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章 斬新一頁

眼看繼續讓西安作爲都城已成爲定局,高立功仍有點不死心,道:“皇上,洛陽離西安並不遠,距離黃河又近,水路遠比西安要通暢,洛陽城高牆厚遠不是西安能比,皇上爲何又不考慮洛陽?”

“城牆,高愛卿,你說現在還有我軍攻不下的城牆嗎,即如此那城牆高不高,厚不厚又有什麼區別?”

高立功一愣,現在唐軍的火炮威力一年比一年大,而且再也不是以前幾門,幾十門的規模,據說現在所有火炮的生產都用上了蒸汽機,若是唐軍要全力生產火炮,一個月就可以生產數千上萬門,無論怎樣堅固的城牆,在數百數千門大炮的轟擊下,恐怕連一個時辰也抵擋不了。

“何況陝西乾旱,河南比陝西的乾旱更加嚴重,至於黃河,黃河九害,唯利一套,有河套對陝西的支援,西安爲都豈不勝於洛陽。而且我大唐以後有遠勝於水運的運輸方式,都城的選擇,再也不用侷限於有無水運了。”

自古以來,水運一直是朝庭大規模物質運送的最佳選擇,正是有了楊廣開拓的大運河,纔有後面盛唐的繁華,大明定都北京後,京杭大運河更是朝庭的命脈,一旦被切斷,整個朝庭就會大亂。

這也難怪,水路雖然緩慢,但勝在量大,一艘千石以上的大船,要多少輛馬車才能運完,如果是人挑,將人累死不說。十石糧從產糧區運到京師恐怕能剩下一石就不錯了,其他地都得在路上消耗掉。

高立功聽得心中一動:“皇上所說的可是鐵路運輸?”

從唐軍第一臺蒸汽機問世,到現在已有整整三年的時間。從蒸汽車問世地那天起,唐軍的重臣沒少聽到皇帝嘴時念叼著鐵路,火車。除了皇帝自己??峙抡l也不知鐵路和火車到底是什麼樣子。

皇帝講起鐵路的作用時。唐軍中地重臣如聽天書,不過,他們聽過就算,這些東西一向由工部負責,武將們有仗打就成,至於其他可不是他們關心地事。

聽到高立功說起鐵路。衆臣嗡地一下炸了起來,“鐵路已經修好了?”語氣中帶著強烈的疑問。

“那東西真的能日行千里?”說這話的人自己也沒有信心。

“聽說一次就能運送上萬石的東西,是不是真的?”

馬上就有人反駁:“萬石不可能,我聽說運送上千石倒是真地?!?

聽到衆人的議論。袁宗第瞇著眼,又是好氣又是好笑,也難怪,若他不是負責這一切的工部尚書,恐怕聽到火車和鐵路也會茫然無知。

李鴻基聽到他們爭論了一陣,才道:“好了,各位愛卿也不有爭了,鐵路確實已經修好了,不過只有西安到商洛的二百餘里,至於能跑多快,能拉多少貨,各位愛卿試過就知道了,至於具體什麼時候能試,還是讓袁卿家來告訴大家吧?!?

袁宗第滿臉得色地站了起來:“諸位,我很高興的告訴大家,從西安到商洛的鐵路,在皇上剛回西安不久就修好了,我們的火車在上面已經運行了三次,鐵路運輸比歷朝歷代,任何工具都要快捷,有人說日行千里,很遺憾,這個還達不到,但我可以保證日行五百里絕不在話下,而且這個速度還有很大的提高,大家所說的日行千里以後也不是不可能達到?!?

聽到袁宗第的話,衆人剛纔的懷疑一掃而空,熱切的鼓起了掌,日行五百里絕對足夠了,千里馬那是幻想,最好的騎兵,或許能夠在第一天前進三百餘里,但到了第二天,速度馬上就要下降,十天時間能奔襲一千五百里已是了不起的速度,按袁宗第的說法,在有鐵路的情況下,二天就可到達千里之外,三天時間就比得上騎兵用十天時間趕的路。

有了如此強大的工具,那無論是兵員還是物質都可以快速集起來,在座的衆人都是朝中的高官,這意味著什麼,衆人自然知曉,等於一下子整個國家的實力提升數倍。

等衆人的掌聲稍弱,洪承疇迫不及待的問道:“袁大人,我等什麼時候可以乘坐袁大人所說的火車?!?

袁宗第道:“現在就已有一列火車停在西安,只要皇上同意,馬上就可以安排諸位大人乘坐?!?

衆人都轉頭向皇帝看去,李鴻基微笑著道:“大家準備一下,明天朕就和各位一起乘車到商洛去一場?!?

衆人都是興奮難言,周鳳梧卻是緊皺雙眉,向袁宗第道:“袁大人,你可確保這火車沒有安全之憂?!?

袁宗第聽到周鳳梧如此一說,也緊張起來,在座的都是朝庭重臣,明天皇帝還是親自乘坐,萬一有事,袁宗第都不敢想象會有什麼後果:“周大人,這火車在商洛山已經運行數月之久,從來沒有出現過事故,從西安到商洛也有三次,應當沒事?!?

周鳳梧大搖其頭:“我要確保沒事,而不是應當沒事。”

皇帝早就告訴過袁宗第,他要和朝中的重臣一起乘坐火車到商洛山,袁宗第爲了確保安全,已經是讓商洛科學院派出人員反覆對火車檢查了數遍,又親自運行,本以爲已是萬無一失,聽周鳳梧說得鄭重,信心不由被打掉了幾分,頓時冷汗迭出。

看到袁宗第的神色,周鳳梧轉身向皇帝道:“啓稟萬歲,臣反對皇上和諸位大人一起乘車到商洛山。”

衆人正在興高采烈的談論火車,聽周鳳梧如此一說,都奇怪的看著他,李鴻基“哦”了一聲:“火車對我朝意義重大,周愛卿爲何要反對?”

“安全?;噬弦咽窍堤煜掳参l兑簧?。又有諸多重臣同行,萬不可同時置身於險地。”

周鳳梧地話一說出來,衆人都同時沉默。這個東西聽袁宗第說得天花亂墜,到底安不安全,衆人心裡可沒底。都是擔心的看著李鴻基。

李鴻基奇怪的問道:“安全?愛卿怎麼問起這個問題來。

朕可以告訴大家。火車比騎馬,比乘馬車都要安全,明天大家可以放心乘坐?!?

衆人都鬆了一口氣,皇帝地保證對周鳳梧來說,毫無意義,他追問道:“皇上。世事無絕對,臣雖然對火車不瞭解,但聽到袁大人所說火車的速度就不得不擔心,即然火車如此之快。如果有人從車上掉下來,那就是非死即傷,若是整個車體傾覆……”

衆人都聽得色變,李鴻基不由一窒,想起後世還不免有火車出軌,相撞的事件,很難說現在地火車能夠百分百安全,他掃了一下眼前地衆人一眼,若是這些人包括自己都一起出事,那整個帝國都要顛覆地可能。

“愛卿所說不無道理,這樣,明日愛卿就留下,另外在座的諸位一半人隨行就好了,留下的人等朕回來後,再讓你們乘坐。”

周鳳梧大急,他事實上是要勸皇帝留下,如今讓他留下,不知情的人還以爲他自己貪生怕死,而要讓皇帝自蹈險地,急忙開口:“皇上,臣……”

周鳳梧還沒有說出口,李鴻基已打斷了他的話:“就這麼定了,其實諸位愛卿都可以放心,火車已在商洛山運行數月之久,從來沒有出過事故,朕讓一半人留下來,也是以防萬一而已。”

火車雖然已經運行了一段時間,但明天絕對是人類乘坐火車正式載入史冊的一天,李鴻基怎麼會捨得不去。

聽到安全,衆人剛冷卻地心又熱切起來:“皇上,明天算臣一個?!?

“算臣一個?!?

“還有臣。”

衆人都爭著要陪皇帝明天乘坐火車,誰也不願意留下來,李鴻基只好揚手止了止:“好了,誰去,誰不去,朕說了算?!?

衆人只得靜了下來:“宋獻策、袁宗第、高立功、劉芳亮、李萬成、田見秀、高傑、拓養坤、高一功你們九人明天一起隨朕前往商洛。其餘人全都留下?!?

點到名字的人都笑得合不籠嘴,其他人臉上都呈現出失望之色,不過,皇帝決定了下來,他們也只好遵從,好在至多再過一天,他們也就能登上火車。倒不用急在一時。

“哦,朕還差點漏了一人,柳愛卿,你明日也隨朕一起上車吧?!?

李鴻基說到漏了一人時,剛纔沒有點到名的人都豎起了耳朵,希望皇帝叫到的是自己,聽到是柳敬亭,對他地運氣都羨慕起來。

柳敬亭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左看右看,好象亭中姓柳的只是自己,才指著自己的鼻子道:“皇上說得可是微臣。

見到皇帝含笑點頭,柳敬亭才確認下來,忙跪下謝恩:“微臣謝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了,今日之事到此爲止,你們都散了吧。”

“謝萬歲!萬歲!萬萬歲!”衆人行禮完畢,魚貫而出了涼亭。

周鳳梧走在最後,還想再勸一下皇帝,只是沒等張嘴,李鴻基已猜到他的用意:“愛卿放心,朕心中有數,朕從戰場上千軍萬馬都走了過來,難道還怕坐一場並無多大風險的火車嗎?”

聽皇帝如此一說,周鳳梧要說的話只好嚥到了肚子裡,皇帝可不是長於深宮婦人之手的皇帝,如何行事,又豈是大臣所能限制。

轉眼之間,涼亭中就只剩下李鴻基和朱玉鳳兩人,剛纔無論大臣們說什麼,朱玉鳳都在後面靜靜的聽著,隅爾替皇帝添著茶水,還替皇帝捶捶肩膀,朱玉鳳已習慣性的溶入皇帝的婢女角色中,即使是李鴻基給她加封爲婕妤也絲毫未變。

李鴻基對這種感覺很是享受,他自己都沒有感到自己的變化,皇帝的後宮中,田玉珠倔強,邢秀娘爽朗,高桂英大氣,李鴻基卻反而越來越欣賞朱玉鳳默不作聲,百依百順的樣子。田淑英卻是他父親培訓出來標準的妃子形象,彷彿少了自己的靈魂。

至於柳如是、顧媚兩人,完全是李鴻基滿足自己的好色心裡纔會娶回宮中,而周碧、劉秀秀政治上的聯姻更強一點,男女之情反而沒有多少。

“你想不想明天和朕一起去商洛?”李鴻基突然開口對朱玉鳳言道。

身後正在按摩的小手停頓了一下,馬上又恢復了正常:“皇上讓妾身去,妾身就去。”

朱玉鳳的反應果然不出自己所料,李鴻基暗暗自嘲了一下,正想開口道那就一起去吧,突然想起若是隻帶朱玉鳳,不帶高桂英、田玉珠她們一起去好象不妥,可是真帶那麼多人顯然不合適。

“算了,明天朕自己去吧?!崩铠櫥难哉Z中頓時有幾分蕭瑟。

“是。”話雖然簡短,但李鴻基還是從中聽到了幾分失落之意。背後的纖纖玉手突然加大了幾分力度。

“這火車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現在才數百里的距離,以後全國都鋪上了鐵路,可以日行千里,朕一定帶你到各處遊玩一遍。”皇帝此話更象是安慰居多。

第二天,李鴻基在一行大臣的簇涌下,帶著數百名侍衛出了城門,來到了新修好了火車站臺,鐵路並沒有修進西安城,而是在離西安南門五百米左右的地方就停止,現在的西安城只佔了原先長安北部的一部分,不到以前一半大小,李鴻基已有意將西安擴建,自然沒必要把火車站建到現在的城中。

火車站被圍牆封了起來,火車來時,西安城南門的許多百姓雖然都可以聽到火車轟隆隆的聲音,卻很少有人真正見到過火車的樣子,除了剛好看到鐵路上行走的火車外,百姓們都對這個能發出巨大響聲的東西感到很好奇,隅爾看到的人更是驚爲神物。可惜車站裡有人站崗,不讓閒人進入,百姓只能按耐住自己的好奇心。

看到站臺上的火車時,唐軍的重臣表現並不會比一般百姓強多少,一個個張大了嘴合不籠,這列火車只有六節,除了車頭,只有五節車箱,然而高高的車體,長長的身軀,宛如一頭巨獸臥在無邊無際的鐵軌上,全身泛發冰冷的金屬光澤,彷彿隨時可以吞噬一切靠近他的物體。

高立功艱難的嚥了一口口水:“皇上,這就是火車?”

李鴻基含笑道:“不錯,這就是火車,它將爲人類掀開嶄新的一頁?!睅ь^朝火車走去,衆人連忙緊跟在皇帝身後。

第8章 天價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8章 折服下第36章 互探第22章 斷後第20章 立功第63章 北行第10章 伐明之策第30章 直搗盛京第4章 兵指何方第94章 私鬥第21章 夜襲上第1章 融合第17章 爭論第70章 三年之約第49章 裂痕第1章 蟄伏商洛第28章 兵變鬧劇第100章 江山一統第10章 盧象升下第42章 大比武下第28章 三方迥異第32章 皇陵事件第41章 成都攻防第19章 洞房第42章 同窒操戈第31章 權力之顛第19章 大戰來臨上第33章 鰲拜之死第58章 鬧事第43章 三道試題第8章 唐軍入川第31章 活擒第5章 定都之爭第13章 人的需求第4章 火起第51章 後患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11章 忠臣孤子第57章 思凡下山第93章 英雄第22章 鳳與鴨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79章 以彼之道第42章 毀家起義第17章 後金宮爭下第6章 審案第1章 融合第98章 弘光被擒第7章 斬新一頁第28章 大難臨頭第15章 勸降第4章 張家寨下第21章 草原巨城第28章 窮途未路第27章 捨身渡河第54章 夜闖王府第51章 後患第15章 破城第23章 數路攻擊第49章 裂痕第38章 麻煩第94章 私鬥第73章 光澤縣第95章 南巡之議第25章 反撲第24章 詐降第42章 改弦易轍第2章 商洛第88章 召見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51章 渤泥第39章 不懷好意第9章 出兵第96章 臺灣迴歸第33章 鰲拜之死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8章 折服下第32章 坐困愁城第9章 商議第42章 改弦易轍第34章 兵與賊下第76章 返回第35章 雲聚西安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22章 血戰西安下第63章 北行第96章 臺灣迴歸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25章 反撲第7章 軍火第25章 洪承疇(下)第82章 瘋狂的戰法第39章 香火第37章 杞縣李信第75章 勢如破竹第15章 破城第27章 兵臨城下第46章 蛤蟆天子
第8章 天價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8章 折服下第36章 互探第22章 斷後第20章 立功第63章 北行第10章 伐明之策第30章 直搗盛京第4章 兵指何方第94章 私鬥第21章 夜襲上第1章 融合第17章 爭論第70章 三年之約第49章 裂痕第1章 蟄伏商洛第28章 兵變鬧劇第100章 江山一統第10章 盧象升下第42章 大比武下第28章 三方迥異第32章 皇陵事件第41章 成都攻防第19章 洞房第42章 同窒操戈第31章 權力之顛第19章 大戰來臨上第33章 鰲拜之死第58章 鬧事第43章 三道試題第8章 唐軍入川第31章 活擒第5章 定都之爭第13章 人的需求第4章 火起第51章 後患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11章 忠臣孤子第57章 思凡下山第93章 英雄第22章 鳳與鴨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79章 以彼之道第42章 毀家起義第17章 後金宮爭下第6章 審案第1章 融合第98章 弘光被擒第7章 斬新一頁第28章 大難臨頭第15章 勸降第4章 張家寨下第21章 草原巨城第28章 窮途未路第27章 捨身渡河第54章 夜闖王府第51章 後患第15章 破城第23章 數路攻擊第49章 裂痕第38章 麻煩第94章 私鬥第73章 光澤縣第95章 南巡之議第25章 反撲第24章 詐降第42章 改弦易轍第2章 商洛第88章 召見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51章 渤泥第39章 不懷好意第9章 出兵第96章 臺灣迴歸第33章 鰲拜之死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8章 折服下第32章 坐困愁城第9章 商議第42章 改弦易轍第34章 兵與賊下第76章 返回第35章 雲聚西安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22章 血戰西安下第63章 北行第96章 臺灣迴歸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25章 反撲第7章 軍火第25章 洪承疇(下)第82章 瘋狂的戰法第39章 香火第37章 杞縣李信第75章 勢如破竹第15章 破城第27章 兵臨城下第46章 蛤蟆天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卫辉市| 邵阳县| 青阳县| 门源| 临西县| 博野县| 河西区| 贵阳市| 内江市| 象山县| 酒泉市| 南充市| 绍兴市| 乐东| 玉门市| 湘阴县| 称多县| 长葛市| 洪洞县| 肇庆市| 卓尼县| 甘南县| 长乐市| 六安市| 富平县| 桐乡市| 吉安市| 林芝县| 曲阳县| 平山县| 鄂托克旗| 洛宁县| 永福县| 景谷| 连山| 治县。| 应城市| 海淀区| 大厂| 康马县| 澎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