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章 戰略大計

很快衆人已到齊,李鴻基開口道:“各位,今天找大家來是要商議一下以後我們的發展方向,大家知道我和總兵曹文詔有殺父之仇,此仇不報非人子也,但依靠朝庭肯定是報不了,所以只有反了,各位都是大有前程之人,若有人不願意跟隨李某,只需發下誓言保守秘密,可以隨時離去。”

衆人沒想到李鴻基一開口就是造反,以前李鴻基從沒提過,就是有部下偶爾提起,李鴻基也是嚴厲告誡,一時大感意外,全場都嗡得一下響了起來,衆人都興奮起來,高一功,賀景,眼錢兒,老張飛,點燈子,混天猴,拓養坤,李萬成,黑虎星,袁宗第等都嚷道:“反了,反了。”

只有高傑,李守信沉默不語。

李鴻基注視著李守信,他是李鴻基的親叔叔,說話非同小可,李守信以前其實也是個老實巴交的種田人,參軍之後眼界漸漸開闊,加上李鴻基經常對歷代王朝興衰的講解,更讓他對自己的侄兒佩服不已,雖然從種種跡象可以看出李鴻基有造反之意,但真提出來還是有些措手不及。

見到了侄兒的眼光望著自己,李守信明白此時不能打擊衆人的士氣,開口道:“既然闖王說反那就反了。”

李鴻基又望了望高傑,高傑見衆人都已開口,不得不也開口道:“當今聖上昏饋,民不聊生,闖王早該帶領大家反了。”

高傑功名之心甚重,本不願造反,但自己的上司和同僚異口同聲要反,不得已才附和。

李鴻基見大家如此反應,鬆了一口氣,這一步總算要走出去了。

李鴻基掃了一下下面興奮的衆人,可惜都是一些武夫,一個文官都沒有,雖然都嚷嚷著要造反,但能拿主意的一個也沒在,知道暫時不可能有文人會投靠自已,商洛山中識字的也就幾十個人,也沒在一個真正有才,只能讓他們噹噹教師,讓自己的士兵,將領能識幾個字。

等到衆人嚷嚷的差不多,李鴻基開口:“既然大家都同意,自成在此感謝大家的信任,接下來的路怎麼走,還要大家一起商議。”

衆人都安靜了下來,老張飛比較性急:“大人,是不是要殺出去。”

李鴻基搖了搖頭;“難道大家想象高迎祥,張敬軒他們那樣到處流竄嗎。”

衆人經常聽到李鴻基對現在的各股農民軍進行分折,知道要象那樣很難成事,何況衆人雖然以前不是農戶就是綠林豪傑,但當了兵,又在商洛經營得紅紅火火,自然瞧不起原先和自己一樣,但現在卻成了流寇的人。

高傑人本來聰慧,雖然造反有點不是心甘情願,但心中也著實佩服李鴻基,平時讀書也是最認真,其中一些史書也能讀懂,知道目前的明王朝正處於日暮途窮當中,說不定李鴻基真能成事,自己表現可不能差了。

開口道:“闖王的意思是不是要先建立一個根據地,這樣進可攻,退可守,那時我們就是與明朝爭奪天下,而不是一般一流寇可比。”

李鴻基點頭說道:“高傑說得不錯,我們確實需要一塊根據地,但這樣一來,我們馬上就會成爲朝庭的眼中釘,大家說說看,怎樣使我們能有根據地,又不會成爲朝庭的眼中釘。”

衆人都議論開來,這怎麼可能,沒有一人有辦法,眼巴巴的望著李鴻基。

李鴻基含笑道:“怎麼不可能,其實現在的商洛就是一塊根據地,不過還是太小,官府雖然知道我們的存在,但不也是相安無事嗎,大家可以說說看,爲什麼會如此。”

衆人啞然,馬維興開口道:“大人,那是我們在山裡,現在各個地方都是如此,官府能剿就剿,剿不了就不理不管,可是我們要造反的話,官府就不可能放過我們了。”

高傑聽了馬維興的話,眼一亮,李鴻基含笑的望著他,高傑開口道:“闖王,我們可以先拿下伏牛山,熊耳山,官府必定也是顧不上,拿下陝西所有的山頭後,那時我們的力量會比現在強大的多,再慢慢向河南,山西附近的山頭髮展,統一整個綠林道。”

高一功能明白過來:“不錯,只要我們不公然造反,官府是不會管的,就算要管,也是本地的官府會派兵進剿,只要他們不上報朝庭,也派不出多少兵來。”

衆人都興奮起來,道這個辦法不錯。

李鴻基見衆人再也拿不出什麼辦法來,總結道:“剛纔大家說得很對,我們雖然要造反,但目前可以不打出旗幟來,只要不過分剌激官府,當地官員就會當我們不存在,目前商洛山已經飽和,我們要發展只有一直沿著山脈,象大家所說一樣統一各省的綠林道,同時我們還可以佔領縣城周圍的各個農村,等到我們勢力大時就可以一舉拿下處在包圍中的各個縣城。”

李守信開口道:“闖王,我們要拿下各地的農村,官府不會派兵進剿嗎。”

李鴻基望了一下賀景,賀景開口道:“大家不用擔心,朝庭對各地官府的考覈都是以收多少錢糧爲準,目前陝西連續數年大旱,崇禎見收不到多少錢糧,假惺惺的免掉了,目前對陝西官員的考覈是以各地多少匪患爲準,只要我們不攻擊縣府,官員爲了自己的前程是不會往上報的,要剿也只是派當地官兵,難道我們還會應付不了嗎。”

衆人都大笑起來,上次來了三千官兵,目前都在礦廠挖礦,商洛再也沒能力湊出三千官兵來。

衆人豁然開朗,大爲新奇,沒想到還可以如此,高傑也心中一振,李鴻基確實利害,可行性相當大,等官府反應過來,闖王的軍隊早起壯大了,說不定沒反應來,各地就可能落入闖軍的手中,至此,高傑充滿了信心,造反的決心才真正堅定下來。

李鴻基看了下面興奮的部下一眼,心想:“小樣,這叫做農村包圍城市,這個理論,不要說你們不知道,現在恐怕大明朝都沒人知道,這可能幾百年後的理論了。”

李鴻基望著賀景,道:“你哥哥賀珍有消息傳來嗎。”

賀景知道李鴻基對這件事很重視,特意要賀珍親自負責。

回道:“大人,剛剛傳來消息,目前已經救出了孫元化,他的家眷了也已從北京搶先一步接了出來,不過爲了保密,可能還要幾月纔可以回到陝西了。”

李鴻基點了點頭:“這事不能有失,再多派人迎接,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孫元化接來。”

衆人一聽,嗡的一聲起來了,孫元化要來,這些人雖然以前都是土包子,但經過這一年多的學習,大多數人都已識幾個字。

當初李鴻基一回商洛,首先就是建立學校,要求軍官和士兵每人每天至少學會五個字,沒有老師,沒關係,搶,商洛附近不論是秀才,舉人,經常全家無故失蹤,很快找到了數百人。

這些人雖然剛開始嚇得要死,莫明其妙就被綁到山裡,還以爲要拿他們開刀問斬,後來知道是讓他們來教書之後又破開大罵,不肯接愛。

李鴻基也不理,不教,好,全家捱餓,在飢餓的威脅下最後所有人都老老實實的教書,後來發現待遇不錯後,一些以前一貧如洗以沒有功名的讀書人倒是認真起來,還想把這些人教得知書達禮,最好能歸降朝庭。

李鴻基發現後,對這些人嚴厲警告,只準教他們識字,宣傳自是另外有人來做,這些人教完學生後,每天還要和學生一起參加時事教育,這些都是由李鴻基和宣傳隊王長順他們擔任,主要內容當然是要如何忠於闖王,誰給他們飯吃,誰給他們發的軍餉,還有他們爲什麼會跑到山中來,有親人被害的來不時來一場現身說法,是誰害得他們家破人亡等等。

對高級軍官,李鴻基更是親自培訓,經常給他們講一些古今戰史,尤其是火器的運用。燧發槍和zha藥包的威力大家都已經知道了,但對火炮李鴻基只能描述一下簡單的外形。

衆人都還停留在銅炮的時代,聽到李鴻基經常強調大炮的威力,無奈沒在見到實物,大家都半信半疑,鋼廠也製造了好幾門,但都沒在成功,還炸死了好幾名工匠,李鴻基經常嘆息,若是孫元化能在就好了,聽說當代的火炮大師要來,大家都有點將信將疑。

袁宗第是鋼鐵廠負責人,最是關心,問道:“大人,我記得孫元化是朝庭在山東的巡撫,怎麼可能來商洛。”

李鴻基望了一眼賀景,示意賀景來說,這一年多來,賀氏兄弟兩人掌管著情報工作,賀景在商洛山總部,賀珍一直在各省奔波,一方面是販賣馬匹和珠寶,另一方面是在各地建立情報網絡。

金縣目前和蒙古部落的交易還是紅紅火火,但金銀是越來越少,大部分是牛羊馬匹,還有一小部分是珠寶,蒙古的金銀都被李雙喜掏幹了,好在蒙古的馬匹是源源不斷,通過馬匹的販賣,還可以多獲得一倍的收益,賀珍通過大量的馬匹牛羊交易,很順利的在各地建立了情報網絡。

今天二月份,李鴻基就要賀珍注意山東局勢,如果孫元化有難,就把他劫回來,賀珍莫名其妙,李鴻基遠在商洛,怎麼就會知道孫元化會有難,但對李鴻基的話不敢怠慢,帶人趕到了山東,正碰上錦衣衛押解孫元化進京處斬,賀珍大爲驚奇,連忙將其救下,同時飛傳李鴻基,賀景剛剛接到了消息。

原來袁崇煥殺毛文龍後。他制下的李九成,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率部亡命而去,被當時的登前道孫元化收留。孫本人是用炮造炮的行家,毛文龍是海軍起家,其部下都善用大炮,孔有德等人的投奔在他來說真不啻是天賜機緣。後來孫元化得到崇禎帝的信任,更被提升爲登萊巡撫,掌領山東登州城下及東江諸島的明軍,成爲除鎮守陸路的袁崇煥外,另一隻從側翼威脅滿清政權的軍事力量。

然而孫元化並非獨當一面的軍事人才。他缺乏知人之明,亦缺乏對下屬的駕馭能力。其制下的將領固然善戰,卻早已失卻對明王朝的忠誠。作爲主官的孫元化不能察覺潛在的危機,便不堪於亂世中生存。

崇禎五年,朝廷兩頭起火,陝西山西的農民起義聲勢正盛,清兵又圍陷了關外的大凌城。這個時候,孫元化派出增援大凌城的部隊,在山東境內以李九成,孔有德爲首譁變爲寇,依仗著訓練有素的士兵和善用攻城大炮,縱橫山東,後被迫退守登州,李九成戰死,孔有德,耿仲明諸人由海路往滿洲降清,孫元化本人也遭叛軍俘虜。念及舊恩,孔有德釋放了孫元化,其後崇禎帝下旨將其拿下,押解進京處斬。

衆人聽了賀景的解釋,恍然大悟,若孫元化來到商洛,果真能造出如李鴻基所說的厲害大炮,那以後攻城豈不是易如反掌。

李鴻基故意當著衆人的面問賀景,這也是爲了增加大家的信心,看到差不多了。

李鴻基直接下令:“老張飛,點燈子,混天猴三人聽令。”

三人應了一聲:“在。”

“你們三人以老張飛爲主,點燈子,混天猴爲副,帶領三千人馬,負責拿下 熊耳山。”

“是。”

“李萬成,黑虎星,拓養坤聽令。”

“在。”

“你們三人以李萬成爲主,黑虎星,拓養坤爲副,帶領三千人馬拿下伏牛山。”

“是。”

“高一功,高傑,眼錢兒聽令。”

“在。”

“你們三人以高一功爲主,高傑,眼錢兒爲副,帶領三千人拿下商洛周圍所有的農村,驅趕所有官府的差人,衙役,非必要不得傷人,切記不可攻打任何縣城,若官兵出城,剿械後全體放回,記著多帶宣傳隊,參照商洛山,以建立我們自己的根據地爲主,打仗爲輔,若是有攻縣城者,立斬不饒。”

“是。”

“李守信,袁宗第聽令。”

“在。”

“令你們兩人以李守信爲主,袁宗第爲輔,全力督辦糧草,兵器,若有差池,唯你倆是問。”

“是。”

“好,今天就到這裡,散會。”

“是。”衆人聽完,全身的血液都沸騰起來,在這裡窩了快兩年,終於要動手了。

第9章 監軍之第47章 安慶府第16章 五年計劃第11章 宴無好宴第41章 威攝第2章 登陸苦戰第8章 邢秀娘下第66章 新的目標第16章 纏戰不休下第49章 吃癟第36章 黃金之爭第69章 畬族第14章 滔天陷井第43章 禮尚往來第21章 夜襲上第10章 訓斥第37章 收心第16章 纏戰不休下第12章 聲東擊西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24章 佈網第45章 刺客來臨第41章 遼陽之夜第12章 飽曖第33章 玉璽風波第22章 斷後第46章 六大高手第1章 心動第24章 佈網第7章 廷議第17章 風暴前夕上第25章 反撲第49章 長安第15章 滿人隱憂第59章 混亂第17章 風暴前夕上第6章 封王大典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13章 死守第62章 價值連城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49章 長安第32章 殺人盈野第45章 合流第54章 緩攻第49章 裂痕第21章 合圍第5章 遷移第30章 直搗盛京第15章 兵器第22章 奢侈之風第100章 江山一統第11章 挺進大別山第99章 南巡第9章 大炮下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13章 寶雞第41章 威攝第29章 輕取京師第39章 來意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2章 財路第18章 亮牌下第57章 遼陽大火第37章 收心第46章 談判籌碼第17章 風暴前夕上第9章 遇襲第19章 初戰上第6章 回家第72章 慘忍第12章 蒙古各部上第13章 逆襲丹江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33章 鰲拜之死第40章 大比武(上)第19章 洞房第30章 崇禎被俘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63章 北行第88章 召見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6章 審案第1章 兵發太原第1章 心動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19章 南遷第5章 登極爲帝第35章 人才下第32章 坐困愁城第16章 沙地行軍第39章 美女威力第56章 後塵第30章 平臺召見第75章 國家賠償第57章 思凡下山第19章 大戰來臨上
第9章 監軍之第47章 安慶府第16章 五年計劃第11章 宴無好宴第41章 威攝第2章 登陸苦戰第8章 邢秀娘下第66章 新的目標第16章 纏戰不休下第49章 吃癟第36章 黃金之爭第69章 畬族第14章 滔天陷井第43章 禮尚往來第21章 夜襲上第10章 訓斥第37章 收心第16章 纏戰不休下第12章 聲東擊西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24章 佈網第45章 刺客來臨第41章 遼陽之夜第12章 飽曖第33章 玉璽風波第22章 斷後第46章 六大高手第1章 心動第24章 佈網第7章 廷議第17章 風暴前夕上第25章 反撲第49章 長安第15章 滿人隱憂第59章 混亂第17章 風暴前夕上第6章 封王大典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13章 死守第62章 價值連城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49章 長安第32章 殺人盈野第45章 合流第54章 緩攻第49章 裂痕第21章 合圍第5章 遷移第30章 直搗盛京第15章 兵器第22章 奢侈之風第100章 江山一統第11章 挺進大別山第99章 南巡第9章 大炮下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13章 寶雞第41章 威攝第29章 輕取京師第39章 來意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2章 財路第18章 亮牌下第57章 遼陽大火第37章 收心第46章 談判籌碼第17章 風暴前夕上第9章 遇襲第19章 初戰上第6章 回家第72章 慘忍第12章 蒙古各部上第13章 逆襲丹江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33章 鰲拜之死第40章 大比武(上)第19章 洞房第30章 崇禎被俘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63章 北行第88章 召見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6章 審案第1章 兵發太原第1章 心動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19章 南遷第5章 登極爲帝第35章 人才下第32章 坐困愁城第16章 沙地行軍第39章 美女威力第56章 後塵第30章 平臺召見第75章 國家賠償第57章 思凡下山第19章 大戰來臨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州市| 克拉玛依市| 旌德县| 本溪市| 磐石市| 鸡泽县| 含山县| 眉山市| 两当县| 抚宁县| 梁山县| 茌平县| 大庆市| 怀仁县| 永川市| 济宁市| 达孜县| 云龙县| 福州市| 浦北县| 泸溪县| 海淀区| 城口县| 晴隆县| 同江市| 淮南市| 萝北县| 游戏| 黎平县| 旌德县| 松江区| 无极县| 和田市| 富顺县| 宿松县| 盘山县| 涞源县| 浦城县| 克拉玛依市| 吉林省| 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