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6章 名震天下

從商丘過來的官兵,總共只有一千五百餘人,從參將以下被俘的官兵竟然達到了一千三百多人,戰死的不足二百,都是被義軍的騎兵第一個衝擊所殺,在義軍騎兵轉頭要再次衝擊時,所有的官軍都降了。

李巖和刑紅娘兩人從投降的官兵嘴中問清商丘的虛實後,大喜,下令向歸德府進軍。商丘隸屬於歸德府,兩者之間相距不過二十里,若不是盡知商丘與歸德府的虛實,李巖決不會打歸德府的主意,這次出兵剿滅義軍,不是由歸德府出兵,而是由商丘出兵就引起了李巖的懷疑,從張參將的口中得知歸德府兵不過二千,李巖如何肯放過這次機會。

如今商丘的兵馬更是隻有數百老弱,不過,李巖仍然不敢大意,唐安史之亂時,叛將安祿山部下尹子奇率十萬大軍攻打雕陽(明歸德府兄雕陽守軍五千餘人在張巡的帶領下,依靠雕陽堅固的城池,與敵激戰數百次,堅持了半年之久。最後,箭盡糧絕,捕雀捉鼠爲食,人亦相食,然後才城破。

歸德守軍不要說堅持半年,就是能堅持十天半個月義軍也會受不了,李仙風的大軍在後虎視眈眈,只要義軍一旦受挫於城下,李仙風再從後面一突擊,這缺少訓練的一萬餘名義軍非崩潰不可,李巖和刑紅娘相商後,定下了詐取之計。

數天後,天色昏暗之時,歸德府地北門響起了一片雜亂聲。上千的明軍在城下亂哄哄的叫門,城上地守將藉著昏暗的燈光看清來的全是明軍,不敢擅自開門。連忙向歸德府地知州桑開第和參將丁啓光報告。

桑開第和丁啓光兩人聽到守城士兵地報告,心中大訝,這是哪來地明軍。他們怎麼沒有接到公文說今晚有軍隊要來歸德府。兩人不敢怠慢。連忙來到了城牆上。

桑開第首先發問:“下面是那位將軍帶隊,本府怎麼沒有接到公文說有軍隊今晚要到達府中。”

張參將帶著哭腔,顫抖著喊道:“桑大人,是我,快開門。”任誰身邊圍著五六人,拿著鋒利的匕首指著自己的腰間。說話也不得不顫抖。

桑開第聽聲音有點耳熟,還是不敢確定,直到張參將旁邊的一人拿著一盞燈籠照在他臉上,桑開第纔看清了張參將的面容。大吃一驚:“是你,將軍不是出兵去剿滅杞縣的亂賊嗎,爲何回來如此之快?”

張參將道:“別提了,亂匪有幾萬人,我們一千多人如何是對手,他們現在正在往歸德而來,我得知情況後,知道本府空虛,馬上拔馬回來協助大人守城,還請大人快開城門。”

桑開第心裡鄙夷,什麼回來協助守城,分明是害怕那幫流賊才逃回來,不過,桑開第聽到流賊有數萬人,也是嚇了一大跳,難怪這個張參將嚇得連商丘也不敢回,要躲到歸德府中來,不過,府中正好兵力短缺,萬一流寇真來攻城,多上一千多人守城也好,下令道:“開門,放張參將他們進來。

城下地義軍聽得一陣歡喜,只等著大門一開,就要衝殺進去,卻聽一個聲音攔住道:“桑大人,豈慢,當心有詐。”卻是城內的主將丁啓光開口。

桑開第一愣,下面確實是張參將,而且都是明軍的衣服,人數也差不多,沒什麼不對,有什麼詐:“丁將軍多慮了,張參將是當今的皇親國戚,何來有詐。”

丁啓光想想也是,流賊沒有這麼快就能消滅一千多官軍,何況兩人同爲參將,張參將地後山又夠硬,沒有必要得罪他,自嘲道:“大人所說正是,那就讓張參將帶兵進城吧。”

張參將在下面已等得不耐煩:“桑大人,快開門,你莫非想讓我等在城外過夜不成。”

朝庭一直是尊文抑武,張參將雖然和桑開第平級,若不是他仗著是皇親國戚,絕不敢如此對桑開第說話。

桑開第忙道:“來了,來了,開門。”

隨著桑開第開門的聲音一出,大門緩緩的打開了,義軍涌著張參將進到了城內,桑開第和丁啓光也走下了城牆來迎接張參將,三人一對面,李巖喝了一聲:“拿下。”

張參將身邊的義軍一涌而上,將桑開第和丁啓光捆綁起來,桑開第大叫:“張參將,你想造反嗎,快放開我。”

丁啓光嘆了一口氣:“桑大人,不用叫了,我們上當了,現在張參將恐怕也作不了主。”

李巖從後面閃了出來:“丁將軍直是聰明,你說對了。”

桑開第也明白了過來:“你就是杞縣的李信,李信,你好好的舉人老爺不做,要做流寇,難道你就不怕給你祖上抹黑嗎?”

李巖道:“我何嘗想做流寇,若不是無緣無故被下獄,現在的李信還在爲杞縣的災民奔波。”

桑開第以爲李巖有悔意,大喜道:“李公子蒙受了冤曲,只要你重歸於朝庭,我和丁將軍,張將軍都願保你,還望李公子不要一錯再錯。”

丁啓光連忙也道:“正是,正是,李公子千萬不要自毀前程。”

張參將卻知道李巖已經鐵了心,一句話也不敢說。

李巖揮了揮手,讓親兵將他們二人一起押了下去,張參將在旁邊點頭哈腰:“李公子,我這次替李公子拿下歸德府,可以放了我吧。”

李巖笑著道:“你放心,我答應放你,絕不食言,只是還要暫等幾日。”

聽到可以放自己回去,張參將鬆了一口氣,不敢再多話,此是官軍已發現了他們的文武長官一同被擒,城門口的守將大驚:“快關門,快關門口他們是賊軍。”

可惜已經發現地晚了,義軍已進來了數百人之多,城門口的官軍不到百人。他們在義軍的喝斥下,戰戰魏魏地放下了武器,哪還有人敢上前去關城門。

北門的守將是一名千戶。此時城牆上還有數百名官兵。他見城門關不上。連忙喝令城上的官兵用牀弩對義軍發射,呼嘯著地牀弩將涌在門口要進城地義軍射倒了一大片,李仵剛剛邁進城門,突然覺得腦後生風,身後傳來一片哀鳴聲。

李仵回頭一看,只覺得頭皮發麻。他身後不到數尺的地方插了數支巨箭,數米長的巨箭一大半已貫入了地下,再遠處,許多巨箭將義軍活生生的釘在了地上。有的巨箭一連貫穿了數人,有的義軍被巨箭貫穿還沒死去,他們想撥去身上的巨箭,卻是徒勞無功。

若是他慢上一步,必定也會落得如此下場,李仵頓時大怒,帶著身邊數十個李家地子侄,喝道:“兄弟們,咱們殺上城去。”

李巖的人馬發現城牆上還在抵抗,已搶先一步攻下了城頭,官兵們來不及再發射牀弩,只能操起兵器和義軍戰了起來,雙方在城牆上殺得難解難分,沒有牀弩的阻擊,後面的義軍涌進來越來越多。

那名千戶眼看已無力挽回,長嘆了一聲,扔下了兵器,喝令手下投降。衆人見大事已去,也丟下了兵器,任由義軍上來將自己看住。

李仵趕了上來,一把揪住那名千戶地衣領道:“好小子,殺了我們那麼多人,想投降就沒事麼,我偏要殺你。”說完刀已架在那名千戶的脖子上。

旁邊的官兵大驚,不顧身邊義軍的刀指著自己,一起跪下替那名千戶求情,李仵喝道:“看不出你還能受到官兵的擁戴,剛纔爲什麼要用牀弩射殺我的人馬。”

那千戶昂著頭:“我是官軍,你們是流寇,官軍殺流寇還需要什麼理由,只是命令是我下的,他們只是執行而已,還望你能放過他們。”

李仵大怒:“你那現在又爲何要投降?”

“剛纔是剛纔,若還有一線希望挽回,張某自然要替朝庭盡忠,只是現在已無能爲力,再戰下去只是多死傷而矣,我自然不能讓手下白白犧牲口”

“我若不放過他們,你又能耐我如何?”

張千戶道:“我們已投降,你有何不滿可以衝我來,若敢動我部下,我死後化爲厲鬼也必不饒你。”

李仵哈哈一笑:“活人我都不怕,還怕什麼厲鬼麼。”有心放過此人,面上卻下不來。

李巖的聲音傳了過來:“二弟,放了這位千戶,他說得不錯,對於投降之人我們不能濫殺。”

李仵才乘機下臺:“算你運氣好,碰到了我大哥。”

李巖將那名千戶扶住,道:“你一個小小的千戶,在主將被擒之下,還能帶兵反抗,真是一條響噹噹的漢子,請問一下尊姓大名。”

張千戶納納的道:“不敢,鄙姓張,賤名一個雷字,你可是李公子?”

李巖笑道:“正是李某。”

張雷道:“久聞李公子仁義,不但每年減免家中佃戶的錢糧,還多次拿出家中僅有的糧食救濟災民,今日有一事相求,還望李公子應充。

“不妨道來。”

張雷道:“今日李公子攻城,張某職責所在,下令士兵放了牀弩,讓貴部多人損傷,張某自知罪責難逃,只是張某的部下並無過罪,還望李公子能夠寬洪大量,饒他們一條性命。”

李巖道:“千戶大人放心,只要你們真心歸降,不但他們沒事,你也可繼續帶兵,如何?”

張雷一愣,拜下道:“多謝李公子,如此,張某這條命就賣給李公子了。”

歸德府的文武長官一同被擒,城門已破,城中雖然還有二千餘名官兵,除了張雷再也沒有一點象樣的抵抗,官軍紛紛投降,不到二個時辰,城內已無人反抗。

天亮之後,義軍已徹底攻佔了歸德府,城內的居民聽到喊殺聲,夜裡都將房門緊閉,此時聽到門外一隊隊的義軍在巡邏,卻沒有一人進入百姓家中,這才放心了下來,小心翼翼的打開房門,好奇的看著傳得沸沸揚揚的李公子所帶的兵馬。

李巖在白天才能仔細的打量這座大城,唐代雕陽城在明弘治十五年(1502)時被淹,次年築土圍城。正德六年(1511)在舊城北重築新城,以元代城牆爲南城牆,高六米,頂闊六米,址闊九米,南爲拱陽門,拱券式建築,北爲拱辰門,東爲賓陽門,西爲蛭澤門。門上皆有城門樓,四門之外皆有甕城,每甕城各一座扭頭門。

歸德府的城牆遠比唐時城牆要堅固得多,雖然城內的守軍肯定不如張巡的兵馬,可是義軍比當時的叛軍尹子奇也要弱得多,若是真要靠硬攻,歸德府沒有十天半月肯定拿不下來,李巖不由慶幸守軍的麻痹大意。

幾天之後,整個歸德府安靜了下來,義軍除了對本城中的豪門大戶抄家外,對普通的居民秋毫無犯,還開始分發給一些饑民糧食,歸德府由於處在黃河下游,可以取得黃河水來澆灌耕地,雖然也旱過一段時間,但受災不重,百姓家中多有餘糧,並不太需要救濟。

歸德是個大府,城中足有十幾萬人,裡面的壕紳大戶足有上千,義軍將那些大戶抄家後,獲得的金銀,糧草堆積如山,義軍一舉解決了糧草軍需問題。

歸德府下還有七八個縣城,其他各縣聽到歸德府被義軍攻下後,官員紛紛逃亡,義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歸德下面的民權、寧陵、柘城、商丘、虞城、夏邑等縣城。

李仙風聽到李巖和紅娘子攻下了歸德,一時之間進退兩難,若是進,五千官兵實在不足攻下歸德這樣的大府,若是退,失地之名難逃,思前想後,還是自已的性命要緊,只要自己手中有兵,朝庭也不會重責,又退回了開封。

果然,朝庭得知李仙風不戰而退,只是勒令李仙風進兵,剿滅這股亂匪,至於處罰,提也沒有提,李仙風越發篤定,只是派出兵馬虛應故事,事實上,官軍連杞縣都不敢過。

李巖和紅娘子有了充足的糧餉後,開始招兵買馬,附近的饑民聽到李公子仁義,紛紛舉家來投,李巖和紅娘子選出精壯加入隊伍,很快便發展到三萬人,有了三萬人馬,李巖開始以歸德爲中心,四處擴張,一月的時間,拿下了淮陽,太康,鄲城,周口等地,聲勢一下子超來了張妙九,白九兒等人,李公子之名,在河南一下子家諭戶曉。

第6章 命運第68章 各有損失第8章 折服下第17章 埋伏第52章 姐妹相認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96章 臺灣迴歸第14章 結婚下第1章 融合第48章 機會第21章 草原巨城第68章 各有損失第8章 折服下第58章 進城第19章 意外連連第74章 大事件第22章 斷後第39章 美女威力第16章 五年計劃第16章 五年計劃第31章 活擒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90章 使節(下)第19章 心思第4章 初次碰撞第90章 使節(下)第14章 漁翁第16章 五年計劃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45章 合流第25章 覆滅第10章 賺錢上第43章 禮尚往來第12章 王自用第14章 歸化城(下)第23章 出遊第97章 大敗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2章 戰略大計第3章 張家寨上第44章 唐王賜宴第54章 壕強反擊第55章 初戰第92章 海軍檢閱第15章 湘河炮聲第51章 炮灰比拼第10章 訓斥第89章 海軍初創第6章 回家第66章 矮黑人第42章 判決第17章 碧血第64章 狼性難改第46章 六大高手第30章 流言殺人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97章 大敗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35章 人才下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14章 歸化城(上)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36章 黃金之爭第88章 召見第22章 金兵來臨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36章 談判(上)第32章 殺人盈野第23章 撤離第34章 進退無路第9章 大炮上第76章 返回第1章 分封第13章 逆襲丹江第6章 回家第48章 摟草打兔第64章 功用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17章 重振夫綱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45章 刺客來臨第90章 暴露第56章 退避第91章 條件第41章 成都攻防第3章 投軍第11章 宴無好宴第66章 新的目標第16章 援軍第57章 吞併第89章 海軍初創第54章 壕強反擊第64章 狼性難改第58章 鬧事第78章 聯合第22章 金兵來臨第48章 贈槍
第6章 命運第68章 各有損失第8章 折服下第17章 埋伏第52章 姐妹相認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96章 臺灣迴歸第14章 結婚下第1章 融合第48章 機會第21章 草原巨城第68章 各有損失第8章 折服下第58章 進城第19章 意外連連第74章 大事件第22章 斷後第39章 美女威力第16章 五年計劃第16章 五年計劃第31章 活擒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90章 使節(下)第19章 心思第4章 初次碰撞第90章 使節(下)第14章 漁翁第16章 五年計劃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45章 合流第25章 覆滅第10章 賺錢上第43章 禮尚往來第12章 王自用第14章 歸化城(下)第23章 出遊第97章 大敗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2章 戰略大計第3章 張家寨上第44章 唐王賜宴第54章 壕強反擊第55章 初戰第92章 海軍檢閱第15章 湘河炮聲第51章 炮灰比拼第10章 訓斥第89章 海軍初創第6章 回家第66章 矮黑人第42章 判決第17章 碧血第64章 狼性難改第46章 六大高手第30章 流言殺人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97章 大敗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35章 人才下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14章 歸化城(上)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36章 黃金之爭第88章 召見第22章 金兵來臨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36章 談判(上)第32章 殺人盈野第23章 撤離第34章 進退無路第9章 大炮上第76章 返回第1章 分封第13章 逆襲丹江第6章 回家第48章 摟草打兔第64章 功用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17章 重振夫綱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45章 刺客來臨第90章 暴露第56章 退避第91章 條件第41章 成都攻防第3章 投軍第11章 宴無好宴第66章 新的目標第16章 援軍第57章 吞併第89章 海軍初創第54章 壕強反擊第64章 狼性難改第58章 鬧事第78章 聯合第22章 金兵來臨第48章 贈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纳斯县| 白银市| 南陵县| 绥滨县| 吉林省| 合阳县| 衡南县| 慈利县| 澄江县| 玉山县| 札达县| 五河县| 鹤壁市| 阳高县| 新和县| 荥阳市| 都兰县| 仲巴县| 亚东县| 仪征市| 安陆市| 达州市| 满洲里市| 云南省| 托克逊县| 修武县| 佛冈县| 邮箱| 崇仁县| 长岭县| 固阳县| 清涧县| 泽普县| 和平县| 吉水县| 汾西县| 吉林省| 清河县| 乳源| 贵南县| 繁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