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章 烽火連天上

崇禎拿著陳奇榆的奏章也搖擺不定。立即把三位大學士溫體仁、王應熊、吳宗達和兵部尚書張鳳翼,找來商議應對的辦法。

衆人看著陳奇榆的奏報也感到棘手,朝庭已調集兵馬剿滅闖賊,不料東虜又來,按理闖賊暫時不動,似有和朝庭和平共處之意,東虜事急,入關自然是要燒殺搶掠,朝庭應當先急後緩,迎戰東虜纔是,可是衆人又都知道闖賊纔是皇上的心頭大患,日後有可能顛覆大明江山,而東虜只是癬疥小疾,搶夠了,殺夠了自然又會回去,衆人不明白皇上心意,自然不敢輕易開口。

溫體仁試探的道:“皇上,東虜小疾,闖賊大患,不如先滅闖賊。”

崇禎一臉惱怒:“溫愛卿的意思是東虜就不管了嗎,任他們燒殺搶掠朕的子民,傳了出去,朕還有何面目見天下的臣民?”

溫體仁頓時明白了皇上的意思,改口道:“皇上,臣糊塗,臣的意思是說闖賊是大患,但暫時不急,東虜卻已侵入我邊關,殺害我軍民,皇上正應發堂堂正正之師救我邊關,擊退東虜,那時天下振奮,再滅闖賊也不遲。”

崇禎點了點頭,面色緩和了下來,張鳳翼趁機道:“皇上,既然闖賊有意議和,皇上不如假裝不相信闖賊誠意,要他們先從後面進攻東虜,拿出誠意,朝庭纔會和闖賊和談,只要闖賊真能和東虜交戰,無論誰勝誰敗,對我大明都有利。”

崇禎才高興起來,道:“愛卿所議正是,朕馬上旨給陳奇榆,讓他將朕的意思告之闖賊,並要闖賊先放了晉王,朝庭纔會相信他們的誠意。”

衆人一起拜下:“皇上英明。”

崇禎拿定了主意,幾天內發出十幾道敕書,指示宣化,大同等地官員“尤宜嚴備,固守。”如被東虜攻破守官將“立置重典”。同時命寧遠總兵吳襄、山海關總兵尤世威以兵二萬分道來援。接著又命保定巡撫丁魁楚移駐紫荊關,新任山西巡撫戴君恩移駐雁門關,總兵陳洪範移駐居庸關。並命五省總督陳奇榆統領大軍北上。

陳奇榆正在心急如焚之急,接到皇上如此確切的旨意,大喜過望,又重新招見的闖軍的特使趙良極,告之了朝庭的決意,要求闖軍先出兵攻韃靼人的後方,趙良極早已得到了李鴻基的指示,滿口答應,爲了讓陳奇榆安心,趙良極還主動提出在祁縣的闖軍將縮減爲一萬人,讓陳奇榆放心下來。

不到數天,晉王一家就被闖軍放回,闖軍一共擒獲了朝庭兩名番王,不打不殺,崇禎雖然恨李自成入骨,但也感到慶幸,不由生出一絲希望,或許李自成真得是迫不得已,他還保留著對朝庭的忠誠,以後真可以招降也未可知。

陳奇榆接到晉王,見闖軍又真的在前線減了兵,馬上統領五萬大軍北上,賀人龍,艾萬年,猛如虎,這些良將都帶在身邊。

皇太極這次入侵已定下了策略,那就是儘量掠奪人員物質,同時帶不走了東西一概燒光,殺光,告戒衆將一切以快爲主,攻不下的城市暫時不攻,快速往下一個地方就是,一時之間,山西河北靠近內蒙一帶,後金大軍所到之處掠奪周圍牲畜財物,焚其廬舍,毀其稼禾,裹脅青壯男女,老人小孩被殺比比皆是,漢人祖祖輩輩生長的土地上又重演了這地獄般的一幕。

大同,宣化一帶雖然一直沒有太平,經常有蒙古的小部落侵入,但隨著蒙古的衰弱,加上李鴻基在金縣和蒙古人大搞走私,蒙古人的物質也不再缺泛,許多小部落也不再冒險進入長城內,所以這一帶的百姓在全國到處是農民起義,猶如熊熊烈火的情況下,還享受了一年多平靜的生活,滿人上次從喜峰口進入的傷疤已被人刻意遺忘。

朝庭又多次從這裡抽掉精兵到關外作戰,幾個月前還抽了一部分士兵到太原,此時朝庭在兩地的軍事力量正是虛弱已極的時候,後金士兵一路勢如破竹。

七月十一日,阿濟格、多爾袞等人,率軍搶掠保安州(河北涿鹿)、延慶州(北京延慶)等地,威脅京師。

十三日,皇太極率軍抵東城,致明代王書,復約其遣使議和。大貝勒代善等人率領西路大軍入邊佔領得勝堡,守城參將李全自縊死。接著攻懷仁、取井坪(山西平魯),遂至朔州。

二十二日,皇太極領兵圍攻應州(山西應縣),令大貝勒代善等人率軍赴馬邑駐紮,阻御大明援兵。貝勒阿濟格、多爾袞等人進兵保安州,保安州知州閻生鬥、守備徐國泰等人見多爾袞在城外搶掠並不敢出城應戰。

但後金要攻城,卻拼命抵抗,無奈兵微將寡,殺傷清兵數百人後,後金士兵一涌而上,攻入城池,閻生鬥和徐國泰兩人率兵拼命抵擋,一一戰死城頭,多爾袞深恨明軍的抵抗,城破後下令屠城,保安州剎時血流成河,哭聲震天,後金將百姓一隊隊押往城中處決,將婦女挑出來供其淫樂,男人小孩直接殺死,後金士兵發泄完後,婦女也一刀砍死,整個保安洲男女老幼數萬口全死在後金屠刀之下,全城成了修羅地獄,後金撤走之前,多爾袞又下令將全城燒燬,一時之間,保安洲升起了熊熊的火光,直到後金大軍離開數天後才熄滅。

多爾袞攻下保安州後,一路上取其村堡,殺其官吏,到應州與皇太極合兵攻城。

此時陳奇榆的大軍終於趕到朔州,皇太極想會合四路大軍於朔州的戰略已破產,但他還是渾不在意,大軍搶奪的物質已夠多了,後金的騎兵要走,這些明軍還能攔得住嗎,卻不知李鴻基的人馬已進入內蒙,悄悄的擋住了他的後路,無論他向前或向後,一場大戰已必不可免。

第39章 不懷好意第98章 捱罵第32章 教訓第10章 狼煙再起第37章 家事難斷第3章 張家寨上第22章 鳳與鴨第45章 難得糊塗第11章 宴無好宴第34章 進退無路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73章 光澤縣第56章 自欺欺人第76章 投降也難第44章 紅顏禍水第59章 騎兵突襲第26章 嚴肅軍紀第16章 纏戰不休下第53章 城頭纏戰第13章 人的需求第13章 烽火連天上第18章 逃婚第3章 風雪來人第1章 分封第30章 陷入危機第32章 皇陵事件第36章 同族相煎第56章 退避第1章 分封第11章 結拜下第14章 歸化城(上)第49章 身份轉變第43章 三道試題第30章 崇禎被俘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63章 機器第48章 爭功第50章 形勢分折第16章 疲敵第18章 逃婚第10章 訓斥第66章 矮黑人第42章 毀家起義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11章 挺進大別山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90章 使節(下)第10章 賺錢上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29章 發現第5章 遷移第13章 逆襲丹江第2章 巧遇第45章 獵物第47章 金幣狂熱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5章 遷移第31章 權力之顛第19章 意外連連第1章 蟄伏商洛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59章 求和第12章 貪慾上第18章 北方來人第25章 釣魚城第91章 退兵第5章 定都之爭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90章 暴露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14章 歸化城(上)第11章 賺錢下第23章 自討苦吃第60章 發威第96章 逃亡之路第51章 鑑寶會(二)第97章 大敗第8章 唐軍入川第65章 攻佔南昌第8章 唐軍入川第5章 發財之夢第22章 金兵來臨第56章 自欺欺人第33章 百炮齊射第36章 偶像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47章 金幣狂熱第52章 姐妹相認第17章 埋伏第77章 餡餅第11章 虛驚一場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57章 思凡下山第44章 輕取河南第53章 人命如蟻第53章 鑑寶會(四)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37章 家事難斷第72章 慘忍
第39章 不懷好意第98章 捱罵第32章 教訓第10章 狼煙再起第37章 家事難斷第3章 張家寨上第22章 鳳與鴨第45章 難得糊塗第11章 宴無好宴第34章 進退無路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73章 光澤縣第56章 自欺欺人第76章 投降也難第44章 紅顏禍水第59章 騎兵突襲第26章 嚴肅軍紀第16章 纏戰不休下第53章 城頭纏戰第13章 人的需求第13章 烽火連天上第18章 逃婚第3章 風雪來人第1章 分封第30章 陷入危機第32章 皇陵事件第36章 同族相煎第56章 退避第1章 分封第11章 結拜下第14章 歸化城(上)第49章 身份轉變第43章 三道試題第30章 崇禎被俘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63章 機器第48章 爭功第50章 形勢分折第16章 疲敵第18章 逃婚第10章 訓斥第66章 矮黑人第42章 毀家起義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11章 挺進大別山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90章 使節(下)第10章 賺錢上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29章 發現第5章 遷移第13章 逆襲丹江第2章 巧遇第45章 獵物第47章 金幣狂熱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5章 遷移第31章 權力之顛第19章 意外連連第1章 蟄伏商洛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59章 求和第12章 貪慾上第18章 北方來人第25章 釣魚城第91章 退兵第5章 定都之爭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90章 暴露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14章 歸化城(上)第11章 賺錢下第23章 自討苦吃第60章 發威第96章 逃亡之路第51章 鑑寶會(二)第97章 大敗第8章 唐軍入川第65章 攻佔南昌第8章 唐軍入川第5章 發財之夢第22章 金兵來臨第56章 自欺欺人第33章 百炮齊射第36章 偶像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47章 金幣狂熱第52章 姐妹相認第17章 埋伏第77章 餡餅第11章 虛驚一場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57章 思凡下山第44章 輕取河南第53章 人命如蟻第53章 鑑寶會(四)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37章 家事難斷第72章 慘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多县| 八宿县| 仙居县| 岢岚县| 醴陵市| 揭西县| 沙湾县| 沈阳市| 台山市| 铜梁县| 长沙市| 吴堡县| 泾源县| 威信县| 柘城县| 甘肃省| 宁化县| 都昌县| 那曲县| 兰州市| 扎鲁特旗| 泰安市| 岗巴县| 罗江县| 句容市| 汉沽区| 吴旗县| 卫辉市| 常熟市| 康马县| 黔东| 安平县| 徐水县| 南丹县| 中牟县| 阿城市| 荃湾区| 延吉市| 逊克县| 东莞市| 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