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章 輕取京師

張超考慮了半響,終於作出決定,向賀小風一拜,“賀爺,小人願爲唐皇效犬馬之勞。”

賀小風將張超扶住:“張大人,皇上就在外面,他老人家想明天就進城,不知有何辦法?”

張超一拍胸膛:“賀爺請皇上放心,神樞營的總兵官王餛,勇衛營的總兵官李虎都和我有交情,我一定說服他們,明天就可大開城門,讓皇上不費一兵一卒進城。”

賀小風大喜:“好,張大人若能立下此功,他日定得封爵之位。”張超無兵無卒,犯不著爲了他一個空頭總兵費那麼大的勁,拉攏他,就是爲了能和另兩人搭上線。

若是在太平時節,武將們想封爵,那比登天還難,可是新朝普定,封爵就容易多了,他若讓皇帝不費一兵一卒得到前朝的京師,封公,封侯不一定有把握,封個伯爵,子爵總有的,這不就是武將一生所求嗎。

張超想得心頭火熱:“日後還要多謝賀爺提攜,我這就去找王餛,李虎兩人。”

張超記起了唐軍的情報部是個什麼樣的衙門,那就是和大明的錦衣衛相當,充當皇帝的耳目,錦衣衛的一個千戶可以在京師橫著走,那麼唐軍的一個情報部正五品郎中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怪不得魏藻德要下那麼大的血本。

賀小風攔住了他:“別急,我們必須商量一個萬無一色地方法才行。”

當夜。王餛,李虎兩人就在張超的引薦下,見到了賀小風。兩人見明庭大勢已去,賀小風沒費什麼力,他們就宣誓加入唐軍。唐軍還沒有進攻。京師其實就已經陷落。

外城的唐軍忙碌了一天。纔將城中地百姓安撫完畢,被打散的神機營士兵也全都聚攏,五萬多人被殺的不過一萬人,其餘四萬多人一些脫下軍服,悄悄地回到了家中,還有三萬多人全部做了俘虜。

對於這些俘虜。唐軍來不及作處理,李鴻基幹脆讓左良玉三人地部隊負責看管,以十幾萬人地軍隊,看管三萬餘名的俘虜總能勝任。

唐軍輕易進城。在外城剿獲的物質更是無數,糧食,兵器,應有盡有,難得的剿獲了明庭幾乎全部的完整火器,雖然這些火器大多太過笨重,不適合唐軍使用,但許多火器的奇思妙想卻可以讓唐軍借鑑,尤其是明軍發明地一種三級火箭,發射距離長達十幾裡,除了準頭太差外,已具備了後世火箭炮的一切特徵。

讓李鴻基最保貴的還是城內多達十萬人的工匠,這些工匠大都有專長,匯聚了大明數百年地精華,唐軍在商洛山中的根基到底還淺了些,雖然有許多先進的技術,但培養出來的工匠才一萬多人,因爲人手太少,許多項目都不得不暫時停下。

這十萬人是各行各業的專才,他們許多人不能更進一步,原因就是大家都敝帚自珍,若是能和唐軍各種先進的理論結合,就等於爲每個人打開了一扇科技的大門,結合他們以前的技術,李鴻基相信唐軍的各種科術水平馬上就會取得一個飛躍。

李鴻基的皇帝行轅暫時就設在原來張超的總兵衙門,賀小風已將京城三大營的總兵官招降的訊息發了過來,京城可以說不攻而下,明天唐軍就可以大搖大擺的開進去。

李鴻基的心中卻絲毫沒有輕鬆,他將唐軍的重要將領全部招來,諾大的總兵衙門擠滿了唐軍的各個將領,左良玉,劉澤清三人也在其中,大家以爲皇帝是要佈置明天的攻城事宜,都在興奮的討論明天會由誰主攻。

唯有左良玉三人有點垂頭喪氣,他們所部軍紀的遭糕表現,讓皇帝將他們的隊伍排除在外,李鴻基看著衆人到齊:“諸位,剛纔情報部門已傳來消息,京師三營所屬兵馬都願意投誠,明天我軍可以直接進城。”

衆人都“啊”了一聲,更多的人卻不是歡喜,而是懊惱,既然三營兵馬都要投降,那還打什麼,難道和明帝的御林軍,還有錦衣衛打。

看到下面衆將的反應,李鴻基重重的“咳”了一聲,衆人平靜下來:“雖然如此,我們卻不能大意,京城重地,裡面有許多文化古籍,明天進城時要防止有亂兵趁火打劫,這些文化古籍都是我們漢人數百年積下的財富,絕不能因爲兵災而破壞,你們明天進城,如遇到敵人頑抗,不準放火,不準使用大炮,如果哪裡火起,必須命令士兵趕快救火,我會給每個人劃分一區域,若哪個地方的建築損壞最多,朕絕不輕銃他,聽到了沒有。”

衆人哀聲一片,這次倒不象是打仗,而是特意救火,以前皇帝從來沒有下過這種命令,雖然唐軍的軍規裡有一條不準損壞建築,但那是指戰後,戰前卻沒有限制。爲了減少士兵的傷亡,經常是多用大炮,唐軍已習慣於用大炮將阻礙士兵前進的物體轟爛。

李過站了起來:“皇上,若有些地方非要用大炮怎麼辦。

李鴻基瞪了李過一眼:“三大營已投降我軍,明軍還會有多少人抵抗,有這樣的地方可以暫時圍起來勸降,城內有我軍情報部的人員,他們會出來配合大軍的行動,,你們唯一的任務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封鎖各個城門,然後保持城內的穩定。”

衆人齊聲應道:“是。”

“下面是給各人分派任務。”

衆人都挺直了腰,盼望皇帝能分給自己一個好任務。

“金吾大將軍李過。”

“在。”

“明天你的任務是負責封鎖整個皇宮,務必不能讓崇禎和他的幾個皇子走脫,其餘宮女太監。如沒有反抗,可以暫時拘禁,反抗者。殺!還有,記住,朕要地是一個完整的皇城。”

李過見自己搶到最重要的皇宮任務。喜滋滋地應道:“明白。不準用大炮。不準放火,有人放火要及時搶救。

“威衛大將軍李萬成。”

“在。”

“你的任務是負責控制西城卓成門、西直門。”

“歸德大將軍田見秀,你的任務是負責控制東城東直門、朝陽門。”

“忠武將軍馬世耀,輕車督尉崔爾達,你們地任務是負責控制北城德勝門和安定門,各人地區域以皇城爲中心延伸。必須以最快地速度將各處的抵抗消滅,對城內的破壞越少越好。明白了沒有。”

領到任務的唐軍將領大聲回答:“是。”

李鴻基頓了一下,繼續道:“京師裡有許多王公大臣,對這些人。如果願意投降我軍的,可是先行接納,如果不願意,只要不反抗,暫時可將他們關押在一起,絕對不可能胡亂殺戳。”

天交五更,崇禎在王承恩的引領下,默默地來到了乾清宮,他昨夜又是一夜沒睡,只要一閉眼,就夢見唐軍潮水般的朝皇宮殺來,他乾脆起身,坐在御書房裡發呆,身邊的幾個親近太監小毛子,徐高,王承恩,三娃子,李順一直陪著他,讓他既感到安慰又感到心酸。

他昨晚沒有吃飯,皇后派過二次人來勸他,他絲毫沒理,田貴妃本想陪著他在御書房坐著,也被他趕了回去,他有預感,也許就是他的最後一個夜晚了,他誰也不想理,就想靜靜地坐著。

在王承恩的攙扶下,崇禎一屁股坐在金鑾殿上面高高的龍椅上,靜靜的等著文武百官上朝,他在這個位置上整整等了十年,望著下面空蕩蕩的位置,崇禎有一種錯覺,他好象只是這裡的一個過客,很快這裡就要換主人。

大殿上的幾盞宮燈發出幽幽的光芒,仿若鬼火,兩個值勤的錦衣衛筆直站在哪裡,一動不動,周圍是一種可怕的寧靜。

崇禎今天特別不耐煩:“小徐子,點燈,點燈,把所有燈都點上。”

徐高應了一聲:“是,萬歲爺。”

徐高的眼睛有點發酸,國庫越來越吃緊,皇帝在宮中的用度也是一減再減,平時皇帝往往最早來到金鑾殿,連燈也捨不得多點,可是這樣一個皇帝,國事怎會到如此地步。

徐高不是不知道,這點燈省下的錢也會全落到大內總管王之心手中,王之心各樣用度比皇帝還奢華,他的家財足有數十萬兩之多,可是他又不能在皇帝面前說王之心的壞話,王之心是崇禎在信王府的老人,得寵了十幾年,他雖然是新貴,還是不可能憾動那些老人的地位,皇帝只會認爲他是爭寵。

看來皇上識人有問題啊,徐高一邊點亮燈火,一邊在爲崇禎嘆息。

整個乾清宮亮堂起來,崇禎微閉著眼,享受著這難得的光明,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已到辰時了,天已大亮,往日早已是熙熙攘攘的朝堂此刻連一個人影也沒有,崇禎大爲生氣:“王承恩,傳令上朝!”

王承恩扯開了喉嚨:“上朝!上朝!上朝噢!”

上朝的聲音在空蕩蕩的大殿上回響,依然是沒有一個人影,崇禎心裡一陣悲哀,看來那些往常唯唯諾諾的大臣今日是不會來了:“不,朕還沒有死,勤王的兵馬快要到了,朕一定會保住祖宗留下來的江山。”

崇禎騰的起身,他親自來到了景陽鍾前,將景陽鍾一遍遍的撞擊,鐘聲悠悠揚揚的傳了出去,這個大鐘,輕易不會動用,一旦響起,文武百官須立即上朝,否則輕則免職,重則抄家。

可今天這鐘聲不停的響起,依然是沒有一個人影,崇禎頹廢的坐在地上,賊軍還沒有攻城,可是朕手下的文武百官呢,寡人,寡人,原來這就是孤家寡人的滋味。

遠處傳來了一連串的腳步聲,崇禎心裡一振:“王承恩,王承恩,快扶朕到龍椅上。”

門外閃過了一個人影,那是襄國伯李國禎:“皇上,不好了,李虎,王耀他們打開了城門,唐賊進城了。”

崇禎呆若木雞,沒想到等了半天,進來一個人卻帶給他如此消息,後面又有幾個太監連滾帶爬的走了上來:“皇上,不好了,賊軍進城了。”

南城的城門大開,唐軍從崇文門和宣武門洶涌的朝裡面進入內城,數萬神樞營、勇衛營的官兵已得到命令,向唐軍投誠,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不用打仗最好。

傅宗龍正帶人在巡視城牆,聽到城門大開唐軍進城的消息,大吃一驚,他帶著身邊僅有的數十名親兵趕到了南城門,看著源源不斷的唐軍騎兵衝進了城,他身後的親兵都嚇得臉色蒼白。

傅宗龍撥出長刀:“今日有死而矣,衝!”

最先進城的正是唐軍的近衛軍,他們每人都裝備一把短槍,見一小隊明軍向自己衝來,領頭的唐軍想也不想,舉槍就射,剎時間槍聲大作,傅宗龍還沒有接近唐軍的身邊就身中數十彈,頹然倒地,他身後的親兵也全部死於非命。

旁邊立著不動的神樞營、勇衛營官兵看得心驚膽戰,暗暗感激上司的英明,一萬名近衛軍過去後,又是各路野戰軍,數萬匹戰馬踏在永定門的街道上,整個京師彷彿抖動起來。

唐軍進城的消息很快到處散開,街上的人羣慌亂起來,他們紛紛躲進自己家中,點上香火,向過往的各路神明許願,希望能平安無事的躲過這場兵禍。

這更適合唐軍騎兵的縱橫馳騁,明朝的文武官員多是學一般百姓躲在家中嗦嗦發抖,也有一些人帶著家丁,拿著簡陋的武器想檔住唐軍的前進。

戶部尚書倪元,左都御史李邦華,兵部侍郎張縉彥,兵料給事中金弦等人或帶著數十,或帶著數百家兵想反抗,他們的反抗猶如螳臂當車般無助,多數人連唐軍的近前都接近不了,就被唐軍的火槍射中,倒在了血泊中。連稍微拖延一下唐軍進軍的速度都辦不到。

第33章 黯然收場(上)第20章 馬科上第57章 吞併第7章 人爲財死第15章 炮戰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23章 出遊第21章 辭官第16章 援軍第38章 惡作劇第1章 融合第72章 慘忍第14章 歸化城(上)第14章 結婚下第76章 返回第7章 斬新一頁第9章 投降第11章 結拜下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29章 陣前談判第6章 封王大典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24章 佈網第36章 偶像第24章 衝突第48章 機會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69章 畬族第37章 家事難斷第18章 落入陷井第47章 西貢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88章 召見第26章 追殺第40章 賜宴第34章 兵與賊(上)第86章 大軍齊集第12章 飽曖第14章 歸化城(下)第46章 名震天下第40章 賜宴第77章 餡餅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11章 結拜上第2章 巧遇第52章 大軍圍城第8章 折服下第18章 攻城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15章 定計第64章 功用第21章 草原巨城第15章 滿人隱憂第7章 管理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8章 折服上第55章 佟氏毒計第87章 練兵第40章 探訪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5章 遷移第92章 俘虜進京第1章 兵發太原第44章 初展才華第42章 毀家起義第46章 援軍第56章 自欺欺人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40章 大比武(上)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31章 惡魔傳說第50章 兩難選擇第13章 毒手佛心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35章 人才上第37章 殿試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20章 箭舞飛揚第95章 南巡之議第85章 捷報第7章 軍火第29章 輕取京師第32章 黃金河第44章 紅顏禍水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40章 改名第19章 心思第28章 三方迥異第2章 面子問題(上)第43章 聰明誤第61章 巴達維亞第72章 奇兵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11章 忠臣孤子第34章 遼河邊沿第44章 新艦試水第34章 兵與賊(上)第57章 思凡下山第40章 改名
第33章 黯然收場(上)第20章 馬科上第57章 吞併第7章 人爲財死第15章 炮戰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23章 出遊第21章 辭官第16章 援軍第38章 惡作劇第1章 融合第72章 慘忍第14章 歸化城(上)第14章 結婚下第76章 返回第7章 斬新一頁第9章 投降第11章 結拜下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29章 陣前談判第6章 封王大典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24章 佈網第36章 偶像第24章 衝突第48章 機會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69章 畬族第37章 家事難斷第18章 落入陷井第47章 西貢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88章 召見第26章 追殺第40章 賜宴第34章 兵與賊(上)第86章 大軍齊集第12章 飽曖第14章 歸化城(下)第46章 名震天下第40章 賜宴第77章 餡餅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11章 結拜上第2章 巧遇第52章 大軍圍城第8章 折服下第18章 攻城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15章 定計第64章 功用第21章 草原巨城第15章 滿人隱憂第7章 管理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8章 折服上第55章 佟氏毒計第87章 練兵第40章 探訪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5章 遷移第92章 俘虜進京第1章 兵發太原第44章 初展才華第42章 毀家起義第46章 援軍第56章 自欺欺人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40章 大比武(上)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31章 惡魔傳說第50章 兩難選擇第13章 毒手佛心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35章 人才上第37章 殿試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20章 箭舞飛揚第95章 南巡之議第85章 捷報第7章 軍火第29章 輕取京師第32章 黃金河第44章 紅顏禍水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40章 改名第19章 心思第28章 三方迥異第2章 面子問題(上)第43章 聰明誤第61章 巴達維亞第72章 奇兵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11章 忠臣孤子第34章 遼河邊沿第44章 新艦試水第34章 兵與賊(上)第57章 思凡下山第40章 改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州市| 泗阳县| 扶沟县| 新巴尔虎左旗| 宜章县| 洛川县| 南城县| 东乡县| 临洮县| 奈曼旗| 玉环县| 琼中| 宾川县| 甘洛县| 合作市| 吉隆县| 万安县| 龙井市| 宜兴市| 苗栗市| 崇阳县| 广州市| 五河县| 长乐市| 永春县| 庆安县| 常熟市| 莱西市| 当涂县| 波密县| 夹江县| 舟曲县| 策勒县| 北辰区| 潼南县| 郴州市| 北安市| 东乌| 嵊泗县| 靖江市| 巧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