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0章 江山一統

史可法呆立半響,又愴然道:“法無力迴天。唯有鞠躬致命,克盡臣節而已,你也出去吧。”

史德威一聽就知道史可法存有死志,他連忙勸道:“父親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再說投降的是高岐風、李棲鳳他們,父親大人守衛揚州多日,無人不知大人對朝庭忠心耿耿,只要在家中閉門納客,於名聲絲毫無損,唐軍恐怕也不會輕易對父親大人無禮,又何必非要萌生死志。”

史可法喝道:“住口,吾何嘗是爲了區區薄名而死,吾自幼從師左公,左公得罪權閹,被炮烙,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尤囑吾爲國盡忠,今日我若芶且偷生,死後有何面目見吾師。”

史德威見勸不動史可法,只得退出了房門,守在外面,不一會兒,就聽到裡面傳來一“咣鐺”的一聲,再推門進去時,史可法正坐著當中的椅子上,脖子上一道血跡,汩汩的鮮血直流,旁邊掉了一把寶劍。

見史可法橫劍自刎,史德威不由伏屍大哭,他哭得昏天黑地,也不知過了多久,房門突然被推開,一個聲音響了起來:“可惜,可惜。”

史德威轉頭看去,卻是數名唐軍打扮的人站在門口,其中一人身材高大,大約三十多歲,全身身著一身鎧甲,威風凜凜,高岐鳳、李棲鳳等人都一臉恭敬的站在旁邊,史德威知道來的必是唐軍中的高官,他本來有降意,只是史可法剛死,心中充滿了一絲悲憤,冷然叫道:“我父已死,爾等還要怎樣。”

高岐鳳在旁邊喝斥道:“大膽,見了劉總督還不行禮。”

史德威厭惡的看了高岐鳳一眼。若不是他搶先投降。義父說不定不會自刎而死,正所謂新仇舊恨,高岐鳳看到史德威目光不善,正要再耍一下威風,已被那名唐軍將領喝斥:“退下,史大人對弘光朝忠心耿耿,此等風骨值得我輩仿效。既然已死,不可再騷擾其身後事。”

說完,那名唐軍將領已退了出去,高岐鳳等人忙在身後跟著,唐軍後來再也沒有派人到史可法府中,史德威得以從容將史可法安葬。

揚州即下。唐軍就將目光全部對準了浙江。浙江的何騰蛟接到唐軍進攻應天府的情報,忙開始調兵遣將。準備前往應天府救援,只是浙江的兵馬多集中在浙閩邊境,準備接收福建,一時要將全部兵力重調,哪還來得及。

就在何騰蛟將兵力調整好時。弘光帝讓浙江全省投降地聖旨已經來到,何騰蛟接旨後茫然無措。浙江地兵力有一大半是客軍,若是皇帝還在,前去救援皇帝當然是責無旁貸,現在皇帝已下令投降,來自雲南、貴州、廣西三省的兵將登時譁變,嘩啦啦的散去了一大半,另外沒有散去的也兵無戰心,將無鬥志,唯有浙江本身的數萬兵將還有幾分士氣。

何騰蛟依然不肯投降,想要靠這數萬人在浙江和唐軍交戰,無奈他的部下卻沒有信心,一個個勸何騰蛟早降,見何騰蛟不從,趁何騰蛟睡著時,偷偷將何騰蛟綁了,要將何騰蛟送到唐營中投降。

何騰蛟無奈,只是答應部下一起請降,在唐軍開到浙江之前,何騰蛟親赴唐軍營中請降,浙江最後的二十萬明軍兵不血刃地歸降了唐軍。整個江南已完全被唐軍平定。

這場對弘光朝三面進攻的戰爭,進展的異常順利,但由於通信不暢,李鴻基得到消息也要七八天之久,這還是依靠軍中建立的信鴿系統的功勞,否則從應天府快馬到達福州至少也要半月。

雖然唐軍與弘光朝相比有巨大的優勢,但所謂兵事無常,沒有得到確切消息時,心中總有一點不安,就在李鴻基苦苦等待前方地消息時,福州衙役卻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周若軍被調到雲南之後,李鴻基任命手下大將田見秀爲廣東總督,在周家地配合下,田見秀很快接管了廣東的軍政大權,當接收到香山縣時,發現香山縣地蠔鏡(澳門蠔產豐富,原名爲蠔鏡,還有“濠江”、“海鏡”、“鏡湖”等稱謂)已全部被葡萄牙人佔據,島上的治安,稅收竟然全部爲葡萄牙人自已負責,儼然爲國中之國。

田見秀身爲廣東總督,自然不然望自己轄下有個不受控制的地方,只是唐軍和葡萄牙人的關係尚好,在唐軍只有陝西等內陸省份時,唐軍還通過葡萄牙人走私過許多西方的書籍,唐軍和葡萄牙人也一直有大量地貿易。

最初隨孫元化到達商洛的兩名葡萄牙人安尼和安多現在更是在唐軍中擔任炮兵歸德郎將之職。田見秀於是客客氣氣地向葡萄牙人行文,葡萄牙可以在島上居住,必須交出治安權和稅收權。

葡萄牙人開始在澳門定居,最早在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而葡萄牙人來華,則是在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比佔居澳門早四十多年。當時,葡萄牙已於佔1510年佔領了印度果阿,1511年又攻佔馬六甲,海軍勢力指向中國。第一位到達中國的葡萄牙人是歐維士,他率領的船隊於1513年在零丁島附近下錠。

正德九年至十一年即公元1514至1516年間。葡國船隻多艘在安德地(Andnade)率領下,幾次來到廣東,要求入京,都未獲得中國官員批準。1517年即明正德十二年,葡人又要求進京,同時用武裝商船在廣東沿海測量港彎。

當時的廣東令政使兼海道副使吳廷,接納葡人進京的申請,並呈文上奏朝廷。翌年,葡國使者被御準赴京,道咪卑利士(Tome Pines)作爲葡國派到中國的第一位特使在廣州登陸,兼程趕赴北京覲見正德皇帝,首先提出通商要求,但沒有結果。、

葡人登陸澳門之前。已先到香港屯門。1516年正德十一年。他們在屯門葵涌一帶設立營寨,裝造武器,買賣通商。這些活動,受到中國官員的反對。這時候適逢正德駕崩,1512年嘉靖(世宗)即位,接納朝議,下令驅逐葡人。並拒絕他們朝貢。

1523年明世宗嘉靖二年,葡萄牙一支海軍艦隊,入侵新會縣西草灣失敗。1545年嘉靖二十四年,明朝又禁止葡萄牙船駛入寧波港。這種情勢之下,葡人爲了打開葡中、葡日的貿易通道,追切需要在中國找一處地方作爲基地。只有到廣東來。被迫使用浪白澳爲泊口。

浪白澳在澳門西南二十八哩處,是中國爲防止外國籍商賈侵擾內地。廣東市舶司特撰定爲外國船隻停泊的地方。但該地並非優良海港,孤島懸海,水土又十分惡劣,居民極少,很難長駐。葡人泊船通商,十分不便。早有心開闢澳門。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國船商藉口航船觸礁下沉,進貢物品被浸溼,申請借地晾曬,同時賄賂廣東海道吏汪柏,登陸澳門。

葡人經過多次教訓,這時已知道同中國貿易,不能不守規矩,所以佔居澳門後,已算尋得一個通商門戶,比較注意策略。在他們刻意經營之下,澳門成爲中西方第一個貿易商婢,墨斷了歐洲同中國的海上貿易,宗教和文化也隨之發展起來。到了熹宗天啓元年,全澳已有人口兩萬多人,開設有鑄炮廠、船廠以及能生產軍械火藥地手工業作坊。不過,此時地地方行政及司法權力,仍然由大明掌握。

只是隨著大明末年天下紛亂,廣東歸於周若軍治下,周若軍以貿易起家,許多地方要依靠葡萄牙人,對葡萄牙人有所退讓,葡人在澳門的權力越來越大,到如今葡萄牙人竟然把澳門當成了一個海外的行省,還派遣了馬斯卡雷尼亞斯爲第一任澳門總督。

現在的澳門,葡萄牙人已在前山建寨,立將府,並有陸海兵近兩千,大小船隻五十艘,分駐守放澳門外圍各島嶼,除了每年向香山縣繳納地租五百兩白銀,廣東政府對澳門再也插不上手。

現在田見秀要派人接管澳門的治安和稅收權,馬斯卡雷尼亞斯當然不幹,葡萄牙人每年從日本、朝鮮的貿易中就可以賺到大約八十萬兩白銀,從內陸賣出數十萬兩白銀的貨物,還要購買價值一百萬兩白銀地貨物運往歐州,如果讓唐軍收稅,以十稅一,葡萄牙人僅此就要付出不下二十萬兩白兩的稅收。

而且葡萄牙人在島上多有特權,一旦治安權被唐軍收取,葡萄牙人的特權勢必都要取消,這對葡萄牙人來說也是不可容忍,只是馬斯卡雷尼亞斯深知唐軍不是東南亞那些土箸政權可比,用武力絕對行不通,他只得派出特使求見大唐皇帝,希望能說服皇帝,讓葡萄牙人繼續管理澳門。

亞馬留就是帶著這個使命,匆匆趕到了福建,聽到他是葡萄牙人,暫時充當禮部官員的李過對他倒是客氣,安排了他第二天就謹見皇帝。

“番邦使臣亞馬留參見皇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亞馬留來福州之前,倒是匆忙學了一點拜見皇帝的禮議,他卻不肯下跪,只是按西方的禮節手按在胸前,鞠了一躬。

“大膽,見了皇上還不跪下。”雖然除了上朝時,李鴻基已基本廢除了下跪之禮,只是唐軍地官員謹見皇帝時多半還是會下跪,眼見這個番邦小使見了皇帝不下跪,唐軍地大臣皆氣憤難平,紛紛向亞馬留喝斥。

今天並不是什麼大朝會,只是聽到葡萄牙人的使者前來,李鴻基讓福州地重臣也全部到齊,以後少不了要和歐洲各國的殖民者打交道,通過這次召見,也可以爲以後與各國打交道定下基調。

亞馬留正要辨駁,李鴻基已經搖手:“算了,朕不需要這些繁文儒節,由他吧。”

亞馬留鬆了一口氣,剛要說話,宋獻策已站了出來:“萬歲此言差矣。昔日大明萬邦來朝時。對皇帝莫不大禮參拜,如今我大唐取代大明,爲使番邦敬畏,此禮不可廢。”

宋獻策一說,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李鴻基看了看亞馬留一眼,見他倨傲無比。心想剎剎他的傲氣也好,遂點了點頭。

衆臣大喜,齊向亞馬留喝令跪下,亞馬留大聲道:“陛下,我仍使節,在我們西方。從無給人下跪之禮。”

李鴻基道:“此仍東方。入鄉隨俗,朕雖然常免大臣下跪之禮。他們仍然堅持要跪,自然不能因爲你破例。”

亞馬留無奈,想起自己的使命,只是恭恭敬敬跪下磕頭,重新大禮參拜。行完禮後。亞馬留大聲將自己的來意說出。

李鴻基望著眼前地這個葡人特使,笑咪咪的道:“你是說讓朕地軍隊不要進入澳門。也不要收稅。”

“正是,萬歲,當初我們可是和大明政府有協議,澳門以五百兩銀子一年租借給我們,現在我們依然願意每年向大唐交納五百兩白銀,還望皇帝陛下看在兩國友誼地份上,同意我們地請求。”亞馬留操著一口流利的漢語侃侃而淡。

李鴻基不由讚了一句:“你的漢語說得不錯。”

亞馬留也露出一絲得意:“陛下,小人在澳門已生活了十年,故能說漢語。”

“十年,十年的時間不短,那你應當知道大明和你們所籤的條約中根本沒有將稅收權和駐軍權交給你們,大明不但在島上設有提調備候行署管理你們葡人的居留及貿易,並在內陸連接的地方設關閘,派官兵把守。

朕還知道萬曆四十二年,大明還和你們葡人簽訂條約,禁止買賣人口,禁止買賣私貨,可是你們卻趁著我朝內亂,數年前不但將島上地大明官兵趕了出去,還擅自在島上收取田賦,甚至將我天朝婦女買到南洋作爲娼妓,如今還敢和朕提出來讓朕的軍隊不得進入澳門,你們莫非認爲朕是個蠢人不成。”李鴻基的語氣越來越嚴厲,最後差點要指著亞馬留的鼻子大罵。

田見秀要收回澳門的稅權和駐軍權,知道葡人不會輕易交出,他雖然是廣東總督,也不能擅自與葡萄牙人交惡,只得快馬向李鴻基彙報,在亞馬留沒來之前,李鴻基早已命令蒐集所有關於葡萄牙人和大明交往的資料,此番一說出來,頓時令亞馬留措手不及。

“你回去告訴你們澳門地總督,他這個總督朕不會承認,朕已將廣東、福建兩省地各個口岸開放,如果你們想正當貿易,朕會歡迎,如果想作奸犯科,甚至侵佔領土,朕這裡爲不但有長弓、刀劍,還有火槍、大炮,到時身死異地,別怪朕沒有事先提醒。”

亞馬留頓時失魂落魄,剛開始時大唐皇帝還笑咪咪的,自己還以爲使命馬上就要達成,沒想到眼前地皇帝說翻臉就翻臉,只是他自己理虧,吱唔了半天卻不知說什麼好。

“來人,給朕送客!”見亞馬留不語,李鴻基下達了送客的命令。

幾名侍衛走了上來,就要將亞馬留提下去,亞馬留如夢初醒,大叫起來:“陛下,你就不怕我們撤出澳門,再也不能和歐巴羅貿易。”

李鴻基“哼”的一聲:“沒有你們葡人,自然會有英國人、荷蘭人、法蘭西人,貿易只是買賣雙方的公平交易,如果你們想憑藉貿易想撈取特權的話,朕要你們趁早死了心纔好,如果你們鬧事地話,朕會下令各省將所有葡人驅除。”

亞馬留聽到此話頓時呆了,沒想到自己的話反而適得其反,此時東方正處於貿易強勢期,西方對東方地絲綢、瓷器不可或缺,而東方對西方的貨物卻是可有可無,一旦大唐對葡萄牙人真的封鎖,靠貿易起家的葡萄牙國力立馬要下降數成。

想通了此點,亞馬留立馬軟了下來:“陛下,請恕小臣無禮,小臣一定將陛下的話轉告給總督大人,讓總督大人接受陛下的條件,請不要驅逐我們。”

李鴻基又和顏悅色起來:“只要你們能遵守大唐的法律,朕歡迎你們到大唐貿易,當然不會驅逐你們。”

“多謝陛下。”亞馬留鞠了一個躬,才怏怏下去,此行他等於完全失敗,不過還好,從對方那裡得到了真實態度,否則一旦估錯了形勢,頑抗下去,真要讓唐軍驅逐葡萄牙人,恐怕回國後,他們這些人都要受到絞刑不可。

亞馬留下去不久,賀景持著一封密信,衝上了大殿:“萬歲,大喜!大喜!”

衆人都轉向賀景看去,李鴻基忙讓李娃將信接過,展開一看,正是拓養坤、郝搖旗兩人攻克應天府,活捉了朱由崧的奏報。

李鴻基不由一拍身後的椅子,大聲道:“我軍大勝,弘光朝君臣上下被水師將領李劬一網成擒。”

衆人都是大喜,一起離座,向李鴻基賀道:“恭喜萬歲,江山一統!”

這聲音越傳越大,最後大殿內外的人全都知道,一齊向皇帝祝賀:“恭喜萬歲,江山一統!”

很快這個聲音就傳遍了福建,傳遍了全國,所有的人都歡呼起來,經過大半年的戰爭,大唐終於將南明剿滅,一統天下了。

“敗了,我軍敗了,快逃!”戰場上到處是明軍喊敗了的聲音,後面的明軍再也顧得彈壓,也一起逃了起來。整個隊伍不可遏止的全部亂了起來。

“突擊!”見明軍已經混亂,李劬臉上露出了笑意,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第45章 貨幣發行第31章 權力之顛第36章 臨陣招兵第55章 亂夜第24章 設宴勸降下第38章 惡作劇第64章 任務第1章 歸來第13章 諜戰下第46章 援軍第29章 陣前談判第37章 杞縣李信第37章 殿試第66章 新的目標第28章 窮途未路第59章 混亂第2章 登陸苦戰第27章 殺,放?第64章 功用第67章 強行封官第10章 訓斥第13章 烽火連天上第11章 結拜下第31章 活擒第96章 臺灣迴歸第45章 貨幣發行第97章 大敗第75章 國家賠償第77章 鄭氏屈服第4章 試探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45章 貨幣發行第23章 自討苦吃第59章 混亂第20章 計議第39章 各有心思第44章 唐王賜宴第28章 不死不休第67章 強行封官第26章 開拓團第49章 逆水逃亡第14章 真定府第15章 炮戰第12章 貪慾上第61章 巴達維亞第8章 形勢危急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47章 安慶府第91章 條件第47章 安慶府第19章 意外連連第19章 初戰上第99章 南巡第32章 皇陵事件第55章 初戰第21章 夜襲上第27章 殺,放?第65章 登岸第33章 欽差第65章 做媒第16章 美色上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20章 立功第52章 姐妹相認第14章 故縱第96章 臺灣迴歸第63章 北行第22章 投效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2章 巧遇第43章 三道試題第53章 東風第32章 皇陵事件第6章 命運第34章 兵與賊(上)第12章 貪慾上第9章 監軍之第37章 收心第35章 雲聚西安第27章 殺,放?第14章 滔天陷井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82章 峰迴路轉第35章 人才下第7章 出使第18章 攻城第9章 大炮上第43章 禮尚往來第48章 機會第10章 盧象升(上)第10章 伐明之策第40章 探訪第34章 兵與賊下第39章 來意第10章 訓斥第95章 行刑第6章 審案第20章 下馬威第22章 斷後第8章 折服下
第45章 貨幣發行第31章 權力之顛第36章 臨陣招兵第55章 亂夜第24章 設宴勸降下第38章 惡作劇第64章 任務第1章 歸來第13章 諜戰下第46章 援軍第29章 陣前談判第37章 杞縣李信第37章 殿試第66章 新的目標第28章 窮途未路第59章 混亂第2章 登陸苦戰第27章 殺,放?第64章 功用第67章 強行封官第10章 訓斥第13章 烽火連天上第11章 結拜下第31章 活擒第96章 臺灣迴歸第45章 貨幣發行第97章 大敗第75章 國家賠償第77章 鄭氏屈服第4章 試探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45章 貨幣發行第23章 自討苦吃第59章 混亂第20章 計議第39章 各有心思第44章 唐王賜宴第28章 不死不休第67章 強行封官第26章 開拓團第49章 逆水逃亡第14章 真定府第15章 炮戰第12章 貪慾上第61章 巴達維亞第8章 形勢危急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47章 安慶府第91章 條件第47章 安慶府第19章 意外連連第19章 初戰上第99章 南巡第32章 皇陵事件第55章 初戰第21章 夜襲上第27章 殺,放?第65章 登岸第33章 欽差第65章 做媒第16章 美色上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20章 立功第52章 姐妹相認第14章 故縱第96章 臺灣迴歸第63章 北行第22章 投效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2章 巧遇第43章 三道試題第53章 東風第32章 皇陵事件第6章 命運第34章 兵與賊(上)第12章 貪慾上第9章 監軍之第37章 收心第35章 雲聚西安第27章 殺,放?第14章 滔天陷井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82章 峰迴路轉第35章 人才下第7章 出使第18章 攻城第9章 大炮上第43章 禮尚往來第48章 機會第10章 盧象升(上)第10章 伐明之策第40章 探訪第34章 兵與賊下第39章 來意第10章 訓斥第95章 行刑第6章 審案第20章 下馬威第22章 斷後第8章 折服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丘市| 慈利县| 忻州市| 都兰县| 如皋市| 中方县| 九江县| 双辽市| 仁化县| 比如县| 张北县| 酒泉市| 牡丹江市| 阿图什市| 恭城| 若尔盖县| 漠河县| 沧源| 德清县| 博罗县| 永昌县| 微山县| 琼结县| 富民县| 九江市| 都昌县| 金堂县| 都匀市| 锡林郭勒盟| 根河市| 沅江市| 临邑县| 泰来县| 来安县| 南召县| 梓潼县| 沂源县| 阜阳市| 马关县| 玉屏| 滁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