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章 直搗盛京

高傑回營後,馬上叫人把滿人的首領帶過來,阿巴泰,豪格,尚可喜三人被唐軍押到了帳前,左右親兵高聲喝令他們跪下。

尚可喜二話不說,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阿巴泰和豪格兩人卻不願意跪地,阿巴泰叫道:“我仍後金大汗,誰能受我一跪。”

唐軍卻不管他們是大汗也好,貝勒也好,見他們不願意跪,用腳尖在後面狠狠的朝他們的後腿彎踢去,兩人腿一軟,撲通一聲跪了下去,幾名唐軍士兵“呸,“了一聲,道:“敬酒不吃,吃罰酒,天生的賤骨頭。”

阿巴泰和豪格見受唐軍幾個小兵折辱,氣得全身發抖,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還是隻得乖乖跪著。

高傑和劉宗敏望著跪在地上的幾人,心中大喜過望,裡面有前任大汗的長子豪格,新任的大汗阿巴泰,明軍的叛軍尚可喜,這次收穫可是太大了,也不枉在這裡等了三天。

高傑向阿巴泰問道:“你們滿人是否願全體向我唐軍投降?”滿人雖然大敗,但在關外尚有根基,若是能用這個阿巴泰來收降滿人全體,那麼這個生意太劃得來了。

阿巴泰道:“將軍,我們後金願奉大唐作爲宗主國,以後年年進供,歲歲來朝。”

高傑和劉宗敏對望了一眼,沒想到後金還有如此幻想,想做一個屬國年年進供而已,高傑毫不客氣地打斷了阿巴泰:“我們不需要後金作屬國口我們要的是徹底的臣服,你們可以仿蒙古人,由我軍劃分草場。規定居住範圍,然後教會你們耕種,女真人中勇猛善戰者也可以加入唐軍。爲唐軍作戰。你們可願意。”

阿巴泰聽得一陣陣發冷。這樣一來,他這個大汗就徹底失去了作用,滿人也會被拆分,過不了多久,滿人這個部族可能就趁底不存在了。滿人來耕田,那滿人還是滿人嗎。

阿巴泰推脫道:“將軍。請轉告唐王殿下,我們滿人有滿人地生活,不習慣耕種,還允許我們過以往的生活。我們保證對唐軍忠貞不二。”

劉宗敏在旁邊插道:“不習慣耕種,你們習慣什麼,習慣搶劫,,習慣殺人放火,你們既然失敗了,就要有失敗的覺悟,難道我軍還要放任你們搶劫,,殺人放火不成,若不投降,我大軍所到之日,就是你們滿人上下碾成齏粉之時。

唐軍是如何對待草原上不肯投降地蒙古各族,阿巴泰,豪格都有耳聞,唐軍完全遵行了草原上各族征戰地原則,不肯投降地人,殺光他們的男人,把他們的女人全部變爲奴隸。兩人聽到唐軍赤裸的威脅之言,心中不由涌出一陣,寒意。

豪格強辨道:“將軍,我們滿人還有數萬大軍在關外,若是我後金只成爲貴軍的屬國,他們都可以接受,若是非要按將軍所說,規定居住範圍,教我們耕種,必定會惹起亂子,就是大汗也彈壓不住啊。”

阿巴泰忙道:“正是,非我等要推脫,正是怕出亂子,還請將軍明鑑。”

劉宗敏冷笑道:“有什麼亂子好出,如有不服,全部處死就是,暫時不習慣,久了自然會習慣,難道我們漢人就習慣做奴隸,你們經常在遼東掠奪漢人爲奴,他們難道生來就是奴隸,你們怎麼就不尊重他們的習慣。”

阿巴泰,豪格都嘆息了一聲,此次落到唐軍手裡命算是保住了,只是從今以後,滿人也要象蒙古人一樣,被唐軍牢牢控制,要想向以前一樣降而復叛是不可能了。

“那好,即然你們都不說話,那就是願意了,阿巴泰,你是後金地新任大汗,這個降表就由你寫好了,從今日起,全體滿人歸附唐軍,若有不服,大軍所到之日,就是爾等族滅之時。”

此諭一寫,阿巴泰等於背叛了整個女真,女真強者爲尊,他的大汗之位雖然是皇太極親授,女真人若是知道了,也立馬會把他廢了。

高傑和劉宗敏兩人其實都知道,女真的大汗雖然在自己手裡,他們前任大汗的靈樞也在唐軍手中,但若沒有相應地大軍配合,女真人是不可能乖乖投降,此次二萬唐軍出征二月,以自身傷亡不足百人的戰績,將三萬多滿人東逃之路堵住,滿人全軍覆滅,還生擒了後金的大汗,可以說大獲全勝,出兵的目的已達到,可是兩人卻不以此滿足,此時正是滿人最虛弱的時候,若是將滿人全部拔起,他們縱不能成爲千古名將,也至少可以青史留名。

有了阿巴泰這份降表,縱使滿人得到消息,重立大汗,也要內亂一陣子,唐軍纔有機會將滿人各個擊破。如果滿人沒有得到消息那更好,到時唐軍帶著他們的大汗兵臨城下,可以想象,到時滿人會如何慌亂。

第二天,二萬唐軍撥營起程,向東北方向而後,明軍果然不敢跟得太近,一直相距二十里,將唐軍送出錦州,明軍雖然取得了對滿人戰爭的全面勝利,但整個遼東已是滿目滄夷,城池被燒燬,莊稼已荒廢,居民被殺死,遼東三年屯田的成果毀於一旦,要想重建遼東,恐怕又得一個三年時間。

出了錦州,基本上算是滿人的地盤,在袁宗煥任遼東經略時,明軍曾在大淩河畔築城,可是幾築幾毀,崇禎四年,大凌城被滿人攻破後就再也沒有重建,明軍默認了錦州之外丟失的事實。

以兩萬孤軍要直搗滿人的老巢,以唐軍的實力也不是不可能,只是他們只剩一百多發炮彈,從滿人手中剿獲的大炮又太沉重,不方便攜帶,唐軍乾脆將它們炸燬了,關外到少還有數十座城池。要靠這一百多門大炮將城一個個攻下來,當然不可能,高傑和劉宗敏商量之後。乾脆帶人直接攻擊滿人地盛京,只要將盛京拿下,滿人的大汗又在自己手裡。就可以直接宣告後金的政權滅亡。其他城池再慢慢平定也不遲。

從錦州到盛京有三百多公里地距離。以騎兵的速度三四天左右的時間就可以趕到,此時地盛京已亂成了一團,多爾袞,多鐸已經帶回了皇太極身死,滿人大軍全軍覆滅地消息,阿巴泰還以爲他們三人已經死在亂軍之中。卻不知他們早已逃了。

那天多爾袞一見滿人已無戰意就知道失敗已不可避免,他們三人只帶了數十名親兵悄悄脫離大隊,先往西而去,滿人地主力都是往東北方向。明軍只顧追殺滿人的主力,根本沒有注意到他們那一小隊人馬,擺脫明軍的追殺後,多爾袞等人冒險涉水渡過了大淩河,只是阿濟格卻不幸被水流沖走,生死不明。

過了大淩河後,多爾袞和多鐸身邊只剩下了十幾人,他們因向西走了一段路,又要多翻幾座大山,等回到了盛京時,已是第四天了,唐軍的二萬大軍已經起程朝盛京而來。

多爾袞,多鐸兩人帶回來的消息幾乎把盛京的滿人震暈了,皇太極死了,三萬大軍全軍覆滅,這怎麼可能,前一段時間不是一直傳來勝利地消息嗎,怎麼一下子就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這可能嗎?

此時盛京的留守人員以和碩貝勒嶽託,正藍旗固山額真羅色勒、鑲紅旗固山額真昂邦章京葉臣最貴,盛京的兵馬都掌握在他們三人手裡,政務卻是由希福,鮑承先等漢人暫時接管。

儘管多爾袞,多鐸兩人將事情說得危急萬分,嶽託,羅色勒,葉臣等三人卻不相信他們兩人所說,即然大汗已死,新任大汗阿巴泰也全軍覆滅,爲何單單他們兩人回來,多爾袞曾在三年前想謀奪汗位,這次又焉知他不是故技重施。

若不是看多爾袞,多鐸他們狼狽不堪,身邊只剩下十餘人,無法在盛京掀起風雨,嶽托馬上就要命令親兵把多爾袞,多鐸抓起來,不過,雖然沒有抓起來,嶽託還是把多爾袞,多鐸兄弟兩位軟禁在府中,防止他們擾亂人心。

到了第二天,隨著滿人地斥候發現大批唐軍正在接近盛京時,嶽託等人才相信了多爾袞的話,連忙把衆人招聚起來商量對策。

盛京即爲瀋陽,明洪武二十年(1387),曾在此置瀋陽中衛,屬遼東都指揮使司管轄。天命六年三月,努爾哈赤攻佔瀋陽。四月,由興京遷都遼陽,是爲東京。十年又自遼陽遷都瀋陽。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即位瀋陽,擴建瀋陽城並營建宮殿。改瀋陽爲盛京。

此時盛京作爲後金的都城已有十年之久,滿人已在盛京修築了完整的防禦設施,只是盛京的兵馬不多,滿人剩下的人馬大部分都用來震攝朝鮮,盛京此時只有四千精銳人馬,不過盛京的居民還有數萬,滿人不論老少,都能彎弓射箭,組織起來依然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四千兵馬加上數萬老幼,用來和擊敗滿人三萬精銳的唐軍對陣,無論是誰都心頭忐忑,毫無半點信心,若不是盛京是都城,立馬就會有人提出要放棄此城。只是大家雖然都知道盛京很難守住,卻誰也不肯先開口放棄此城。

嶽託見衆人拿不出主意,急道:“各位,是戰是留趕快拿定主意,明天唐軍就要到盛京城下,再不作出決定,就沒有時間了。”

多爾袞此番雖然逃了出來,兩次敗在唐軍手下,心中實在有懼意,首先提議道:“唐軍勢大,不如我軍暫避一下,若他們找不到我軍決戰,只能退回去。”

羅色勒馬上反對,直接罵道:“膽小鬼,要逃你逃,盛京決不能丟。”

多爾袞臉色一變,還是強壓怒氣道:“盛京只是一座死城,城中數萬族人才是我們的根基,丟了盛京我們可以再打回來,若是族人都死光了,盛京保住又有何用。”

嶽託點了點頭:“十四叔所說在理,盛京雖然是我們的都城,可是十幾年前照樣不是我們的,只有人在,隨時可以奪回來。”

羅色勒漲紅著臉:“不行,若是盛京不戰而丟,人人都會嘲笑我們滿人是膽小鬼,以後又如何奪回來,盛京決不能丟。”

多鐸冷笑道:“不能丟,那你是寧願死在盛京城中了。”

羅色勒道:“不錯,我就是寧願死在城中,我只知道盛京是我們的都城,現在大汗剛死,新立的大汗又生死不明,若是盛京也丟了,那我們滿人還有根基嗎。”

多鐸道:“你想找死,我們卻不想陪你死,我們數萬族人也不能陪你死。”

羅色勒大怒,撥出劍向多鐸砍去:“你這個膽小鬼,自己怕死就不要拿族人來說事。”

多鐸也毫不示弱,兩人就在大廳“叮叮鐺鐺“的打了起來,嶽託連忙喝止羅色勒,多爾袞也將多鐸拉住,才制止了這場爭鬥。

嶽託無奈,只好轉向一衆漢人,道:“你們認爲該如何?”

希福,鮑承先等人聽到皇太極已死,大軍全滅時,大爲驚恐,巴不得早點離開,只是他們是漢人,沒有半點兵馬,皇太極在時他們有人可以依靠,皇太極一死,他們的權力立時失去了根基,在這種場合他們不敢先開口,見到嶽託問向他們,鮑承先道:“十四貝勒所言有理,我軍不應與唐軍硬碰,唐軍遠路而來,所帶補給必定不多,時間一長,他們只有退軍。”

葉臣也開口道:“我同意十四貝勒所言,盛京丟了我們可以打回來,我們族人只有這麼多,若都損在唐軍手中,我族就有消忘之危,爲了區區一個盛京城,犯著冒如此大的風險。”

葉臣話一落,羅色勒孤掌難嗚,放棄盛京的決定就此定了下來,只是盛京畢竟是滿人十年的都城,也不是說放棄就能放棄,還有一天時間,唐軍就要到城下,而一天時間根本不夠讓數萬人安全撤離,那麼只有設法拖延唐軍的行軍速度了。

羅色勒見衆人要棄盛京,他心裡一肚子悶氣,爲了眼不見心不煩,搶了這個阻敵的任務,帶著一千多正藍旗的士兵出城攔截唐軍。

第18章 亮牌上第3章 風雪來人第48章 機會第13章 諜戰上第16章 五年計劃第30章 突襲第9章 遇襲第28章 銀彈攻事第1章 大封功臣第2章 登陸苦戰第29章 三方相爭第56章 後塵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96章 逃亡之路第8章 天價第72章 慘忍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11章 討明檄文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44章 新艦試水第28章 林丹遺孀第55章 亂夜第13章 結婚上第27章 絕境求生第19章 心思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47章 相逢不識第34章 兵與賊(上)第11章 宴無好宴第10章 盧象升下第2章 巧遇第8章 收買第5章 伐明三策第18章 逃婚第4章 初次碰撞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1章 分封第68章 各有損失第33章 蠻人阿奴第52章 萬事齊備第18章 北方來人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42章 大比武下第88章 召見第39章 來意第39章 不懷好意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12章 貪慾上第41章 當街傷人第19章 大戰來臨上第12章 初攻達縣第55章 亂夜第19章 大戰來臨上第2章 商洛第52章 忍辱負重第14章 對射第1章 心動第8章 火槍第78章 聯合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47章 各佔半城第10章 狼煙再起第29章 輕取京師第38章 緬甸第57章 緊追不捨第28章 兵變鬧劇第79章 以彼之道第30章 突襲第54章 聯牀夜話第11章 結拜下第40章 大比武(上)第44章 紅顏禍水第8章 形勢危急第54章 遭遇第18章 亮牌下第33章 黯然收場(下)第25章 潰敗第77章 鄭氏屈服第31章 郡主情仇第14章 結婚下第61章 巴達維亞第1章 歸來第71章 中招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5章 伐明三策第5章 定都之爭第52章 忍辱負重第14章 鳳縣第6章 回家第13章 攻城第49章 吃癟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20章 馬科上第14章 對射第67章 海戰第22章 金兵來臨第61章 火燒王府第22章 誤會第17章 美色下
第18章 亮牌上第3章 風雪來人第48章 機會第13章 諜戰上第16章 五年計劃第30章 突襲第9章 遇襲第28章 銀彈攻事第1章 大封功臣第2章 登陸苦戰第29章 三方相爭第56章 後塵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96章 逃亡之路第8章 天價第72章 慘忍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11章 討明檄文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44章 新艦試水第28章 林丹遺孀第55章 亂夜第13章 結婚上第27章 絕境求生第19章 心思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47章 相逢不識第34章 兵與賊(上)第11章 宴無好宴第10章 盧象升下第2章 巧遇第8章 收買第5章 伐明三策第18章 逃婚第4章 初次碰撞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1章 分封第68章 各有損失第33章 蠻人阿奴第52章 萬事齊備第18章 北方來人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42章 大比武下第88章 召見第39章 來意第39章 不懷好意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12章 貪慾上第41章 當街傷人第19章 大戰來臨上第12章 初攻達縣第55章 亂夜第19章 大戰來臨上第2章 商洛第52章 忍辱負重第14章 對射第1章 心動第8章 火槍第78章 聯合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47章 各佔半城第10章 狼煙再起第29章 輕取京師第38章 緬甸第57章 緊追不捨第28章 兵變鬧劇第79章 以彼之道第30章 突襲第54章 聯牀夜話第11章 結拜下第40章 大比武(上)第44章 紅顏禍水第8章 形勢危急第54章 遭遇第18章 亮牌下第33章 黯然收場(下)第25章 潰敗第77章 鄭氏屈服第31章 郡主情仇第14章 結婚下第61章 巴達維亞第1章 歸來第71章 中招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5章 伐明三策第5章 定都之爭第52章 忍辱負重第14章 鳳縣第6章 回家第13章 攻城第49章 吃癟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20章 馬科上第14章 對射第67章 海戰第22章 金兵來臨第61章 火燒王府第22章 誤會第17章 美色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浮市| 东乡族自治县| 延吉市| 呼伦贝尔市| 大兴区| 鹤庆县| 通江县| 永兴县| 巴楚县| 临桂县| 泗阳县| 绵阳市| 工布江达县| 奇台县| 安多县| 镇江市| 永德县| 伊春市| 如东县| 兰州市| 尤溪县| 乌鲁木齐县| 宜黄县| 怀集县| 南和县| 富阳市| 囊谦县| 彩票| 清苑县| 潜江市| 无为县| 佛教| 林西县| 宽城| 涡阳县| 理塘县| 博湖县| 突泉县| 启东市| 太白县| 湟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