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章 初展才華

李巖和刑紅娘二人趁著官兵還有一段時間纔會來的空當,對投奔的饑民重新整編了一番,李巖家中的子侄本身有許多識字,又有武藝在身,還有一些佃戶,奴僕本身也身強力壯,遠勝前來投奔的饑民,因此李家寨的人大多數都被分派下去作了頭目,讓李巖牢牢撐握了這支軍隊,紅娘子的人馬反而沒有擴充多少。

因要避開李仙風的隊伍,義軍都是一邊行軍一邊整編的,到了第三天,整個隊伍已是煥然一新,再不復原先亂哄哄的一團,刑紅娘看得暗暗敬佩,若是讓她來可沒有這個本事。

刑紅娘的隊伍本身家底就是一個強盜窩,後來又陸續(xù)加入了一些饑民,除了刑紅娘,一個讀書識字之人也沒有,誰都是爲了能使自己三餐不至於餓肚子才走上這條路,刑紅娘能讓這數千人不至於燒殺搶掠已經是不錯了,再多的人她也管理不了,幾年下來她才只能維持這樣一個規(guī)模,也甘心將領導權拱手相讓。

這幾年,河南遭災特別厲害,李巖曾給饑民組織過二次大型的放賑,放賑時不免有些魚目混珠的,貪小便宜想多得一點的,爲了能杜絕這類情況,李巖都是讓家人按軍法對饑民編組,才能使放賑井然有序,李家的子侄對於整編饑民已有了二次經驗,有一些饑民受過李家的恩惠,也樂於配合李家的整編,有不從的。李巖毫不留情,馬上趕出了隊伍,才能見效如此之快。

這些年持續(xù)不斷地災荒。讓老弱之人早已餓死,這一萬多人中,青壯佔了絕大數。老弱只有三千餘人。其中李家寨和刑紅娘以前的隊伍中的老弱佔了一大半。新加入地大多是無牽無掛的年輕人,李巖將老弱之人分開,另組一營叫老營,老營不參加戰(zhàn)鬥,專門用來幫士兵整理盔甲,兵刀。埋禍做飯等事,另外七千多人組成戰(zhàn)鬥部隊,這其中加上李家寨本身的馬匹,騾子和刑紅娘原先地騎兵。組成了一支千人規(guī)模地騎兵部隊。不過,這支騎兵真正地戰(zhàn)馬只有三百餘匹,其餘大多是騾子,毛驢組成。

到了雕縣,這支隊伍已經是象模象樣了,戰(zhàn)力比起數天前已躍升了不止數層,雕縣縣令見這支人馬聲勢浩大,還有一千多騎兵,當即嚇破了膽,棄縣而逃,義軍輕而易舉的攻佔了雕縣。

攻下雕縣後,李巖依照刑紅娘的做法,將雕縣的鄉(xiāng)紳富戶抄了個底朝天,所得糧食一半充當軍糧,一半分發(fā)給饑民,不過,李巖到底出身於富戶,對雕縣的鄉(xiāng)紳並沒有拷打,只是將他們暫押在一塊,等著義軍離開了雕縣就會放他們走。

在雕縣,又有許多人圍著義軍要求投軍,李巖卻不收了,除非有一定武藝或者是讀書隻字之人,義軍才肯收留,只是雕縣不比李家寨,讀書識字之人是一個也不肯投,只收到了二百多粗通武藝之人。

刑紅娘忙問李巖這是何意,李巖答道:“兵貴在精不在多,何況眼下河南災情嚴重,若我們多招兵馬,糧草馬上會不足,到時只有去進攻一些大的城池,以我們現在地實力,無異於自行死路,不如多招精兵,慢慢打上幾仗,隊伍就能越打越強,豈不比現在人多要好。”

刑紅娘才徹底服氣,以前刑紅娘將領導權交給李巖手中,一方面是感激李巖當年的救命之恩,一方面是她作爲一個女子,統(tǒng)領這數千人已是力不從心,此次鬧大,生怕官兵一來,枉送了數千條人命,才讓位給李巖。

只是她也怕李巖到底是書生意氣,眼高手低,那豈不所託非人,見到了李巖整軍和行事的手段,一顆心總算放心下來,笑道:“大哥,你天生就是統(tǒng)兵之人,若能早點隨我起義,此事說不定已是一方諸候,就是不如唐王,也決不會在張獻忠,張妙手、白九兒等人之下。”

張獻忠進入江西之後,將朝庭的一個江西鬧得天翻地覆,朝庭在江西地巡撫也折在張獻忠手裡,手下大軍號稱五十萬,他又想向福建和廣東進軍,這次張獻忠卻碰了個頭破血流,被福建的鄭芝龍和廣東的周右軍大敗而歸,連孫可望和李定國都差點丟了性命,江西還有多處被鄭芝龍和周右軍兩人的人馬佔了過來。

不過,張獻忠的名聲卻不稍減,他在南昌公然稱帝,號大昌皇帝,軍隊爲奉天大昌軍,張妙手、白九兒等人卻活躍在河南鶴壁,濮陽一帶,隱隱威脅著鄭州,開封。

李巖輕蔑的一笑:“張獻忠,張妙手、白九兒等人不過跳樑小醜,流寇之輩,早晚要被人所滅,象他們一樣又有何用。”

刑紅娘正色的道:“大哥,以後我們也就要被官兵稱爲流寇了,萬不可如此稱呼他們,否則我們也是自打嘴吧。”

李巖一愣,才知自己雖然起義,但到底多年的習慣沒有改過來:“賢妹教訓的是,是我口誤了。”

刑紅娘見李巖認錯,也不以爲甚,見他剛纔獨沒有評到唐王,不由問道:“唐王如何?”

“併吞宇內,可得天下。”

刑紅娘一愣,唐軍雖然多次大敗朝庭軍隊,又佔據了湖廣,四川,陝西,甘肅,青海,山西一半,甚至大草原也被唐軍佔據,按地方面積,唐軍的地盤已比朝庭要大得多,只是唐軍一向對朝庭並沒有咄咄逼人,讓一般人都誤以爲朝庭對唐軍還有優(yōu)勢,刑紅娘也從來不關心河南以外之事,聽到唐王的事蹟也認爲和自己暫時無關,只是沒想到李巖對唐軍的評價會如此之高。

刑紅娘馬上就信了,她知李巖不是一個好說大話之人:“即如此。那我們不如去投靠唐軍如何?”

李巖搖了搖頭:“現在不行?”

“難道大哥想自立爲王,也罷,寧爲雞頭。不爲牛後,大哥無論如何決忠我都會支持大哥。”

“河南四戰(zhàn)之地。又災荒不斷。若想在河南自立。那只是癡心妄想,除非能奪取山東,或直隸,否則,另想談自立之事。”

以義軍現在地實力連生存下去也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根本沒有奪取山東。或直隸的實力,刑紅娘疑惑地道:“那大哥如何打算?”

“唐軍中的宋孩兒和我有舊,早先也託人帶過話,讓我加入唐軍。只是那時我全無反對朝庭之心,一口拒絕,還與他斷交,此時我?guī)饲叭ィ蛟S能謀個一官半職,只是如今唐王帳下能臣無數,帶甲數十萬之衆(zhòng),現在我去了,必得不到重用,我又如何能施展心中的抱負,我至少也要拿下河南半省之地,才能帶兵去投唐王,到時各位跟著我一起毀家起義地兄弟也能一起得到安置。”

刑紅娘默然半響:“恐怕大哥並不是爲了高官厚祿,只是不甘心李家寨跟著你地衆(zhòng)人到頭來一無所獲吧。”

兩人正說話間,李俊走了過來,道:“大哥,李仙風派人來了。”

刑紅娘在旁“咦”了一聲,道:“他派人來幹什麼,把他砍了就是。”

李俊正要下去,李巖連忙攔住:“慢,把人帶過來問問再說。”

刑紅娘道:“那狗官派人來無非是想勸降,又何必要見,難道大哥還要猶豫不成。”

李巖苦笑:“我何償還有猶豫之心,只是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我聽聽他說什麼,還有話要讓他傳個口信,才願意見他一下罷了。”

刑紅娘撇了撇嘴:“偏你們這些讀書人規(guī)矩多。”卻沒有再反對。

不一會兒,一個捕頭模樣打扮地人被押到了二人跟前,被李俊喝令跪下,那人進到義軍軍中,顯然是吃了一番苦頭,被嚇得不輕,馬上跪下磕頭不止。

李巖道:“行了,你有沒有書信,還是隻有李仙風的口信。”

“有,有,還請大人過目。”那人連忙掏出了一封書信,

李巖接信拆開來一看,裡面果然是李仙風的親筆信,還蓋了巡撫的大印,通篇都是敘述他和李巖父親李精白的交情,未了才拐個彎道:“李信兄弟勾串女賊紅娘子,破城殺官,劫獄焚衙,號召饑民作亂,謀爲大逆,本擬即派大軍痛剿,不使一人漏網,然念李信兄弟二人,或中乙榜,或爲癢生,忠孝之心未全泯;又系宦門公子,世受國恩,作逆之志應非初衷。若能迷而知返,翻然悔悟,將女賊紅娘子縛送轅門,立功贖罪。或隻身歸誠。

本撫院定以寬大爲懷,減等擬罪。看在兩家世交份上,力保他們兄弟兩人脫罪。”

刑紅娘雖然出身於武家,倒也粗通文默,李巖看信時,她也湊了過去,看了個清楚,冷笑道:“竟然兩家世交,你下獄時,他爲何沒有半點搭救的舉動,分明是擔心我們不好剿,纔想誘騙我等自投羅網,來人,將他地兩隻耳朵割去,以示警戒,李仙風不來則罷,他若敢來,必定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那人聽到要割去他兩隻耳朵,跪在地上痛哭流淚,求饒不止,刑紅娘毫不憐憫,讓親兵將他拖了下去,將兩隻耳朵全部割掉,才放他離去。

李巖本想饒過下書之人,又擔心刑紅娘會認爲自己對李仙風的話會動心,只好閉口不言,見送信之人被拖下去,纔對刑紅娘道:“賢妹,李仙風的大軍離我們還有一定距離,當務之急是先擊潰從商丘來的官兵,如此我們纔不會腹背受敵。”

刑紅娘見剛纔李巖任由自己處置下書之人,心中再無疑慮,展顏一笑道:“大哥所說正是,如今大哥纔是主帥,如何打,還需大哥拿主意。”

李巖道:“斥候來報,官兵已到寧凌,按他們地速度明天就能到雕陽,如今我軍人多勢衆(zhòng),不如埋伏在半道上,官兵來後,先到處佈置疑兵,趁他們驚慌之際,我們的騎兵再出擊,必定能將官兵大敗。”

刑紅娘道:“好計,官兵一心想剿滅我們,恐怕不會想到我軍敢迎敵,他們只有不到二千人,我軍一千騎兵,只要幾個來回就能剿滅他們了。”

兩人又細細推敲了一下,定下了完整的殲敵計劃。

從商丘來的官兵是由一個參將帶隊,天啓帝的皇后張氏出身於杞縣,杞縣還留有張氏一族,屬於皇親國戚,那名帶隊的參將正是姓張,聽到老家被抄,那還了得,得到消息後就心急火燎的帶兵往杞縣趕來,只是杞縣離商丘還有一段距離,他得到消息已晚了幾天,不過,他能比開封的李仙風先趕到,可見他是多麼心急。

雕縣和寧陵之間有個地方叫帝丘,帝丘位於雕縣城東北二十五里,雕、寧、民三縣交界處,相傳五帝之一的顓頊曾以此爲都,故有帝都之譽,李巖和紅娘子的人馬就埋伏在帝丘附近,等待從商丘來的官兵進入自己的包圍圈。

後世的帝丘漫天黃沙地,此時卻綠樹成蔭,到處是高大的樹木,帝丘只有一些小山坡,接理根本不適合作爲伏擊地,李巖反其道而行之,偏偏把隊伍拉到了帝丘來埋伏。

張參將心急如焚,一大早就率隊朝睢縣出發(fā),一心要剿滅抄了他老家的義軍,不到一個半時辰,已趕到了帝丘,眼看還要一個時辰就可以趕到雕縣,張參將更是拼命催促手下快走,對帝丘的那些小山包連派人查看都懶得查看。

見官兵進入了自己的伏擊圈,李巖一下令下,義軍鼓聲大作,從各個地方涌了出來,到處是旗幟人馬,根本分不出有多少人,正當官軍驚慌時,一陣驚天動地的馬蹄聲響了起來。

一名官軍喊道:“騎兵,騎兵,我們死定了。”

張參將還在疑惑,那些流寇哪來的騎兵,李仵已帶著騎兵從山丘後轉了出來,這支由馬匹,騾子,毛驢組成的騎兵隊伍步調根本做不到整齊劃一,整個隊伍歪歪斜斜,若是讓唐軍見到了,肯定會笑掉大牙,可官兵卻絲毫笑不出來,大明以前雖然可以和蒙古人交易馬匹,但僅有的馬匹一直要供應邊軍,內地的馬匹很少,這一千五百多官兵,馬匹不到五十,只能供軍官和斥候使用,見了義軍的騎兵如何不害怕。

接下來的戰(zhàn)鬥毫無懸念,已喪失信心的官兵組織不了一點抵抗,紛紛投降,連張參將本人也做了俘虜。

商洛和商丘一個在陝西,一個在河南,兩者之間相差千里,有些讀者可能搞混了,老茅看了有人留言說商丘早爲唐軍所得時,也是摸不著頭腦,後來才反應過來。

第29章 算盤落空第6章 盛唐之地第17章 碧血第34章 進退無路第10章 達縣大戰(zhàn)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96章 臺灣迴歸第24章 一敗塗地第21章 蒙人攻營第21章 降,不降?第49章 裂痕第2章 登陸苦戰(zhàn)第1章 兵發(fā)太原第47章 西貢第24章 佈網第6章 審案第19章 岌岌可危第37章 家事難斷第70章 狩獵第3章 喜事臨門第32章 坐困愁城第56章 惹火上身第48章 機會第54章 壕強反擊第2章 商洛第52章 姐妹相認第21章 降,不降?第16章 援軍第49章 裂痕第91章 退兵第62章 價值連城第65章 做媒第10章 賺錢上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21章 夜襲下第13章 諜戰(zhàn)下第12章 初攻達縣第54章 壕強反擊第71章 中招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30章 陷入危機第33章 黯然收場(上)第22章 斷後第17章 爭論第19章 心思第27章 絕境求生第45章 刺客來臨第1章 兵發(fā)太原第42章 判決第44章 唐王賜宴第43章 禮尚往來第3章 一鼓而下第46章 名震天下第20章 計議第94章 大戰(zhàn)重第24章 設宴勸降下第74章 黃土隘第13章 逆襲丹江第35章 人才下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51章 狐假虎威第19章 心思第20章 箭舞飛揚第35章 家與君第65章 做媒第46章 蛤蟆天子第13章 逆襲丹江第24章 嘉峪關第48章 機會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14章 歸化城(下)第4章 兵指何方第11章 結拜下第24章 嘉峪關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36章 談判(下)第33章 蠻人阿奴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46章 蛤蟆天子第52章 萬事齊備第89章 海軍初創(chuàng)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19章 洞房第14章 歸化城(上)第49章 逆水逃亡第56章 惹火上身第3章 召見第26章 亂局第43章 禮尚往來第18章 北方來人第7章 孫元化第7章 孫元化第84章 激戰(zhàn)總督府第21章 降,不降?第19章 意外連連第12章 禍天之物第5章 登極爲帝第13章 死守第42章 判決
第29章 算盤落空第6章 盛唐之地第17章 碧血第34章 進退無路第10章 達縣大戰(zhàn)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96章 臺灣迴歸第24章 一敗塗地第21章 蒙人攻營第21章 降,不降?第49章 裂痕第2章 登陸苦戰(zhàn)第1章 兵發(fā)太原第47章 西貢第24章 佈網第6章 審案第19章 岌岌可危第37章 家事難斷第70章 狩獵第3章 喜事臨門第32章 坐困愁城第56章 惹火上身第48章 機會第54章 壕強反擊第2章 商洛第52章 姐妹相認第21章 降,不降?第16章 援軍第49章 裂痕第91章 退兵第62章 價值連城第65章 做媒第10章 賺錢上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21章 夜襲下第13章 諜戰(zhàn)下第12章 初攻達縣第54章 壕強反擊第71章 中招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30章 陷入危機第33章 黯然收場(上)第22章 斷後第17章 爭論第19章 心思第27章 絕境求生第45章 刺客來臨第1章 兵發(fā)太原第42章 判決第44章 唐王賜宴第43章 禮尚往來第3章 一鼓而下第46章 名震天下第20章 計議第94章 大戰(zhàn)重第24章 設宴勸降下第74章 黃土隘第13章 逆襲丹江第35章 人才下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51章 狐假虎威第19章 心思第20章 箭舞飛揚第35章 家與君第65章 做媒第46章 蛤蟆天子第13章 逆襲丹江第24章 嘉峪關第48章 機會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14章 歸化城(下)第4章 兵指何方第11章 結拜下第24章 嘉峪關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36章 談判(下)第33章 蠻人阿奴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46章 蛤蟆天子第52章 萬事齊備第89章 海軍初創(chuàng)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19章 洞房第14章 歸化城(上)第49章 逆水逃亡第56章 惹火上身第3章 召見第26章 亂局第43章 禮尚往來第18章 北方來人第7章 孫元化第7章 孫元化第84章 激戰(zhàn)總督府第21章 降,不降?第19章 意外連連第12章 禍天之物第5章 登極爲帝第13章 死守第42章 判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津市| 瑞安市| 武乡县| 济宁市| 洪雅县| 紫金县| 宁津县| 芮城县| 房山区| 岳阳县| 永春县| 信阳市| 淮北市| 滦南县| 阳山县| 石屏县| 浠水县| 芜湖县| 揭西县| 唐海县| 盘山县| 天水市| 新闻| 渝北区| 桐庐县| 白山市| 怀宁县| 临桂县| 昭觉县| 台东县| 东辽县| 西丰县| 根河市| 武清区| 武强县| 土默特左旗| 丁青县| 南开区| 张家川| 从化市| 枣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