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0章 優厚條件

對於皇帝對弘光朝換地計劃的評價,賀景保持了沉默,田淑英卻忍不住嬌聲插話:“皇上說得好奇怪,怎麼又是天才又是白癡。”

田淑英到底是十六七歲的少女,入宮後一直得到皇帝的寵愛,李鴻基又不對她禁予各種規矩,已將入宮前父親對她的教導拋到了腦後,纔敢在皇帝面前插話。

李鴻基笑道:“說天才,這個換地計劃當然可以解決弘光朝目前的困境,說白癡嗎,他們卻只是一廂情願,認爲多給土地就能換回,卻不知朕怎再容忍弘光朝繼續存在下去。”

田淑英張著小嘴,大爲驚訝:“皇上若要滅弘光朝,爲何又讓大軍不動。”

李鴻基微微一笑,卻不答話,田淑英在旁邊搖了搖皇帝的手臂幾下,嬌嗔不依,李鴻基對旁邊的陳貞慧道:“你來回答朕愛妃的問題。”

陳貞慧應了一聲:“是。”對田淑英拱了拱手才道:“回娘娘,我軍與弘光朝訂有互不侵犯的協議,若是對方不來進攻我們,我們不能背信棄義。”

田淑英卻不相信會如此簡單,若是弘光朝一直不動手,難道唐軍就會一直忍著不成,只是此時田淑英已不便再問。

李過請示道:“萬歲,那個王鐸來到後,可不可以不讓微臣接待?”

李過已被上次的鄭興纏怕了,這次聽到了王鐸的來意,恐怕皇帝也不會輕易見他。還是推掉的好。

李鴻基笑罵:“沒出息,也罷。你這個粗鄙也不好用來接待王鐸,這次就由陳愛卿接手吧。”

陳貞慧連忙應命,李過鬆了一口氣,一點也不以皇帝罵他粗鄙爲嘻。

王鐸是天啓二年地進士。算是三朝老臣,他幼時貧寒,過著一日不能兩粥的生活,卻博學好古,工詩文。詩文書畫皆有成就,尤其書法獨具特色,世稱“神筆王鐸”。

他中進士時,正值魏忠賢剛剛伸手把持朝政,王鐸雖然只是一個新進進士,卻敢於同魏忠賢作對。若不是魏忠賢沒把他放在眼中,他說不定早已被貶或被殺,崇禎即位後,王鐸得烈重用,官至禮部尚書,弘光朝又成爲東閣大學士。

只是王鐸做官幾十年下來,青年時期地傲骨早已全部沒了。纔會爲皇帝寫下那幅玩物喪志的對聯,讓衆臣對他圬病,這次一時衝動,參與到逼死皇帝的寵信太臨田成中,事後王鐸怕皇帝記仇,也是非常懊惱。才搶著出使唐軍,以期立下功勞,讓皇帝打消對他的怨言。

只是此番出使,也讓王鐸吃了不少苦頭。唐軍已將海道全都封鎖,從應天府到福建。路途遙遠,在浙江時,還可以乘坐馬車,到了福建,卻盡是山路,王鐸等人只得棄車乘馬,他地隨從更是得挑著重擔。

爲了此次換地計劃能夠順利,弘光帝咬牙從宮中選出許多重寶,作爲送給唐皇的禮物,這些東西都是以前福王府累積下的珍藏,當初老福王就番時,可是把萬曆的皇宮內庫搬空了一大半,雖然在逃出洛陽時,東西丟失了不少,但精品卻都帶了出來,王鐸陀次足足帶了十數箱寶物,每一箱價值都不下十萬兩白銀,弘光帝算是出了血本。

王鐸年已過四旬,他是進士出身,雖然自幼家貧,吃過不少苦頭,此番爲官十幾年,早不是原先的窮家小子,身嬌肉貴,騎了二天馬,已是雙股生疼,他卻不敢稍加擔擱,急忙向福州趕去。

此時浙閩邊境已調聚了弘光朝十萬大軍,何騰蛟還在源源不斷的調兵,浙江的動靜唐軍當然知曉,自然也不甘示弱,王鐸已遇到了數撥唐軍正往閡浙邊境趕去,他更是心急如焚,萬一雙方打起來,他這次出使不但前功盡棄,可能還有性命之憂。

唐軍看到這隊逆流而上的隊伍也是感到奇怪,他們打著爲皇帝送禮的名義,唐軍倒是不爲難,只是心裡不免嘀咕,雙方眼看就要打起來,弘光朝還送什麼禮?

等到王鐸趕到福州時,他的雙股由於騎馬已磨得鮮血淋淋了,走路都差點不穩,不過,此時年輕時地吃苦精神好象又回到了他身上,不顧疲勞,向接待他的陳貞慧呈上禮物馬上就提出要拜見唐皇。

陳貞慧的父親陳於廷官至左都御史,和王鐸早有交往,論起輩分來,陳貞慧還是王鐸的世侄,因此王鐸見到是陳貞慧接待,不由大喜過望,憑著與陳貞慧父親的關係,就是換地不成至少也無性命之憂。

陳貞慧對王鐸的要求滿口答應,將王鐸所送的禮物全部照單收下,並表示他馬上就會獲得皇帝地接見。王鐸所帶來地禮物全部送到了皇帝的臨時行轅福州府衙,李鴻基吩咐將一個個箱子打開,一件件精美的寶物展現出來,名家字畫,青銅寶物,金縷玉衣,應有盡有。

這些東西陳貞慧不敢先看,也是第一次見到,不由看直了眼,這裡面最爲貴重的是有一件戰國時期的銅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方案通高一尺,上框長一尺五,環座徑九寸六,重近四十斤。

此案周身飾錯金銀花紋。難得地連漆制案面都保存完全。下部有兩牡兩牝四隻側臥的梅花鹿環列,四肢蜷曲,馱一圓環形底座。中間部分於環座的弧面上,立有四條神龍,分向四方。四龍獨首雙尾。龍身蟠環糾結之間四面各有一鳳,引頸長鳴,展翅欲飛。上部龍頂斗拱承一方形案框,斗拱和案框飾勾連雲紋。此案動靜結合,疏密得當,一幅特殊的龍飛鳳舞圖躍然眼前。

這種東西只有皇室才能收葳,陳貞慧雖然看得眼讒,卻不敢向皇帝討要,只得抓緊機會細細觀摩。李鴻基卻對這些東西毫無興趣,只掃了一眼就示意侍衛收起來。

陳貞慧只得戀戀不捨地收起目光,田淑英看上了那件金縷玉衣,卻是捨不得放手,李鴻基淡淡的道:“既然你喜歡,那就收起來吧。”

田淑英欣喜地嗯了一聲,卻還是把金縷玉衣放進了箱中,李鴻基大感興奇怪:“怎麼,你不喜歡麼?”

田淑英咬了咬牙:“皇后和幾位淑妃娘娘尚且沒選,臣妾若是選了,於禮不合。”

李鴻基一愣,想到留在西安的邢秀娘,田玉珠等人,確實不宜引起糾紛:“難得你識大體,也好,以後朕再找機會賜予你就是。”

“謝皇上。”聽到皇帝如此說,田淑英剛纔的那點不捨也丟開,頓時笑面如花。

陳貞慧見那些東西都被皇帝的侍衛收了起來,回過神來,道:“皇上,不知什麼時候可以召見王鐸。”

李鴻基沉吟了一下才道:“先等幾天吧,等廣東傳來確切消息再說。”

李過在後聽得吐了一下舌頭,暗道果然又要讓人等,幸好不是自己來接待,否則還不煩死,陳貞慧應了一聲,卻沒有一絲怕麻煩的神色。

唐軍攻福建時,廣東的周若軍本想率軍來援,其軍隊都已到了閩粵邊境,無奈兩家根本不能信任,鄭芝龍對周家防的比唐軍還嚴,命令粵閡邊境的鄭軍對周家的軍隊嚴防死守,不能周家一兵一卒進福建。

周若軍無奈,爲了不讓唐軍沾便宜,只得將閩粵邊境的軍隊盡數撤離,鄭芝龍投降唐軍後,廣東的軍隊才重新回到了閡魯邊境佈防,只是鄭芝龍開頭守得旗鼓相當,一垮起來卻是不可收拾,導致廣東軍根本來不及反應,就被唐軍攻領了不少要地,如今廣東等於是留下了任由唐軍進出的門戶。

唐軍雖然沒有對廣東進攻,但時時刻刻保持可以突擊的姿態,給周若軍很大的壓力,李鴻基並不想象福建一樣對廣東進行硬攻。

對於鄭芝龍,李鴻基還是有把握他不會棄地逃到海上,而對周若軍這個人,李鴻基卻是一點把握也沒有,廣東讓周若軍治理的水潑不進,唐軍的情報部門得不到多少有用信息,只是知道廣東的軍隊很強,在陸地上遠強於福建,就是海上實力也不比福建稍弱。

唐軍就是花大力氣攻下廣東,若是周若軍逃到海上,難道還要和周家在海上決戰,那即使勝了,也非得賠上剛到手的水師不可,若是失敗,更是不可收恰。

因此李鴻基一攻下福建,一方面派人搶佔了閩粵前線的要地,擺出一幅馬上進攻的態勢,另一方面卻派出李巖爲使者,向周若軍召降,許諾的條件遠比福建優厚,周若軍不但可以做廣東總督,周家的水師也可以仍然歸周若軍統領,只要宣誓效忠大唐,每年向朝廷交納賦稅就可以。

李鴻基相信這樣優厚的條件周若軍不可能不動心,現在唐軍需要的是時間,只要快速統一全國,隨著唐軍水師強大起來,也不用怕區區一個廣東的水師,至於陸上,更是翻不了身,以後再慢慢收回廣東的權力。

李鴻基本來估計廣東易幟的消息還要快於王鐸的到來,到時自然可以滿口答應弘光朝的條件,等到得到弘光朝的地盤後,再宣佈廣東投降唐軍,到時弘光朝君臣上下臉色肯定會很難看。只是廣東的消息遲遲不到,讓李鴻基不由心急。

第30章 突襲第92章 海軍檢閱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40章 敲詐第37章 包圍成都第5章 發財第95章 南巡之議第34章 進退無路第19章 意外連連第2章 面子問題(上)第1章 助餉第23章 自討苦吃第52章 姐妹相認第11章 忠臣孤子第21章 新立大汗第42章 改弦易轍第54章 緩攻第24章 不期而遇第18章 攻城第55章 思謀脫困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13章 諜戰下第37章 家事難斷第16章 援軍第42章 大比武下第57章 吞併第21章 蒙人攻營第38章 惡作劇第8章 火槍第4章 兵指何方第15章 炮戰第18章 強攻第48章 摟草打兔第37章 包圍成都第55章 思謀脫困第38章 惡作劇第17章 功敗垂成第56章 退避第50章 情報第61章 火燒王府第25章 釣魚城第36章 談判(下)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93章 江陰第36章 臨陣招兵第22章 投效第41章 威攝第13章 烽火連天下第75章 勢如破竹第73章 收穫第5章 勸進第5章 勸進第20章 虎狼之藥第13章 寶雞第73章 光澤縣第90章 使節(下)第94章 私鬥第52章 大軍圍城第16章 炮臺血戰第48章 摟草打兔第12章 禍天之物第16章 三線作戰第94章 大戰重第26章 嚴肅軍紀第45章 難得糊塗第40章 探訪第42章 改弦易轍第96章 臺灣迴歸第6章 忠孝難全第21章 降,不降?第26章 河南大戰上第17章 功敗垂成第66章 矮黑人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33章 蠻人阿奴第22章 斷後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47章 安慶府第59章 混亂第53章 瘋狂第14章 結婚下第47章 相逢不識第49章 逆水逃亡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11章 宴無好宴第95章 南巡之議第32章 皇陵事件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11章 賺錢下第69章 畬族第36章 偶像第14章 歸化城(下)第12章 初攻達縣第13章 攻城第14章 對射第32章 坐困愁城第10章 達縣大戰
第30章 突襲第92章 海軍檢閱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40章 敲詐第37章 包圍成都第5章 發財第95章 南巡之議第34章 進退無路第19章 意外連連第2章 面子問題(上)第1章 助餉第23章 自討苦吃第52章 姐妹相認第11章 忠臣孤子第21章 新立大汗第42章 改弦易轍第54章 緩攻第24章 不期而遇第18章 攻城第55章 思謀脫困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13章 諜戰下第37章 家事難斷第16章 援軍第42章 大比武下第57章 吞併第21章 蒙人攻營第38章 惡作劇第8章 火槍第4章 兵指何方第15章 炮戰第18章 強攻第48章 摟草打兔第37章 包圍成都第55章 思謀脫困第38章 惡作劇第17章 功敗垂成第56章 退避第50章 情報第61章 火燒王府第25章 釣魚城第36章 談判(下)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93章 江陰第36章 臨陣招兵第22章 投效第41章 威攝第13章 烽火連天下第75章 勢如破竹第73章 收穫第5章 勸進第5章 勸進第20章 虎狼之藥第13章 寶雞第73章 光澤縣第90章 使節(下)第94章 私鬥第52章 大軍圍城第16章 炮臺血戰第48章 摟草打兔第12章 禍天之物第16章 三線作戰第94章 大戰重第26章 嚴肅軍紀第45章 難得糊塗第40章 探訪第42章 改弦易轍第96章 臺灣迴歸第6章 忠孝難全第21章 降,不降?第26章 河南大戰上第17章 功敗垂成第66章 矮黑人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33章 蠻人阿奴第22章 斷後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47章 安慶府第59章 混亂第53章 瘋狂第14章 結婚下第47章 相逢不識第49章 逆水逃亡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11章 宴無好宴第95章 南巡之議第32章 皇陵事件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11章 賺錢下第69章 畬族第36章 偶像第14章 歸化城(下)第12章 初攻達縣第13章 攻城第14章 對射第32章 坐困愁城第10章 達縣大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牟定县| 长沙县| 廊坊市| 长宁县| 江陵县| 中方县| 遂溪县| 进贤县| 娄烦县| 祁东县| 虞城县| 泗水县| 文化| 炎陵县| 卢龙县| 商城县| 中江县| 新闻| 全椒县| 遂宁市| 广南县| 定西市| 克什克腾旗| 高雄市| 余庆县| 开原市| 泰和县| 娄底市| 巩义市| 郸城县| 常熟市| 樟树市| 福建省| 禹州市| 沈丘县| 河津市| 辽阳市| 邢台县| 炎陵县| 定日县| 静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