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章 衝突

李鴻基沒有杜鄖預料的太大反應,只是哦了一聲,“原來是田貴妃的父親,雖然有咕名釣譽之嫌,但此舉倒是也不違法,就由他去吧。”

一陣小孩的哭聲傳來,衆人忙向哭聲處看去,只見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孤凌凌的站在一邊,旁邊沒有一個大人,難怪會大哭不止。

現在人羣大部分集到牌坊下,等待田廣或者是他的家人派發紅包,這個小女孩的父母想必是急於拿紅包,連自己的女兒丟了都不知。

李鴻基嘆了一口氣,對廖太沖道:“派個人過去守著,等她父母過來吧。”

此時皇帝身邊空了出來,已有不少先前出發的侍衛發現了皇帝的身影,分散在皇帝的四周,廖太沖鬆了一口氣,示意旁邊的一個侍衛去照顧那個小女孩。

那名侍衛得到指令,無奈的跑到正在哇哇大哭的小女孩旁邊,皇帝的侍衛除了從民間招集武功高強者外,其他都是從近衛軍中挑選,近衛軍又是從野戰軍中挑選,他們成爲侍衛後還要接受特種訓練,可以說是精銳中的精銳,身上自然有股驃悍之氣,那名侍衛自以爲露出和藹的笑容,小女孩見到他過來卻哭得更兇。

那名侍衛頓時手足無措,要他打架肯定是沒問題,要他哄一個小女孩可是高難度的動作,遠處的其他侍衛看著自己同僚狼狽的樣子,一個個臉上都古怪地很。

李鴻基看得好笑。揚聲道:“把她帶過來吧。”

侍衛聽到皇帝吩咐,如蒙大赦,牽著那個小女孩的手走向皇帝身邊。李鴻基看著這個小女孩一身全新的棉衣,腳上地小紅鞋上用的是綢緞做的鞋面,脖子上還掛有兩個小銀環。不象一般貧窮人家地孩子。

心中不由納悶。她地父母難道爲了貪圖一個小紅包到了連女兒都不顧地地步。

看著這個女孩如粉雕玉琢般可愛,李鴻基忍不住將她抱了起來,連哄了數句,或許李鴻基經常跟兩個兒子玩耍,哄小孩有了經驗,那個小女孩停止了哭泣。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打量著抱著她的李鴻基。

李鴻基忙問道:“小姑娘,你家大人呢?”

“不見了。”小女孩嘴一扁,又要哭起來。

李鴻基大急:“不哭。不哭,他們肯定馬上就會來找你。”

小女孩對李鴻基的話半信半疑:“真的?”

“當然,叔叔不會騙你,你很快就會見到他們了,你叫什麼名字?”

“爹爹說女孩的名字不能隨便告訴別人。”小姑娘奶聲奶氣地話,逗得侍衛們都笑了起來。

遠處傳來了數聲呼喊:“囡囡、囡囡。”

小姑娘高興起來,指著聲音傳來的方向,喊道:“爹爹,爹爹。”

李鴻基順著小姑娘手指的方向看去,見到一個青年文士正惶急的大喊大叫,聽到小姑娘地叫聲,方纔一喜,急向李鴻基的方向奔來,只是還隔著老遠,就被侍衛攔住。

這個青年文士心中雖急,卻並非莽撞之人,看到那些侍衛的模樣,就知道抱著自己女兒的人恐怕貴不可言,他剛纔丟掉了女兒,宛如失了魂魄,此時被侍衛攔住,卻不敢硬闖,只得跳腳大喊:“那是我女兒,那是我女兒。”

李鴻基喝道:“放他過來。”

侍衛依言放開了那名青年文士去路,他急忙奔到李鴻基的身邊,將女兒接過,不住的道謝。

李鴻基看他舉止文雅,只是身上的衣服卻被扯破,頭上的方巾也歪到了一邊,心中不喜:“謝就不必了,下次記得把自己孩子看住了,看你也不象窮苦之人,爲了一點小錢不值當。”

那人漲紅了臉:“兄臺教訓的是,不過晚生並非是貪圖小錢,只是被人擠著身不由己,若非兄臺,晚生把女兒丟失,一家子人非被急死不可,那罪過就大了。”說完,又向李鴻基鞠了一躬。

李鴻基臉色稍齊:“如此倒是錯怪你了,把女兒看好了,千萬不要再丟了。”

“是,是,不會再丟了。”見李鴻基就要走,他連忙道:“兄臺幫忙照看小女,等於救了晚生一家人,晚生定要回報,還沒請教兄臺名字。”

“不必了,咱們只是萍水相逢,說不定此後就再也見不著面,用不著報答。”

“一定要的,一定要的。”

杜鄖在旁邊見到那個呆子攔住皇帝的去路,看得大爲不耐,若非此時不能露出皇帝的身份,恐怕馬上就會吩咐人把他拖下去,不由陰陽怪氣的道:“喲嗬,倒是纏上了,也不看我們爺是什麼身份,用得著你報答嗎?”

那人被杜鄖說得一愣,李鴻基沒有理他,直接從他身邊走過,只是走了數十步,那人又氣喘息息的跟了上來,兩名侍衛連忙上去將他攔住,那人只得大聲嚷道:“兄臺施恩不望報,有古君子之風,只是晚生受人之恩,卻連恩公的名字也不知道,未免狼心狗肺,還望兄臺能告之姓名,若晚生不能報答,回家必定給兄臺立上長生碑,一天早晚三柱香,保佑兄臺一生平平安安,大富大貴。”

杜鄖被他說差點笑出聲來,李鴻基掃了他一眼:“很好笑嗎。”

杜鄖點了一下頭:“我看他不是看到皇上身份非同小可,想借故攀親,就是讀書讀傻了腦袋。”

李鴻基轉向廖太沖道:“你又怎麼想?”

廖太沖道:“回稟皇上,我看倒象個性情中人。”

“朕說過多少遍了,出來了不管身邊有沒有人,不能叫朕皇上,要叫老爺。”

“是,老爺,只是老爺你剛纔自稱……自稱……”

“對。朕也不能說朕了,要稱我。”李鴻基尷尬了一下,纔回頭道:“讓他過來。”

得到吩咐地侍衛才重新讓那對父女來到身邊。李鴻基含笑道:“你說要報答,你能報答什麼?”

那人連忙在身上摸了一下,找出了一個錢袋。裡面頓時傳來一陣叮鐺、叮鐺的銀元撞擊聲。李鴻基估模了一下。裡面至少有十多個銀幣,能隨身攜帶這麼多錢的人根本不會在意別人派發地一個小紅包,李鴻基倒是相信了他剛纔所說是被人羣衝散,而非是自己要去搶那紅包。

那人剛押手進錢袋掏錢,看了看周圍隱約佈置的數十名侍衛又覺得不妥,這點錢對一般人來講數目不小。對於眼前之人,恐怕看都懶得看一眼,掏錢的手頓時停了下來:“晚生……晚生……”

“這樣,你對城隍廟熟不熟?如果熟就充當一次嚮導。如此則算報答了恩情如何?”

李鴻基久處上位,自有一股威嚴,那人被李鴻基掃了幾下,只覺得雙腿發軟,連忙回道:“熟,熟,晚生和觀中道長頗有交情,兄臺要遊這城隍廟,晚生做嚮導再合適不過。”

此時田廣地紅包還沒有派發完畢,人羣都集在他哪裡,去觀中地道路倒是趟開,不再象剛纔那般擁擠,那人懷抱著女兒在前頭領路,不時回過頭來望李鴻基幾眼。

到了城隍廟門口,他到底忍不住:“晚生姓張,賤名文熙,兄臺如何稱呼?”

“我姓李。”

張文熙地嘴張了幾下,見李鴻基不願說出名字,終於死心:“李兄裡面請。”邁進了城隍廟的門檻。

城隍廟最前面就是文昌閣,文昌閣是正殿,祀奉著城隍大神,兩旁分列八大將、判官、牛頭、馬面、黑白無常一個不落,廟中已有不少人,許多人跪在各個神像下,小聲的說出他們的所求,也有人只是默默禱告。

大殿之上,男女混雜在一起,女的多是求自己的相公出人頭地,男地多是求自己能飛黃騰達,也還有未出閨的姑娘小心的求著自己能嫁得如意郎君。

張文熙果然對這裡很熟,他一進來,幾個正在收香油錢的小道士紛紛向他問好,張文熙含笑地拉住一個小道士:“清塵仙長在不在?”

一個小道土合什道:“張居士來了,祖師爺正在後殿接待貴客,還請張居士稍待。”

張文熙一愣:“什麼樣的貴客要讓觀主親自接待?”

那名小道士悄聲的道:“當然是國丈的家人。”

張文熙一拍自己的腦袋:“瞧我都差點忘了,今天田國丈在外面派發紅包,他的家人自然有來,只是他們有錢倒也罷了,也不組織好,亂來一通,當心惹出大禍。”

田國丈派發紅包,差點把他父女衝散,張文熙心中不免有冤氣,自然沒什麼好話。

小道士忙噓了一口氣:“居士慎言,這可是當朝國丈。”

張文熙剛纔的話只是脫口而出,倒也不想給自己惹麻煩:“今天我陪一位朋友來遊城隍廟,清塵仙長有事那我就不打擾了,我自陪朋友轉一圈就是。”

小道士合什道:“居士請便。”又不放心的囑了一句:“居士如果碰到國丈家人,還請注意禮節。”顯然是小道士聽出剛纔張文熙話中對國丈沒有崇敬之意。

“好了,我知道了。”張文熙不耐煩的回到。

張文熙快步追上李鴻基,歉意的道:“李兄,可惜觀主今天另有要事,不能參觀完後還可以留在這些吃一頓素菜,這裡的素菜色香味齊全,錯過實在太過可惜。”

說著,帶著李鴻基等人跨過文昌閣,文昌閣後面是鐘樓,鐘樓後有一道數百米長的青石甬道直達二門,李鴻基踏在青石板上,笑道:“我只是隨便走走,吃不吃菜無所謂。”

一個童音響了起來:“我要吃素菜,我要吃素菜。”

張文熙溺愛的摸了一下女兒的腦袋:“乖,今天吃不成了,改成爹爹帶你來這裡大吃一頓。”

小姑娘嚥了一口口水,她顯然對這裡的素菜念念不忘,眼睛溜溜的轉了數下,見張文熙一臉正經的看著她,知道今天的素菜泡了湯,只得道:“那好,爹爹不準騙人,下次一定要再帶囡囡出來吃素菜。”

“好大的口氣,都城隍廟的素菜豈是想吃就吃。”說話間,一個富態的中年人從戲樓裡轉了出來。

他瞧見張文熙父女,嘴裡輕蔑的哼了一聲,轉向李鴻基一行人時,卻是愣了一下才道:“對不起,我家老爺和公子在後面,你們不能進去。”他本來是想喝斥的,只是臨到嘴邊,口氣卻放緩了不少。

張文熙瞧出這個中年人正是國丈府的管家田信,他心中本來就對國丈府有氣,又仗著和觀主交好,這裡一向隨他走動,如今在自己的恩公面前更是不能忍讓,不由哼道:“怎麼,這城隍廟是國丈家開的不成,怎麼就不能進去。”

田信不由上上下下打量起張文熙來,他身爲田府的總管,眼睛當然很毒,張文熙身上雖然穿得不算寒酸,卻怎麼也不象可以惹國丈府的人,只是對方冷言冷語,一幅有持無恐的樣子,不知他的信心是從何而來。

田信不由將目光轉向李鴻基,李鴻基眼睛一掃過來,他只覺得心中一寒,連忙低下了頭,他在田府做了十幾年的總管,自然見過李鴻基,只是時隔太久,他早已無映象,被李鴻基的眼光一掃就低頭,回過神來心中不由一陣不忿。

他看向那些侍衛時,心中若有所思,這些人一個個身材高大,渾身充滿驃悍之氣,絕不象普通人家的護衛,反而更象是軍人。

田信點了點頭,原來是有人撐腰,難怪那個文弱書生模樣的人會不把國丈府放在眼中,只是他身爲田府的總管,又怕過何人,哪怕對方來的是朝中一品大員,也得給國丈府幾分臉色。

“這裡雖然不是國丈府,但總有一個先來後到,我們已將這裡包了,自然不能再進人,怎麼,還有什麼問題嗎?”摸不清李鴻基的底細,田信的語氣到底不敢太過強硬。

李鴻基並不想與田廣引起什麼衝突讓田玉珠難堪,開口道:“算了,咱們迴轉吧。”

杜鄖瞪著眼正想看田信的好戲,沒想到皇帝會偃旗息鼓,嘴裡不由都嚷了一句:“算你小子好運。”

第33章 鰲拜之死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20章 計議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14章 滔天陷井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30章 流言殺人第11章 結拜上第21章 夜襲上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60章 長沙第3章 北方之議第62章 鏡子第13章 攻城第63章 軍情第88章 召見第27章 捨身渡河第9章 投降第51章 後患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13章 逆襲丹江第96章 逃亡之路第55章 佟氏毒計第25章 覆滅第8章 殺雞駭猴第35章 吳府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53章 瘋狂第49章 裂痕第1章 心動第13章 諜戰下第55章 刺客餘波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11章 賺錢下第8章 唐軍入川第57章 緊追不捨第27章 殺,放?第2章 竹藍打水第64章 狼性難改第12章 立足之戰第4章 試探第8章 收買第31章 活擒第2章 登陸苦戰第55章 佟氏毒計第19章 初戰下第71章 中招第48章 贈槍第12章 立足之戰第25章 洪承疇(下)第9章 投降第34章 兵與賊(上)第16章 炮臺血戰第28章 三方迥異第47章 各佔半城第39章 美女威力第26章 嚴肅軍紀第14章 歸化城(上)第7章 人爲財死第2章 巧遇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8章 邢秀娘下第58章 交惡第48章 爭功第75章 勢如破竹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13章 烽火連天下第33章 百炮齊射第20章 箭舞飛揚第9章 冒犯第76章 投降也難第20章 下馬威第30章 崇禎被俘第63章 機器第24章 一敗塗地第87章 練兵第4章 火起第34章 兵與賊下第73章 光澤縣第64章 任務第59章 混亂第80章 鼓動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41章 當街傷人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52章 鑑寶會(三)第16章 疲敵第16章 法不責衆下第67章 海戰第30章 直搗盛京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20章 席捲甘肅第58章 戲正酣第22章 斷後第52章 忍辱負重第10章 盧象升(上)
第33章 鰲拜之死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20章 計議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14章 滔天陷井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30章 流言殺人第11章 結拜上第21章 夜襲上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60章 長沙第3章 北方之議第62章 鏡子第13章 攻城第63章 軍情第88章 召見第27章 捨身渡河第9章 投降第51章 後患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13章 逆襲丹江第96章 逃亡之路第55章 佟氏毒計第25章 覆滅第8章 殺雞駭猴第35章 吳府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53章 瘋狂第49章 裂痕第1章 心動第13章 諜戰下第55章 刺客餘波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11章 賺錢下第8章 唐軍入川第57章 緊追不捨第27章 殺,放?第2章 竹藍打水第64章 狼性難改第12章 立足之戰第4章 試探第8章 收買第31章 活擒第2章 登陸苦戰第55章 佟氏毒計第19章 初戰下第71章 中招第48章 贈槍第12章 立足之戰第25章 洪承疇(下)第9章 投降第34章 兵與賊(上)第16章 炮臺血戰第28章 三方迥異第47章 各佔半城第39章 美女威力第26章 嚴肅軍紀第14章 歸化城(上)第7章 人爲財死第2章 巧遇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8章 邢秀娘下第58章 交惡第48章 爭功第75章 勢如破竹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13章 烽火連天下第33章 百炮齊射第20章 箭舞飛揚第9章 冒犯第76章 投降也難第20章 下馬威第30章 崇禎被俘第63章 機器第24章 一敗塗地第87章 練兵第4章 火起第34章 兵與賊下第73章 光澤縣第64章 任務第59章 混亂第80章 鼓動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41章 當街傷人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52章 鑑寶會(三)第16章 疲敵第16章 法不責衆下第67章 海戰第30章 直搗盛京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20章 席捲甘肅第58章 戲正酣第22章 斷後第52章 忍辱負重第10章 盧象升(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黄县| 乡宁县| 南岸区| 信阳市| 湘乡市| 儋州市| 龙胜| 望城县| 鹿邑县| 扎囊县| 甘洛县| 宝山区| 酉阳| 长宁县| 修文县| 孟津县| 宝坻区| 汉源县| 呼玛县| 贞丰县| 华阴市| 贵南县| 城市| 将乐县| 昭苏县| 神农架林区| 江门市| 波密县| 莱西市| 夹江县| 普陀区| 东辽县| 海原县| 博兴县| 镇雄县| 双江| 安义县| 商都县| 禄丰县| 昌都县| 五家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