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章 大比武下

何報的長箭準備的插在靶子的正中央,那名持靶之人的手都抖了一下,看得出力量相當大,射過一箭,何報的馬已跑到了前面,回頭向周金挑釁的看了一眼。

周金的位置還沒有調整過來,前面最好的位置已被數人擋住,他們遲疑著不放出手中的箭,周金在後面急得跳腳。

等跑完了半程,各人手中的長箭至少都射出了一支,有手快的甚至三支都已射完,周金卻依然沒有射出一支箭,何報已有二支長箭穩穩的插在靶子上了,後面一支箭雖然沒有隻有七環左右,但現在靶上的箭都只有不到十支,有二支射上去的都廖廖無幾,何報不由有點得意,第三支箭他卻不能輕易射了,一定要等到最好的位置才行。

到了這時,周金反而沉住了氣,他摸了一下箭壺中的三支箭,趁著前面的人射出手中箭之際,騰的加快了馬速,搶佔了正面的位置,他看了看靶子,此時箭靶正在他的正前方向下一點,這正是最好的位置,他掏出了三支箭,用牙咬住了二支,另一支搭上弓弦,“唆,唆。”三支長箭成幾乎連著尾,成一字型的向箭靶飛去。

“奪、奪、奪”三聲,三支長箭穩穩的插在了箭靶上,周金取箭的速度飛快,四周的觀衆幾乎動作都沒有看清,還以爲這就是傳說中的連珠箭,震天般的喝起彩來“周金!周金!周金!”

何報也看得色變。沒想到周金還有這一手,他最後一支箭若不能直射正中,這次可能就要輸。雖然大有可能這一次不能決出前三名,而是會從成績好地中當中再挑出十至十五人賽一場,但如果前三名的優勢明顯。裁判也有可能就此認定前三甲。何報一點大意也不敢出。死死盯著移動的箭靶。

李鴻基在臺上也看得動容:“好箭。”

心想難怪明軍以前地火器部隊和滿人爭鋒總是吃虧,若是滿人每個人的箭術都能達到這個水準,就是用上唐軍的火槍也要吃虧,何況是明軍那種笨重地武器,滿人地騎射雖然沒有個個這麼厲害,但對上明軍那種落後地火器卻是足夠了。

田淑英在旁邊又叫又跳。拼命的爲下面的選手鼓掌加油,把她父親入宮前教給她的禮議忘了個一乾二淨,田弘遇在臺下看到女兒這個樣子全身直髮冷汗,看到皇帝並沒有生氣。才稍微放下了一點心,不過,他心裡卻在想要找個機會提醒女兒,千萬不要得意忘形纔是。

場中的比賽還在緊張的進行,二千米地距離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若是讓馬匹全力奔馳,只是二三分鐘的事,由於作爲目標的靶子速度減慢,一場下來也不過五六分鐘左右,前面很快就要到終點,如果有選手手中的箭仍然沒有射出去,那就要作廢了。

在剩下不到數十米地距離時,何報終於找到機會,他狠狠的射出了手中的長箭,彷彿聽見了自己的長箭入靶的“撲”聲,見到長箭穩穩的插在十環的位置,何報坐在馬上,舉起雙手,任由跨下的駿馬奔向終點,他的支持者也趁機大喊起來:“何報!何報!何報!”

這次移動靶的成績相對於固定靶來說,有點慘不忍睹,十五名選手,每人有三支長箭,總共四十五支長箭,到了靶上的長箭只有二十一支,有一大半的長箭射飛,這些人還是從唐軍中千挑萬選出來的,可見在馬上要射中敵人的困難,多數人恐怕還是要靠運氣。

成績統計出來了,周金和何報都是二十七環排在第一,兩人相識一笑,有點惺惺相惜,何報暗歎自己第二箭處理的太過草率,只有區區七環,否則就會超過周金,後面還有一百多人,焉知沒有人能射出更好的成績,若是有三人以上超過二十七環,他們就沒有希望了。

只是現在沒到他們感嘆的時候,他們必須趕快把馬牽下去,讓自己的愛馬最快恢復馬力,這段賽事馬匹雖然不用使出全力,但還是多多少少會有影響。

他們一下臺,第二場賽馬立即就開始了,四周的觀衆席上又響起震耳欲聾的聲音,觀衆拼命喊著自己支持的選手名字。

下面的比賽雖然精彩,卻沒有何報和周金二人的影響力,比賽也一直波瀾不驚,十場比賽下來,總共有五人取得了二十七環的成績,六人取得了二十六環的成績。

裁判馬上宣佈,取得二十七環成績和二十六環成績的人加賽一場,決定最後的前三甲歸屬,這纔是王對王的比賽,觀衆都興奮起來,喊著各人的名字,這十一人都是佼佼者,最差的人在前面的經賽中也得到過一次前三甲,每個人都有支持者,場中的喊聲亂成一片。

最讓選手們激動的是在皇帝的前面還有數十名美貌的宮女,她們都是以前發放獎牌時上來的,皇帝充許她們自己來挑選夫婿,雖然發獎時他們有眉來眼去,可是誰也不能保證等下的表現不好,到手的美人會飛走,看著同伴的眼光都有點不善起來。

每個人的目光都瞄準了前三,皇帝都在後面親自觀看,美女、榮譽、金錢、功名,只要擠入前三,一切都會有。

“預備,比賽開始。”

裁判一聲令下,十一匹馬一起跑動起來,他們的位置是抽籤決定,周金和何報分別派在第四道和第六道,何仇也擠入了這十一人當中,排在第九道,這雖然不是比速度,但在最內圈的人還是會有優勢,因此十一人的馬位不是直線,而是一道斜線,越在外面的馬位越前。

誰都知道搶戰前面位置的重要性。

與箭靶相差地三十米距離,在一百米之內就能追上,若是能在一百米時搶佔了最內的位置。就意味著可以先發射,那時箭靶上沒有其它箭支的干擾,準確性會大爲增加。而且先發出了第一支箭。第二支。第三支也會有優勢。

不是誰都有周金那樣連發三箭地本事,就是有,準確性也會打個折扣,周金那次也是超水平發揮才能讓三箭都在九環之內,不能三箭都飛了都有可能。

因此前一百米都不象比箭,分明是賽馬~每人都想將馬速盡力提起,搶佔前位,一些急了的人開始使小動作,用馬鞭抽向周圍的馬匹。讓它們受驚讓開,被襲擊地人當然會還手,乾脆用鞭子抽向馬上地騎士。

以前分成十場比賽時,誰也不敢搗亂,否則只能讓本組地人成績全部下降,一個也別想取得好名次,而這次不同,少一個人就少一個竟爭對手,成績差了也不要緊,只要自已在前面就可以,因此一有人搞小動作,大家馬上都心知肚明,好在他們除了馬鞭和弓箭後,沒有其它武器,否則會更加混亂。

弓箭要用來射靶出成績,當然不能使用,再說畢竟是袍澤,若真是把人重傷或置人予死也說不過去,皇帝還在上面看著呢,真要如此,勝利了也說不定有性命之憂,馬鞭卻沒有這個顧慮,一時之間,場中馬鞭齊飛,每個人都劈頭蓋臉的朝其他人抽去,本來不想加入其中的人捱了幾鞭也不由火冒三丈,開始反擊起來。

場中一片混亂,四周的人看得呆了,轉而又轟天般的叫起好來,這比單純看射箭精彩多了。

李鴻基通過望遠鏡中,將每個人的細微動作都看出,見到亂成一團也是一愣,好象制訂比賽規則時忘了不準傷人這條,這幫傢伙爲了勝利都無所不用其極啊。

周金和何報兩人呼聲最響,目標也最聚中,四周地人多有攻向他們,讓兩人手忙腳亂,何仇忙上來替哥哥解圍。裁判也是手足無措,有心喝令停止,見皇帝沒有反應,四周觀衆的叫聲更是熱烈,他嘆了一口氣,素性不管,欣賞起他們的混戰來。

這一次跑了五六百米也沒有一個人射出手中的長箭,許多人記起了比賽地規則,自己的箭不能丟,若是把別人的箭搶走,他們有再好的本事也無可奈何,衆人由馬鞭相交,又改爲搶奪起別人的長箭來,有幾個人的箭措不及防,已灑落在地上,眼見是不能比賽了。

其他人大急,連忙護起自己的箭支來,拼著頭上捱上幾鞭也顧不得了,何報有自己的弟弟護著,首先射出了自己的箭支,準確的插在了箭靶上,其他人才呆了,發現光單打獨鬥連箭也射不出去,場中很快結成了三四個臨時朕盟,或三人一組,或兩人一組,互相掩護,才能射出自己手中的箭支。

到了終點,才結束了這場混亂的局面,有的人手上還握著射不出的箭支,有的人卻沒有射,箭支已沒了,每個人臉上,身上都傷痕累累,到處是鞭跡。頭上雖然有頭盔,但保護不了臉寵,好在大家到底顧著幾分情分,沒有用死力,否則非有人要破相不可。

這次箭靶上的成績更是遭糕,靶上的箭只有九支,其中何報以十三環奪得了第一,周金只射出了一箭,這一箭是九環,奪得了第三,還有一人叫孫路奪得了第二,他射中的兩箭都是五環。

三人站在臺上,看到彼此的衣服都是破破爛爛,血跡斑斑,不由會心笑起來,剛纔打人時誰都可能抽過對方鞭子,此時也無心計較了。

李鴻基本來有心這次和田淑英一起頒獎,見此改變了主意,讓宋獻策代爲頒發,三人都有點失望,不過看到那邊的宮女都對自己脈脈含情,又都高興起來。

頒完了獎,天已快要黑下來,今天的比賽正式結束,許多人都回味無窮,沒有買第二天門票的人都後悔無比,此時唐軍已不再出售門票,他們明天還要看,只得到黑市上尋求高價票了。

接下來的幾天比賽,裁判又臨時加了幾條規則,如不準傷人,不準故意妨礙別人等,比賽規範了許多,大家都在談論沒有第一天過癮,不過,隨著觀看比賽的人誇耀,比賽的門票卻一天比一天搶手,黑市價格一天比一天高,讓陳宇忍不住都想重新售票。

第十天是射擊比賽,這天的比賽十項中的前三甲全部是唐軍的嫡系部隊,原先明軍的降軍連進前一百的人都少,畢竟槍法不是一個月左右就能練好的,最後一天,屬有獲得前三名的人都是由皇帝帶著田淑英親自頒獎,顯示著皇帝對這個項目的重視。

隨著射擊比賽的結束,唐軍的這次大比武圓滿落下了帷幕,許多人都覺得意猶未盡,陳宇看中了其中的巨大好處,宋獻策也認爲此舉對軍隊的戰力有所提高,提議將大比武的形式定下來,每隔一段時間舉行一次。

這次大比武本意只是爲了解決那些降軍和宮女所設,沒想到取得的效果突忽意料的好,李鴻基當然知道定下來的好處,一點也沒有遲疑就點頭應充,這就是後世的奧運會啊,即能撈錢,又能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何樂而不爲。

李鴻基幹脆提議,以後的參賽人員不光是軍隊可以,就是平民也可以參加,此舉可以將民間的力量囊括一空,宋獻策聽到雙眼發亮,連呼皇上英明。

只是現在的交通不發達,軍隊可以便宜調動,平民要參賽花費太過巨大,若是讓人因爲參賽弄得家徒四壁,反而讓社會不穩定。

陳貞慧提議將參賽的平民難度提高,參加預賽的標準定爲前一次第十名的成績,將這個成績公佈,他們若是達不到這個標準就不用來了,而來的人,只要取得前二十名的成績,朝庭就可以給予適當的補助,名次越高,補助越多,務必讓來參加的人都取得補償,當然如果成績太差,還硬要來的話,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只是這個比賽多久舉行一次衆人卻有爭議,陳宇是巴不得每月舉行,這當然做不到,那就每年舉行一次,只是現在的交通條件每年舉行一次也太過頻繁,李鴻基記起後世大型的運動會都是四年舉行一次,不過,那都是全世界的人蔘加,現在交通條件不好,也可以四年舉行一次。

陳宇,宋獻策,陳貞慧等人卻齊聲反對,四年一次太長了,最後定爲二年一次,李鴻基思付了一下,兩年也好,以後有了火車,兩年更爲合理一些,此事就如此確定了下來。

第13章 寶雞第6章 封王大典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41章 威攝第22章 金兵來臨第14章 滔天陷井第17章 爭論第3章 投軍第32章 教訓第68章 各有損失第60章 發威第52章 大軍圍城第13章 諜戰下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51章 狐假虎威第13章 攻城第22章 斷後第1章 融合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28章 銀彈攻事第51章 鑑寶會一第32章 皇陵事件第65章 攻佔南昌第35章 意外之喜第64章 功用第7章 廷議第52章 忍辱負重第17章 功敗垂成第82章 瘋狂的戰法第25章 新的一年第4章 求親第31章 惡魔傳說第29章 三方相爭第37章 杞縣李信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17章 爭論第4章 好事成雙第2章 財路第14章 故縱第3章 風雪來人第39章 美女威力第44章 新艦試水第13章 攻城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14章 故縱第35章 吳府第3章 投軍第46章 六大高手第84章 不可收拾第16章 炮臺血戰第31章 活擒第6章 封王大典第11章 虛驚一場第13章 死守第64章 狼性難改第76章 投降也難第9章 出兵第28章 林丹遺孀第20章 虎狼之藥第28章 不死不休第13章 寶雞第65章 做媒第25章 釣魚城第23章 撤離第49章 裂痕第61章 火燒王府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43章 三道試題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19章 萬里歸途第27章 殺,放?第7章 廷議第11章 虛驚一場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10章 訓斥第64章 任務第33章 玉璽風波第29章 陣前談判第54章 壕強反擊第62章 派別第51章 後患第62章 派別第27章 逃亡第92章 俘虜進京第55章 初戰第38章 女將英姿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94章 大戰重第9章 商議第22章 誤會第77章 餡餅第14章 歸化城(下)第30章 平臺召見第63章 軍情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90章 暴露第22章 斷後第36章 偶像第33章 玉璽風波第9章 大炮上
第13章 寶雞第6章 封王大典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41章 威攝第22章 金兵來臨第14章 滔天陷井第17章 爭論第3章 投軍第32章 教訓第68章 各有損失第60章 發威第52章 大軍圍城第13章 諜戰下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51章 狐假虎威第13章 攻城第22章 斷後第1章 融合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28章 銀彈攻事第51章 鑑寶會一第32章 皇陵事件第65章 攻佔南昌第35章 意外之喜第64章 功用第7章 廷議第52章 忍辱負重第17章 功敗垂成第82章 瘋狂的戰法第25章 新的一年第4章 求親第31章 惡魔傳說第29章 三方相爭第37章 杞縣李信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17章 爭論第4章 好事成雙第2章 財路第14章 故縱第3章 風雪來人第39章 美女威力第44章 新艦試水第13章 攻城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14章 故縱第35章 吳府第3章 投軍第46章 六大高手第84章 不可收拾第16章 炮臺血戰第31章 活擒第6章 封王大典第11章 虛驚一場第13章 死守第64章 狼性難改第76章 投降也難第9章 出兵第28章 林丹遺孀第20章 虎狼之藥第28章 不死不休第13章 寶雞第65章 做媒第25章 釣魚城第23章 撤離第49章 裂痕第61章 火燒王府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43章 三道試題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19章 萬里歸途第27章 殺,放?第7章 廷議第11章 虛驚一場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10章 訓斥第64章 任務第33章 玉璽風波第29章 陣前談判第54章 壕強反擊第62章 派別第51章 後患第62章 派別第27章 逃亡第92章 俘虜進京第55章 初戰第38章 女將英姿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94章 大戰重第9章 商議第22章 誤會第77章 餡餅第14章 歸化城(下)第30章 平臺召見第63章 軍情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90章 暴露第22章 斷後第36章 偶像第33章 玉璽風波第9章 大炮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沭县| 平定县| 额尔古纳市| 彭泽县| 汝城县| 南宫市| 犍为县| 枣庄市| 香格里拉县| 佛坪县| 通辽市| 湘潭县| 襄汾县| 永川市| 象州县| 双牌县| 青川县| 奎屯市| 富阳市| 化隆| 阿巴嘎旗| 清河县| 和田县| 长海县| 杭锦后旗| 大庆市| 伊宁县| 淮安市| 新宁县| 德州市| 吴江市| 永川市| 滦南县| 海宁市| 永福县| 岳阳市| 朝阳县| 洛宁县| 泸溪县| 海林市| 赣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