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章 慘烈攻城上

闖軍的二十門大炮一起轟鳴,簡直是驚天動地,不守士兵都已經習慣了這種聲音,只要有了他,就沒有闖軍攻不下的城,所有的人都望著太原城頭,毫不懷疑短期就能進入此城。

大炮準確的擊在了太原城頭上,濺起一陣陣塵土,城內卻毫無動靜,彷彿闖軍現在進攻的是一座空城,也沒見有人被大炮炸起。

闖軍又連開了數輪大炮,城內還是毫無動靜,李鴻基放下了望遠鏡,對身邊的趙勝說道:“奇怪,怎麼城內一點動靜也沒有。”

拓養坤在旁邊說道:“一定是官軍嚇得落慌而逃了。”

趙勝道:“就算如此,城內應該還有百姓吧,怎麼會沒有一點聲息。”

李鴻基馬上把賀珍叫過來,問道:“其它三門有什麼動靜。”

賀珍道:“沒有啊,我軍的遊騎一直監視著,三門一直緊閉,都沒有開過。”

闖軍人手不夠,乾脆只攻一面,同時派出數千騎兵,一直遊弋在三門附近,一旦有人逃走,馬上可以用騎兵追擊,同時也可隔斷城內城外的連繫。

衆人對城內的情況都摸不著頭腦,雖然城內也有闖軍的細作,但許鼎臣從三天前就不許一人進出,所以一點消息也傳不出來。

李鴻基想了一下,不知官軍是什麼意思,不管了,反正我拿大炮打著你就得受,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命令炮兵首先轟擊城門。

轟隆隆,又有數輪炮擊過去了,太原的城門終於撐受不住如此重擊,轟然倒榻,露在衆人眼中的卻不是什麼街道,而是一堆高高的石頭,太原的城門早已被許鼎臣派人用巨石堵死了。

闖軍見大門倒塌,歡呼起來,炮聲也停止了,等到硝煙過後,看到被堵得滿滿的城門,歡呼聲頓時嘎然而止。

李鴻基放了心,原來官兵還是想死守,只是怕闖軍的大炮,估計官兵都躲了起來,吩咐孫和鼎道:“繼續炮擊,把城牆給轟倒。”

孫和鼎應了一聲:“繼續炮擊,把城牆轟倒。”

闖軍的大炮重新發出了怒吼,一個時辰過去了,太原城牆已有多處塌陷,李鴻基吩咐繼續開炮,直到把塌陷的地方連成片爲此,闖軍的炮聲繼續不停,遠離城牆的官兵看著四處飛濺的泥土石塊,暗暗咋舌:“乖乖,賊軍的大炮還真是利害,若是大家站在城頭,不知要死多少人。”對許鼎臣反而佩服起來,闖軍的大炮非但沒有嚇倒官兵的鬥志,反而都等著闖軍進來再大幹一場。

又是十幾輪炮擊過去了,太原的城頭已經破得不成樣子了,倒塌了多處,城內的情況都露了出來,也可以看到一片一片的瓦房了,闖軍都躍躍於試,官軍也緊張的等著闖軍攻城。

拓養坤已按耐不住了:“闖王,下令吧,我們衝進去。”

李鴻基搖了搖頭:“你忘了潼關是怎麼拿下的嗎,官軍一定等在暗處,就等我們衝過去,何必麻煩呢,直接用大炮不是更好嗎。”

拓養坤恍然大悟:“奶奶的,差點上當了。”

李鴻基吩咐炮兵馬上延伸射擊,將街道清理出來,沿徒兩邊的房屋全部炸掉。

官兵正守在各個房內,望眼欲穿和等著闖軍的進攻,轟隆隆的炮聲又起,這次是直接躍過城牆炸房屋,躲在裡面的官兵措不及防,剎時被炸了個血肉橫飛,李鴻基的望遠鏡裡頓時看到了一個個被炸上天空的身體,正是官兵的裝述。

官兵知道闖軍大炮的射程很遠,本來都躲在遠離城牆五六裡處,但後來許鼎臣看到闖軍的大炮只打城牆,以爲闖軍只要城牆塌了馬上就會攻城,所以又派人潛伏到前面的房中,這次卻被闖軍打了個正著,前方的官兵捱了數輪炮擊後,看到同伴被炸到天空的慘像,再也忍受不下去,紛紛向後逃去。

闖軍原先不炸城內的房屋是因有城牆擋著,看不到炮擊效果,如今沒有了城牆,當然是照炸不誤,許鼎臣和衆人合計數天的妙計隨著闖軍大炮的不停轟炸,一點作用也沒有,官兵的逃跑更激起了闖軍炮手的振奮,以前打了半天,都好象做無用功,鬱悶得很,這次專檢人多的地方炸,官兵頓時被炸得哭爹喊娘。

直到天黑,李鴻基才讓大炮停止了下來,城內前方五里已空無一人。

旁邊臨時組織起來的數萬青壯的勇氣也在迅速消失,人家一直不進來,就這麼挨個轟下去怎麼辦,卻沒有人去想,太原足有數萬幢房屋,闖軍只有二十門大炮,轟個數月也不能把太原的房屋炸完,許多人都偷偷躲回了家,許鼎臣費盡心計,拼起來的八萬青壯一夜之間散了一大半,若非城門緊閉,非引起一片逃難狂潮不可。

當晚,許鼎臣重把大家招聚起來商議守城的對策,此時許鼎臣白天的鎮定自若已經沒有了,臉上一片驚慌。望了帳下的衆將道:“賊軍不進城,大家看看有什麼好辦法沒有。”

艾成年道:“爲今之計,只有和賊軍夜戰纔有希望取勝。”

副將應時盛道:“末將願領三千精兵去攻闖軍的大營。”

佈政史趙建極卻反對,道:“敵軍數萬人紮在城外,豈能沒有防備,區區三千人能濟何事,若要夜戰,也需全軍出動纔有勝算,目前闖軍滿打滿算也就二十門大炮,我軍只要堅持不戰,闖軍總要進城,到時再依靠人數優勢,勝算更大。”

艾萬年道:“不能,兵貴在精不在多,夜戰更是如此,人多反無誤事,如果我們放任賊軍大炮一直炸下去,不說百姓會害怕不願再抵抗,就是官軍也會士氣低落,到時賊軍進城,我方人再多也沒用。”

許鼎臣見艾萬年堅持,所說極有道理,心想此處以他經歷戰事最多,也許可行,遂同意派出應時盛夜襲。

第14章 漁翁第17章 埋伏第33章 百炮齊射第13章 烽火連天下第10章 盧象升(上)第7章 軍火第8章 火槍第20章 計議第31章 活擒第43章 死得其所第50章 形勢分折第8章 邢秀娘下第6章 調兵遣將第54章 遭遇第80章 優厚條件第82章 峰迴路轉第25章 新的一年第52章 萬事齊備第26章 追殺第43章 三道試題第58章 戲正酣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7章 邢秀娘上第38章 惡作劇第9章 遇襲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73章 光澤縣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36章 臨陣招兵第63章 軍情第12章 貪慾下第7章 斬新一頁第17章 爭論第68章 各有損失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47章 金幣狂熱第6章 封王大典第55章 刺客餘波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6章 忠孝難全第12章 飽曖第36章 臨陣招兵第60章 強權第5章 定都之爭第16章 沙地行軍第21章 草原巨城第25章 潰敗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55章 思謀脫困第36章 互探第7章 邢秀娘上第35章 家與君第15章 草原血淚下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62章 派別第62章 大屠殺第17章 重振夫綱第49章 身份轉變第11章 討明檄文第95章 行刑第8章 折服上第15章 兵器第12章 貪慾下第10章 伐明之策第5章 遷移第27章 逃亡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4章 火起第7章 邢秀娘上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46章 談判籌碼第19章 心思第17章 爭論第21章 合圍第7章 出使第52章 萬事齊備第7章 軍火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52章 姐妹相認第34章 兵與賊(上)第2章 戰略大計第38章 緬甸第2章 面子問題(上)第10章 訓斥第1章 歸來第23章 撤離第1章 助餉第1章 助餉第64章 任務第46章 援軍第5章 伐明三策第14章 結婚下第49章 長安第78章 聯合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34章 兵與賊(上)第44章 初展才華
第14章 漁翁第17章 埋伏第33章 百炮齊射第13章 烽火連天下第10章 盧象升(上)第7章 軍火第8章 火槍第20章 計議第31章 活擒第43章 死得其所第50章 形勢分折第8章 邢秀娘下第6章 調兵遣將第54章 遭遇第80章 優厚條件第82章 峰迴路轉第25章 新的一年第52章 萬事齊備第26章 追殺第43章 三道試題第58章 戲正酣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7章 邢秀娘上第38章 惡作劇第9章 遇襲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73章 光澤縣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36章 臨陣招兵第63章 軍情第12章 貪慾下第7章 斬新一頁第17章 爭論第68章 各有損失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47章 金幣狂熱第6章 封王大典第55章 刺客餘波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6章 忠孝難全第12章 飽曖第36章 臨陣招兵第60章 強權第5章 定都之爭第16章 沙地行軍第21章 草原巨城第25章 潰敗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55章 思謀脫困第36章 互探第7章 邢秀娘上第35章 家與君第15章 草原血淚下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62章 派別第62章 大屠殺第17章 重振夫綱第49章 身份轉變第11章 討明檄文第95章 行刑第8章 折服上第15章 兵器第12章 貪慾下第10章 伐明之策第5章 遷移第27章 逃亡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4章 火起第7章 邢秀娘上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46章 談判籌碼第19章 心思第17章 爭論第21章 合圍第7章 出使第52章 萬事齊備第7章 軍火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52章 姐妹相認第34章 兵與賊(上)第2章 戰略大計第38章 緬甸第2章 面子問題(上)第10章 訓斥第1章 歸來第23章 撤離第1章 助餉第1章 助餉第64章 任務第46章 援軍第5章 伐明三策第14章 結婚下第49章 長安第78章 聯合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34章 兵與賊(上)第44章 初展才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溪县| 麦盖提县| 疏附县| 兰考县| 河池市| 宝兴县| 渝中区| 汉寿县| 无棣县| 延庆县| 三都| 贵德县| 大兴区| 巫溪县| 万荣县| 水富县| 许昌市| 汶川县| 腾冲县| 防城港市| 浦江县| 周口市| 永胜县| 钟山县| 金阳县| 乌兰县| 澄江县| 五大连池市| 商南县| 安多县| 久治县| 萨迦县| 永修县| 和政县| 靖宇县| 巴马| 齐齐哈尔市| 仲巴县| 调兵山市| 清水县| 新巴尔虎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