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章 挺進大別山

曹文詔聽到擒住了高迎祥,大喜過望,本以爲賊衆會依靠大別山廣闊的山林逃脫,還要藉助壕強之手才能剷除,沒想到這次進剿的效果會如此之好,他馬上命令重兵押解高迎祥回大營。

此次官軍圍剿流寇的行動可以說大獲全勝,捷報送到朝庭,崇禎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意,曹文詔還是有材的,也不枉自己把他從天牢裡提出來,如今朝庭最大的敵人就是李自成的唐軍了,唐軍目前尚無異動,朝庭終於有一絲喘息的機會。

若不是朝庭的財政難以支持官軍再次大規模的行動,崇禎恨不得立馬派兵剿滅李自成,但理智還是壓住了他,河南的饑荒還沒有解決,安徽,湖廣兩省今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對各地的生產肯定有影響,明年的稅收又要減少,若再來一次大戰,恐怕各地饑民又要乘勢而動。

崇禎傳旨大大嘉獎了曹文詔一番,同時加封其太子太保,要求曹文詔把流寇頭目送到京城獻俘,振奮一下京城的士氣。又給了曹文詔密旨,要求把部分官軍調到山西前線,用來防備唐軍。

曹文詔接召後不敢怠慢,馬上準備起行,同時挑選了二千精兵,護送高迎祥等一干人犯前往京城,護送人選就是擒拿高迎祥的周國卿。

這明著等於讓周國卿進京受賞,換著一般的上官,擒拿賊首的功勞必定會讓自己吞掉,能在奏章中把真正立功的下屬提一下已經不錯了,周國卿暗暗感激曹文詔的安排。

汪民相對獻俘一事卻另有見解,對曹文詔道:“部堂大人,你是想把活的賊首送到京城,還是直接把賊首的頭顱砍下來送回。”

曹文詔疑惑的道:“這有何區別嗎,不管是活的死的送到京城,這些賊頭都死定了,皇上的祖墳都敢挖,他們還有機會活命嗎。”

汪民相道:“部堂大人,即如此,最好是把賊首斬了,直接把頭顱送到京城即可。”

曹文詔道:“可聖上的旨意明明就是要在京城再明正典刑,我又豈能抗旨。”

汪民相道:“部堂大人,高迎祥等流寇聚衆數十萬,雖然此次被我軍全滅,但難免有漏網之魚,此去京師數千裡之遙,時間更需一月之久,這一路上,難免有賊人會打營救的主意,如果有失,那豈不前功盡棄。”

曹文詔沉吟起來,又想起以前官軍的報告說有二千用火槍的敵人在附近,自已命令各地官兵圍剿,卻一直沒有抓到他們,卻確是一個隱患,不由道:“賊首肯定要活著送到京師,只是要確保萬無一失纔可以,汪先生可有好的主意。”

汪民相道:“如此只好用暗渡陣滄之計了,讓周將軍先秘密起運,另外再派人大張旗鼓的往京師獻俘,即使賊軍還有漏網之魚也必會被我軍明處的人員迷惑,等他們知道時,賊首已押回京城了。”

曹文詔點頭道:“好,爲防萬一,明處的這路人馬我會派出前鋒人員相送,諒賊人也不敢輕易下手營救。”

官軍太多,劉芳亮等人只得在大別山的外圍徘徊,一直找不到機會,反而有幾次差點掉進了官軍的包圍圈,衆人更是小心翼翼起來,哪知僅過了十多天,已傳來義軍全軍覆滅的消息,唐軍頓時進退兩難,進已毫無意義,退也不是那麼好退,此時義軍的主力已滅,他們萬一被發現,官軍一合圍,任其有天大的本事也得飲恨收場,因此他們也一直躲藏了起來,好在官兵對這隊人馬一直心有餘悸,不敢分散搜索,憑藉當地唐軍眼線,讓他們躲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捕。

隨著賀珍的情報部不斷擴大,唐軍在各地都有了眼線,對外界的信息極爲靈通,纔不會象義軍一樣,一進山便成了睜眼瞎,各種食物也通過眼線的幫助,可以從容買到,這隊人雖然在山中躲藏了一月之久,還有旺盛的戰鬥力。

後來劉芳亮得知高迎祥等人逃到了山中,衆人放下了心,可過不了十幾天,又傳來消息,高迎祥等義軍首領全部被擒,衆人百思不得其解,即然逃到了山裡,應當到處可以躲藏纔對,怎麼會這麼快被官軍抓到,他們自然不知道,若是沒有眼線,縱使到了山中也會寸步難行。

赫搖旗得知高迎祥被抓,急了,馬上要求起兵去救,除了他幾個部下,衆人都把他看成白癡一樣,赫搖旗也反應過來,二千餘人要想在數十萬官兵手中救人,那跟送死沒有分別,莫說眼前大部分是唐軍,就是全部是義軍恐怕也要考慮再三,只好默不作聲。

但唐軍中有人卻沉不住氣了,既然任務已完不成,留在這裡也沒用,不如回去,牛金星也不願留下來,也勸劉芳亮回去,劉芳亮卻是一個要強的人,高將軍將自己推薦給唐王,若第一個任務都就沒有完成,哪有面子回去,將衆人勸住,看看能不能另想辦法救出高迎祥,劉芳亮的想法得到郝搖旗的堅決支持,義軍中剩下的人也對劉芳亮感激萬分,按理,劉芳亮他們只是幫義軍暫時運送兵器,完全沒有必要還呆在這個不安全的地方。

李鴻基得到高迎祥全軍覆滅的消息,發了半天呆,自己派出的人馬沒起到半點作用,他記得歷史上的高迎祥也是今年被官軍抓到處死,可那應當是在陝西境內啊,怎麼換了一個地方還是被抓,難道每個人的命運真得已經註定了嗎,如果真是這樣,現在自己的努力又有何用,想到這不禁有點頹廢。

但他馬上振作起來,不,不是這樣的,自己已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起碼滿人遭到自己的重挫後,再想入主中原是難上加難了,命運還是撐握在自己的手裡,不過,現在朝庭已將義軍剿滅,下一個目標就會輪自己,唐軍必須先剷除後患了。

李鴻基用筆在甘肅的位置上重重一點,拿下了甘肅,唐軍真正有了一個穩固的後方,而且還可以從兩面夾擊四川,拿下這天府之國,作爲自己的糧食基地,四川可不能留給張獻忠,雖然目前張獻忠依附於唐軍,處處擺出一副低姿態,但李鴻基深知,張獻忠不會向其他人低頭,若推翻了朝庭,兩軍終有一戰。

李鴻基又得到了官軍要將高迎祥押回京師的消息,他頓時猶豫起來,從湖廣到京師,數千里路,唐軍若能派出全部密探,大有機會可以相救,可是即使救出來了,唐軍在各處的情報網必定會受到很大的破壞,以這麼大的代價救人到底值不值得,若是救不到人,情報網又暴露了更是得不償失,一時之間,李鴻基爲難起來。

站在道義上,這次唐軍肯定要相救,本來官軍是來攻打唐軍的,讓牛金星這個主意一出,結果義軍白白擋了唐軍的災,何況高迎祥多多少少還是和李自成有點親戚關係,不救也說不過去。

正當李鴻基爲難時,劉芳亮送來了信,要求先留在大別山,伺機營救高迎祥,李鴻基頓時輕鬆起來,也吧,就讓劉芳亮試試吧,成功了固然好,失敗了他們也可以躲進山裡。

李鴻基馬上命令劉芳亮可以營救,但以保住人馬爲先,同時命令他們儘量在大別山發動羣衆,站穩腳跟,暫時就在大別山和官軍戰鬥。

李鴻基想起大別山縱橫千里,處於三省要地,以劉芳亮的二千人馬,加上帶去的兵器,若能在大別山落腳,足可以給唐軍開避第二戰場,讓官軍疲於奔命。

李鴻基馬上派出商洛山剛剛畢業的十幾名軍事人員,要求他們協助劉芳亮利用現有的武器擴編人馬,在大別山建立基地,擾亂官軍的後方。

等周國卿將高迎祥等人秘密押往京城後,曹文詔也起程了,他大張旗鼓押送人犯在各處招搖,義軍中抱著營救心思的人都恨得牙癢癢,但毫無辦法,曹文詔足足用了五萬大軍押送,衆人只得一路偷偷跟隨。

但出了大別山區,劉芳亮卻不得不止步了,一是劉芳亮還沒有接到唐王的回信,二是二千人的目標太大了,走到城裡根本隱藏不過去,劉芳亮只得等指示,郝搖旗卻不想等了,他帶了數十名親信手下,悄悄跟了去,本來,郝搖旗還想讓足智多謀的牛金星一起去,好能出出主意,但牛金星哪裡肯去送死,死活不願前去,郝搖旗無奈,只得讓牛金星留在唐軍中。

郝搖旗剛走不久,劉芳亮已接到李鴻基的指示,唐軍信件傳遞有兩種,一種是仿朝庭在各地建立驛站,每日準時傳遞,軍中的特快例外,另一種是信鴿系統,常常用於傳遞緊急信件,不過,信鴿很不安全,常常會把信件丟失,好在唐軍的信件都用了密碼系統,也不怕讓朝庭拾到。但一般用信鴿送出的信件,還要用馬匹送一次,已確保送到。

這次劉芳亮收到的就是信鴿傳遞的信件,信中同時正式任命牛金星爲劉芳亮軍中參謀,官職爲從六品。牛金星本以爲可以回去得到唐軍重用,沒想到自己成了劉芳亮的屬下,只是個從六品的官,但他也毫無辦法,只得乖乖留了下來。

劉芳亮對能在大別山獨擋一面倒是很滿意,他已看出了這個地方很有前途,若有足夠的糧草,山中藏上十萬人馬都是小意思,當劉芳亮得知高迎祥失敗的原因後,氣得大罵高迎祥糊塗,若他把數萬大軍全拉進山裡,那些壕強的寨子哪裡能擋,怎麼會把數萬大軍當棄子丟掉。

劉芳亮馬上率軍進入大別山中,此時大別山剛經歷過一場雞飛狗跳,那些壕強雖然借官軍的手把義軍除掉,但數萬官軍的供給全壓在他們身上,官軍一走,他們也被剝了數重皮,一個個正心痛自己的損失,哪會想到又有人會殺過來。

劉芳亮瞭解到大別山的情況後,決定先拿下大別山的主峰天堂寨,天堂寨不虧爲天堂之名,不僅風光秀麗,到處是瀑布連天,許多地方還有不少良田,天堂寨的寨主名叫吳友富,本是安徽霍山的一個大地主,見山中土地肥沃,便強迫一些流民進山幫其開墾農田,後來,吳友富在妓院和人爭風吃醋,失手將一名少年打死,本來他也不在意,吳友富家資豪富,親族中又有數人考中舉人,與官府也交情深厚,死一兩人對他來說太平常。

吳友富其實不是鹵莽之人,霍山的權貴人家他都認識,這個小子雖然看其穿著打扮還不錯,但敢來惹他,那就是自找死路了,何況在妓院爭風吃醋正是最能引起男人身上的暴力因子,在雙方互不退讓的情況下,他指揮家奴將那個小白臉模樣的少年活活打死。

但那個少年卻是大有來歷的人,他父親是剛剛到任的霍山知縣,平時也是一紈絝子弟,要不然也不會陪他父親第一天到任就到妓院和人爭風吃醋,若說只是一個知縣,吳有富平時也不會放在眼裡,但這個知縣大有來頭,他的家族有好幾人在京城當官,吳有富得到此訊,大吃一驚,乾脆帶著家人來到天堂寨定居。

霍山的那個知縣第一天到任就死了兒子,哪裡肯擺休,派了數次官軍前來圍剿,無奈山勢太過險峻,都被吳友富擊敗,吳友富更是得意,在山中糾聚了數百名壯丁,乾脆與附近的數縣作對,搶劫殺人無所不爲,官府也奈他不何。

十幾年下來,吳友富的勢力越來越大,在天堂寨聚起了上萬人,能戰的壯丁也有二千,此次官兵大舉進山,把他也嚇了一跳,後來知道是爲義軍而來才鬆了一口氣,不過,他也擔心官軍將他順手剿了,派人送糧送餉,他本人卻不敢下山,並吩咐山中嚴加防範。

曹文詔沒有時間和一個山賊計較,再說曹文詔也不知他的所作所爲,霍山縣令不可能在曹文詔身邊說上話,見天堂寨還算老實,抓到所有義軍後,官軍也就退了,吳友富才鬆了一口氣。

第4章 求親第42章 同窒操戈第24章 一敗塗地第55章 佟氏毒計第33章 黯然收場(下)第25章 釣魚城第13章 攻城第31章 郡主情仇第2章 戰略大計第74章 大事件第1章 兵發太原第12章 初攻達縣第68章 射殺第81章 不期而遇第16章 援軍第38章 蠢蠢欲動第4章 張家寨下第67章 海戰第39章 來意第28章 大難臨頭第51章 狐假虎威第51章 渤泥第35章 家與君第71章 中招第35章 意外之喜第74章 大事件第37章 家事難斷第45章 貨幣發行第48章 摟草打兔第58章 戲正酣第30章 流言殺人第14章 鳳縣第62章 大屠殺第19章 大戰來臨下第95章 行刑第92章 海軍檢閱第25章 洪承疇(下)第6章 忠孝難全第18章 出賣第63章 北行第53章 鑑寶會(四)第20章 下馬威第9章 監軍之第56章 退避第91章 退兵第19章 心思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23章 撤離第53章 瘋狂第19章 心思第37章 殿試第30章 流言殺人第1章 蟄伏商洛第25章 反撲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47章 金幣狂熱第20章 馬科上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72章 慘忍第15章 兵器第36章 偶像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22章 奢侈之風第86章 大軍齊集第14章 真定府第16章 炮臺血戰第52章 萬事齊備第86章 大軍齊集第12章 蒙古各部上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24章 嘉峪關第12章 飽曖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10章 一網成擒第39章 各有心思第46章 蛤蟆天子第97章 大敗第53章 鑑寶會(四)第7章 孫元化第18章 逃婚第45章 難得糊塗第44章 新艦試水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22章 金兵來臨第8章 唐軍入川第17章 美色下第61章 任卿選官第25章 新的一年第12章 柔情第29章 輕取京師第36章 談判(下)第32章 雙皇會第98章 弘光被擒第47章 金幣狂熱第10章 盧象升下第6章 命運第8章 天價第18章 落入陷井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71章 中招
第4章 求親第42章 同窒操戈第24章 一敗塗地第55章 佟氏毒計第33章 黯然收場(下)第25章 釣魚城第13章 攻城第31章 郡主情仇第2章 戰略大計第74章 大事件第1章 兵發太原第12章 初攻達縣第68章 射殺第81章 不期而遇第16章 援軍第38章 蠢蠢欲動第4章 張家寨下第67章 海戰第39章 來意第28章 大難臨頭第51章 狐假虎威第51章 渤泥第35章 家與君第71章 中招第35章 意外之喜第74章 大事件第37章 家事難斷第45章 貨幣發行第48章 摟草打兔第58章 戲正酣第30章 流言殺人第14章 鳳縣第62章 大屠殺第19章 大戰來臨下第95章 行刑第92章 海軍檢閱第25章 洪承疇(下)第6章 忠孝難全第18章 出賣第63章 北行第53章 鑑寶會(四)第20章 下馬威第9章 監軍之第56章 退避第91章 退兵第19章 心思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23章 撤離第53章 瘋狂第19章 心思第37章 殿試第30章 流言殺人第1章 蟄伏商洛第25章 反撲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47章 金幣狂熱第20章 馬科上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72章 慘忍第15章 兵器第36章 偶像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22章 奢侈之風第86章 大軍齊集第14章 真定府第16章 炮臺血戰第52章 萬事齊備第86章 大軍齊集第12章 蒙古各部上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24章 嘉峪關第12章 飽曖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10章 一網成擒第39章 各有心思第46章 蛤蟆天子第97章 大敗第53章 鑑寶會(四)第7章 孫元化第18章 逃婚第45章 難得糊塗第44章 新艦試水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22章 金兵來臨第8章 唐軍入川第17章 美色下第61章 任卿選官第25章 新的一年第12章 柔情第29章 輕取京師第36章 談判(下)第32章 雙皇會第98章 弘光被擒第47章 金幣狂熱第10章 盧象升下第6章 命運第8章 天價第18章 落入陷井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71章 中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河县| 黄石市| 柘荣县| 女性| 商水县| 台中县| 黔南| 彰化市| 称多县| 金寨县| 措勤县| 自治县| 怀远县| 安达市| 阜新市| 莲花县| 汝南县| 永清县| 河津市| 山丹县| 青州市| 买车| 凌云县| 香港 | 安福县| 宁化县| 荔浦县| 祁门县| 凤翔县| 顺平县| 洪湖市| 甘孜| 简阳市| 景德镇市| 台中县| 保定市| 苍山县| 泽普县| 河西区| 额尔古纳市| 同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