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章 逆水逃亡

吳三桂的這番猛攻,讓大昌軍喘不過氣來,他要一氣在中午前攻下安慶,根本就不顧手下的傷亡,他的部下共有二萬人馬,分在四隊,每隊五千人,除了一隊留下作預備外,其餘三隊全部投入到安慶北‘門’的攻擊當中。

大昌軍這五六天來,白天必須全力防守唐軍的攻城,晚上還要和民夫一起修補被唐軍損壞的城牆,根本沒有多少時間休息,許多人眼睛早就佈滿了血絲,雖然已無數人的代價衝進了關寧軍的陣營,和關寧軍‘肉’博起來,但無論是體力,士氣,兵器,都不如對方,大昌軍依然是慘中著一片片的倒下。

劉文秀咬著牙,看著自己手下的這支部隊在唐軍的攻擊下死傷慘重卻毫無辦法,唯有不停下達死守的命令。

二刻鐘後,其他兩邊的炮聲也響了起來,左良‘玉’,劉澤清,劉良佐三人也是拿出了全幅本領,對各自負責的城牆發起了進攻。

安慶的百姓已經習慣了唐軍的炮聲,卻依然躲在家中發抖,他們倒不是擔心城破,甚至還巴不得唐軍早點入城,畢竟唐軍的名聲要比明軍和大昌軍都要好許多,而是擔心會被大昌軍抓去守城。

張獻忠進入安慶才數月,剛進來就對城中的富戶,壕紳大勢屠殺,但窮苦之人也沾到了一點好處,只是不久隨著張獻忠的擴軍,爲了維持寵大的軍需,普通地百姓也被搜刮一空。他們自然對大昌軍也沒有什麼好感,能躲就躲,被強行抓捕充當民夫之人也是不情不願。兵兇戰危,上了戰場,唐軍的子彈可沒有長眼睛。

今天的大昌軍明顯感到了唐軍死戰不退之意。以前唐軍只要大昌軍‘逼’近了自己地陣營。就會徐徐退去。以便再拉開距離,發揮火器的威力,甚至會直接退到城外,讓唐軍的大炮轟擊暴‘露’出來地大昌軍,以減輕自己地傷亡。

雙方近前‘混’戰,雖然還是大昌軍吃虧。但唐軍地傷亡同樣會增大,以一名唐軍換四五名大昌軍,唐軍依然不肯‘交’換,畢竟如果拉開了距離。雙方的傷亡比例可能會增加數十比一,這也是大昌軍能守住安慶五六天的原因,進進退退,唐軍的傷亡雖然減少了,但時間也擔擱了。

今天雙方短兵相接已是大半個時辰了,大昌軍已經全線壓上,還是被唐軍‘逼’得步步後退,大昌軍卻還在咬牙堅持,若不是唐軍前幾天有取得上風就退卻的經歷,大昌軍可能已經崩潰了,唐軍太受惜士兵的生命,這是大昌軍唯一能抓住地缺點。

今天的唐軍卻註定要讓他們失望,三個‘門’的唐軍都象發狂似的一‘波’‘波’毫不停頓地攻擊,一點也不考慮與大昌軍拉遠距離,唐軍在城牆上反覆和大昌軍拼搶,城牆上的屍體已經躺滿了一地,雖然死的多是大昌軍,便唐軍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城牆上的大昌軍也越聚越多,這時只要唐軍稍一退卻,馬上用火炮攻擊,大昌軍必定會死傷慘重。

唐軍今天卻完全沒有退卻的打算,前面的唐軍已放棄了使用火槍,他們的手雷也全部用完,只能用長刀和大昌軍拼殺,到處是血‘肉’橫飛,而後面的唐軍則還在使用火槍對大昌軍一一點‘射’,見唐軍一直不退,大昌軍勉強鼓起來的勇氣越來越衰,終於有士兵開始潰逃。

見到勝利在望,唐軍更是勇氣培增,攻勢越發凌厲,一個一個的壞消息向劉文秀傳來。

“報大帥,西‘門’王將軍請求支援,唐軍一直在進攻,大帥若再不派援兵,西‘門’就要守不住了。”

“報大帥,東‘門’張將軍派人求援,請大帥速派援兵!”

“援兵,援兵,我這裡已沒有援兵,告訴王復臣,張先壁他們,唐軍很快就會退去,守住,守住。”

“報大帥,北‘門’快守不住了,狄將軍請大帥速派援軍。”

劉文秀放下了望遠鏡,唐軍已衝破城牆的攔截,開始向城下衝來,擋路的大昌軍一片片倒下,有些士兵開始轉身就跑,卻被唐軍在背後一一‘射’殺。

劉文秀望著身後僅有的二千預備隊:“賀將軍,你帶全軍壓上,有後退者殺無赦。”

賀天雲領著隊伍匆匆趕了上去,見到了潰兵就殺,邊殺邊大喊:“大帥有令,後退者斬!大帥有令,後退者斬!”

北城還有一萬多大昌軍,此時被唐軍奪了士氣,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潰逃的隊伍,賀天雲來的正是時候,他的二千人馬雖然不多,到底是養‘精’蓄銳的兵馬,連殺了數十人後,那些潰兵見後退也是死,才重新返回作戰,將唐軍擋在離城牆數十米遠的地方。

劉文秀看到賀天雲止住了北‘門’的潰兵,鬆了口氣,此時他的身後只剩下數十人,那是他最後的親兵了。

這邊北面的局勢剛剛止住,西邊已傳來了一股巨大的歡呼聲,留在劉文秀身邊的楊威臉‘色’一變,向劉文秀急道:“大帥,西‘門’已破,安慶已守不住,大帥快帶人撤吧。”

劉文秀嘆了一口氣:“城在人在,城亡人亡,這是我跟皇上的保證,安慶若破,文秀誓不過江。”

楊威跪了下來:“大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咱們江南還有數十萬人馬,皇上又對大帥信重,快走吧。”

他的親兵也一起跪了下來:“大帥,快撤吧”

劉文秀搖了搖頭:“撤,唐賊已將我三面圍住,另一面是大江,往哪裡撤?”

楊威回道:“大人,江上還有數條小船,唐賊雖然將江面封鎖,這麼寬得大江,總會有空隙。”

正在此時,東面又傳來了唐軍地歡呼聲。所有人都明白,必定是東面也被唐軍攻破了,楊威臉面一變。起身架起劉文秀就走:“大帥,恕末將得罪了。”

劉文秀嘆息了一聲,任由楊威架著自己走。正在北面苦苦支撐的大昌軍終於越來越覺得不對勁。城中不時傳來槍聲。唐軍分明已經進了城,一個士兵哭喊起來:“唐軍進城了,唐軍進城了!”

這個聲音把狄三升和賀雲天的努力全部化爲烏有,所有地大昌軍都忍不住向身後看去,發現唐軍真的進了城,苦苦支撐的防線“譁”地一聲全部崩潰。所有地大昌軍都轉身逃去,任由賀雲天,狄三升兩人如何聲嘶力竭地呼喊,也止不住敗兵潰散。自己也身不由已的捲入到潰逃當中。

吳三桂在大營看得真切,他頓時狂喜,吩咐傳令兵道:“擂鼓,全軍壓上。”

雄壯的鼓聲響了起來,關寧軍向城牆的缺口渦涌著擠去,沒有了大昌軍的阻礙,唐軍快速向城中推進。

李鴻基和一衆大將站在高臺,將安慶城中的狀況盡收眼底,他沒有想到最先入城地竟會是劉澤清和劉良佐兩人攻的西‘門’,在他的映像中,劉澤清和劉良佐兩人最會耍滑頭,他們的兵馬素質也最差,十五六萬人中,才選出了一萬二千人加入唐軍,今天三‘門’地力量也是他們最弱,沒想到反而是最弱的人先攻進城中。

其他唐軍將領卻是一幅惋情的表情,安慶不到半天就讓四人破了,再也沒有他們‘插’手的機會,若是依他們之意,巴不得吳三桂等人沒有攻克,就可以輪到他們出手。

城中的大昌軍四散而逃,只是除了南‘門’,三路都是唐軍的人馬,南‘門’出去就是滾滾長江,許多人慌不擇路,急忙往百姓家裡逃去,不過,大昌軍這數月來在安慶的搜刮讓他們嚐到了苦頭。

許多安慶百姓發現城破後,對大昌軍一點也不客氣,膽小一點的死頂著‘門’不讓大昌軍的士兵進去,膽大的放他們進去後,躲在背後就是一個悶棍,將大昌軍的士兵打暈後丟了出來。

許多人實在是走投無路,只得從南‘門’跑出,出了城,卻只能望著滾滾長江興嘆,他們無論是沿江走,還是下走,一樣會落入唐軍的中,而長江上還遊戈著唐軍的水師,就是有人找到了船隻,也很難通過遼闊的江面不被發現。

楊威倒是準備的充足,他在一個小彎處藏好了五條小船,這個小灣比較隱密,全部被蘆草遮蓋,若不到近前根本發現不了,這五條小船都是漁民用來打魚的魚船,每條船可以載十人左右,楊威和劉文秀身邊只有三十五人,足夠搭乘了。

劉文秀被楊威架起時,已是昏昏愕愕,心中充滿了失敗的情緒,出了城,卻清醒過來,見楊威讓五條船全部坐上人,喝道:“放下兩條,其餘人分到其他船上。”

楊威愣了一下:“大帥,有五條船爲什麼不用?”

劉文秀責道:“蠢材,多一條船就多一份暴‘露’的危險。”

其餘人忙七手八腳的換船,楊威雖然被罵,但看到劉文秀清醒過來,還是高興的居多,見衆人轉移完畢,正要吩咐人把兩條船‘弄’沉,劉文秀叫住了去鑿船的人,道:“留著吧。”

楊威不解的道:“大帥,留著會給唐賊留下線索。”

“沒關係,這裡如此隱秘,若是等唐軍找到,我等已去遠了,若是我們的人找到,或許還能讓幾人逃命。”

楊威不以爲然,卻不好再分辨,揮一揮手,宣佈開船,劉文秀留下這兩艘船的用意其實是想讓大昌軍的士兵發現後,架船出逃時,能將唐軍水師的注意力引開,否則在這大白天,他們三艘船很難逃過唐軍的搜捕,不過,這一層的用意卻不能說出來,以防部下覺得自己狠心。

出了這片蘆草,小船正要向下遊而去,劉文秀突然吩咐道:“往上走。”

若是要橫渡長江,恐怕沒到江中已被唐軍發現,可是也沒有往上走的道理,向上是逆流不說,從九江和安慶,還到處是唐軍的船隻,而往下走,卻可以直達應天府,唐軍雖然佔領了長江兩岸,但弘光朝的水師卻是強勢的,唐軍的水師有顧慮,前些日子,據他們所知,大昌軍已和弘光朝達成了協議,只要進入弘光朝的水師範圍,就安全了。

楊威還以爲劉文秀糊塗了,疑‘惑’的問道:“大人,往上走豈不是送死?”劉文秀的親兵也是不解,根本沒有聽從劉文秀的命令往上劃。

劉文秀只得耐心解釋:“若你們是唐軍水師將領,是會注意下方,還是會注意上方?”

楊威答道:“當然注意下方,除非是傻瓜纔會往上走。”突然記前這話豈不是罵了劉文秀,忙停嘴,他的眼睛卻一亮,顯然是想到了往上走的好處。

劉文秀道:“正是如此,我們先往上走,唐軍一定不會注意我們,等到了天黑,我們再順流而下,到時一夜可以漂出數百里,我們就安全了。”

衆人大喜,拼命往前劃去,劉文秀自己和親兵都脫下了盔甲,裝成打漁之人,船上只留數人劃船,其餘人下水在底下推著船走,這一琿水深不過齊‘胸’,有人船過來時,底下的人就藏到了水裡。

唐軍的水師果然多是在下游,偶有人看見他們都以爲是唐軍運送輜重的民船返回,也沒有人管他們,不過,連續遇到幾次人後,劉文秀和親兵也心裡發‘毛’,只要有一艘船靠近他們,就會無所遁形,走了數里路後,連忙藏進了一片蘆葦中。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混’‘亂’,安慶府的大昌軍已被唐軍肅清,劉文秀的五萬大軍,除了戰死的二萬多人,還有二萬多盡數向唐軍投降,有一些人找到了船隻,想從長江上溜走,也全部落入到唐軍水師手中。

大昌軍的將領不是被殺就是被俘,令唐軍奇怪的是主將劉文秀卻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吳三桂等人以爲劉文秀藏在百姓家中,無奈唐軍沒有命令,不得進入百姓家搜捕,只得貼上佈告,通揖劉文秀。

就在吳三桂等人認爲城中已安全,想請皇帝入城時,江上突然傳來驚天動地的炮聲,唐軍的士兵大爲驚訝,紛紛涌到南城去觀看,只見長江下游突然出現了一片帆影,密密麻麻的船隻黑壓壓的朝安慶駛來,許多船上還冒出了一片片硝煙,無數的炮彈砸向唐軍的水師,城頭上的唐軍不由看得目瞪口呆。

新開‘精’樓每人可領二個

第38章 女將英姿第26章 河南大戰上第13章 逆襲丹江第58章 鬧事第17章 改革第76章 返回第1章 蟄伏商洛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54章 夜闖王府第12章 初攻達縣第19章 初戰上第98章 捱罵第27章 捨身渡河第4章 好事成雙第18章 落入陷井第24章 詐降第2章 戰略大計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40章 敲詐第51章 後患第7章 斬新一頁第28章 大難臨頭第93章 英雄第32章 坐困愁城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61章 陷落第36章 同族相煎第12章 王自用第3章 北方之議第53章 人命如蟻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29章 闖王門生(下)第93章 英雄第44章 初展才華第42章 同窒操戈第12章 貪慾上第88章 召見第49章 身份轉變第27章 捨身渡河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17章 美色下第39章 各有心思第98章 捱罵第63章 反應第98章 捱罵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63章 反應第18章 強攻第42章 判決第7章 斬新一頁第62章 價值連城第34章 進退無路第53章 鑑寶會(四)第2章 竹藍打水第15章 滿人隱憂第25章 傳國之寶第52章 姐妹相認第48章 爭功第36章 黃金之爭第5章 登極爲帝第14章 故縱第16章 法不責衆上第13章 攻城第28章 不死不休第2章 面子問題(上)第44章 唐王賜宴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100章 江山一統第52章 忍辱負重第61章 火燒王府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32章 教訓第5章 孫氏告狀第23章 波折第35章 雲聚西安第1章 助餉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53章 城頭纏戰第54章 遭遇第41章 遼陽之夜第16章 法不責衆上第56章 自欺欺人第88章 使節(上)第30章 陷入危機第23章 數路攻擊第13章 死守第28章 兵變鬧劇第14章 故縱第35章 人才下第4章 張家寨下第13章 諜戰上第12章 柔情第41章 成都攻防第30章 崇禎被俘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24章 佈網第20章 計議第5章 勸進第82章 峰迴路轉
第38章 女將英姿第26章 河南大戰上第13章 逆襲丹江第58章 鬧事第17章 改革第76章 返回第1章 蟄伏商洛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54章 夜闖王府第12章 初攻達縣第19章 初戰上第98章 捱罵第27章 捨身渡河第4章 好事成雙第18章 落入陷井第24章 詐降第2章 戰略大計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40章 敲詐第51章 後患第7章 斬新一頁第28章 大難臨頭第93章 英雄第32章 坐困愁城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61章 陷落第36章 同族相煎第12章 王自用第3章 北方之議第53章 人命如蟻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29章 闖王門生(下)第93章 英雄第44章 初展才華第42章 同窒操戈第12章 貪慾上第88章 召見第49章 身份轉變第27章 捨身渡河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17章 美色下第39章 各有心思第98章 捱罵第63章 反應第98章 捱罵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63章 反應第18章 強攻第42章 判決第7章 斬新一頁第62章 價值連城第34章 進退無路第53章 鑑寶會(四)第2章 竹藍打水第15章 滿人隱憂第25章 傳國之寶第52章 姐妹相認第48章 爭功第36章 黃金之爭第5章 登極爲帝第14章 故縱第16章 法不責衆上第13章 攻城第28章 不死不休第2章 面子問題(上)第44章 唐王賜宴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100章 江山一統第52章 忍辱負重第61章 火燒王府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32章 教訓第5章 孫氏告狀第23章 波折第35章 雲聚西安第1章 助餉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53章 城頭纏戰第54章 遭遇第41章 遼陽之夜第16章 法不責衆上第56章 自欺欺人第88章 使節(上)第30章 陷入危機第23章 數路攻擊第13章 死守第28章 兵變鬧劇第14章 故縱第35章 人才下第4章 張家寨下第13章 諜戰上第12章 柔情第41章 成都攻防第30章 崇禎被俘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24章 佈網第20章 計議第5章 勸進第82章 峰迴路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泽县| 永胜县| 长武县| 龙海市| 高密市| 富源县| 临海市| 石台县| 呼玛县| 云安县| 丹寨县| 噶尔县| 华坪县| 房产| 交城县| 买车| 卢湾区| 乐昌市| 阿图什市| 惠来县| 宁阳县| 江山市| 宣武区| 峨山| 宜州市| 闽侯县| 沂南县| 岳阳县| 谢通门县| 棋牌| 周宁县| 仁化县| 青河县| 平凉市| 二手房| 通州市| 南京市| 三门县| 阿城市| 绥芬河市| 衡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