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章 寶雞

隨著寶雞方面唐軍的增加,官軍已感到了壓力,從闖軍崛起以來,董學禮時時處於闖軍的壓迫下,在闖軍剛開始橫掃陝西時,董學禮很快就覺察到不妙,他提軍想救,第一次就被阻在寶雞。

甘肅能進入陝西的地方不多,中間夾了個寧夏,寧夏雖也是大明的領地,但朝庭的實際不能撐控,董學禮阻在寶雞後也不能通過寧夏來攻擊闖軍,只好眼睜睜的看著闖軍漸漸站穩了腳跟。

闖軍出關後,董學禮又看到了機會,纔在朝庭沒有命令的情況下率軍攻擊闖軍,這次果然取得了效果,闖軍兵力已抽掉了不少,攻下了三個縣城,正當董學禮想再接再勵時,闖軍已擊敗滿蒙聯軍,這下,董學禮大驚失色,連忙將兵力由進攻改爲防守,連前面一個不利於防守的縣城也放棄掉了,可闖軍並沒有馬上進攻,還和朝庭達成了和解的協議,董學禮放下了心,在奪得的鳳縣和太白縣大力加固,如果闖軍要攻的話,也不會造成甘肅被破壞。

闖軍正式立國爲唐時,他的手下馬擴,歐陽袞都要提兵攻打,被董學禮止住了,甘肅嘉峪關和酒泉都落入了蒙古人手中,董學禮幾次派兵要收復都沒有成功,可比蒙古人更利害的滿人都被闖軍擊敗了,他當然知道闖軍的實力,此時他已沒有擊敗闖軍的想法,只要能保住甘肅就滿足了,闖軍要立國,既然朝庭都沒表示,那就讓他立吧。

陝西唐王府,此時李鴻基正在迎接兩個義軍中的將領郝搖旗和老回回馬守應,兩人走進唐王府都有點不安,此時他們們已成爲喪家之犬,無處可投,郝搖旗想起還有一個結拜大哥在唐軍中,只好來到西安,哪知到了西安,馬維興已經領兵去寶雞了,兩人只好直接來見唐王。

原來郝搖旗爲了能救出高迎祥,一路尾隨曹文詔的人馬,曹文詔的大軍一直沒有離開囚車,郝搖旗只得跟到了山西,曹文詔的大隊人馬到了山西后,總算駐紮了下來,另派人護送囚車前往京城,郝搖旗大喜,跟了數千裡,總算有機會下手,他四處聯絡舊部,在出了山西的路上動手劫獲了囚車,哪知打開來一看,大失所望,裡面只有老回回和他的幾個手下,難怪戒備那麼疏鬆,人家根本就沒在意這幾個人,審問押送的官軍後才得知高迎祥早就被送到了京師,此刻已經上了斷頭臺也未可知。

郝搖旗灰心喪氣,還想到北京去,看能不能見高迎祥最後一眼,被老回回勸住,老回回將高迎祥怎樣將義軍數萬精銳送掉的事告訴了郝搖旗,郝搖旗頓時動搖了起來,高迎祥既是這樣的人,那就不值得再給他賣命了。

此時經過與官兵的火拼,郝搖旗身邊只剩下了不到百人,以這點人馬根本不足以自立,只能選擇一方投靠,張獻忠兩人自然不會考慮,於是兩人帶著部下一起來到了西安,本來兩人想先找到馬維興,通過馬維興再引薦給唐王,但馬維興不在,兩人只好硬著頭皮直接拜見唐王。

郝搖旗雖然到過唐軍境內數次,但只在李鴻基登臺封王時見到一面,唐王的脾氣,稟性他都一無所知,此時就要投靠對方,心中自然有些七上八下。

李鴻基聽到兩人來投,心中大喜過望,兩人都是難得的勇將,而且馬守應還是回人,雖然現在與寧夏互不侵犯,但總有要解決寧夏的一天,有個回人領路,自然可能省事很多。

李鴻基親自到門口相迎,兩人見了唐王正要下跪,李鴻基已將他們扶住,道:“兩位的勇名,鴻基早有耳聞,歡迎你們加入我軍。”

老回回和郝搖旗退後一步,還是拜了下去:“拜見唐王,唯望唐王收留。”

李鴻基嘆道:“對於你們的失敗我也很心痛,高天王也是我敬仰的人,他還是本王的遠房舅舅,也算是我長輩,雖然最後他做錯了事,但他一生轟轟烈烈,也不枉來這世上走上一場,是個好漢子。”

兩人聽李鴻基說起高迎祥都百味相雜,尤其是老回回,高迎祥一直是他所敬仰的人,在緊要關頭卻把他當棄子,如今自己倒還活著,可高迎祥現在恐怕已死,如果自己再追究也毫無意義,反而徒惹人厭吧,想到這,馬守應也唏唏不已,道:“天王已經走了,我老馬也無處可去,從今往後我馬守應必定爲唐王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郝搖旗見馬守應已表了忠心,急了,也不知刻說什麼好,只得道:“唐王,從今往後,我郝搖旗就把命賣給你了,唐王叫我向東,我絕不敢向西……。”

郝搖旗還要再說,李鴻基已攔住了他,道:“好了,你們都起來吧,今天就在我府上用飯,算是爲你們接風。”

兩人對視了一眼,又磕了幾個響頭,道:“謝唐王千歲,千歲,千千歲。”才爬起來,這一套卻是臨時學的,兩人來拜見李鴻基前都有點戰戰兢兢,以前在高迎祥面前隨便慣了,在李鴻基面前卻唯恐失禮,郝搖旗對那天唐軍的封王儀式深刻,加入了唐軍,他們也自覺把自已身上的流寇習氣改去。

李鴻基剛開始接受這種大禮時也有點飄飄然,但很快就厭煩了這種動不動就下跪的方式,除非在正式場合,李鴻基都讓部下把這個禮節廢去,闖軍中的武將倒是願意,無奈,洪承疇,許鼎臣他們卻堅決不肯,李鴻基只得由著,見這兩人也來這一套,只好苦笑,他們剛入唐軍,倒不好說什麼,勉得引起誤會。

到了吃飯時間,兩人戰戰兢兢的坐下,李鴻基看著他們不安的樣子,道:“兩位愛卿不必多禮,否則吃飯還有什麼樂趣。”向兩人夾菜。

兩人數了一下,桌上有十來個菜,都是一些平常的菜餚,有葷有素,對一般人家來說,伙食應當不借,但唐王來講卻簡單了點,兩人眼中都有疑惑之色,李鴻基卻不管他們,一個勁的勸他們吃菜,兩人到底是餓了,衆河北一直到西安,衆人都是東躲西藏,唯恐被官兵發現,也沒有吃過幾頓好飯,此時肚子已是咕咕叫,便老實不客氣起來。

李鴻基家中有三個妻妾,加上一個義女,平時每頓也是十來個菜,這樣不會太浪費,吃得也滿意,這比平常人家來說,當然是奢侈,但對唐王來說,卻是過於簡單,唐王府還留著以前秦王用的廚子,剛稱王時,廚子都給他按以前秦王的標準做菜,每頓上百道,每一道菜還沒償上一口就飽了,剛開始幾天李鴻基償菜償得精精有味,沒過三天就厭了,恢復了現在的飲食。

李鴻基見兩人吃得香甜,看得笑咪咪的,李鴻基正式稱王以來,威權日重,加上其他的降官一直向武將提醒各種禮儀,讓他以前的部下也越來越不敢放肆,在他面前越來越正經,每次和他們一起吃飯,所有人都唯恐失禮,必定不敢吃飽,李鴻基雖不想這樣,偏偏還不能反對,他大權集於一身,別人不正經也難,除非他肯放權,和部下來個民主統治,纔可能人人對他有說有笑。

郝搖旗和老回回畢竟剛加入唐軍,對李鴻基的敬畏沒有那麼重,剛開始時難免拘束,吃開了就不再管那些禮議了,李鴻基在他們的帶動下,也吃了一個飽,平時,他心血來潮時,和部下一起吃飯,若都是武將還好,若有文官在場,必定每人都不能吃飽,讓他也吃不下飯。

兩人剛加入唐軍,李鴻基給他們的都是六品的驍騎上校,唐軍的將軍不是一直跟著他從商洛山起家,就是後來立了大功,兩人雖然在義軍中赫赫有名,李鴻基也不能給他們太高的官職,能不能成爲將軍就看他們自己的了。

兩人倒也沒嫌官小,唐軍有正式的官銜,官服,還有比官軍高數倍的俸祿,待遇比官軍還要好得多,這比他們隨便給自己封的封號強多了,穿上了官服,他們自己都覺得神氣無比,心中頓時有了底氣,從此再也不是流寇。

隨著唐軍的編置完善起來,李鴻基已不必事畢躬親,象攻打甘肅之事,也不用他親自出馬,這次他特於讓馬維興負責,就是要培養馬維興獨擋一面的本領,以後要定鼎中原,自然少不了獨擋一面的大將。

此時馬維興還在往寶雞的路上,他這次帶來了三個正規軍,加上高一功的人馬和後來增援過去的部隊,已有五萬大軍,和官軍的人數相差不大,但唐軍的武器比官軍優勢太多,這一仗根本沒有太大的懸念。馬維興想得是如何用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

此次攻打甘肅,李鴻基明確表示不帶隊後,所有的將軍都盯著主帥的位置,馬維興自從攻下西安以來,一直沒有打過仗,此次能搶到這個機會也得意無比。

三萬大軍加上三萬民夫總共六萬人馬,將整個通往寶雞的官道擠了個嚴嚴實實,闖軍的火器部隊雖然好用,但補給太大,一個人需要兩個民夫跟隨,所以,直到現在,唐軍的正規軍火器普及率只有四成,當然需要各兵種相互配合是一個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卻還是後鄞問題限制了唐軍使用全火器部隊。

目前唐軍在陝西各縣基本上都修好了水泥路,各種物質輸送速度大大加快,但以後到了江南就沒這個便利了,所以儘管在陝西唐軍的補給不成問題,出動的部隊還是以火器和冷兵器四六比進行配合。

看到唐軍的火炮在水泥路上被馬拉著跑得飛快,想起當初剛出商洛山時,到西安的一百多里路,火炮足足運了五六天才到,馬維興對李鴻基的敬仰又加了一層。

此次隨軍的軍師是宋獻策,馬維興對宋獻策倒還尊敬,騎馬來到他身邊道:“軍師,你看甘肅該如何攻打才行。”

宋獻策道:“我軍優勢遠大於官軍,將軍不會擔心失敗吧。”

馬維興笑道:“軍師說笑了,我只是想問問軍師,有沒有快速可以拿下甘肅的辦法?”

宋獻策沉吟了一下道:“甘肅足有千里之遙,若要一座座城攻下去,將軍就是半年也未必能將甘肅全部拿下來,唯有一計若成,可以快速拿下甘肅。”

馬維興忙問:“何計?”

宋獻策搖了搖頭,道:“到了寶雞再告訴將軍也不遲。”

馬維興聽說有計策可以快速拿下甘肅,哪裡等得及,忙道:“軍師莫要釣人胃口,還是快說的好,不能接下來數天,我都要睡不著了。”

宋獻策一本正經的道:“非我故意要買關子,引得將軍心急,實在是還沒有到地頭,我也不知此法能不能成,現在說出來只是徒亂人心意。”

馬維興急得抓耳撓腮,道:“軍師,你不說出來更亂人心意。”

宋獻策只是不語,無論馬維興怎麼求都不說,馬維興垂頭喪氣,又心有不甘,但毫無辦法,這時,前面來報:“將軍,前面就是寶雞的扶鳳縣城了,前軍請示,是否今夜在此宿營。”

馬維興看了一下天色,已是不早了,道:“傳令下去,到扶鳳縣城宿營。”突然又向傳令兵問道:“你說什麼,扶鳳縣是屬於寶雞。”

傳令兵肯定的點頭,馬上下去傳令,衆人聽到前面就可以宿營,歡呼起來,馬維興微笑著說:“軍師,你聽到了吧,這裡已是寶雞下面的縣城了,你說到了寶雞就告訴我,現在已經到了,可以說了吧。”

宋獻策沒想到讓馬維興鑽了一個空子,只好道:“我說到寶雞是指到寶雞城,又不是寶雞的地界,這裡不算。”

馬維興得意洋洋:“軍師,只能怪你剛纔沒說清楚,你若還不肯告訴我,我必定到全軍宣揚軍師說話不算數,看你還有什麼面子,”

宋獻策無奈道:“好吧,我現在就告訴你,不過,這個想法還不成熟,到了寶雞才能確定行不行?”

馬維興已豎起耳朵,忙催他道:“不管行不行,你先說。”

第15章 炮戰第19章 岌岌可危第4章 好事成雙第19章 初戰下第13章 毒手佛心第9章 監軍之第62章 價值連城第12章 立足之戰第70章 狩獵第2章 大將歸來第60章 強權第7章 斬新一頁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27章 絕境求生第98章 弘光被擒第93章 英雄第9章 監軍之第28章 兵變鬧劇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14章 對射第31章 流血衝突第5章 登極爲帝第64章 狼性難改第54章 遭遇第11章 宴無好宴第32章 皇陵事件第64章 出兵第16章 纏戰不休下第9章 大炮上第2章 竹藍打水第12章 禍天之物第6章 審案第4章 好事成雙第22章 金兵來臨第43章 禮尚往來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51章 鑑寶會一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63章 反應第5章 伐明三策第1章 歸來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82章 峰迴路轉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21章 合圍第34章 兵與賊下第22章 鳳與鴨第27章 求賢令第4章 火起第17章 後金宮爭下第54章 壕強反擊第20章 虎狼之藥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68章 各有損失第32章 雙皇會第39章 香火第2章 戰略大計第51章 鑑寶會一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27章 兵臨城下第13章 逆襲丹江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57章 思凡下山第9章 遇襲第94章 大戰重第65章 做媒第20章 下馬威第13章 結婚上第19章 大戰來臨下第91章 條件第63章 機器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2章 商洛第11章 挺進大別山第93章 英雄第9章 冒犯第6章 盛唐之地第49章 吃癟第15章 湘河炮聲第74章 大事件第21章 合圍第1章 助餉第7章 廷議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43章 死得其所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7章 邢秀娘上第21章 合圍第16章 三線作戰第42章 大比武下第27章 兵臨城下第40章 賜宴第3章 風雪來人第2章 巧遇第36章 談判(下)第56章 退避第76章 返回第24章 設宴勸降上
第15章 炮戰第19章 岌岌可危第4章 好事成雙第19章 初戰下第13章 毒手佛心第9章 監軍之第62章 價值連城第12章 立足之戰第70章 狩獵第2章 大將歸來第60章 強權第7章 斬新一頁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27章 絕境求生第98章 弘光被擒第93章 英雄第9章 監軍之第28章 兵變鬧劇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14章 對射第31章 流血衝突第5章 登極爲帝第64章 狼性難改第54章 遭遇第11章 宴無好宴第32章 皇陵事件第64章 出兵第16章 纏戰不休下第9章 大炮上第2章 竹藍打水第12章 禍天之物第6章 審案第4章 好事成雙第22章 金兵來臨第43章 禮尚往來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51章 鑑寶會一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63章 反應第5章 伐明三策第1章 歸來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82章 峰迴路轉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21章 合圍第34章 兵與賊下第22章 鳳與鴨第27章 求賢令第4章 火起第17章 後金宮爭下第54章 壕強反擊第20章 虎狼之藥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68章 各有損失第32章 雙皇會第39章 香火第2章 戰略大計第51章 鑑寶會一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27章 兵臨城下第13章 逆襲丹江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57章 思凡下山第9章 遇襲第94章 大戰重第65章 做媒第20章 下馬威第13章 結婚上第19章 大戰來臨下第91章 條件第63章 機器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2章 商洛第11章 挺進大別山第93章 英雄第9章 冒犯第6章 盛唐之地第49章 吃癟第15章 湘河炮聲第74章 大事件第21章 合圍第1章 助餉第7章 廷議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43章 死得其所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7章 邢秀娘上第21章 合圍第16章 三線作戰第42章 大比武下第27章 兵臨城下第40章 賜宴第3章 風雪來人第2章 巧遇第36章 談判(下)第56章 退避第76章 返回第24章 設宴勸降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州市| 香格里拉县| 南靖县| 东阳市| 明溪县| 福安市| 中方县| 达尔| 垣曲县| 麻城市| 基隆市| 黄陵县| 鄱阳县| 临西县| 邢台县| 黎平县| 岳阳市| 浑源县| 英超| 囊谦县| 岳阳县| 阿尔山市| 抚州市| 石门县| 达尔| 南溪县| 石城县| 湘阴县| 玛曲县| 临漳县| 巴马| 库车县| 华容县| 太保市| 来宾市| 湛江市| 宿迁市| 南平市| 山阳县| 高尔夫| 开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