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5章 南巡之議

此時郝搖旗的艦隊已逆流而上,到達了號稱長江第一磯的燕子磯,並在燕子磯成功登陸,燕子磯山石直立江上,三面臨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飛,因稱燕子磯,燕子磯總扼大江,地勢險要,磯下驚濤拍石,洶涌澎湃,是應天府重要的長江渡口和軍事重地。

可是此時整個弘光朝都在惶恐不安,如此重要的渡口竟然除了衙役沒有一個兵丁守衛,那些衙役見了唐軍龐大的艦隊逆流而上,嚇得脫下身上的號衣就溜走了,連給應天府報信的人都沒有,直到數個時辰後,唐軍的艦隊直抵應天府城下,弘光朝才知道燕子磯被唐軍所佔。

弘光帝聽到燕子嘰被佔,唐軍的水師已直抵城下,慌忙召集內閣大學士高弘圖、馬士英和重臣姜曰廣、趙之龍、錢謙益等人相商。

朱由崧近段日子過的並不好,田成被處死,再也沒有一個太監敢膽大妄爲替他在全城蒐集美女,也沒有人半夜派人出城替他捕捉癩蛤蟆,朱由崧只得把精力全部放在吃喝上,如今更是肥胖的走幾步路就會氣喘如牛,弘光朝的重臣甚至懷疑皇帝哪天如果不小心摔在地上,他還能不能再爬起來。

在太臨王坤的幫助下,朱由崧坐進了龍椅,衆臣參拜完畢,朱由崧喘勻了幾口氣,迫不及待的道:“唐賊已兵臨城下,何去何從,還請各位愛卿速給朕拿出一個主意。”

馬士英開口道:“萬歲,唐賊勢大,如今和州已失,長江天險又不足憑,應天府只有區區兩萬兵馬,守城已是不足,萬歲不如起駕前往浙江巡視。”

朱由崧聽得連連點頭:“好。好,愛卿等皆可以隨駕前往。”

朱由崧還不笨,他自然知道前往浙江巡視其實是逃跑,怕在場的大臣擔心會被留下來守城而阻止他去。他故意說讓大家一起走,那就皆大歡喜口

姜曰廣連忙阻止道:“萬歲不可聽從馬大人之言。”

朱由崧睜圓了他的一雙小眼,將姜曰廣後面的話打斷:“姜學士。朕也知應天府是太祖定都之地,不可輕棄,可是現在應天府已不可守,你難道要朕象崇禎爺一樣被唐軍所擒,蒙受恥辱嗎?”說完,朱由崧還擠下了幾滴眼淚。

姜曰廣連忙跪了下來:“微臣該死。臣非是要阻止萬歲出巡。實在是唐軍已將出巡之路阻斷。若是在城中,將士用命,倘可以等待浙江兵馬救駕,若是萬歲出巡,臣怕離城不遠。就要落入唐賊之手。”

唐軍的騎兵出現在應天府的後方,也是近幾日之事。朱由籟向來不關心這些軍國大事,全部交給了馬士英處理,馬士英得知後,不敢將此事呈報上去,轉而扣壓了下來,朱由農一直不得而知,姜曰廣此言一出,朱由崧頓時驚得臉色發白,轉向其他重臣:“果真如此否?”

高弘圖、錢謙益等人自然早已知道了這個消息,只是他們也是束手無策,乾脆誰也沒有向皇帝稟報,一個個轉頭等著看馬士英的好戲。

馬士英見衆人都不回答,知道大家是想讓自己來出頭頂罪,他以前有阮大誠地支持,兩人一個把持內閣,一個把持兵部,將權力牢牢撐握在手中,如今阮大誠去了和州,半天時間不到就投降了唐軍,讓馬士英頗受責難,只是皇帝對他還算信任,高弘圖,錢謙益等人還是奈他不何,如今唐軍已兵臨城下,這些東林黨人念念不忘抓自己的把柄,馬士英心中不由對幾人鄙視了一番。

只是他身爲內閣首輔,此事也不可能躲過去,見衆人不回答,只是硬著頭皮道:“稟萬歲,城外不過是一些小股的唐賊虛張聲勢而已,臣以爲,以萬歲天威,唐賊必不敢阻擋,萬歲不必太過顧慮。”

馬士英打定主意,你們想給我扣個隱瞞軍情的帽子,我偏不如你們所願,拼命也要鼓動皇上出城,若能逃到浙江當然最後,逃不出去大家要死就一起死。

朱由崧聽到只不過小股唐軍,果然鬆了一口氣:“如此甚好,此次出巡就由馬愛卿全權負責,朕就定在明天離城。”

馬士英還沒有回答,高弘圖等人已是大急,皇帝若是出城,兇多吉少,十有八九會落到唐軍手中,高弘圖馬上道:“萬歲,城外地唐賊絕不是馬大人所說的小股隊伍,臣有準確消息,唐賊在城外的騎兵就不下萬人,萬歲萬萬不可出巡。”

聽到高弘圖所言唐軍騎兵就有萬人時,朱由崧頓時駭了一大跳,高弘圖也不是故意誇大其詞,唐軍騎兵從江陰北上,沿圖經過不下七八州縣,才繞到應天府地身後,面對唐軍滾滾而來的騎兵,沒有一個州縣敢出兵攔阻,自然分不清唐軍到底有多少人。甚至說唐軍有數萬人地都有,只是高弘圖故意漏掉了唐軍步兵沒說,其實唐軍並沒有一名步兵,高弘圖話中之意卻不免讓人聯想到步兵更多於騎兵。

若是唐軍有如此多的人繞到了身後,自然是馬士英的責任,至少一個失職不報是肯定的,馬士英當然不肯承擔這個罪名,大聲對高弘圖地話反駁,一口咬定唐軍不過是小股人馬,高弘圖是故意危言聳聽。

朱由崧自然希望馬士英所說是實,如此他還有逃到浙江地希望,如果照高弘圖如此說,他除了在城中等死就無法可想了,只是高弘圖地說法得到了錢謙益和姜曰廣兩人的支持,讓朱由教實在難予相信馬士英所言。

朱由崧想到自己馬上就要步崇禎的後塵,最好的結果也是囚禁一生,不由哭了起來,連對馬士英欺騙自己的處罰也忘記了。

衆人看著也是心酸,姜曰廣大聲說道:“萬歲,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微臣願前往城牆,領兵守衛應天府,只要臣在,必不讓唐賊進城。”

朱由崧哽咽道:“城中只有區區兩萬兵馬,如何能與唐賊千軍萬馬相敵,不如放下兵器投降,朕只要能做一個逍遙地國公足矣。”

衆人頓時面面相覷,沒想到經高弘圖這麼一嚇,朱由崧膽氣皆喪,既然有投降之意,高弘圖連忙大聲道:“萬歲不可,唐賊狼子野心,萬歲若是投降,恐怕……”

“恐怕什麼,唐賊既然對崇禎爺沒有無禮,對朕自然也不會太柯,只是朕從此失去了自由,再想擁有美酒佳餚亦不可得。”朱由籟說完,眼淚流得更急。

衆臣都作聲不得,若是投降,唐軍對皇帝的處置多半是如此,唐軍既然沒有殺崇禎,也沒有殺各地擒獲地番王,自然不會殺弘光帝,只是如此一來,大明三百年來的江山就徹底完了。

高弘圖放聲大哭:“太祖爺,當年你南征北戰,張士誠,陳友諒何等英雄,大元更是殘暴無比,一一被太祖剿滅,後世子孫卻如此窩囊,還沒戰就想著要投降,太祖爺,老臣無能,到了九泉之下也愧見於你。”

朱由崧被高弘圖指著鼻子大罵,卻是作聲不得,什麼尊嚴,臉面,哪比得上性命重要,若是不降,萬一自己沒於亂兵之中才真是冤枉。

姜曰廣被高弘圖一翻話所激,卻是顧不得其他,豁然道:“啓稟萬歲,臣有一言起奏!”

朱由崧此時也是心亂如麻,聽到姜曰廣有事起奏,忙道:“愛卿請講。”

姜曰廣慨然道:“臣願保萬歲出城,南行浙江。”

朱由崧疑道:“愛卿剛纔不是說城外已有唐賊的大股騎兵,不宜出城麼?”

姜曰廣心道:“此一時,彼一時,剛纔是想說服你堅守城池,可是你既然要投降,那還不如出城一博,衝出去固然好,衝不出去,一個死難的君主總比未戰而降名聲要好的多。但此話當然不能直說。姜曰廣連忙措伺應對。

高弘圖、錢謙益等人也想到了此點,見皇帝詢問,錢謙益忙道:“稟萬歲,城外雖然有大股唐賊,然只要將士用兵,拼死一戰,未必不能保皇上出去,若是衝不出去,皇上再另作他想也不遲。”

朱由崧大爲意動,如果能到浙江繼續享受皇帝的生活,他又何嘗願意做唐軍的俘虜,至於浙江再能做多久的皇帝,他卻不願多想。

只是朱由崧想起路途顛簸難行,他平時連從後宮到朝會的大殿都難得走路,從河南到應天府的路程他倘且記憶猶新,一路上吃盡了苦頭,雖然大路分時間都有馬車代步,卻還是被顛得全身痠痛,更別說馬車通不過之地他不得不走路時,腳上腫起的碩大血泡,至今想來還心有餘悸。

朱由崧遲疑道:“愛卿可知,從此地往浙江,道路好走否?”

錢謙益等人頓時哭笑不得,沒想到此時皇帝還掂記道路是否好走,其他文臣對兵事都是一知半解,也無人到過浙江,自然不知浙江的道路如何。一時也不好回答。

姜曰廣怕朱由農退縮,連忙回道:“請萬歲爺放心,從應天府到浙江一路暢通無阻,車馬可以直達。”

姜曰廣統過兵,朱由崧對他的話總算有幾分信心,終於下定了決心:“朕意已決,明天前往浙江南巡。”

第35章 人才下第60章 強權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29章 陣前談判第9章 出兵第62章 鏡子第55章 思謀脫困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89章 使節(中)第31章 活擒第59章 求和第26章 開拓團第41章 大比武中第77章 餡餅第28章 銀彈攻事第89章 海軍初創第47章 金幣狂熱第20章 噩耗第96章 臺灣迴歸第48章 摟草打兔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82章 峰迴路轉第13章 寶雞第70章 狩獵第44章 紅顏禍水第62章 派別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16章 美色上第38章 麻煩第59章 騎兵突襲第40章 改名第24章 衝突第83章 官逼民反第12章 飽曖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55章 刺客餘波第22章 血戰西安下第67章 海戰第73章 光澤縣第91章 退兵第42章 改弦易轍第61章 陷落第14章 真定府第5章 登極爲帝第17章 美色下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100章 江山一統第45章 難得糊塗第5章 錢糧問題下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39章 不懷好意第20章 噩耗第100章 江山一統第25章 洪承疇(下)第69章 畬族第55章 思謀脫困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91章 條件第25章 釣魚城第41章 威攝第3章 張家寨上第40章 探訪第33章 黯然收場(上)第77章 餡餅第45章 難得糊塗第32章 教訓第23章 出遊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21章 新立大汗第44章 唐王賜宴第32章 雙皇會第78章 聯合第23章 數路攻擊第32章 皇陵事件第40章 大比武(上)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25章 洪承疇(下)第23章 數路攻擊第27章 絕境求生第8章 折服下第31章 活擒第31章 權力之顛第32章 黃金河第96章 臺灣迴歸第1章 大封功臣第18章 出賣第16章 三線作戰第55章 刺客餘波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12章 王自用第43章 禮尚往來第76章 返回第92章 俘虜進京第77章 鄭氏屈服第18章 蒙古聖物下
第35章 人才下第60章 強權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29章 陣前談判第9章 出兵第62章 鏡子第55章 思謀脫困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89章 使節(中)第31章 活擒第59章 求和第26章 開拓團第41章 大比武中第77章 餡餅第28章 銀彈攻事第89章 海軍初創第47章 金幣狂熱第20章 噩耗第96章 臺灣迴歸第48章 摟草打兔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82章 峰迴路轉第13章 寶雞第70章 狩獵第44章 紅顏禍水第62章 派別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16章 美色上第38章 麻煩第59章 騎兵突襲第40章 改名第24章 衝突第83章 官逼民反第12章 飽曖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55章 刺客餘波第22章 血戰西安下第67章 海戰第73章 光澤縣第91章 退兵第42章 改弦易轍第61章 陷落第14章 真定府第5章 登極爲帝第17章 美色下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100章 江山一統第45章 難得糊塗第5章 錢糧問題下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39章 不懷好意第20章 噩耗第100章 江山一統第25章 洪承疇(下)第69章 畬族第55章 思謀脫困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91章 條件第25章 釣魚城第41章 威攝第3章 張家寨上第40章 探訪第33章 黯然收場(上)第77章 餡餅第45章 難得糊塗第32章 教訓第23章 出遊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21章 新立大汗第44章 唐王賜宴第32章 雙皇會第78章 聯合第23章 數路攻擊第32章 皇陵事件第40章 大比武(上)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25章 洪承疇(下)第23章 數路攻擊第27章 絕境求生第8章 折服下第31章 活擒第31章 權力之顛第32章 黃金河第96章 臺灣迴歸第1章 大封功臣第18章 出賣第16章 三線作戰第55章 刺客餘波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12章 王自用第43章 禮尚往來第76章 返回第92章 俘虜進京第77章 鄭氏屈服第18章 蒙古聖物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阳市| 闽侯县| 三明市| 绥德县| 浮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宝鸡市| 昌宁县| 调兵山市| 琼中| 桑植县| 临沧市| 乐陵市| 建德市| 宜兰县| 青铜峡市| 招远市| 肥城市| 石景山区| 浙江省| 孟津县| 合江县| 阳曲县| 巴彦淖尔市| 泗水县| 宜兴市| 中江县| 瑞丽市| 宝清县| 克拉玛依市| 额济纳旗| 桂林市| 重庆市| 杭锦后旗| 宜春市| 定州市| 河源市| 陆河县| 栾城县| 万安县| 叙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