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章 大比武中

田淑英緊緊抓著皇帝的手,滿臉興奮,數萬人撲伏在地上歡呼萬歲,她還是第一次和皇帝一起接受衆人的跪拜,雖然看到老父和哥哥也在裡面,稍微有一點不自在,但過了一會兒就變得坦然,這就是至高無上的皇權。

“平身。”李鴻基攜著田淑英在正中間的位置上坐了下來。

“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選手準備,比賽開始!”看到皇帝和衆人都作好了準備,擔任總裁判的李娃便馬上宣佈比賽開始,一點也不擔擱,今天要將十一項比賽的名次全部賽出,時間緊迫。

比賽的第一項是五十米靶心,這是最容易的比賽,一百五十名選手整齊的排成了一隊,前方已放好了各自的靶子,不同於以往靶子上面只有一個紅心,而是仿照後世,靶上分了十環,每人各射十箭,以環數高者爲勝。

“奪,奪”的聲音響聲,五十米的距離顯然太簡單,這些選手都是千挑萬選,等到結束時,全中十環者有七十多人,最低的也射到了九十五環。

這下裁判太難做了,要一一判別其中的細微差別太難,裁判只得申請重新比試,先將九十九環以下者全部淘汰,還留下一百一十二人。

“開始!”裁判一聲令下,又是“奪,奪”的聲音連響,這次的判斷好分多了,許多人由於在第一支射箭時聚中了全部精力。第二次比賽時來不及調整,心情也受到了影響,大失水準。有幾人太過緊張,還有箭支射飛,只有二十多人十箭全中靶心。

這次前一百名地全部挑了出來。那幾名將箭射飛的人都滿臉羞愧。淘汰出前一百名。只是前三名卻還是不容易排出。

裁判只得讓他們再次比賽,觀看的衆人都如癡如醉,沒想到第一場就如此精彩,許多人都覺得一百兩銀子花地不冤。

這年頭的娛樂項目太少,富人最花錢的便是到青樓包幾個歌伎,唱唱曲。跳跳舞解悶,再不然就自己蓄養一隊歌伎舞女,這種花費遠遠不止一百兩銀子,而這一項大型地賽事投入不下十幾萬兩銀子。除了皇帝有錢也辦不了,那些已厭煩了聽歌,看舞地壕強自然覺得一百兩花得值。

第一項五十米地固定靶因太過簡單,竟爭激烈,連續加賽了五場才分出了勝負,這一次場中僅剩下五人,獲得第一名的那人五場五十箭全部命中十環,第二名在最後時有一支箭稍偏了一點,插在十環和九環之間,第三名有一箭剛好插在十環的線外,第四名和第五名都有一箭在九環中央。

看到好不容易決出前三名,觀衆都歡呼起來,裁判讓他們騎馬繞圈致意,李鴻基率先鼓起了掌,接著衆人都拍起手來,田淑英興奮的滿臉通紅,手都要拍腫了,她雖然嫁給了皇帝,到底還是一個童心未泯的孩子。

出突意料的是何氏兄弟剛好是被淘汰地第四五名,李鴻基招來賀景,看到臺下有點黯然神傷的兩兄弟,問道:“這兩人的來歷查得如何?”

賀景回道:“稟萬歲,卑職已調查清楚,他們就是原先關寧鐵騎副將何可綱的兒子,何可綱死後,他們一心要找殺死他們父親地祖大壽報仇,才改成了這兩個名字。”

李鴻基皺了一下眉頭:“找祖大壽報仇,那會不會對我軍不利?”

賀景道:“不會,事實上他們的仇人除了祖大壽外,更多的是滿人,兄弟兩人曾在遼東經常偷襲落單的滿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殺死,即微臣調查,死在他們兄弟兩人手下的滿人不下百人,皇上派大軍將滿人的老巢剿滅,他們對皇上只有感激,決無仇恨我軍之理。”

“那就好,只是祖大壽如今也加入了你軍,你派人告誡一下他們,不要惹事?”

“是,皇上,其實他們找祖大壽報仇可能只是開頭的想法,畢竟是祖大壽親自斬殺了他們的父親,不過,從後來他們只殺滿人來看,可能放棄了向祖大壽報仇的想法也有可能,在滿人進攻錦州時還冒險給守城的明軍報過信,從這一點看出,對國仇和家恨他們還是分得清楚。”

李鴻基聽得點頭不已:“即如此,這兩人倒也是個人才,替朕記下他們,有機會可以提拔一下。”

“是。”賀景望著臺下有點不甘心的何報,何仇兩人,暗暗道:“幸運的小子,得到皇上的垂青,可比取個三甲劃算多了。

前三名的選手已繞場完畢,站在臺上,準備讓擔任總裁判的李娃給他們頒獎了,李鴻基看著滿面興奮的田淑英,突然道:“愛妃,你想不想給他頒獎?”

田淑英張大了嘴巴:“可以嗎?”

“朕是皇帝,朕說可以就可以。”看著田淑英興奮的樣子,李鴻基突然有點內疚,自己和她只見了一面就上牀,主要是禁慾太久,見到了如此可口的獵物,自然不放過。

雖然現在的女人覺得理所當然,皇帝能看上自已是她們的幸運纔是,李鴻基到底不能把自己等成古人的心態,那些皇帝可以夜夜當新郎,睡過一次的女子轉眼就忘,讓她們在深宮中守到老。

高桂英是自己的原配,邢秀娘,田玉珠在結婚之前或多或少有了感情,顧媚和柳如是也是交往良久纔將她們娶進門,而劉秀秀則是自己雖然娶了,現在還沒有碰過,唯有田淑英自己見了一面就讓她上了牀,其實只是拿她當成自己泄慾的工具罷了。

李娃正要頒獎,一個侍衛上前對李娃說了幾句,李娃忙將手中的獎牌放下,大聲道:“告訴各位一個好消息。皇上和娘娘親自要給本次獲得頭三甲地選手頒獎。”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衆人都興奮起來,一起向皇帝和田淑英歡呼。

田淑英笑面如花。更顯得容光煥發,讓皇帝牽著手一步步向正站在領獎臺上的三人走去,獲獎的三人有點不知所措。怎麼也沒有想到皇帝和娘娘會親自給他們頒獎。見到皇帝走了過來。連忙下跪。

“平身,平身,今日你們纔是英雄,不需要跪拜朕。”

幾人才遲遲疑疑地起身,李鴻基從侍衛手中接過了獎牌,將它交到了田淑英的手中。獎牌分金銀銅三種,全部是真金實銀打造的,只是大小有不同,金牌和金幣地大小差不多。銀牌則相當於二枚銀幣大小,銅牌則沉甸甸地,相當於十枚大錢,它本身地價值也和一枚銀幣差不多。

這些獎牌三天前才運到京師,從定下大比武的項目後,李鴻基就用八百里加急發往商洛定製獎牌,每一面獎牌都不一樣,上面刻有年份,還有項目,如這個五十米射箭的金牌上面刻有大唐一千零二十一年,五十米字樣,上面還有一支箭頭。

接到皇帝的要求,大唐的工部尚書親自挑選精湛的工匠,將它們地模具一個個造好,只澆出一個獎牌就將模具毀去,花了近二十天,纔將皇帝所需的三百多塊獎牌做好,又用八百里加急運送,纔在開賽的三天前送到了京師。

由於每一塊獎牌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些獎牌地價值遠超過它本身的金屬價格,加上第一面金牌又是由皇帝和妃子親手頒出,意義非同小可,數十年後,得到這塊金牌的選手將金牌變賣,在最著名的大唐皇家拍賣行賣出了一千三百個金幣的高價,就是銅牌也有人開價到了二百個金幣,那個銅牌的擁有者還捨不得賣,要作爲傳家寶留給子孫後代。

田淑英將獎牌一一掛在選手的脖子上,三個選手都激動的臉上一片通紅,皇妃的豔光四射讓他們不敢觀看,又忍不住偷偷看去。一個個都全身顫抖不已,

見田淑英掛好了獎牌,李鴻基拉著田淑英離開,三人才回覆正常,全場再次響起了萬歲的呼聲,三人又舉著燦燦發光的獎牌繞場一週纔回到了人羣。所有人都羨慕的看著三人。

見皇帝攜著皇妃重回坐椅,衆人再次跪倒,三呼萬歲才起身,田氏父子見到田淑英得到新皇的寵愛,心中得意萬分,跪在地上都不忘向周家挑釁,讓周氏父子恨得牙根直癢。

接下來的比賽更是激烈,每個人都使出了自己的全副本領,力求在皇帝面前得到表現,各個項目的前一百名和前三甲陸續決出,儘管每一個得勝的選手都得意洋洋,挺直了胸膛,讓他們失望的是皇帝和皇妃再也沒有給他們頒獎,而是換成了唐軍中的大臣。

讓他們欣慰的是,接下來那些託獎牌上來的都是由皇宮中選出來的一二等待嫁的上品女子,英雄美女,彼此眉目傳情,有許多人就是在頒獎時確定了心儀的對象。

終於到了今天的最後一項比賽,那就是最精彩的五十米馬上移動靶子,靶子那邊由一名騎士全身包著鐵甲,手拿著靶子騎著馬快速移動,靶子這邊是十五名騎士一組,全力衝刺,這跑邊側身射箭,中間的距離五十米已分隔好,雙方同向而行,跑完了兩千米就算結束。

每人手中有三支箭,每支箭都有標記,如果你的箭沒有射出,或者射飛,那就是無效,也有可能射中了,但力氣太小,導致脫落,同樣無效,到最後清點箭支,誰的箭在靶上最多,環數最大,誰就獲勝。

這不但要考慮射箭的準確性,還要考慮控馬的技術,與馬的配合,爲了防止因爲馬的原因比不出真實的水平,參賽選手用的都是唐軍臨時抽調出來的馬,他們在參加預賽之前纔得到了自己的馬匹。

這些馬都是淘汰的關寧鐵騎留下的,清一色都是剿獲滿人的寶馬,每一匹馬都是經過精挑細選,保證在速度,耐力上相差不大,能不能讓才接觸到數天的馬匹配合,那就是選手自己的問題。

何氏兄弟中的何報已經拿到了二次第一,一次第二,何仇也拿到了一次第一,一次第二,一次第三,成爲場中最耀眼的明星,得到了數個宮女的好感,他們心中卻遺憾無比,沒有得到皇帝和皇妃的親手頒獎,總覺得少了一點什麼。

這次他們卻有優勢,他們在父親死後,一直蟄伏在遼東暗殺女真人,經常奪得女真人的馬匹,對女真人的戰馬可以說沒有誰比他們兄弟倆更熟,領到馬匹數天後,就將馬馴得和數年相交的馬匹一樣,因此兄弟兩人都暗暗鼓勁,一定要拿下這次的前三,說不定最後一次皇帝和皇妃會親自頒獎。

何報分在第一場,裁判一聲令下,十五匹馬如離弦之箭一樣奔起來,追逐著前面的靶子,拿靶的人因爲和馬一樣全身都披了鐵甲,速度有影響,所以先跑了三十米,讓另一側的騎士追趕。

全場的人鬨然大喊,喝彩聲,叫嚷聲,此伏彼起,有許多人已參加過多次比賽,還得到了前面的名次,名字已被大家熟悉,他們乾脆喊起自己支持者的名字來。剛開始因爲有皇帝在場,大家還有點拘束,到後面看到皇帝自己也大喊大叫,場中頓時熱鬧無比。

其中何報的名字呼聲最高,還有一個周金的名字呼聲也不遜多讓,周金同樣拿到了二次第一,一次第二,偏偏兩人又分在同一組,衆人都興奮起來,爲兩人鼓著勁。

周金就是西安銀局周老六的兒子,周老六不想兒子能大富大貴,只是想讓他能比自己更進一步,老子在銀局作工,兒子要進一步就只能取名金了,本來周老六想兒子最不濟也能接自己的班,哪知那小子偏偏要參加唐軍的野戰軍,氣提周老六夠嗆。

只是兒大不由爺,周老六對兒子百般攔阻,也奈何不了周金鐵了心,周金乾脆離家出走也要參加野戰軍,周老六隻能徒呼奈何。

何報和周金兩人在前幾次就互別過苗頭,雙方打成了平手,這次也把對方當成了自己最大的對手,都想一決高下,兩人特意挨在了一起,穿有鐵甲的馬負擔不小,三十米的距離很快就被追上,許多人已開始發箭,不過,很遺憾,大多數箭都射飛了,少數的箭支插了上去,也是搖搖晃晃,一幅很快就會掉下去的樣子。

每人只有三支箭,浪費一支少一支,許多人已不敢胡亂放了,將自己的馬步調整到靶子的速度才行,否則速度太快,衝到前面也不行。

周金和何報兩人都還沒有射箭,緊盯著對方,彷彿對方纔是靶子,何報忽然一笑,他看到自己已調整到了最佳位置,擡手“唆”的一箭射去,快速的飛向了靶子。

第28章 三方迥異第11章 虛驚一場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26章 河南大戰上第1章 兵發太原第15章 定計第68章 射殺第7章 軍火第35章 吳府第25章 洪承疇(上)第50章 兩難選擇第11章 結拜下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74章 大事件第63章 反應第10章 狼煙再起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65章 攻佔南昌第34章 刺殺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57章 緊追不捨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16章 法不責衆下第38章 麻煩第68章 各有損失第30章 崇禎被俘第27章 絕境求生第18章 攻城第30章 平臺召見第34章 母子重逢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14章 滔天陷井第11章 宴無好宴第13章 結婚上第27章 捨身渡河第12章 初攻達縣第14章 對射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30章 崇禎被俘第85章 捷報第14章 滔天陷井第30章 崇禎被俘第45章 獵物第9章 商議第27章 進入山西下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33章 黯然收場(下)第35章 意外之喜第74章 大事件第99章 南巡第27章 進入山西下第33章 黯然收場(下)第19章 初戰上第34章 母子重逢第25章 傳國之寶第17章 功敗垂成第6章 審案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6章 忠孝難全第58章 鬧事第31章 流血衝突第15章 湘河炮聲第28章 林丹遺孀第6章 忠孝難全第42章 大比武下第6章 回家第63章 北行第3章 張家寨上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1章 助餉第35章 人才下第1章 兵發太原第79章 以彼之道第53章 東風第8章 殺雞駭猴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27章 逃亡第19章 大戰來臨下第3章 喜事臨門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32章 黃金河第53章 瘋狂第1章 兵發太原第45章 貨幣發行第84章 不可收拾第5章 發財之夢第60章 強權第75章 勢如破竹第8章 形勢危急第70章 狩獵第40章 大比武(上)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8章 折服下第17章 風暴前夕上第17章 重振夫綱
第28章 三方迥異第11章 虛驚一場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26章 河南大戰上第1章 兵發太原第15章 定計第68章 射殺第7章 軍火第35章 吳府第25章 洪承疇(上)第50章 兩難選擇第11章 結拜下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74章 大事件第63章 反應第10章 狼煙再起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65章 攻佔南昌第34章 刺殺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57章 緊追不捨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16章 法不責衆下第38章 麻煩第68章 各有損失第30章 崇禎被俘第27章 絕境求生第18章 攻城第30章 平臺召見第34章 母子重逢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14章 滔天陷井第11章 宴無好宴第13章 結婚上第27章 捨身渡河第12章 初攻達縣第14章 對射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30章 崇禎被俘第85章 捷報第14章 滔天陷井第30章 崇禎被俘第45章 獵物第9章 商議第27章 進入山西下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33章 黯然收場(下)第35章 意外之喜第74章 大事件第99章 南巡第27章 進入山西下第33章 黯然收場(下)第19章 初戰上第34章 母子重逢第25章 傳國之寶第17章 功敗垂成第6章 審案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6章 忠孝難全第58章 鬧事第31章 流血衝突第15章 湘河炮聲第28章 林丹遺孀第6章 忠孝難全第42章 大比武下第6章 回家第63章 北行第3章 張家寨上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1章 助餉第35章 人才下第1章 兵發太原第79章 以彼之道第53章 東風第8章 殺雞駭猴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27章 逃亡第19章 大戰來臨下第3章 喜事臨門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32章 黃金河第53章 瘋狂第1章 兵發太原第45章 貨幣發行第84章 不可收拾第5章 發財之夢第60章 強權第75章 勢如破竹第8章 形勢危急第70章 狩獵第40章 大比武(上)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8章 折服下第17章 風暴前夕上第17章 重振夫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南县| 浦北县| 哈密市| 昭苏县| 兴城市| 河东区| 衡东县| 逊克县| 都安| 随州市| 梧州市| 丰城市| 高邑县| 沅陵县| 闻喜县| 塔河县| 新蔡县| 招远市| 龙陵县| 镇坪县| 轮台县| 三都| 双鸭山市| 新绛县| 彭阳县| 吉安市| 吉林省| 博乐市| 玛沁县| 榕江县| 香格里拉县| 西宁市| 咸宁市| 郸城县| 卢湾区| 襄汾县| 东丽区| 大悟县| 西吉县| 安阳县| 安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