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章 設宴勸降下

秦王拍著胸脯道:“愛卿放心,等我到了京城,必有好消息給愛卿傳來。”

李鴻基笑著對秦王道:“只是秦王臨行前,下官還請麻煩秦王一件小事,目前陝西混亂,下官不得不出面管起來,在座衆人許多官職都在下官之上,還請秦王吩咐衆人歸於下官管轄,如此陝西纔不至於繼續亂下去。”

秦王聽李鴻基之意,馬上就可放了自己,大喜道:“這個容易,馬上就可爲愛卿辦好。”

轉過身對衆人吩咐道:“各位卿家聽令。”

衆人心知不妙,但不得不回道:“聽王爺吩咐。”

秦王言道:“目前小人當道,矇蔽聖聰,幸有李都司忠心愛國,起兵清除奸佞,各位今後要認真輔助李愛卿,管好陝西事務,不可怠慢。”

衆人面面相覷,應也不是,不應也不是,王良智望了衆人一眼,見高傑向他點了一下頭,馬上跪下道:“僅遵秦王令。”

其實明朝的番王大多沒有實權,平時雖然各地官員對番王恭恭敬敬,但不必聽他的話,番王也不可插手地方事務,但此刻形勢微妙,衆人都落在李鴻基手裡,掙扎在降與不降之間,死誰都怕,但降又對名聲有礙,此時有番王出頭,加上王良智的帶頭作用,心裡障礙一去,頓時跪倒一大片:“僅遵秦王令。”

馮師禮孤憐憐的站在那裡,見衆人都望著他,一咬牙,心道:“皇上啊,皇上,不是我對不起你,實在是你朱家的子孫太不爭氣。”

也跪了下來,道:“僅遵秦王令”

王良智又大步來到李鴻基面前道:“拜見闖王。”

衆人恍然,事情既然如此,那就不用扭扭捏捏了,都到李鴻基面前跪了下來:“拜見闖王。”

李鴻基大笑:“好,好,各位請起,大家都是朝庭的棟樑之才,至此以後,就是我闖軍中的一員,望各位同心協力,共同管理好陝西。”

衆人站了起來,面色複雜,有人羞愧不安,覺得沒有保住操守,也有人欣喜不已,要想法在新主面前好好表現,爭取得到重用。

當晚,所有一干朝庭降官都喝的酩酊大醉,李鴻基一一派人將他們送回府。秦王想告退時,李鴻基卻叫住了他,朱存樞不安的道:“不知闖王還要孤王做何事。”

李鴻基拍了拍他臂膀道:“王爺放心,我說了會放你就不會失言,不過你還要爲我勸降兩人即可。”

朱存樞一聽,這個容易:“好,好,孤王馬上就辦。”

李鴻基對賀景道:“帶王爺去見馬將軍。”

朱存樞連忙跟去,李鴻基記憶中馬科在後來是投降了自己,現在的馬科卻又臭又硬,連勸降了數天也無動於衷,一心求死,李鴻基讓朱存樞去也是死馬當活馬醫,再不降就只有殺了,目前陝西還有多處沒有平定,自己可沒有時間擔擱在一個降官身上。

果然,不久朱存樞就狼狽而回向李鴻基請罪,馬科因自己多年的親兵部下死傷殆盡,全是因爲替朝庭盡忠,沒想到朱家的子孫倒來勸降,不但把朱存樞大罵了一通,還帶上了其它番王,若不是朱家的子孫刻薄寡恩,貪得無厭,大明朝何至到如此地步,朱存樞沒想到自己這個堂堂番王出馬,這個馬科一點面子也不給,想要回罵,又哪裡罵得過,只好悻悻的回來了。

李鴻基倒也沒怪他,讓他回去,自己卻在想洪承疇現在怎樣了。

洪承疇一路上昏昏沉沉,由親兵擁著,不停在想怎樣向朝庭交待,自己是三邊總督,丟了西安,還失陷了番王,怎麼也是死罪,不如自盡爲好,也省得受辱,想到這,摸了摸自己的佩劍,卻找不到,原來在西安出城時由於太擁擠,他的長劍不便,已交給親兵了。洪承疇清醒了過來,問旁邊的親兵洪福道:“我們這是去哪裡。”

洪福見洪承疇問話,忙答道:“我們向潼關方向去。”

洪承疇一驚:“不可以去潼關,那裡已被賊軍包圍了。”

洪福一驚:“大人,那我們去哪裡?”

洪承疇沉呤了一下,想了幾個地方,又馬上否決了,這時隊伍突然大亂,有人喊道:“賊軍來了,快跑。”

洪承疇一驚,打馬便跑,卻忘了他身穿的官服是何等醒目,其實賀珍從他們出門就遠遠跟著,因出門的人太多,賀珍看到衆人那種瘋狂勁,他雖然率了二千人,卻也不敢擋,只好撿幾個大人物跟著,洪承疇被親兵擁著出了城門,天下之大,他不知何去何從,一直昏昏 沉沉,一身官服並沒有脫下來,早讓賀珍盯上了。

從西安城中逃出了數千官兵,但出了城便四散逃命,洪承疇身邊此時只有十幾名親兵,衆人一起打馬逃跑,賀珍哪裡肯讓,手下分成數隊,遠遠的就圍了上來,洪承疇望了望自己身邊的十多人,嘆了一口氣,無論如何也逃不掉了,抽出身邊親兵的長劍就往自己脖子上抹去。

他身後的洪福大急,連忙抱住,道:“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把洪承疇手上的劍搶了下來,這時洪承疇的脖子上已有一道血痕,留出了細細的血珠,洪福再稍慢一點,洪承疇就要身首異處了。

賀珍的人馬圍了上來,洪承疇的親兵不敢反抗,任由闖軍下了兵器,一一捆住,賀珍見拿了一個大官,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洪承疇閉目不答,他的親兵連忙回道:“這是三邊總督洪大人。”

賀珍大喜,這可是闖王多次交待,一定要抓住的人物:“好,拿的就是你了,我們可以回去交差。”把洪承疇捆在了馬上,返回西安。

李鴻基聽到抓住了洪承疇,放下了心,吩咐好好關押,他害自己損失了二萬人馬,先讓他在牢中受幾天苦,折一折他的銳氣再說。

第5章 登極爲帝第97章 大敗第24章 不期而遇第19章 萬里歸途第6章 盛唐之地第51章 渤泥第1章 大封功臣第21章 夜襲上第59章 騎兵突襲第13章 諜戰下第34章 進退無路第4章 張家寨下第46章 援軍第76章 返回第56章 鮮血換來的勝利第88章 使節(上)第33章 鰲拜之死第7章 孫元化第8章 折服下第89章 使節(中)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50章 兩難選擇第5章 錢糧問題下第25章 洪承疇(下)第36章 臨陣招兵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99章 南巡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86章 大軍齊集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14章 故縱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68章 射殺第39章 來意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99章 南巡第45章 貨幣發行第94章 私鬥第21章 草原巨城第15章 草原血淚下第9章 出兵第2章 財路第46章 談判籌碼第11章 賀瘋子第52章 忍辱負重第7章 軍火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55章 佟氏毒計第3章 召見第50章 情報第28章 大難臨頭第49章 逆水逃亡第92章 海軍檢閱第11章 結拜下第17章 美色下第31章 權力之顛第7章 孫元化第4章 好事成雙第42章 判決第12章 立足之戰第13章 諜戰上第12章 王自用第48章 摟草打兔第22章 金兵來臨第14章 歸化城(下)第21章 蒙人攻營第13章 攻城第8章 殺雞駭猴第96章 逃亡之路第77章 餡餅第8章 折服下第7章 出使第86章 大軍齊集第16章 疲敵第27章 求賢令第55章 亂夜第63章 北行第51章 鑑寶會一第62章 派別第14章 歸化城(上)第12章 貪慾下第43章 聰明誤第7章 人爲財死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11章 討明檄文第13章 結婚上第10章 一網成擒第52章 鑑寶會(三)第3章 投軍第27章 逃亡第94章 大戰重第91章 條件第51章 鑑寶會一第21章 夜襲上第15章 兵器第5章 遷移第62章 大屠殺第34章 兵與賊(上)
第5章 登極爲帝第97章 大敗第24章 不期而遇第19章 萬里歸途第6章 盛唐之地第51章 渤泥第1章 大封功臣第21章 夜襲上第59章 騎兵突襲第13章 諜戰下第34章 進退無路第4章 張家寨下第46章 援軍第76章 返回第56章 鮮血換來的勝利第88章 使節(上)第33章 鰲拜之死第7章 孫元化第8章 折服下第89章 使節(中)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50章 兩難選擇第5章 錢糧問題下第25章 洪承疇(下)第36章 臨陣招兵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99章 南巡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86章 大軍齊集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14章 故縱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68章 射殺第39章 來意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99章 南巡第45章 貨幣發行第94章 私鬥第21章 草原巨城第15章 草原血淚下第9章 出兵第2章 財路第46章 談判籌碼第11章 賀瘋子第52章 忍辱負重第7章 軍火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55章 佟氏毒計第3章 召見第50章 情報第28章 大難臨頭第49章 逆水逃亡第92章 海軍檢閱第11章 結拜下第17章 美色下第31章 權力之顛第7章 孫元化第4章 好事成雙第42章 判決第12章 立足之戰第13章 諜戰上第12章 王自用第48章 摟草打兔第22章 金兵來臨第14章 歸化城(下)第21章 蒙人攻營第13章 攻城第8章 殺雞駭猴第96章 逃亡之路第77章 餡餅第8章 折服下第7章 出使第86章 大軍齊集第16章 疲敵第27章 求賢令第55章 亂夜第63章 北行第51章 鑑寶會一第62章 派別第14章 歸化城(上)第12章 貪慾下第43章 聰明誤第7章 人爲財死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11章 討明檄文第13章 結婚上第10章 一網成擒第52章 鑑寶會(三)第3章 投軍第27章 逃亡第94章 大戰重第91章 條件第51章 鑑寶會一第21章 夜襲上第15章 兵器第5章 遷移第62章 大屠殺第34章 兵與賊(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万山特区| 当涂县| 仙桃市| 平谷区| 龙胜| 芦溪县| 双辽市| 惠水县| 克东县| 共和县| 大竹县| 南昌市| 长岭县| 水富县| 东安县| 胶州市| 普宁市| 鸡东县| 南陵县| 南溪县| 琼中| 濉溪县| 岳普湖县| 治县。| 揭阳市| 泾源县| 伊宁县| 琼结县| 阳江市| 琼结县| 南部县| 康保县| 东平县| 汝城县| 宁河县| 黔西县| 孝感市| 南开区| 镶黄旗| 通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