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章 大炮下

李鴻基既然帶孫元化來鐵廠,就猜到他肯定會知道自己的意圖,可是要想孫元化造炮,糊弄肯定是糊弄不過去,乾脆直接攤牌,經過這麼多天的交往,李鴻基也漸漸把握了他的思想,這是一個唯技術論的人,忠君的思想肯定沒有那些只會念子曰,子曰的傢伙強。

輕輕的唸了一句:“孟子曰:“民爲重,社稷遲之,君爲輕。”

見孫元化沒有反應,李鴻基又道:“本朝太祖皇帝讀了此句大怒,下令把孟子從聖人廟中遷出。並下令刪改孟子的箸作,凡在不利於君言統統刪去,又把天下分封給各個兒子,如今幾百年下來,宗室子弟日繁,到了崇禎年間,僅京城的宗室俸祿每年需八百萬擔,而每年運到京城的祿米只有四百萬擔,這是何等荒唐之事,太祖把天下當成了他家的私有產物,可有考慮他還是天下人之父,君父,君父,若君不能做到爲天下之父,還能稱之爲君父嗎,孟子還有一句,君若視臣如草芥,臣則視君如寇仇。”

孫元化已是死過數次的人了,自己自殺過一次,被判軍抓住自己時就認爲必死,後來孔有德卻放了他,皇上又下旨命錦衣衛拿他回京問罪,卻又被眼前之人救了,時事之奇,莫過於此。

孫元化和洋人交往日久,雖然對他們那種動則言利的作風反感,也對他們那種君不君,臣不臣的態度不認同,甚至聽說他們的國民爲了國王要加稅,把國王都趕下了臺,還把國王絞死,更覺得蠻夷就是蠻夷,一點尊卑觀念都沒有,但他畢竟不是那種死讀聖賢書的書生,心中的忠君思想經過這幾次死裡逃生已經談了許多,不能也不會在沒有完全瞭解李鴻基底細的情況下住了下來。

孫元化口裡反覆念道:“君若視臣如草芥,臣則視君如寇仇。”

崇禎無疑是一個視臣如草芥的人,袁督師是多麼忠心的一個人,最後落得凌遲下場,肉被愚民食盡,難道自己要視君爲寇仇嗎。

孫元化望了眼前之人一眼,此人年紀輕輕,野心卻不小,已經有了如此大的勢力,朝庭卻一無所知,目前大明外有滿清虎視眈眈,內有饑民作亂不斷,更有如此野心之人掩藏其中,皇帝卻剛愎自用,動側對大臣殺伐,已有亡國之象。

孫元化考慮了半天,嘆了一口氣,自已若要爲家人作想,只有答應一途,此人既然野心勃勃,在自己面前露出了底牌,自己不答應,自己死是無所謂,恐怕家人也不能倖免,當初派人救自己時恐怕就已考慮到今天之事了,纔會不辭辛苦把自己家人接出,此子心機當得上深沉,當今皇上值得自己全家陪葬嗎,

孫元化吸了一口長氣道:“我可以幫你鑄炮,但你必須答應我一件事。”

李鴻基大喜:“先生請講,若李某做得到,一定答應。”

孫元化道:“從今以後,這世上再無孫元化此人,你必須對此守口如瓶。”

李鴻基鬆了一口氣:“可以,當初接先生回來時,我已吩咐他們對先生的身份保密。”

“那好,從明天開始,我就來鐵廠,準備鑄炮。”

李鴻基連忙叫來袁宗第,吩咐道:“這位孫先生明天開始要鑄炮,你馬上抽調最好的工匠配合,期間如果孫先生有何要求,你都要照辦不誤。”

袁宗第見李鴻基如此鄭重其事的吩咐,馬上應道:“是。”

李鴻基對孫元化道:“這是鐵廠的總管事,先生若有什麼要求儘管向他提,還有以前我曾畫過一些大炮的圖紙,先生若覺得有用,也可以調閱。”

孫元化對李鴻基會畫大炮圖紙也見怪不怪,點了點頭,李鴻基見孫元化答應效力,心中高興,又帶著孫元化轉到了燧發槍的製造現場,拿起一枝燧發槍交給了孫元化,孫元化拿在手上翻來覆去,看個不停。

李鴻基見他喜愛,乾脆帶他來到一個靶場,讓旁邊的親兵試範一下裝彈,對他道:“試試如何?”

孫元化看著數百步外的靶子,懷疑道:“能打那麼遠麼。”

李鴻基不答,反問道:“你試試不就知道麼。”

孫元化對著靶子開了一槍,“砰”的一聲槍響,見靶子一點反應也沒有,李鴻基差點掉了下巴:“不會吧,這麼丟人,拿到一支臭槍。”

李鴻基接過槍來一看,好象沒什麼不妥,自己又裝上了子彈,瞄準靶子一槍射去,只見靶上木屑橫飛,穿了一個大洞。李鴻基看了孫元化一眼,孫元化倒是毫不在意,他是文官,打不中也不奇怪。

孫元化來到靶子旁,用腳測了一下距離,有二百六十多步,對李鴻基信心大增,有此利器,以後此子真能奪得天下也說不定,自己已經老了,可以毫不在乎名聲地位,但兒女們卻還都是年輕有爲,若真能隨此子打出一片天下,也對得起自己的列祖列宗了。

第二天,孫元化放下研究多日的數學,直接搬進了炮廠,李鴻基本來打算讓他幾個兒子也去幫忙,想想還是讓他們進入軍中更合適一些,軍中的讀書人太少了,有了三人也能緩解一下,至於幫忙鑄炮,以前造過炮的鐵匠更合適一些。

說服了孫元化,李鴻基的信心增了不少,大炮被譽爲戰爭之神,有了大炮和燧發槍相互配合,戰鬥力應該能提升不少。也許不久自己就可以離開商洛,大舉出動,給這已是風雨飄搖的大明朝重重一擊。

晚上六點還有一章,其他也不多說,各位多多推薦呀,票票多多益善。

第8章 折服上第14章 真定府第19章 意外連連第24章 詐降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57章 思凡下山第96章 臺灣迴歸第14章 真定府第55章 初戰第45章 難得糊塗第37章 家事難斷第47章 安慶府第52章 忍辱負重第31章 流血衝突第10章 盧象升(上)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73章 光澤縣第8章 收買第18章 亮牌上第48章 機會第2章 竹藍打水第93章 江陰第12章 初攻達縣第53章 東風第87章 練兵第10章 一網成擒第19章 心思第12章 飽曖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44章 新艦試水第13章 毒手佛心第3章 投軍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13章 寶雞第10章 狼煙再起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2章 竹藍打水第10章 盧象升(上)第53章 鑑寶會(四)第8章 邢秀娘下第11章 虛驚一場第91章 條件第26章 開拓團第40章 探訪第27章 逃亡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2章 大將歸來第18章 北方來人第55章 亂夜第2章 財路第42章 大比武下第33章 黯然收場(上)第20章 虎狼之藥第20章 立功第21章 夜襲上第78章 神仙難爲第30章 流言殺人第4章 軍營比武第13章 諜戰下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12章 禍天之物第7章 斬新一頁第5章 孫氏告狀第12章 貪慾上第87章 君前議移民(下)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8章 殺雞駭猴第13章 結婚上第43章 禮尚往來第4章 求親第16章 法不責衆上第71章 襲擊第3章 一鼓而下第4章 好事成雙第42章 判決第63章 機器第16章 援軍第20章 馬科下第3章 喜事臨門第19章 大戰來臨上第4章 兵指何方第64章 狼性難改第16章 美色上第36章 黃金之爭第19章 意外連連第73章 光澤縣第13章 諜戰下第76章 返回第12章 飽曖第61章 火燒王府第49章 吃癟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34章 遼河邊沿第29章 算盤落空第2章 大將歸來第5章 遷移第7章 廷議
第8章 折服上第14章 真定府第19章 意外連連第24章 詐降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57章 思凡下山第96章 臺灣迴歸第14章 真定府第55章 初戰第45章 難得糊塗第37章 家事難斷第47章 安慶府第52章 忍辱負重第31章 流血衝突第10章 盧象升(上)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73章 光澤縣第8章 收買第18章 亮牌上第48章 機會第2章 竹藍打水第93章 江陰第12章 初攻達縣第53章 東風第87章 練兵第10章 一網成擒第19章 心思第12章 飽曖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44章 新艦試水第13章 毒手佛心第3章 投軍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13章 寶雞第10章 狼煙再起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2章 竹藍打水第10章 盧象升(上)第53章 鑑寶會(四)第8章 邢秀娘下第11章 虛驚一場第91章 條件第26章 開拓團第40章 探訪第27章 逃亡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2章 大將歸來第18章 北方來人第55章 亂夜第2章 財路第42章 大比武下第33章 黯然收場(上)第20章 虎狼之藥第20章 立功第21章 夜襲上第78章 神仙難爲第30章 流言殺人第4章 軍營比武第13章 諜戰下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12章 禍天之物第7章 斬新一頁第5章 孫氏告狀第12章 貪慾上第87章 君前議移民(下)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8章 殺雞駭猴第13章 結婚上第43章 禮尚往來第4章 求親第16章 法不責衆上第71章 襲擊第3章 一鼓而下第4章 好事成雙第42章 判決第63章 機器第16章 援軍第20章 馬科下第3章 喜事臨門第19章 大戰來臨上第4章 兵指何方第64章 狼性難改第16章 美色上第36章 黃金之爭第19章 意外連連第73章 光澤縣第13章 諜戰下第76章 返回第12章 飽曖第61章 火燒王府第49章 吃癟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34章 遼河邊沿第29章 算盤落空第2章 大將歸來第5章 遷移第7章 廷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喀喇沁旗| 宝山区| 南乐县| 宜黄县| 黑河市| 抚宁县| 乐至县| 淮阳县| 河曲县| 从化市| 嫩江县| 百色市| 荣成市| 基隆市| 苍山县| 桃江县| 错那县| 元阳县| 敖汉旗| 南安市| 江油市| 旺苍县| 新安县| 勐海县| 麻阳| 都匀市| 承德县| 横峰县| 清徐县| 林口县| 滨州市| 鄄城县| 和龙市| 晋宁县| 栾川县| 自贡市| 青铜峡市| 芦溪县| 大田县| 扶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