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章 瘋狂

劉之渤和他女兒劉秀秀談起的正是馬應魁,處理完蜀王的喪事,劉之渤對蜀王之死更是下了決心追查,蜀王府裡的家丁,奴婢都死的死,散的散,要想尋到線索,唯有從馬應魁的親兵身上著手,可馬應魁的親兵對他都很是忠心,劉之渤又不能親自出面,只得派出心腹家人佯裝接近馬應魁的親兵,經常請他們喝酒聊天。

這種進展當然極慢,就在劉之渤漸漸失望時,一個馬應魁的親兵在喝醉酒時突然說漏了嘴,談起了那天在蜀王府花園發生的事,那名親兵替他的將軍吹噓道:“我們將軍硬是要得,連蜀王的寵妃也敢強姦。”

劉之渤的家人大喜著問道:“那強姦之後呢?”

那名親兵含糊不清的道:“之後,之後就跳井了,跳井了唄……。”

“那還有兩個王妃呢?”

“還有,還有當然是帶回了家?”

聽到此處,那個家人已是驚駭之極,見馬應魁的親兵伏在桌子上胡言亂語,他付了酒帳後就匆忙回來向劉之渤稟報,劉之渤馬上就將事情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他沒有料到馬應魁如此膽大包天,但他心中一直猶豫著要不要將此事稟報給李鴻基,此事他全無憑藉,只是通過一個醉酒的親兵猜了出來,唐王在他耳邊親口說了將此事揭過,唐王得知真相後會不會爲了一個死去的番王將馬應魁治罪,就算會。若是找不到證據怎麼辦,他豈不成了誣告。

爲了這事,劉之渤幾天都心神不定,見了唐王幾次想張嘴,還是沒有說出來。以至於他連衙役會抵制唐王丈量土地地政策也沒有想到。

聽了父親的話,劉秀秀馬上道:“爹爹,你糊塗了,此事不但要稟報唐王。而且還是要馬上稟報。”

劉之渤想不通女兒何以說得如此肯定,問道:“爲何,蜀王到底也算爲父的舊主,按理他有冤屈,爲父不可不伸,可此事爲父一點證據也沒有,若是稟報了,唐王不信怎麼辦?”

劉秀秀道:“爹爹,你可肯定此事一定正確,而且剩下的兩名王妃在馬應魁的府上

劉之渤道:“當然。爲父雖然沒有親眼看到,但憑爲父地推斷,十有八九不會錯。”

劉秀秀道:“那就成了,爹爹,你只要稟告了唐王,爹爹拿不到證據,唐王也會拿不到證據嗎,聽說唐王手下有個情報部無孔不入,只要唐王派出他們出馬。馬應魁的事早晚會抖露出來。”

劉之渤還是嘆了口氣,道:“就算如此,現在馬應魁幾乎撐握了城中的全部兵權,若是唐王知道後還是放過了他,日後唐王離開了成都,馬應魁若是得知我打了他的小報告,要整我們,那我豈非毫無還手之力。”

劉秀秀道:“這一點爹爹不用擔心,若是唐王知道真相後。馬應魁就是不全家抄斬,恐怕也難保人頭落地。”

劉之渤疑惑地道:“唐王對蜀王的死已有懷疑,那天卻親口對爲父說不追究馬應魁,唐王難道會出爾反爾。”

劉秀秀道:“此一時,彼一時,唐王身爲一方諸侯。最怕什麼。最怕的就是手下之人不忠,爹爹。你想想,蜀王好呆也是馬應魁以前的主子,馬應魁剛投唐軍,就逼死舊主,強搶其妃,唐王聽了豈不心寒,這樣的手下又有誰敢用。”

劉之渤心中豁然開朗,道:“還是秀兒看得清楚,我明天就去稟報唐王。”

儘管劉之渤得到了女兒的指點,但生性謹慎的他還是想再觀察幾天,等到衙役被解散,李鴻基命令馬應魁負責整個成都的土地丈量時,他已沒有機會上報了,衙役這一塊本來就歸他巡按負責,可是唐王一聲命令,以前的衙役被解散,實行軍管,他面上無光,哪還敢在此時將事情捅上去。

這天,他唉聲嘆氣的回家,劉秀秀看見,還以爲自己推斷錯誤,讓父親受了責,忙問道:“爹爹,唐王怎麼說?”

劉之渤只是唉聲嘆氣不說話,劉秀秀道:“不可能哪,難道唐王真能容忍這樣地部下,這也有可能是唐王隱忍不發,爹爹也不必恢心。”

劉之渤道:“都不是,是你父親沒用,前幾天都沒有稟報,可今天卻已是沒機會了。”

劉秀秀忙追問發生何事,劉之渤將衙役執行唐王政策不利,唐王決定用軍管來代替衙役丈量土地的事說了出來,並道:“秀兒,如今爲父在唐王面前差點擡不起頭來,而馬應魁正得唐王的重用,爲父如果一說馬應魁的壞話,恐怕唐王馬上就會懷疑我是妒忌才惡意中傷,這種情況下,爲父怎能亂說。”

劉秀秀卻笑了起來,道:“爹爹,成了,那個馬應魁死定了。”

劉之渤大訝,他是當局者迷,問道:“馬應魁正得到唐王的寵信,秀兒爲何說他死定了。”

劉秀秀道:“現在馬應魁所做的事會得罪全成都的鄉紳,不過,在他看來,只要能得到唐王的信任,那也沒什麼,可壞就壞在他不知自己做的事也落在了爹爹手裡,唐王此時需要他做事,爹爹報上去唐王也不會動他,可等他將重新丈量土地和減租減息地兩件事一做完,肯定是羣情洶涌,若爹爹到時再把此事捅上去,他失去了唐王的信任,恐怕唐王也樂得用這樣一個人的頭顱來平息成都鄉紳的怒火,好鞏固唐軍在四川的統治。”

劉之渤經女兒一提醒,越想越妙,將多日的擔心放心。道:“我兒可稱得上女中諸葛,可惜卻生爲女兒身,不能她日成就一定在爲父之上。”

劉秀秀反駁道:“女兒怎麼啦,女兒照樣可以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劉之渤心裡一陣苦笑。他對這個女兒寵愛到了極點,捨不得責罵,不過心想,明年秀兒就要十八歲。無論如何到時都要給她找一個婆家,和女兒相聚地時間也沒多少,她現在愛怎麼想就讓她想好了。n

劉之渤心裡有了底,這些天做事都不慌不忙,各地雖然實行軍管,但衙役還是要重建,劉之渤從以前的人中重新篩選出來一部分辦事認真的衙役,又招收了一批以前從軍隊中剃出來地士兵,重新備齊了衙役的隊伍,協助馬應魁工作。他這種實幹地態度得了李鴻基的讚賞,已有意讓他接任四川巡撫的職位。

重慶此即也在實行減租減息,重新丈量土地的工作,相對於成都,重慶就順利地多,一方面重慶此刻集聚了十萬唐軍,誰也不敢對唐軍地政策有異議,另一方面是重慶遭到過義軍的一次搶掠,東城許多壕強地土地都成了唐軍名下的地。減租減息,重新丈量土地當然沒問題,西城的壕強也許是感激唐軍保住了他們的身家性命,也許純粹是懼於唐軍的兵威,反正一個個都老老實實的配合。

成都實行軍管後,那些壕強老實了一陣子,眼看著自己的利益肯定要受到損失,他們當然不甘心,雖然大多數人還是在強權面前低了點。但還真有不怕死地。

成都有個交子街,這條街曾經是紙幣的發祥地。宋初,隨著商品貨幣經濟的發達,用鐵鑄錢幣進行交易日益不能適應需要,成都出現了專門爲外地商人保存鐵錢而收取保管費的鋪戶,“收入人戶見錢。便給交子”作憑證。故稱“交子鋪戶”交子逐步成了與鐵幣具有同樣職能的信用貨幣。

這條街上雖然現大沒有以前的輝煌,但同樣住著幾家大戶。其張,嚴兩家更是傳承了二百多年,其府中出過數任督撫方面的大員,他們每家的地都有上千傾之多,家中佃戶近萬,護院,家丁也有上千人,他們以前的大部分土地都是免稅地,這兩家不甘心所有的特權都沒了,還要減租減息,聯合後一起抵制馬應魁派人丈量土地。

若是在以前,對這樣的世家,馬應魁縱使有軍權在手,也得拈量拈量,不敢隨便得罪,因爲說不定哪個朝庭大員就和他們沾親帶故,可現在這裡是唐軍的地盤,馬應魁就毫無顧忌了,他得知兩家將他派出去丈量土地的人堵了回來後,不驚反喜,馬上帶了一隊上千人的兵丁,把交子街全面封住,將張,嚴兩家大門踢開,直接宣告兩家謀反,將張,嚴兩家的人都帶走,家產,田地全部沒收。

兩家的護院還想反抗,被唐中帶來的硬弩射倒一大片後,一個個都泄了氣,兩家地行爲其實也不算太過激,他們只是指使自家的佃戶擋住農田而已,既不敢和唐軍對抗,更不要說造反,只是馬應魁睜大了雙眼正睜著,一有機會當然不會放過。

兩家的人到了牢內還指望著其他鄉紳會營救,或者佃戶會鬧事,可是其他壕強一看,嚴,張兩家只是稍微有一點小動作,馬上被抓,誰還敢講情,至於佃戶,得知他們的租稅今年只需交三成後,高興還來不及,又怎麼會鬧事。

鄉紳們不敢營救,卻並不代表馬應魁會放過他們,在牢中,馬應魁指示親兵對張,嚴兩家的家主嚴刑拷打,逼他們說出對抗唐軍政策的同盟,張,嚴兩家家主受刑不過,只得把自己地親朋好友全都牽連了進去。

有了兩人地口供和畫押,馬應魁更是如獲至寶,根據名單一一抓捕,賀景只是在旁邊冷眼旁觀,絲毫不制止,馬應魁膽子越來越大,開始還規規紀紀,對那些壕強的財產,田地都依律上交,到了後來就肆無忌憚,不但隱報了許多財產,田地,那些壕強家地女眷只要讓他看中,馬上就讓親兵送回他家中,讓他淫辱。

馬應魁每抓進牢中一人,馬上會讓那人咬出更多的人來,不過半個月,成都的大牢已是人滿爲患,賀景給他建議,讓他奏請唐王,把那些有確切證據的人全部發往草原,充軍流放,馬應魁大喜,如此一來,那些人至少短時間回不來,他自己貪了多少也沒有人會知道。

對馬應魁的請求,李鴻基沒有不允的道理,草原現在正缺人,許多建好的城池連四五分之一的人口都達不到,有那些壕強過去,不但可以讓草原上的人口增加,還可以適當提高那裡讀書人的水平,另一方面,成都減少了那麼多的壕強,也有利於成都的穩定。

成都的官道上哭聲震天,每天都有十數家壕強連同他們的家人,奴僕被沒收財產,發配到草原,他們誰也不願意離開繁華的成都,而且他們對草原一無所知,倒是對草原上的蒙古人心有餘悸,成都曾被蒙古人屠過城,雖然已經過了數百年之久,但蒙古人的兇悍還是流傳了下來,大多數人都認爲此去草原必死無疑,出了成都的大門,一個個哭的肝腸寸斷,只是到了地方,他們纔會發現哪裡會另有一番天地。

這些人把所有的恨意都集中在馬應魁身上,每個人心裡都在詛咒馬應魁不得好死,這些壕強的心理很簡單,唐軍既然抗拒不了,唐王當然是天命之主,錯得自然不會是唐王,而是手下的狗腿子讓他們落到如此地步,說不定這個主意還是象馬應魁這樣的人提出來討唐王歡心的。

馬應魁爲了空出牢房,所有的案子都草草結束,他辦案只是看抓進來人咬出了幾個,只要攀咬出一定數量,馬應魁馬上結案,把人發配後,再繼續抓捕下一個,這樣,短短半個月時間,成都被捕的壕強已達了二百多家,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的擴大。

剩下的壕強非但不敢阻止唐軍政策的執行,多數人還主動協助起來,希望能躲過這次抓捕,但誰也不知道牢中關的那些人有沒有自己認識的人,會不會攀咬到自己,這讓壕強們人人自危,他們每個人都找到自己原先所認識的官員,希望能找到唐王求情,讓馬應魁的抓人行動停下來。劉之渤的巡按衙門更是擠得水泄不通,每天都跪了一地的人。

這章先上傳了,下午老茅要出去,晚上也不會再有更新

第48章 機會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54章 夜闖王府第26章 亂局第9章 遇襲第50章 兩難選擇第84章 不可收拾第26章 開拓團第39章 香火第76章 返回第6章 調兵遣將第41章 威攝第13章 寶雞第25章 洪承疇(下)第39章 香火第17章 埋伏第32章 皇陵事件第10章 賺錢上第20章 立功第6章 周鳳梧第34章 刺殺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19章 洞房第93章 江陰第57章 緊追不捨第7章 人爲財死第20章 虎狼之藥第18章 逃婚第74章 黃土隘第30章 平臺召見第86章 大軍齊集第4章 初次碰撞第1章 助餉第20章 虎狼之藥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10章 盧象升(上)第19章 意外連連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22章 斷後第7章 管理第1章 助餉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1章 兵發太原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24章 佈網第53章 人命如蟻第52章 大軍圍城第14章 鳳縣第24章 衝突第25章 傳國之寶第19章 初戰下第13章 逆襲丹江第48章 摟草打兔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9章 冒犯第16章 法不責衆上第25章 洪承疇(下)第36章 偶像第16章 三線作戰第32章 教訓第47章 西貢第30章 搶佔先機下第22章 奢侈之風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77章 餡餅第8章 邢秀娘下第2章 大將歸來第25章 洪承疇(下)第85章 捷報第61章 陷落第28章 三方迥異第16章 沙地行軍第66章 新的目標第14章 歸化城(上)第53章 城頭纏戰第22章 鳳與鴨第7章 人爲財死第2章 登陸苦戰第51章 渤泥第70章 三年之約第5章 發財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65章 登岸第27章 求賢令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17章 改革第19章 南遷第36章 同族相煎第8章 折服下第3章 風雪來人第31章 權力之顛第13章 寶雞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69章 畬族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8章 形勢危急第54章 夜闖王府第67章 海戰第26章 開拓團
第48章 機會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54章 夜闖王府第26章 亂局第9章 遇襲第50章 兩難選擇第84章 不可收拾第26章 開拓團第39章 香火第76章 返回第6章 調兵遣將第41章 威攝第13章 寶雞第25章 洪承疇(下)第39章 香火第17章 埋伏第32章 皇陵事件第10章 賺錢上第20章 立功第6章 周鳳梧第34章 刺殺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19章 洞房第93章 江陰第57章 緊追不捨第7章 人爲財死第20章 虎狼之藥第18章 逃婚第74章 黃土隘第30章 平臺召見第86章 大軍齊集第4章 初次碰撞第1章 助餉第20章 虎狼之藥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10章 盧象升(上)第19章 意外連連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22章 斷後第7章 管理第1章 助餉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1章 兵發太原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24章 佈網第53章 人命如蟻第52章 大軍圍城第14章 鳳縣第24章 衝突第25章 傳國之寶第19章 初戰下第13章 逆襲丹江第48章 摟草打兔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9章 冒犯第16章 法不責衆上第25章 洪承疇(下)第36章 偶像第16章 三線作戰第32章 教訓第47章 西貢第30章 搶佔先機下第22章 奢侈之風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77章 餡餅第8章 邢秀娘下第2章 大將歸來第25章 洪承疇(下)第85章 捷報第61章 陷落第28章 三方迥異第16章 沙地行軍第66章 新的目標第14章 歸化城(上)第53章 城頭纏戰第22章 鳳與鴨第7章 人爲財死第2章 登陸苦戰第51章 渤泥第70章 三年之約第5章 發財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65章 登岸第27章 求賢令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17章 改革第19章 南遷第36章 同族相煎第8章 折服下第3章 風雪來人第31章 權力之顛第13章 寶雞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69章 畬族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8章 形勢危急第54章 夜闖王府第67章 海戰第26章 開拓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流县| 忻城县| 金门县| 丰台区| 姚安县| 民县| 永善县| 翁源县| 保山市| 潼关县| 临西县| 江源县| 镇雄县| 塘沽区| 西华县| 静安区| 台山市| 威远县| 区。| 尉犁县| 聂拉木县| 汽车| 扎兰屯市| 鄱阳县| 伊川县| 兴山县| 上饶市| 公主岭市| 顺昌县| 巴里| 恩平市| 镇赉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临城县| 华亭县| 金秀| 宜良县| 易门县| 雷山县| 红桥区| 阆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