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8章 各有損失

儘管張獻忠依靠扔棄大量老弱贏得了時間,李雙喜的斥候還是很快就找到了張獻忠的蹤跡,張獻忠的人馬太多,他轉移時不可能將百姓都瞞過,在唐軍有心查探之下,很快就得到了答案,大昌軍的主力已到了撫州。

至於撫州以後有沒有停留,那就誰也不知道,畢竟撫州還是大昌軍的地盤,唐軍的斥候並不方便接近,唐軍在那裡的情報人員也很少,消息又不方便傳遞。

李雙喜當然不會認爲張獻忠放棄南昌只是想帶著隊伍逃跑。他順著地圖往下看,下面廣東和湖南都是大昌軍的攻擊範圍。

如果是攻擊湖南,那只有永州,郴州最容易受到大昌軍的攻擊,如今湖南的野戰軍都已被抽走,但守備軍卻是基本沒動,湖南只是沒有了機動力量。守衛卻不見得空虛,張獻忠是否敢攻擊湖南,李雙喜不由望著地圖沉思起來。

“稟大人,皇上派吳三桂將軍率軍來援!”一個親兵向他大聲稟報軍情,打斷了他的沉思。

“吳三桂,他來幹什麼?”李雙喜不由詫異,吳三桂的大名他雖然早就聽說過,卻一直沒有見過面,李雙喜的年齡比吳三桂還小一歲,對於吳三桂名滿天下的名聲卻是非常看不起,認爲是明庭有意誇大的結果。

狼無血在旁邊提醒他道:“大人,吳三桂過來,我軍實力增強不少,大人是不是親自迎接一下。”

李雙喜輕蔑地道:“他們有什麼實力。”想起張獻忠有可能對湖南進攻。還是道:“也罷,本座迎迎他也好。”

李雙喜向親兵問道:“吳三桂什麼時候到?”

“回大人,大概還有一個半時辰。”

“一個半時辰。夠了,傳我命令,所有隊伍集合。迎接友軍的到來。”

“是。”

整個南昌動了起來。無數的士兵得到了緊急集合地命令。大街上全是整隊整隊的唐軍,剛剛歸附唐軍不久的南昌百姓吃了一驚,不知發生了何事,對軍隊急忙採取了避讓,轉眼間南昌主街道上沒有了一個百姓。

唐軍也沒有作解釋,這樣更好。連街都不用淨了,看著一隊隊地唐軍士兵威武地在大街上走過,街道兩旁地百姓恐懼中都摻雜著興奮,許多人都彼此相詢。是不是要打仗。

一個時辰後,南昌城的東門大開,從城門開始,排著兩列十里長的隊伍,城中的二萬多唐軍,除了留守人員,全部到了城外,李雙喜更是站在最前頭,親自出來迎接吳三桂的到來。

“報,總督大人,吳將軍的隊伍離此還有二十里。”

李雙喜點了點頭:“再探。”

“報,總督大人,吳將軍地隊伍離此還有十里。”

“再探。”

“報,總督大人,吳將軍的隊伍離此還有五里。”

斥候將吳三桂的路程一遍遍報了出來,李雙喜笑著對身邊的馬世耀,賀人龍等人道:“這小子地速度不慢。”

馬世耀“哼”了一聲:“速度快有什麼了不起,能打仗纔是本事。”

馬世耀也是正三品的將軍,和吳三桂同級,他自然看不起一個降將馬上就能得亨高位,爲自己要親自迎接他感到彆扭,只是李雙喜都來了,他不可能不來。

說話間已經可以隱約看到前面的人影了,奔馳的騎兵掀起了一大片塵土,馬蹄聲轟隆隆的傳來,整個地面都好象在抖動,無數黑衣黑甲的騎士現了出來,最前頭的一個人騎著一匹通體雪白的高頭大馬,與他的衣甲相映成趣,面容俊秀無比,脣上留著的鬍子修得整整齊齊,若不是面容上有一道若隱若現的淡淡疤痕,這個人則顯得太過脂粉氣,這道疤痕卻完全彌補了這個缺憾。

李雙喜雖然沒見過吳三桂,但從那道疤痕上就斷定了來者的身份,讓親兵高聲叫喊:“前面來的可是吳三桂將軍。”

吳三桂早從斥候口中得知李雙喜派人出城十里迎接,卻不知派的是誰,忙答道:“正是吳某,請問對面是哪一位將軍。”

“本座李雙喜,特來迎接吳將軍。”

吳三桂聽到李雙喜親自來迎,大吃一驚,兩人的品級雖然差兩級,但這兩級卻有天嚷之別,正二品的武軍在唐軍中現在僅有三人,加上文官也不過六人,而正三品的官員,武將就有七八位,論關係,他更是不如,李雙喜不但是皇帝的心腹之人,還是親侄兒。

他連忙將手一揚,止住了後面的隊伍,剎那間,奔騰的隊伍停了下來,這種由極快的速度到完全停止,不過是數個呼吸之間的事,整個隊伍好象早就停好了似的,絲毫不亂。

馬世耀也不得不讚一聲:“看來關寧鐵騎久負盛名,還是有兩下子。”

布里卻不贊同:“不過是花架子,打得過纔是本事。”他那天被李雙喜鞭打了一頓,這些天來都有一點小心翼翼,只是他卻分外聽不得別人的騎兵得到誇讚。

吳三桂放慢馬步,緩緩走到李雙喜面前,跳下了那匹白馬,向李雙喜行了一個禮:“末將參見總督大人。”

李雙喜笑容可掬:“吳將軍,今日本座可是來迎接你的,不必多禮,上馬吧,我爲你介紹一下身後的同僚。”

“是,那末將失禮了。”吳三桂見李雙喜等人都沒有下馬,重新跳上了馬背,暗暗打量著李雙喜,他對李雙喜也是聞名已久,見對方比自己還年輕,不由暗歎對方好運氣。

布里,馬世耀等人雖然對吳三桂不服,但當李雙喜介紹到他們時,也不敢無禮,一個個擠出了笑容。道:“久仰,久仰。”

李雙喜沒見吳三桂時對他還有點輕視,見到關寧鐵騎進退頗有章法。倒是提高了對吳三桂地看法,畢竟吳三桂是來給他增援的,實力越強他會越高興。對吳三桂的態度好了起來。

回到城中。李雙喜爲了吳三桂地到來。大擺宴席,馬世耀等人對吳三桂不懷好意,開始輪流敬酒,哪知吳三桂看似青秀,卻是酒到懷幹,最終馬世耀、賀人龍。加上一個布里,三個人都沒有喝過吳三桂,他們全趴下後,吳三桂還清醒的很。將宋獻策對張獻忠的分析轉述給了李雙喜。

馬世耀、賀人龍等人從來沒有到過北方,他們哪知道北方人爲了抵禦寒冷,喝地都是高純酒地白酒,大明朝還在時,從唐軍境內流出來地一桶白酒,到了北方價錢要漲上十倍,還供不應求,尤其是軍隊需求更大。

吳三桂從小就生活在軍中,拼起酒來,馬世耀、賀人龍等人哪會是對手,加上一個布里也不成。

馬世耀等人和吳三桂喝過一夜酒後,對吳三桂的映象大爲改觀,見面時已是老朋友的模樣,讓吳三桂長鬆了一口氣,他在來之前就會猜到李雙喜這邊的人對他不會太友好,爲此他準備了許多辦法,沒想到一頓酒就搞定了。

李雙喜一大早就招聚衆人議事,將宋獻策的分析也告訴了衆人,然後問道:“大家說說看,下一步怎麼辦。”

馬世耀生怕張獻忠攻擊湖南會得手,提議道:“總督大人,卑職認爲,我軍應當日夜兼程趕回湖南,堵住張獻忠。”

吳三桂馬上反對:“不可,皇上的意思是如果張獻忠攻擊湖南,那我軍就趁勢攻佔江西所有地地盤。”

馬世耀傻了眼:“那我們不管湖南了。”

李雙喜回到:“當然不是,我軍先要緊緊跟在張獻忠身後,不能讓張獻忠在湖南有停下來的機會,只要將張獻忠送出了城,我軍就算完成了任務,等皇上大軍消滅弘光朝後,再來收拾他們。”

馬世耀還以爲吳三桂只不過是皇帝的先鋒部隊,聽李雙喜的意思好象是皇上不會來,連忙問道:“總督大人,皇上難道改變主意,要先滅弘光朝嗎?”

李雙喜才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皇帝先進攻福建,藉口是福建水師先攻擊唐軍,滅弘光朝只是大家地猜測,畢竟現在和弘光朝還有和約,如果掛在嘴邊,對皇帝的名聲總是有礙,這可不是一個爲人臣子應該做的事。

“沒有,只是鄭家對我軍太過無理,皇上想先攻克福建,其他不過是本人猜測之詞,當不得真。”李雙喜連忙補救。

衆將卻都恍然大悟,哪有打福建,不打弘光朝的道理,知道自己可能參予不了滅弘光朝的戰鬥,一個個懊惱起來。

“好了,大家還有什麼意見,如果沒有就散了吧。”李雙喜看到懊惱的衆人,連忙出言提醒他們現在還在軍議,其實不能參加滅弘光朝的戰鬥,李雙喜何嘗不懊惱,只是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他身爲皇帝最親近的人,自然不能給皇帝添亂。

李雙喜昨夜得到吳三桂的提醒,已連夜想好了對策,也這是皇帝的意圖,其實今天的商議更象是直接下命令。

沒有了皇帝的大軍過來,只多了吳三桂區區二萬人,也可不能剿滅張獻忠,能驅趕已是不錯了,衆人又聽到是皇帝的意思,也不再言語。

不過,南昌已被拿下,唐軍在江西瑞州,袁州等地的防守壓力大大減輕,可以將那一部分唐軍調出來。南昌的唐軍匯合吳三桂部已有四萬多人,李雙喜還覺得兵力不足,將分散在江西各地的守軍又重新調聚過來,得到了五萬大軍,迅速運動到江西與湖南的邊界。

張獻忠果然打的是湖南的主意,他已調集了二十萬人馬,直接從江西的南安殺入湖南的梆州。這次張獻忠出動的全是精銳人馬,他將撫州、贛州、建昌、南安各州的精銳抽調一空,只留下老弱守城,爲得就是要拿下棉州。

可惜他調兵擔擱了時間,又多是步兵,行軍的速度比唐軍大大不如,李雙喜看破張獻忠的企圖後,已先一步到過了郴州附近,張獻忠只攻了郴州半天時間,李雙喜的五萬大軍突然在張獻忠身後出現,張獻忠大駭,見唐軍早有準備,不敢接戰,急令退兵。

李雙喜逮住張獻忠的尾巴不放,又派出騎兵一直騷擾張獻忠的進軍,讓大昌軍在湖南步步驚心,只能狼狽逃竄,不時有一小股人馬被李雙喜吃掉。

張獻忠不敢再打湖南各府縣的主意,都是從旁邊繞道而過,只是大昌軍經過地方的湖南百姓卻不免倒黴,大昌軍一股怒火無從發泄,經常是碰到一個村莊就是東西全部搶光,然後放火燒莊,村民男的殺了,女的供士兵淫樂。

李雙喜雖然派出了騎兵先行通知大昌軍可能經過地方的村民,讓他們進城,或躲到山中暫避,還是有許多人遭了毒手,人已逃走的村莊,大昌軍也通常是一把火燒成了白地,大昌軍宛如蝗蟲過境,將湖南梆州,永州之間的農村遭踏的不成樣子。

後面的唐軍看得怒火中燒,對大昌軍的後隊發起更猛烈的攻擊,落到唐軍手中的俘虜也絕不放過,張獻忠經常施出壁虎斷尾之計才能脫身,等走出湖南地面進入廣西時,大昌軍的二十萬大軍只剩下十五萬隊伍,雙方都鬆了一口氣,這場戰爭,各方都是損失慘重。

唐軍損失的是農村的大量物質和百姓,大昌軍走過後,許多地方數裡無人煙,而張獻忠不但損失了五萬精銳,連許多物質也被唐軍劫了下來。

大昌軍離開湖南,唐軍就停止了追擊,在邊境留下防守的兵力後,李雙喜的大軍撤回了江西,開始掃蕩大昌軍留在江西的據點。

張獻忠早已準備將江西放棄,他的親信部下全部帶走,又沒有留下什麼精兵,在唐軍的掃蕩下,一個個城池很快陷落

在李雙喜和張獻忠纏在一起時,李鴻基的三十萬大軍和物質全部過了江,和李萬成的十萬大軍匯後在一起,開始對江西銃州府,廣信府的大昌軍進行攻擊。

這些地方的大昌軍雖然沒有被削弱,但唐軍實在太強大了,又有充分的後勤保障,大昌軍完全不是對手,明智的開始大批大批的投降,頑抗的往往一兩天就被唐軍攻破,只用了十餘天,唐軍已將大昌軍肅清,四十萬大軍開始陳兵於福建的邊境。

第41章 威攝第28章 兵變鬧劇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30章 崇禎被俘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89章 海軍初創第37章 收心第49章 逆水逃亡第34章 刺殺第61章 陷落第50章 兩難選擇第49章 身份轉變第35章 家與君第7章 人爲財死第66章 新的目標第15章 定計第44章 初展才華第93章 江陰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32章 殺人盈野第20章 噩耗第23章 數路攻擊第2章 商洛第26章 開拓團第3章 張家寨上第41章 遼陽之夜第3章 北方之議第1章 助餉第87章 練兵第7章 人爲財死第60章 強權第12章 禍天之物第33章 玉璽風波第3章 一鼓而下第38章 女將英姿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11章 虛驚一場第15章 炮戰第77章 餡餅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88章 使節(上)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10章 一網成擒第60章 長沙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26章 府中激戰第12章 聲東擊西第26章 亂局第40章 賜宴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52章 鑑寶會(三)第3章 召見第99章 南巡第13章 烽火連天上第3章 投軍第20章 下馬威第23章 撤離第36章 談判(下)第9章 商議第1章 融合第95章 行刑第49章 身份轉變第88章 召見第33章 百炮齊射第12章 初攻達縣第64章 任務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84章 不可收拾第17章 功敗垂成第93章 英雄第22章 誤會第41章 大比武中第20章 噩耗第6章 周鳳梧第4章 初次碰撞第75章 勢如破竹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12章 禍天之物第6章 忠孝難全第5章 發財之夢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14章 故縱第9章 遇襲第3章 北方之議第31章 郡主情仇第46章 談判籌碼第3章 一鼓而下第25章 新的一年第47章 各佔半城第18章 落入陷井第67章 強行封官第8章 火槍第64章 任務第59章 騎兵突襲第21章 合圍第37章 家事難斷第37章 包圍成都
第41章 威攝第28章 兵變鬧劇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30章 崇禎被俘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89章 海軍初創第37章 收心第49章 逆水逃亡第34章 刺殺第61章 陷落第50章 兩難選擇第49章 身份轉變第35章 家與君第7章 人爲財死第66章 新的目標第15章 定計第44章 初展才華第93章 江陰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32章 殺人盈野第20章 噩耗第23章 數路攻擊第2章 商洛第26章 開拓團第3章 張家寨上第41章 遼陽之夜第3章 北方之議第1章 助餉第87章 練兵第7章 人爲財死第60章 強權第12章 禍天之物第33章 玉璽風波第3章 一鼓而下第38章 女將英姿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11章 虛驚一場第15章 炮戰第77章 餡餅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88章 使節(上)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10章 一網成擒第60章 長沙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26章 府中激戰第12章 聲東擊西第26章 亂局第40章 賜宴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52章 鑑寶會(三)第3章 召見第99章 南巡第13章 烽火連天上第3章 投軍第20章 下馬威第23章 撤離第36章 談判(下)第9章 商議第1章 融合第95章 行刑第49章 身份轉變第88章 召見第33章 百炮齊射第12章 初攻達縣第64章 任務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84章 不可收拾第17章 功敗垂成第93章 英雄第22章 誤會第41章 大比武中第20章 噩耗第6章 周鳳梧第4章 初次碰撞第75章 勢如破竹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12章 禍天之物第6章 忠孝難全第5章 發財之夢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14章 故縱第9章 遇襲第3章 北方之議第31章 郡主情仇第46章 談判籌碼第3章 一鼓而下第25章 新的一年第47章 各佔半城第18章 落入陷井第67章 強行封官第8章 火槍第64章 任務第59章 騎兵突襲第21章 合圍第37章 家事難斷第37章 包圍成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岛县| 正定县| 三门峡市| 宜都市| 湄潭县| 清涧县| 时尚| 武胜县| 黔西县| 温泉县| 盈江县| 婺源县| 兴和县| 汉沽区| 佛山市| 潢川县| 南开区| 英德市| 青川县| 新竹市| 高淳县| 龙州县| 晋宁县| 孟连| 石城县| 进贤县| 江油市| 宜城市| 二手房| 聂拉木县| 广德县| 汝南县| 双鸭山市| 红河县| 临洮县| 昆山市| 江安县| 浙江省| 通州市| 沁阳市| 罗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