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章 家事難斷

此時在唐軍南邊的驛站裡,有十人正在唉聲嘆氣,他們正是楊隱和顧智兩人失散的同伴,今天他們跑遍了西安大大小小近一半的客棧也沒有找到房子,反而把兩個人弄丟了,這可了不得,這兩人是他們當中重要的人物,平時又少有一人單獨外出,雖然她們的身份可以讓她們見識各式各樣的人,但真正一個人外出的機會卻沒有,未必懂得外面的人情事故,而且這裡又是一個陌生之地,若被人見色起意,那就遭了,所以一發現她們兩人丟了,所有人都急得團團轉,趕緊尋找。 Wшw. t tkan. CO

但若大的西安,憑他們十人怎麼找得過來,領頭的陳公子又怕其他人走失,根本不敢將衆人分散太開,自然是一無所獲,到了晚上他們更是著急,在街上亂竄,引起了西安巡邏士兵的注意,自然有一番盤問,聽他們說是來趕考的士子,倒也沒爲難他們,把他們領到了驛館,卻不能再讓他們出去在大街上亂逛了。

由於涌入的士子太多,而且越接近臨考的日子,外地趕來的士子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光靠本地的客棧當然住不了那麼多人,唐軍將所有的驛館都空了出來,供那些找不到客棧的士子免費使用,但這樣還是不夠,他們十人只分到了二間房。

陳公子本不願意跟隨唐軍士兵去驛館,還想再去找人,但方公子的一句話卻打動了他:“也許她們兩人沒地方去,也會被帶到驛館。”兩人身上身無分文,陳公子等人都不相信她們能找到地方住宿,最好落腳的地方當然是驛館。

來到了驛館後,衆人馬上將驛館上百個房間找了個遍,沒見到兩人的身影,更是著急,又聽驛館之人說另外還有三處驛館,才稍微放了心,但其它三處驛館相隔太遠,他們不可能再摸黑前去了,只好暫時死了心,楊隱,顧智兩人的丫環擔心起她們小姐的安危,不由嚶嚶哭泣。

她們的哭聲引得陳公子,方公子更是煩燥,陳公子不由喝道:“好了,你們小姐吉人天象,必不會有事,你們若再哭,讓他們發現你們兩個是女人,恐怕麻煩就大了。”

那名叫紅兒的丫頭停止了哭聲,道:“陳公子,你確定我家小姐不會有事。”

陳公子安慰道:“當然,當然,你忘了你家小姐是何等聰明之人,連我都被她捉弄,又哪會輕易吃虧上當。”

那紅兒撲吱一聲笑了出來,頓時止住了泣聲,看來是想起了陳公子剛見到她家小姐時被捉弄的情景,想起自家小姐的聰明來,應當不會輕易出事,才放下了心。

另一個叫翠兒的丫頭也停止了哭泣,她的小姐楊隱比顧智還要利害,想起來既然顧智會沒事,楊隱當然更是沒事,只是看著十個人才有二間房,卻不知該怎麼住,要是讓他們八個男人同擠一間房,是不是太過意不去。

陳公子已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對她們兩人道;“好了,你們兩人回去另外一個房間吧,我們八人就在這裡擠一下,休息好了明天再找人。”

兩個丫頭感激的朝陳公子福了一福,到了另一個房間,心中雖然還是發愁,但早已累了,從出生以來,她們沒有哪天走過今天這麼多路,一倒頭就睡著了。

陳公子等人卻翻來覆去也睡不著,他剛纔安慰兩個丫頭的話聽起來有理,自已卻不信,她們從未單獨出來過,最聰明的人難免也要不適應,最爲關鍵的還是她們身無分文,錢財都放在兩個丫頭身上,若她們兩人不能到驛館,肯定要出事。

第二天一大早,李慧梅就來到了李鴻基的書房,此時李鴻基正在批閱奏章,昨天回來太晚,擔擱了時間,只好早起批閱,不過奏章都已讓門下省官員審議過,上面已有了中書省官員的貼黃,有的還有門下省官員的意見,李鴻基看完後,同意的只需用紅筆打個鉤,門下和中書兩部意見若不同,李鴻基選一個合自己心意的打鉤即可,若都不同意,才需用紅筆寫上自己的處理意見,但這種情況極少,因此李鴻基處理起來速度很快,每天只需半個到一個時辰就夠了,這是來源於明朝的批紅制度,不過大明的皇帝較懶,這個批紅的權力給了司禮監,而李鴻基是自己處理。

李鴻基自己也不想事事親歷親爲,他將貼黃的權力給了中書省,再讓門下省的官員審議,一般的奏章只要有二部官員同意就可以了,比較重要或兩部官員意見不統一的奏章纔會到李鴻基這裡來,大唐官職本還有一箇中書省,屬於決策機關,李鴻基已建立了參謀部,取代了中書省,參謀部不但包括了門下省的長官宋獻策,尚書省的長官周鳳梧,顧君恩,洪承疇,還包括了軍部的馬維興,高立功,有重大重件相商李鴻基纔會把參謀部招聚起來。

大明的兵部歸屬於內閣,李鴻基雖然按唐制把兵部歸於尚書省,但又讓尚書省低於參謀部,參謀部中有兩人屬於兵部,自然大大提高了軍隊的位置,對於一個新生的政權來說,這是必然的,軍隊肯定是重中之重。

見李鴻基在批閱奏章,李慧梅也不敢放肆,只得乖乖的坐下來等著,她昨天出去後,已把楊隱和顧智兩人當成了朋友,聽到兩人要參加科舉,見李鴻基也沒有明確反對的樣子,對兩人更是好奇,巴不得她們真能考中,一大早就想出去找兩人,這時坐在椅子上只覺得時間過得太慢,好不容易纔見到李鴻基伸了一下懶腰,將奏章全部批完,李慧梅一把跳下了椅子對李鴻基道:“爹爹,走,我們出去。”

李鴻基拍了拍她的頭,道:“出去就出去,那麼急幹嗎?”

李慧梅道:“怎麼不急,昨天爹爹不是答應兩位姐姐幫她們找到同伴嗎,如果今天找不到,那我的面子往哪擱?”

李鴻基故意逗她:“哦,我忘了。”

李慧梅唉嘆一聲,道:“你是唐王,說話怎可不算話,今天一定要幫她們把同伴找到,我的面子才能找回來。”

李鴻基颳了一下她的鼻子,道:“面子,你這個野丫頭也有面子。”

李慧梅大爲不依:“爹爹,你怎麼可以這麼說人家,女孩兒家的面子很重要的。”

李鴻基道:“這是你田姨娘教的吧,現在你想起要面子了,平時怎麼瘋瘋顛顛象個野小子,當心以後嫁不出去。”

說起她的婚事,李慧梅也害羞起來,道:“爹爹,你又來了,你不是答應要讓人家自己找嗎。”

李鴻基笑道:“我是答應讓你自己找,可要是你過幾年還找不到,要求爹爹給你指時,那爹爹的面子也要丟盡了。”

李慧梅大急,連忙將話題轉移道:“爹爹,兩位姐姐很漂亮,又有才華,要不要我爲你們搭撟,把她們兩人都討回來。”

李鴻基頓時啼笑皆非,打了她一下道:“胡鬧,這事你一個小孩子也說得出口,若讓你兩位姨娘聽到了,非打爛你的嘴不可。”

李慧梅大爲不服,道:“爹爹,你看你的那些手下,馬維興已娶了七個,聽宋叔叔說,他這次又看上了那個林丹汗的寡婦,洪承疇家中已有了八九房,周鳳梧最少也取了四房,你是唐王,怎麼可以比部下都少。”

李鴻基皺眉道:“這些是誰給你說的,亂七八糟。”

李慧梅笑了起來,道:“爹爹,這些你不知道吧,前一段時間你有好幾個部下給你送美女來,都給田姨娘和邢姨娘擋掉了,後來孃親知道後,還罵了二位姨娘,若不是後來二個姨娘都懷孕了,孃親肯定會把那幾個美女都追回來。”

李鴻基張大了嘴,沒想到高桂英竟會爲此事責罵田玉珠和邢秀娘兩人,而自己耳中一點風聲也沒有,站在田,邢兩人的立場,自然不希望丈夫多娶妻妾,但自己又沒有子嗣,說起話來也理不直,氣不壯,恐怕田,邢兩人捱罵後,也認爲是自己理虧纔沒跟自己說,看來,在這個社會,女人若沒有子嗣處境不知會有多艱難。

李鴻基道:“你不怕我姨娘娶多了,她們會對你不好嗎?”

李慧梅翹了一下嘴,笑得很得意,道:“纔不怕呢,田姨娘和邢姨娘不知對我有多好,還經常給我禮物。”

李鴻基道:“沒出息,一點禮物就給你收買了,恐怕是因爲她們不再逼你讀書纔會覺得好吧。”

李鴻基站在兩人的立場作想,自然會知道兩人爲什麼會討好李慧梅,高桂英身爲正妃,卻沒有子嗣,把李慧梅當成了親生女兒,如今她們兩人同時懷孕,若是男孩,自然會想到以後唐王的繼承問題,更有很大可能是帝位的繼承問題,若能得到李慧梅的好感,自然會影響到高桂英,高桂英到底和李鴻基是患難夫妻,到時恐怕立誰爲世子,李鴻基多半會考慮高桂英的意見。

李鴻基嘆了一口氣,沒想到自己馬上就會面臨這個繼承權的問題,現在她們的孩子還沒有出世就開始競爭起來了,若是以後真的都是男孩,不知會爭成個什麼樣子,對歷史上爲什麼有些帝王治理國家井然有序,卻處理不了家事也有點明白過來,最典型的莫過於漢武帝和唐太宗兩人,關鍵在於帝王也有私啊。

不過,李鴻基還是把煩惱丟開,孩子還沒出生了,現在沒必要爲這個煩憂,這個事情還是以後再想好了,憑著比別人多數百年的經驗,就不信不會找出一條合理的解決之道。

李慧梅見他有點發呆,連忙拉著李鴻基的手道:“爹爹,快走了。”

李鴻基見李慧梅有點著急,不忍再逗她,道:“好,咱們現在就出去。”叫來李娃,吩咐他們準備好,一起出去。

到了鴻安客棧,楊隱和顧智兩人已有一點坐立不安,她們兩人自然是想自己出去找人,但又深知憑她們兩人的力量在西安城中找人更是渺茫,還不如依靠那李本的力量,見李本遲遲不來,唯恐是有事擔擱來不了,但若是她們離開了客棧,李本來了見不到人,也不知還會不會替她們去找人。因此是等不也是,不等也不是。

她們見到了李慧梅蹦蹦跳跳的走了進來,才放下了心,見到李本果然跟在了後面,身後還帶了十多個護衛。兩人朝李鴻基行了一禮,道:“今天還要麻煩李兄了。”

兩人猜出李鴻基是唐軍中的大官後,對找到人的希望又多了幾分,在李鴻基面前自然比昨天恭敬了許多,李鴻基回道:“兩位姑娘不必客氣,昨天沒找到人,李某已是萬分抱歉,今天一定要讓兩位姑娘和同伴匯合。”

楊隱雖然讓李慧梅姐姐,姐姐的叫著,但卻不願和李鴻基以女兒身相見,一方面是可免去不便,另一方面是李鴻基到底是唐軍中的大官,若讓他時時刻想起她們兩人是女的,難免要對她們混進考場之事不舒服,萬一改孌主意不讓她們進去就遭了,見李鴻基點出了她們的身份,楊隱一笑道:“李兄,在下兩人可是男兒身,李兄莫弄錯了。”

李鴻基見她一笑,露出幾顆潔白的貝牙,更顯得風liu倜儻,有一股說不出的嫵媚,心中一蕩,心想:這兩個小娘們憑這副模樣若真能混進考場,除非自己手下的官員都是瞎子,對她們混進考場的前景並不看好,見她們執於扮成男人也不在意,只是遺憾暫時看不到她們女裝的樣子,心中一閃念,道:“如此,是李某魯莽了。”

楊隱朝顧智得意的打了一個眼色,意思是說:“瞧,被我說中了吧,此人不會揭穿我們。”

顧智悄悄一抱拳,表示佩服,李鴻基裝作看不見,當著她們的面,四散分佈人手幫她們尋找同伴,自己和李慧梅在客棧中邊和她們聊天邊等消息。

第17章 碧血第50章 兩難選擇第1章 融合第2章 商洛第40章 探訪第9章 冒犯第61章 火燒王府第28章 銀彈攻事第46章 談判籌碼第21章 夜襲下第18章 逃婚第57章 遼陽大火第42章 同窒操戈第18章 亮牌下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82章 瘋狂的戰法第58章 交惡第1章 分封第6章 盛唐之地第14章 滔天陷井第34章 歸來第13章 諜戰上第4章 兵指何方第6章 周鳳梧第21章 夜襲下第74章 大事件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63章 反應第50章 殺心第56章 後塵第46章 援軍第六十 間番屬法第12章 立足之戰第88章 召見第12章 聲東擊西第6章 周鳳梧第28章 銀彈攻事第40章 改名第57章 遼陽大火第4章 初次碰撞第37章 收心第73章 收穫第95章 南巡之議第74章 大事件第22章 斷後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15章 湘河炮聲第9章 冒犯第17章 改革第19章 大戰來臨上第23章 波折第29章 陣前談判第35章 人才下第1章 大封功臣第6章 周鳳梧第23章 數路攻擊第93章 英雄第2章 巧遇第31章 郡主情仇第30章 陷入危機第56章 退避第37章 殿試第48章 爭功第59章 騎兵突襲第93章 英雄第8章 火槍第98章 弘光被擒第6章 盛唐之地第4章 兵指何方第2章 大將歸來第27章 求賢令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33章 玉璽風波第18章 攻城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33章 玉璽風波第11章 宴無好宴第46章 名震天下第14章 故縱第11章 賺錢下第25章 洪承疇(下)第88章 使節(上)第17章 功敗垂成第6章 忠孝難全第8章 唐軍入川第36章 談判(上)第8章 收買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9章 冒犯第30章 突襲第89章 使節(中)第45章 難得糊塗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62章 價值連城第40章 敲詐第61章 巴達維亞第62章 價值連城第35章 吳府
第17章 碧血第50章 兩難選擇第1章 融合第2章 商洛第40章 探訪第9章 冒犯第61章 火燒王府第28章 銀彈攻事第46章 談判籌碼第21章 夜襲下第18章 逃婚第57章 遼陽大火第42章 同窒操戈第18章 亮牌下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82章 瘋狂的戰法第58章 交惡第1章 分封第6章 盛唐之地第14章 滔天陷井第34章 歸來第13章 諜戰上第4章 兵指何方第6章 周鳳梧第21章 夜襲下第74章 大事件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63章 反應第50章 殺心第56章 後塵第46章 援軍第六十 間番屬法第12章 立足之戰第88章 召見第12章 聲東擊西第6章 周鳳梧第28章 銀彈攻事第40章 改名第57章 遼陽大火第4章 初次碰撞第37章 收心第73章 收穫第95章 南巡之議第74章 大事件第22章 斷後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15章 湘河炮聲第9章 冒犯第17章 改革第19章 大戰來臨上第23章 波折第29章 陣前談判第35章 人才下第1章 大封功臣第6章 周鳳梧第23章 數路攻擊第93章 英雄第2章 巧遇第31章 郡主情仇第30章 陷入危機第56章 退避第37章 殿試第48章 爭功第59章 騎兵突襲第93章 英雄第8章 火槍第98章 弘光被擒第6章 盛唐之地第4章 兵指何方第2章 大將歸來第27章 求賢令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33章 玉璽風波第18章 攻城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33章 玉璽風波第11章 宴無好宴第46章 名震天下第14章 故縱第11章 賺錢下第25章 洪承疇(下)第88章 使節(上)第17章 功敗垂成第6章 忠孝難全第8章 唐軍入川第36章 談判(上)第8章 收買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9章 冒犯第30章 突襲第89章 使節(中)第45章 難得糊塗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62章 價值連城第40章 敲詐第61章 巴達維亞第62章 價值連城第35章 吳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泽县| 敖汉旗| 右玉县| 垫江县| 武定县| 黔西县| 新余市| 宜昌市| 舒城县| 阿拉善盟| 南康市| 军事| 南澳县| 胶南市| 城步| 重庆市| 美姑县| 额济纳旗| 加查县| 清水河县| 仲巴县| 区。| 连城县| 秦皇岛市| 田林县| 新丰县| 迁安市| 虞城县| 乃东县| 三亚市| 湘乡市| 开江县| 比如县| 子长县| 聂荣县| 大新县| 敖汉旗| 彭州市| 通榆县| 云阳县|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