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章 威攝

方以智聽了陳貞慧的話一愣,纔想起已對李鴻基說過要報考進士,若是不去,恐怕等不到放榜之日,他們就會惹起李鴻基的懷疑,大大不利於他們以後的行動。

經過一天的交談,方以智對李鴻基倒是大爲敬佩,許多理論他尚是第一次聽過,細想之下又都覺得非常有道理,兩人對唐軍中有如此人物倒是感到非常好奇,又想起唐軍在火器上的運用遠勝朝庭,可知唐軍必定有許多在物理,數學方面的才智之士幫忙,若有機會,兩人倒是想會一會他們。

接下來的幾天,李鴻基每天都帶著李慧梅來到鴻安客棧,和陳貞慧和方以智兩人討論物理和數學方面的知識,有時柳如是也過來旁聽,顧媚卻對這些完全不感興趣,她感興趣的只有詩詞,偏偏詩詞在幾人眼中都屬小道,若是別人這麼說,顧媚必定要嘲笑對方無才,可除了這個李本她不知道外,陳貞慧和方以智兩人詩詞的造詣遠在她之上,這讓顧媚鬱悶不已。

這些天,四人百般猜測李鴻基的身份,李鴻基幹脆承認了自己在唐軍中擔任官職,至於是什麼官職,李鴻基卻沒說,衆人也不好問的太詳細。

這天,方以智問到了火槍的構造,李鴻基當場從一個侍衛身上取出一把短槍來,道:“陳兄,方兄,這是我唐軍中的火槍,幾位不妨品評一番。”

唐王侍衛配佩的自然是最好的火槍,這些短槍整個長度不到三十釐米,不但方便佩帶,而且裡面都有膛線,威力反而勝過長槍,唐軍的火槍生產,有孫元化的帶領,加上李鴻基時不時的指點,不斷有了改進,象這種短槍,現在每月生產已能達到數百支,除了滿足軍官的佩槍外,還有一部分裝備了成立的特種部隊。

這些侍衛平時的短槍都是藏在身上,如果不是主動拿出來,根本看不到,所以雖然李鴻基來過鴻安客棧數次,方以智等人也不知曉侍衛身上有火槍。

李鴻基只所以肯把火槍拿出來,是早打定把幾人強留下來的主意,經過李鴻基幾次提醒,陳貞慧和方以智兩人都不得不報名參加唐軍的進士科考試,李鴻基打算只要他們進了考場,就是交白卷也要讓他們得中,那時把他們強留下來,兩人也只能啞巴吃黃連。

李鴻基經過這些天的交談,早已看中了方以智的才華,難得他只有二十四歲就遍覽羣書,而且又不迂腐,對物理,地理,軍事等都有濃厚的興趣,若能把他拉過來作爲孫元化的手下,唐軍在火器方面的研發當會大大加快,何況有了自己的提點,方以智能成爲中國的愛迪生也未可知。

陳貞慧雖然在物理,地理方面的研究不如方以智,但也能接受這方面的事物,不象一般書生都埋頭鑽在四書五經裡,這已是非常難得,李鴻基當然不想放過。

方以智接過短槍一看,頓時嘖嘖稱奇,方以智雖是書生,但他對火槍也知之甚詳,他家中護院也有十幾支火槍,不過,都是火繩槍,方以智還從傳教士那裡見過他們的燧發槍,所以一見到此槍,方以智就知道唐軍所用也是燧發槍。

他把槍拿在手上愛不釋手,方以智當然知道火槍越短,裝彈就會越方便,發射的速度也越快,威力大大增強,他從西洋人手中看到過這種短槍,大概還要比這把長上三分之一,當時方以智求了半天而不得,沒想到在這裡能看到比西洋人更好的短槍。

陳貞慧也大爲驚奇,早就聽到過唐軍的火器犀利,沒想到在小巧方面已做到了如此地步,不由問道:“李兄,火槍如此小巧,不知威力如何?”

方以智也想試試火槍的威力,看著李鴻基道:“小弟曾試過西洋人的一把火槍,威力驚人,可惜西洋人把它看得仿若重寶,決不肯買賣,小弟數次都未能求得,至今想來,還覺遺憾。”

李鴻基大訝,歐洲人現在已造出了短槍,這點李鴻基倒是相信,卻沒想到這麼快就被帶到了中國,不由問道:“方兄是何時所見,比之此槍如何。”

方以智拈了拈手中的短槍,回想道:“那還是三年前的事,當時有一個叫西蒙的傳教士和我辨論大陽與大地的距離,他輸給我後不服氣,拿出一支短槍道,大明雖然地大物博,火yao也是漢人發明,但要製造出這樣一支短槍,即使數十年後也未必能夠,不過此人不肯讓我仔細觀看,只有個大概的映象,西蒙拿出的火槍在做工上比之此槍尚要粗燥,而且還比此槍要長三分之一左右,放在身上並不能完全藏住。”

陳貞慧恍然大悟道:“難怪方賢弟有一段時間到處找鐵匠,想必是被那個西蒙剌激,想要自己也打造一支了。”

方以智慚愧的道:“可惜方某才智愚頓,用了數月時間,做出來的都是廢物,等想再找到西蒙,把他的槍支借來觀看時,那西蒙卻去了京師,後來我在京師也沒有尋到他,只好作罷。”

李鴻基放下了心,自己的火槍還應該超過歐洲同期的火槍,加上有自己的指點,唐軍的火槍更新只會快過歐洲,到時歐洲人就會發現,亞洲無論是文明,還是在兵器方面都要強於歐洲。不過,他沒未想到方以智竟會想到自己來做短槍,雖然他失敗了,但那只是沒有人引導的原故,更堅定了不能讓兩人從自己手中溜走的決心。

李鴻基一笑道:“兩位要看此槍威力,那就請到院中一試如何?”

兩人連忙站起來,道:“好,請要請教。”柳如是和顧媚兩人也大感興趣,跟了出來。

李鴻基對剛纔解槍的侍衛點了點頭,那名侍衛從方以智手中接了火槍,方以智只覺眼一花,手中的槍已落到別人手裡,他眼裡滿是不捨,但那槍本就是那名侍衛所佩,他也無可奈何,不過,他打定主意,一定要從李鴻基手裡討到一支短槍。

到了院中,侍衛熟練的拿出子彈,咬開了包裹的紙衣,數秒不到已裝好了子彈,望了李鴻基一眼,見李鴻基一點頭,對著一百多米外的一顆大樹扣中了板機,只聽“砰。”一聲巨響,火槍冒出了一陣輕煙。

身後跟出來的柳如是和顧媚兩人嚇了一大跳,李慧梅卻若無其事,顯然這聲音經常聽到,方以智和陳貞慧也駭了一下,但他們更關心的是火槍的效果,連忙走到了大樹前,兩人吸了一口冷氣,見大樹上轟出了一個深深的大洞,這若是打在人身上那還得了,怕不要一槍斃命。

客棧中的人也聽到了動靜,紛紛朝這邊看來,有人還想進來看看到底是什麼東西在響,被李鴻基的侍衛客氣的擋了回去。

方以智從侍衛手中搶過那把短槍,這短槍的威力比他家中長槍的威力大得多,讓他不能不驚奇,此時槍口還冒著熱氣,方以智更覺喜愛,向李鴻基請求道:“李兄,能不能讓小弟試一槍。”

李鴻基點了點頭:“當然,當然。”示意侍衛給方以智裝上子彈,侍衛爲難的看著李娃,把空槍給方以智還可以,若給方以智的短槍裝上了子彈,那對唐王就有了威脅,爲了唐王的安全,當然不能輕易把武器落在別人手裡,唐王的命令又不能不聽。

李娃悄悄吩咐幾人擋在了李鴻基的面前,纔對那名侍衛點頭,侍衛接過方以智的短槍,給他快速裝上子彈後,遞給了他,眼中卻死死盯著他的雙手,若他一旦對唐王不利,馬上就要上去奪槍。

方以智接過了短槍,學著剛纔侍衛的樣子,對準身邊一棵稍近的大樹,扣動了板機,“砰。”又是一聲巨響,這次衆人都有了經驗,沒人受驚,方以智馬上走到大樹旁,卻見大樹只是擦破了一點皮,子彈從側面穿了過去。

方以智握槍的手現在還有點麻,他沒想到火槍的後座力有這麼大,差點讓他脫手,正是因爲沒有估計到火槍的後座力,他纔打偏了,方以智不服氣的道:“再來。”

這次侍衛沒有猶豫,給他重新裝上了子彈,方以智又瞄準了剛纔那棵大樹,“砰。”又是一聲巨響,這次衆人已看到樹皮紛飛,子彈正打在樹中央,一個大洞穿樹而過,中間已是空心。

回到廳中,衆人還沉浸在剛纔火槍驚人的威力中,連不懂一點軍事的柳如是和顧媚也知,若唐軍都裝備了此種短槍,戰力會多麼強大,難怪朝庭和蒙古人,滿人都敗在唐軍手中。

陳貞慧更多的是茫然,唐軍的戰力是如此強大,就是他此次能打擊到唐軍又如何,在如此實力面前,朝庭根本沒有機會,一時之間,他只覺的心恢意冷。

方以智的想法又不同,他此時總算見到了傳說中唐軍威力無比的火槍,他相信只要有樣品,他一定可以造出相同的火槍來,到時朝庭也可以在火器上和唐軍爭雄,而那些只靠長箭,大刀的遊牧民族永遠別想威脅到漢人的政權,他心中正在轉著念頭,如何才能向李鴻基討要一支火槍。

李鴻基知道方以智心中轉著的念頭,他此時還緊緊的握著那支火槍,侍衛幾次伸手問他要,方以智都不放手,李鴻基只得嘆道:“方賢弟對此槍如此喜歡,爲兄本來無論如何也要送一支給你,可惜啊,可惜……。”

方以智聽到可以送他一支火槍,心中一喜,聽到李鴻基說可惜,心中更是一緊,忙道:“可惜什麼?”

李鴻基道:“可惜唐王曾有嚴令,火槍不準外流,本來,爲兄擔點風險送給你沒什麼,可是每支火槍都有編號,給何人使用都有登記,丟了一支槍,爲兄最多受點處罰,可你身邊的這位兄弟卻非被處死不可。”

方以智把槍翻過來一看,果然上面有編號,刻著阿拉伯數字,編號有五位,此槍編號爲Ⅲ00271號,方以智雖不認識前面的那個羅馬數字,但他曾學過阿拉伯數字,見李鴻基所說不假,只好戀戀不捨的將火槍交給那名侍衛,他總不能知道別人會掉腦袋還想強要吧。

衆人又聊了一會兒,李鴻基見大家都心不在焉,便告辭而去,李慧梅已看出李鴻基想招覽兩人的用意,雖然沒有搗亂,出了客棧卻道:“爹爹,左右不過是兩個書生罷了,此次來參加科舉的就不下萬人,何必對他們如此看重。”

李慧梅知道柳如是和顧媚分別對方以智和陳貞慧有意思後,對方,陳兩人隱隱有敵意,認爲兩人配不上柳如是和顧媚,陳貞慧已有三十多歲,他的兒子已是十幾歲,顧媚才十七歲,李慧梅倒是一廂情願的認爲柳如是和顧媚兩人若要嫁,還不如嫁給李鴻基。

李鴻基笑道:“這兩人可不是一般的書生可比,你沒看見,讓他們參加科舉好象還不情願嗎。”

李慧梅奇怪起來,道:“是啊,他們倒象是特意陪兩位姐姐來參考的,好奇怪哦!”

李鴻基道:“一點也不奇怪,以後你就會知道。”

見李鴻基不願說,李慧梅倒也不打破沙禍問到底,眼珠溜溜亂轉,問道:“爹爹,你真的打算讓兩位姐姐參考,不怕丟了你唐王的臉面。”

李鴻基道:“這是監考官員的事,我可不管。”

李慧梅道:“我知道了,兩位姐姐貌美如花,你一定是不忍讓她們失望,是不是,不如把她們都娶回家去,好不好?”

李鴻基想起柳如是秀麗的容顏,還有顧媚盈盈如水的眼波,心中一蕩,心想這兩個小妞倒是名不虛傳,難怪能紅遍整個金陵,可惜好象對自己要招攬的兩人有意,拍了拍李慧梅的頭:“胡說,小孩子那麼關心大人的事幹什麼?”

李慧梅耍嬌道:“我已不小了,以後爹爹不準再說人家是小孩子。”

李鴻基回道:“好啊,你不小了,那明天爹爹就給你挑個郎君。”

李慧梅頓時不依,拳頭在李鴻基身上亂錘:“壞爹爹,壞爹爹,你就會拿這個來嚇唬人家。”侍衛們連忙把已緊跟的距離拉遠了一點,任由李慧梅打鬧,免得遭受到她的泄魚之殃。

第20章 下馬威第28章 不死不休第32章 殺人盈野第51章 狐假虎威第六十 間番屬法第21章 新立大汗第34章 兵與賊(上)第2章 竹藍打水第2章 大將歸來第9章 冒犯第13章 烽火連天上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6章 忠孝難全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55章 思謀脫困第79章 以彼之道第38章 麻煩第63章 機器第36章 談判(下)第7章 軍火第24章 嘉峪關第32章 黃金河第16章 沙地行軍第40章 敲詐第26章 蒙古俘虜第5章 勸進第43章 死得其所第51章 渤泥第17章 功敗垂成第2章 竹藍打水第64章 功用第40章 改名第9章 大炮下第6章 忠孝難全第5章 發財第14章 火炮試射下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84章 不可收拾第38章 麻煩第32章 皇陵事件第50章 殺心第16章 援軍第58章 交惡第26章 嚴肅軍紀第1章 分封第63章 機器第26章 蒙古俘虜第7章 軍火第60章 強權第55章 佟氏毒計第43章 聰明誤第47章 金幣狂熱第9章 冒犯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24章 嘉峪關第9章 大炮上第25章 釣魚城第30章 突襲第7章 出使第89章 海軍初創第42章 大比武下第63章 機器第2章 財路第35章 意外之喜第35章 雲聚西安第56章 退避第97章 大敗第37章 收心第37章 收心第20章 馬科上第12章 柔情第25章 傳國之寶第12章 初攻達縣第8章 邢秀娘下第29章 算盤落空第51章 炮灰比拼第36章 臨陣招兵第36章 談判(下)第11章 討明檄文第74章 大事件第73章 收穫第31章 活擒第16章 炮臺血戰第33章 鰲拜之死第51章 狐假虎威第8章 火槍第80章 鼓動第8章 天價第2章 大將歸來第21章 合圍第41章 成都攻防第56章 自欺欺人第37章 杞縣李信第29章 算盤落空第41章 威攝第65章 攻佔南昌第74章 大事件第69章 畬族第56章 惹火上身第3章 風雪來人
第20章 下馬威第28章 不死不休第32章 殺人盈野第51章 狐假虎威第六十 間番屬法第21章 新立大汗第34章 兵與賊(上)第2章 竹藍打水第2章 大將歸來第9章 冒犯第13章 烽火連天上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6章 忠孝難全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55章 思謀脫困第79章 以彼之道第38章 麻煩第63章 機器第36章 談判(下)第7章 軍火第24章 嘉峪關第32章 黃金河第16章 沙地行軍第40章 敲詐第26章 蒙古俘虜第5章 勸進第43章 死得其所第51章 渤泥第17章 功敗垂成第2章 竹藍打水第64章 功用第40章 改名第9章 大炮下第6章 忠孝難全第5章 發財第14章 火炮試射下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84章 不可收拾第38章 麻煩第32章 皇陵事件第50章 殺心第16章 援軍第58章 交惡第26章 嚴肅軍紀第1章 分封第63章 機器第26章 蒙古俘虜第7章 軍火第60章 強權第55章 佟氏毒計第43章 聰明誤第47章 金幣狂熱第9章 冒犯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24章 嘉峪關第9章 大炮上第25章 釣魚城第30章 突襲第7章 出使第89章 海軍初創第42章 大比武下第63章 機器第2章 財路第35章 意外之喜第35章 雲聚西安第56章 退避第97章 大敗第37章 收心第37章 收心第20章 馬科上第12章 柔情第25章 傳國之寶第12章 初攻達縣第8章 邢秀娘下第29章 算盤落空第51章 炮灰比拼第36章 臨陣招兵第36章 談判(下)第11章 討明檄文第74章 大事件第73章 收穫第31章 活擒第16章 炮臺血戰第33章 鰲拜之死第51章 狐假虎威第8章 火槍第80章 鼓動第8章 天價第2章 大將歸來第21章 合圍第41章 成都攻防第56章 自欺欺人第37章 杞縣李信第29章 算盤落空第41章 威攝第65章 攻佔南昌第74章 大事件第69章 畬族第56章 惹火上身第3章 風雪來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襄县| 高尔夫| 蕲春县| 东平县| 远安县| 湾仔区| 湖口县| 上栗县| 屯昌县| 盐亭县| 宜兰市| 清丰县| 鲁甸县| 德格县| 呼图壁县| 上林县| 阳春市| 荔波县| 苗栗市| 灵宝市| 游戏| 大冶市| 静海县| 长顺县| 安新县| 北流市| 东港市| 金华市| 香格里拉县| 布尔津县| 盱眙县| 杭锦旗| 平江县| 阳西县| 淳安县| 漠河县| 仙居县| 克东县| 光山县| 芒康县| 凤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