前夕上第6章 調兵遣將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67章 海戰第47章 各佔半城第23章 自討苦吃第11章 結拜下第10章 訓斥第11章 賺錢下第36章 談判(上)第14章 歸化城(上)第66章 矮黑人第81章 不期而遇第11章 虛驚一場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29章 陣前談判第15章 湘河炮聲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1章 大封功臣第77章 鄭氏屈服第73章 收穫第85章 淮安城中第27章 捨身渡河第9章 投降第46章 談判籌碼第37章 家事難斷第65章 登岸第46章 蛤蟆天子第53章 人命如蟻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12章 蒙古各部上第18章 鑄幣第36章 臨陣招兵第5章 錢糧問題下第8章 折服下第6章 調兵遣將第38章 女將英姿第43章 三道試題第2章 戰略大計第7章 邢秀娘上第14章 鳳縣第4章 火起第19章 洞房第12章 蒙古各部上第17章 功敗垂成第23章 自討苦吃第15章 兵器第14章 故縱第51章 鑑寶會(二)第58章 交惡第50章 形勢分折第31章 惡魔傳說第6章 忠孝難全第68章 各有損失第7章 人爲財死第6章 回家第12章 聲東擊西第28章 窮途未路第4章 火起第95章 南巡之議第37章 杞縣李信第33章 蠻人阿奴第48章 機會第59章 求和第55章 思謀脫困第54章 壕強反擊第90章 暴露第18章 出賣第56章 自欺欺人第25章 洪承疇(上)第64章 出兵第25章 覆滅第56章 自欺欺人第34章 歸來第33章 鰲拜之死第26章 開拓團第25章 釣魚城第58章 鬧事第54章 夜闖王府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54章 聯牀夜話第64章 出兵第98章 弘光被擒第7章 斬新一頁第6章 審案第65章 登岸第61章 任卿選官第83章 官逼民反第28章 窮途未路第77章 餡餅
第21章 降,不降?第42章 毀家起義第26章 亂局第77章 鄭氏屈服第81章 不期而遇第19章 岌岌可危第62章 派別第10章 狼煙再起第49章 身份轉變第17章 風暴前夕上第6章 調兵遣將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67章 海戰第47章 各佔半城第23章 自討苦吃第11章 結拜下第10章 訓斥第11章 賺錢下第36章 談判(上)第14章 歸化城(上)第66章 矮黑人第81章 不期而遇第11章 虛驚一場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29章 陣前談判第15章 湘河炮聲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1章 大封功臣第77章 鄭氏屈服第73章 收穫第85章 淮安城中第27章 捨身渡河第9章 投降第46章 談判籌碼第37章 家事難斷第65章 登岸第46章 蛤蟆天子第53章 人命如蟻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12章 蒙古各部上第18章 鑄幣第36章 臨陣招兵第5章 錢糧問題下第8章 折服下第6章 調兵遣將第38章 女將英姿第43章 三道試題第2章 戰略大計第7章 邢秀娘上第14章 鳳縣第4章 火起第19章 洞房第12章 蒙古各部上第17章 功敗垂成第23章 自討苦吃第15章 兵器第14章 故縱第51章 鑑寶會(二)第58章 交惡第50章 形勢分折第31章 惡魔傳說第6章 忠孝難全第68章 各有損失第7章 人爲財死第6章 回家第12章 聲東擊西第28章 窮途未路第4章 火起第95章 南巡之議第37章 杞縣李信第33章 蠻人阿奴第48章 機會第59章 求和第55章 思謀脫困第54章 壕強反擊第90章 暴露第18章 出賣第56章 自欺欺人第25章 洪承疇(上)第64章 出兵第25章 覆滅第56章 自欺欺人第34章 歸來第33章 鰲拜之死第26章 開拓團第25章 釣魚城第58章 鬧事第54章 夜闖王府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54章 聯牀夜話第64章 出兵第98章 弘光被擒第7章 斬新一頁第6章 審案第65章 登岸第61章 任卿選官第83章 官逼民反第28章 窮途未路第77章 餡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兰屯市| 宁蒗| 望谟县| 建始县| 海晏县| 沁源县| 瑞丽市| 凯里市| 新竹县| 安岳县| 南充市| 万载县| 香港| 长顺县| 武冈市| 乳源| 会同县| 子长县| 勐海县| 启东市| 北碚区| 西乌珠穆沁旗| 鞍山市| 辽中县| 富平县| 尖扎县| 汕尾市| 榆中县| 南充市| 盘山县| 西昌市| 布尔津县| 新和县| 宣汉县| 蓬莱市| 永泰县| 三明市| 大安市| 乌拉特前旗| 莱州市| 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