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分封

大唐歷一千零二十二年,(公元1639年)四月,皇帝的親征取得圓滿成功,將弘光朝一舉滅亡,率大軍返回西安,如今的中原大地,除了貴州,廣西兩省外,皆歸於大唐治下,而唐軍收取了東北和蒙古大草原的大片土地,直接統(tǒng)治的國土已遠勝前明。

皇帝還沒有回到西安,各地的賀表向雪片一樣飛向皇帝的行轅,一起恭賀皇帝一統(tǒng)江山,直言皇帝的功績可追三皇五帝,要給皇帝加上尊號。

李鴻基看到這些賀表自然知道衆(zhòng)臣的心思,新朝鼎立時,衆(zhòng)人雖然都有加官,卻沒有進爵,唐軍現(xiàn)在唯一封出去的爵位還是前明的崇禎帝,加官進爵,只加官不進爵那些擁有從龍之功的將領自然是不滿意,現(xiàn)在是到了爲衆(zhòng)人進爵的時候了。

皇帝回西安的路上,一一批覆了衆(zhòng)人的奏章,拒絕各人給自己上尊號的要求,發(fā)出旨意,讓各地的督撫,將領一起到西安,再定封賞事宜。衆(zhòng)臣接到批覆,都是大喜,不再堅持給皇帝上尊號。

一路上,百姓都是載歌載舞對皇帝迎接,到了西安時,留守的周鳳梧、顧君恩、馬維興等人更是率著文武百官出城數(shù)十里相迎。祝賀皇帝得勝歸來。不必一一細表。

皇帝歸來的第三天,衆(zhòng)臣再次上表要給皇帝上尊號,李鴻基將所有的奏章壓下,衆(zhòng)臣鍥爾不捨,一再給皇帝上表。對於尊號這個問題,李鴻基從來沒有想過,在他地映象中。好象給自己上尊號最多的就是大宋皇帝,偏偏是大宋皇帝最是窩囊,年年還得付給別人數(shù)十萬貫歲幣。他自然不屑於給自己上尊號擡高自己。

只是衆(zhòng)臣的熱情也可以理解。李鴻基將周鳳梧、宋獻策、顧君恩三人召到宮中。說道:“三位愛卿可知,近來大臣們都欲給朕上尊號,朕不以爲然,最近各大臣都有一種想法,中原已一統(tǒng),剩下地貴州、廣西之地只是一點癬疥之疾。不久也必定會被大唐平定,大家已經(jīng)功成名就,只等朕的封賞下來,便可以榮華富貴的過一生。朕現(xiàn)在可以告訴你們,現(xiàn)在遠不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地時候,所以朕也不會接受什麼尊號,要上尊號等朕死了再說罷。”

三人大驚,他們是文官之首,給皇帝上尊號就是他們發(fā)起地,沒想到皇帝對此事反應如此激烈,連忙跪下請罪:“臣等有罪,請萬歲處罰!”

李鴻基將他們一一扶起:“所謂不知者不罪,三位愛卿可以將朕地意思轉達給各位大臣,朕不但在有生之年不會上尊號,也會告戒後世子孫不得在活著時上尊號,否則即爲不孝之子。”

三人齊道:“皇上英明!”

李鴻基玩味的笑了一下:“朕英明嗎,那麼你們給朕上這些奏章豈不是故意要讓朕犯錯誤。”

三人又是一驚,這個罪名他們可呈受不起,連忙又跪了下來請罪,李鴻基大爲不耐:“好了,朕只不過開了一句玩笑,你們不用如此多心,今天叫你們來,不過另有一件大事需要與你們商議,那就是百官的封賞問題,你們說說,該怎麼封?”

三人都不敢輕易插言,這可是一個得罪人的差事,封賞得再高,別人也覺得理所當然,萬一封賞低了,有人覺得不公,鬧起事來可不是開玩笑,漢以來,就有不少將領因對封賞不滿而起兵造反之事。

見三人不答,李鴻基道:“即如此,那周愛卿你先說吧。”

周鳳梧管理尚書省,六部皆歸於高書省管轄範圍,職權最重,又是跟隨皇帝最久,由他定奪最爲合適不過,宋獻策、顧君恩兩人都鬆了一口氣,齊看著周鳳梧。

周鳳梧頓覺頭皮發(fā)麻,他忙推辭道:“萬歲,此事重大,臣以爲需陛下親定方可,雷霆雨露莫爲君恩,對百官的封賞自然由陛下親定。”

李鴻基點了點頭,他也知道若要周鳳梧他們說出對百官的封賞恐怕是不可能:“即如此,朕這裡擬了一份各人地封賞名單,你們看是否有缺失?”

三人連忙接過,從上面看起,排在第一位的赫然就是周鳳梧,周鳳梧爲尚書右僕射提爲尚書令,加封左柱國,並授特進光祿大夫,渭南侯,封地五萬頃,年俸一萬銀元。

周鳳梧一看,馬上跪下:“請皇上收回成命,臣不敢接受,臣處在後方,功勞當不敢和前方將士相比,更不敢接受陛下的封地之賞。”

自漢以來,大臣的封地從來就是虛封,而明一代,除了番王,也沒有誰有封地,就是番王,封地最高地福王也不過二萬頃,李鴻基一下子封給周鳳梧五萬頃地,周鳳梧不是歡喜而是惶恐。

李鴻基忙將周鳳梧扶起:“你我君臣不必如此,朕如此封賞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有卿坐鎮(zhèn)後方,朕才能放心征戰(zhàn),大唐基業(yè),卿功不可沒,給卿記首功當之無愧。”

周鳳梧大急,忙道:“萬歲如此封賞,非是愛護臣,實是將臣至於火烤之境。”

這話實在是急不擇言,若是換了一個般人,非大怒不可,皇帝好心封賞,不但不領情,反而口出冤言,這不是不識好歹麼,李鴻基卻知道周鳳梧的想法,前唐亡於番鎮(zhèn)之禍,所謂前車之鑑,若是周鳳梧接受了封地,大唐境內(nèi)無異於多了許多番鎮(zhèn),大大不利於中央王朝集權統(tǒng)治,李鴻基在世時尚不會出事,三代四代之後呢,不會出現(xiàn)番鎮(zhèn)之禍麼,到時不是皇權被推翻,就是各個番鎮(zhèn)被朝庭掃除。

李鴻基拍了拍周鳳梧的肩膀:“鳳梧,你不用急,朕還沒有說出你的封地在哪裡?”

聽到皇帝叫他地名字。周鳳梧愣了一下,眼眶不由有點發(fā)潤,皇帝登極以來。威嚴越來越重,兩人以前親密無間的關係不再存在,換成了冷冰冰的君臣關係。此次皇帝重新直呼他地名字。讓周鳳梧好象重回到以前。

見周鳳梧發(fā)愣。李鴻基叫了一聲:“來人,將地圖呈上來。

皇帝和三省頭頭密談,無論是侍衛(wèi)還是宮女,太監(jiān)都離得遠遠的,聽到皇帝叫喚,幾個侍衛(wèi)纔拿出一副地圖。匆匆走了上來,放在李鴻基前面的案幾上,又匆忙下去。

李鴻基將地圖展開,周鳳梧已反應過來。他打定主意,無論皇帝給他哪裡地封地,他都堅持不受,地圖漸漸展開,露出了整個世界地全圖。

唐軍雖然早已證明了大地是圓地,但整個大地到底是什麼樣子,誰也沒有見過,李鴻基憑著記憶將世界地圖劃了出來,因後世和現(xiàn)在的許多地名對應不上,爲了少產(chǎn)生謬誤,許多地方都是簡略無比,這幅地圖卻仍然是唐軍中的機密,唐軍中的重臣也少有得見。

見皇帝拿出來的是世界地圖,三人都圍了上來,這幅圖上已標明瞭唐軍直接統(tǒng)治的所有區(qū)域,無疑現(xiàn)在唐軍統(tǒng)治地地方佔全圖還是太過渺小,周鳳梧第一次看到這幅圖時,震憾不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原來中原王朝一直以爲的天下即然是如此的小。

就是現(xiàn)在,周鳳梧看過此圖已不下數(shù)十遍了,對大唐所佔之地如此小依然是不敢相信,不過唐軍之外,圖上雖然有不少空白地方,但更多的地方卻是證實無差,讓第一次見過這幅圖地人都馬上相信。

三人都對皇帝拿出此圖出來有點驚訝,分封大臣,拿出中原的地圖就可以,何必要拿出世界地圖,李鴻基不理會周鳳梧等人的驚訝,將手指著圖上的地方:“諾,這裡,這裡,這些地方的封地愛卿等人都可以自選,如何?”

三人張大了嘴,宋獻策忙道:“皇上,這些地方可都是他國之土。”

李鴻基指的地方正是呂宋、安南、緬甸等地:“正是他國之土,但所謂臥塌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朕早晚要收取,不但是這裡,還有這裡,這裡,我大唐不取,日後必爲他人所得。”李鴻基後面指向的地方正是西伯利亞和美州之地。

周鳳梧多次聽李鴻基講過這些地方,西伯利亞到也罷了,一年四季大部分冰天雪地,李鴻基又沒有說出那裡的礦產(chǎn),而且即使有礦產(chǎn)也不是現(xiàn)在的技術能開採,只是美州聽皇帝的形容,那裡物產(chǎn)豐饒,只有少數(shù)一些土著居民,而且面積比中原還大,實在不能不讓周鳳梧等人動心。

只是這些地方路途太過遙遠,據(jù)說來去一次要一年多的時間,拿下了那些地方如何管理確實是一個難題,皇帝看來是乾脆採取分封的方法了。這種分封的方法能盡最大的可能將這些地方快速掌握在手裡,即使這些地方日後叛亂也不會對朝庭造成根本性的影響。

李鴻基興致勃勃的道:“愛卿這五萬頃封地只是初步,日後拿下的地方多了,十萬頃,二十萬頃,甚至一百萬頃也有可能。”

皇帝現(xiàn)在開的只是空頭支票,不但周鳳梧如此,那些將軍們的封地也是如此,他們低得能有一萬頃土地,高的有二萬、三萬最高到四萬五千頃土地,甚至以後更多,當然這些土地現(xiàn)在還不能到手,要等著他們?nèi)ゴ蛳聛怼?

只是以大唐的實力,拿下週圍的幾個小國肯定是沒有問題,隨便一個國家,數(shù)千萬頃的土地肯定有,只要拿下一個,就夠他們分了,他們也不用擔心拿不到手。

宋獻策、顧君恩二人都是大喜,自唐以後,除了番王,大臣能得到封地絕無僅有,封地所有事務都歸被封之人自己管理,還可以建自己的私兵,沒有人不會動心,他們連忙繼續(xù)往下看去。

排在第二位的是高立功,他被封爲右都督,加封左柱國,並授特進光祿大夫,紫陽侯,封地四萬五千頃,年俸九千銀元。

第三位爲馬維興,除兵部尚書外,加封少師銜,封爲巫山侯,封地四萬頃,年俸九千銀元。

第四位爲宋獻策,門下省侍中,加封少傅銜,封爲寧陵侯,封地四萬頃,年俸九千銀元。

第五位爲顧君恩,中書省中書令,加封少保銜,封爲山陽侯,封地四萬頃,年俸九千銀元。

以上五位封候,下面封爲伯爵的有高一功、李雙喜、李守信、李過、李萬成、劉芳亮、袁宗第、田見秀、高傑、拓養(yǎng)坤、賀珍、賀景十二人,他們的封地都是三萬頃,年俸八千銀元。

封爲子爵的有任繼榮、劉希元、馬繼先、黑虎星、洪承疇、王長順、趙良極、左光先、劉宗敏、任繼榮、趙勝、周若軍、鄭芝龍等二十人,他們的封地都是二萬頃,年俸七千銀元。

封爲男爵的有郝?lián)u旗、馬守印、盧象升、李巖、陳宇、吳三桂、左良玉劉良佐、賀小風、李劬、孫和鬥、張誠、張化等二十五人。他們的封地都是一萬頃,年俸六千銀元。

此次唐皇封爵一共有六十二人,基本上涵蓋了各個部門,文臣受封爲一十五人,其餘四十七人全是武將,文武相差懸殊,這也是無法之事,俗話說馬上取天下,對於一個新興的政權來說,剛開始自然是武將佔絕大多數(shù)。五個侯爺中,有三個是文官已是不可思議之事。

周鳳梧忙道:“萬歲,此份名單似乎不妥,還少了許多應分封之人。”

李鴻基“哦”了一聲,拿下名單重新再看:“朕並沒有發(fā)現(xiàn)少了誰呀?”

周鳳梧忙道:“萬歲似乎忘了自己和兩位貴妃的家人。”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歷代開國皇帝,首先大勢分封的都是自己的家人,然後就是皇后、貴妃的家人,最後才輪到功臣,前朝更是如此,朱元璋將他的兄弟子妹全部封王。

而本朝皇帝的叔侄中,除了李守信、李過、李雙喜三人因功獲得封賞外,皇帝其實還有不少親戚,其中親叔有李守義、李守正兩人,堂兄弟有李自明、李自強、李自剛三人,堂侄有李遵、李適、李逞、李友等十餘人。

如今這些人全部沒有受封,周鳳梧自然要爲皇帝提醒。

以下免費,前八卷完成,其實可以看成是本書的一個結局老茅的大綱後面只計劃再寫數(shù)萬字就結尾,只是大家的投票,有九成以上要求老茅繼續(xù)寫下去,以下爲投票結果

a統(tǒng)一全國,十萬字差不多了 百分比:9.74%

b至少也要稱霸亞洲,五十萬字 百分比:19.55%

c稱霸亞歐才行廠百萬字 百分比:29.29%

d再過一百萬字最好,多多益善嘛 百分比:41.42%

老茅只得接受大家的意見,昨天重新花了一整天時間修改了後面的大綱。在此告訴大家,此書的結局至少還會有五十萬字以上,請大家繼續(xù)支持老茅,

第18章 強攻第89章 海軍初創(chuàng)第53章 瘋狂第47章 相逢不識第95章 南巡之議第22章 鳳與鴨第1章 分封第29章 輕取京師第30章 直搗盛京第33章 鰲拜之死第38章 女將英姿第36章 互探第16章 三線作戰(zhàn)第32章 坐困愁城第19章 大戰(zhàn)來臨上第9章 冒犯第30章 陷入危機第28章 三方迥異第27章 逃亡第15章 滿人隱憂第47章 安慶府第24章 佈網(wǎng)第7章 人爲財死第34章 遼河邊沿第46章 六大高手第15章 破城第11章 結拜下第61章 火燒王府第66章 矮黑人第38章 女將英姿第26章 嚴肅軍紀第29章 三方相爭第63章 反應第84章 不可收拾第26章 河南大戰(zhàn)下第37章 包圍成都第22章 投效第63章 機器第15章 草原血淚下第54章 壕強反擊第55章 初戰(zhàn)第64章 功用第74章 黃土隘第36章 談判(下)第7章 管理第14章 滔天陷井第9章 大炮下第34章 兵與賊下第73章 收穫第37章 包圍成都第20章 馬科下第3章 召見第44章 新艦試水第31章 惡魔傳說第27章 殺,放?第19章 意外連連第24章 設宴勸降下第13章 人的需求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18章 落入陷井第82章 瘋狂的戰(zhàn)法第23章 撤離第73章 光澤縣第7章 斬新一頁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12章 貪慾下第41章 當街傷人第99章 大廈已傾第15章 草原血淚下第6章 周鳳梧第5章 登極爲帝第7章 軍火第21章 辭官第68章 各有損失第99章 大廈已傾第40章 改名第36章 臨陣招兵第51章 狐假虎威第2章 巧遇第8章 唐軍入川第9章 一網(wǎng)打盡(上)第64章 功用第10章 伐明之策第85章 淮安城中第34章 遼河邊沿第95章 南巡之議第35章 雲(yún)聚西安第63章 反應第63章 機器第13章 攻城第59章 求和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35章 人才下第46章 談判籌碼第1章 融合第79章 以彼之道第55章 初戰(zhàn)第16章 法不責衆(zhòng)下第52章 鑑寶會(三)第32章 坐困愁城
第18章 強攻第89章 海軍初創(chuàng)第53章 瘋狂第47章 相逢不識第95章 南巡之議第22章 鳳與鴨第1章 分封第29章 輕取京師第30章 直搗盛京第33章 鰲拜之死第38章 女將英姿第36章 互探第16章 三線作戰(zhàn)第32章 坐困愁城第19章 大戰(zhàn)來臨上第9章 冒犯第30章 陷入危機第28章 三方迥異第27章 逃亡第15章 滿人隱憂第47章 安慶府第24章 佈網(wǎng)第7章 人爲財死第34章 遼河邊沿第46章 六大高手第15章 破城第11章 結拜下第61章 火燒王府第66章 矮黑人第38章 女將英姿第26章 嚴肅軍紀第29章 三方相爭第63章 反應第84章 不可收拾第26章 河南大戰(zhàn)下第37章 包圍成都第22章 投效第63章 機器第15章 草原血淚下第54章 壕強反擊第55章 初戰(zhàn)第64章 功用第74章 黃土隘第36章 談判(下)第7章 管理第14章 滔天陷井第9章 大炮下第34章 兵與賊下第73章 收穫第37章 包圍成都第20章 馬科下第3章 召見第44章 新艦試水第31章 惡魔傳說第27章 殺,放?第19章 意外連連第24章 設宴勸降下第13章 人的需求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18章 落入陷井第82章 瘋狂的戰(zhàn)法第23章 撤離第73章 光澤縣第7章 斬新一頁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12章 貪慾下第41章 當街傷人第99章 大廈已傾第15章 草原血淚下第6章 周鳳梧第5章 登極爲帝第7章 軍火第21章 辭官第68章 各有損失第99章 大廈已傾第40章 改名第36章 臨陣招兵第51章 狐假虎威第2章 巧遇第8章 唐軍入川第9章 一網(wǎng)打盡(上)第64章 功用第10章 伐明之策第85章 淮安城中第34章 遼河邊沿第95章 南巡之議第35章 雲(yún)聚西安第63章 反應第63章 機器第13章 攻城第59章 求和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35章 人才下第46章 談判籌碼第1章 融合第79章 以彼之道第55章 初戰(zhàn)第16章 法不責衆(zhòng)下第52章 鑑寶會(三)第32章 坐困愁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洞县| 大兴区| 资中县| 洪泽县| 西平县| 安塞县| 兴业县| 邯郸县| 新平| 石屏县| 蓬莱市| 北安市| 饶阳县| 涪陵区| 牟定县| 运城市| 青州市| 海伦市| 南靖县| 乾安县| 广水市| 沁阳市| 宿州市| 孟津县| 昆山市| 禄劝| 通辽市| 龙川县| 屏边| 南和县| 苏州市| 阳山县| 金寨县| 建瓯市| 仁布县| 宜昌市| 儋州市| 化德县| 沛县| 蕉岭县| 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