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章 奇兵

唐軍人多勢衆,四十萬大軍,除去民夫、輔兵,真正的作戰士兵也高達二十二萬,‘精’銳的野戰、近衛軍兩支就有十五萬人。所以一開始攻擊,唐軍就對贛閩邊界的鄭軍各個關卡發動了全面的攻擊。

一時間,從廣豐到黎川錦延上百里的兩省‘交’界處,鄭軍的關卡全受到了攻擊,連最險的浦城縣楓嶺隘,也有一支上萬人的唐軍對著虎視眈眈。

分水關、桐木關、黃土隘的唐軍更是密密麻麻,鄭軍一時處處告急,雖然仗著地形優勢,各種關卡都打退了唐軍的進攻,但各個關卡都拼命給鄭鴻逵發出求救信,唐軍的攻擊異常猛烈,若不增援,很可能有失陷的危險。

鄭鴻逵、鄭芝虎兩兄弟本來還以爲依險而守,唐軍雖多也無可奈何。聽到各個關卡的報告,他們也坐不住了。將後方的鄭軍全部支援到各個關卡,自己也帶著親兵親自到唐軍攻勢最猛烈的分水關查看。

分水關的地勢比桐木關的地勢還有高,達一千三百多米,山勢陡峭。唐軍的大炮就是運了上來,仰攻的效果也太差,只能依靠人海戰術強行攀爬,唐軍還試著在城牆下掘‘洞’安放炸‘藥’包,只是山石堅硬,也毫無效果。

只是分水關關城較長,正面有四里左右可供唐軍攻擊。城牆也不高,矮的地方只有二米。最高處也不過三米五,分水關的守軍雖然讓鄭軍加強到前所未有的三千人,防守起來依然吃力,唐軍一直是仰攻,卻讓鄭軍受到很大的壓力。

鄭鴻逵到分水關時,正是唐軍攻擊最猛烈的時候,唐軍不計傷亡,對分水關地攻擊一‘浪’高過一‘浪’,整個分水關下都是唐軍層層疊疊的屍體。鄭軍往往從城牆推一塊打磨好的圓石下去。至少也能碾死十幾名唐軍。

只是鄭軍也並不輕鬆,唐軍的阻擊手藏在鄭軍傷亡不到地地方,將敢‘露’頭出來的鄭軍一一‘射’死,讓鄭軍只能躲在城垛口下防守,不時有唐軍從垛口爬了上來,雖然都成不了氣候,但這些到了垛口的唐軍甩出的手雷卻也讓鄭軍死傷慘重。

有了鄭鴻逵的援軍,分水關的形勢才穩定了下來。唐軍可能心疼前面的大量傷亡,在鄭軍增加了關卡的兵力後,對各個關卡的攻擊開始延緩,鄭軍上下鬆了一口氣。

就在鄭軍將所有地注意力都放在各個關卡的防守上時。一支五千人的唐軍卻在畬人的帶領下,從江西地資溪出發。從一片片原始森林中穿過,準備翻躍武夷山脈。

資溪位在鉛山縣和黎川縣中間,這裡的南面是福建的光澤縣,資溪位和光澤縣中間的武夷山脈孕育了福建最大的河流閡江支流的中源富屯溪。

閩江水量與黃河流域地水量相近,居金國第七位。閩江上游有三支支流:北源建溪,中源富屯溪,南源沙溪。三大溪流坑蜿蜒於武夷山和戴雲山兩大山脈之間,最後在南平附近相會。

從資溪翻躍過去。要經過無數的崇山峻嶺。鶴東峰、出雲峰、野‘雞’頂、大旭山一座座山峰高聳入雲,全都覆蓋著茂密的森林。沒有經常在山裡奔走地畬人引路,再多的唐軍也只能在山中‘迷’失。

率領這支唐軍的將領是李巖、鍾華兩人,除了鍾華的一千特種兵外,另四千唐軍都是從皇帝近衛軍中挑出來地人馬,儘管鍾華的職位比李巖高一級,實際上是與李巖爲主,而鍾華只是協助李巖地這支人馬過山。

畢竟唐軍訓練的特種兵再厲害,也不能全靠他們去佔領敵人的城池,特種兵應該用在刀刃上,不能用來守城,只是此次翻躍武夷山,太過艱難,纔不得已出動一千特種兵。

本來李鴻基的打算是在各個關卡不計傷亡的發起進攻後,等到守關的鄭軍疲憊,纔在夜晚出動特種兵,偷偷奪下一個關卡,只是畬人提出從資溪可以繞過鄭軍的關卡翻躍過去後。李鴻基才改變了主意,出動一支奇兵直襲鄭軍的後方。

今夭已是這支唐軍進入山林中的第十天了,他們第一天在山中走了近七十里,後來他們能走的距離卻越來越短。如今每天能走上四五十里就不錯了,一路上除了山還是山,許多唐軍已是筋疲力盡,而帶隊的數十名畬人嚮導卻還是生龍活虎,彷彿他們永遠不會疲憊一般。

李巖和鍾華兩人都看得暗暗吃驚,身後的這些唐軍都是‘精’選出來的,比起畬人倘且不如。又何況其他人,如果唐軍和畬人衝突起來,他們只需要往山中一藏,就能讓數十萬唐軍無可奈何。

前面一股隆隆的水聲傳來,畬人都是歡呼一聲,向前飛奔而去。崎嶇的山路在他們的腳下如履平地。他們多是穿著一雙用水稻桿製成的草鞋,尖銳的石塊對他們卻毫無影響。反而是穿著牛皮鞋的唐軍感覺腳步越來越重。

雖然山中不缺水,但多是小溪,用來擦擦臉還行,要想洗澡卻不太可能。唐軍在剛進山時,全軍威武無比,如今卻是一個比一個髒。聽到水聲,‘精’神也都是一振,每個人都加快了腳步,想趕過去將全身的污垢洗個乾淨。

只是這水聲看似彷彿就在附近,走起來卻彷彿沒有盡頭,過了五六裡遠。前面的畬人早已沒有了影,唐軍卻沒有見到水流。

李巖忍不住向這支畬人嚮導的首領雷的詢問道:“雷兄弟。還有多久才能見到水流。”

雷豹是族長雷虎的堂弟,不但漢語講得流利,而且還熟讀詩書,這次雷虎派自己的堂弟親自給唐軍作嚮導,也不無討好唐軍之意。

雷豹答道:“將軍莫急,快了,馬上就到。”

李巖卻是苦笑,畬人回答的快了是以他們的速度而言。他們在山中能日行一百多裡而不覺勞累,而唐軍除了鍾華的那一千特種兵或許可以辦到外,其他人連一半速度恐怕也辦不到。這次卻是近衛軍成了拖累,否則如果是那一千特種兵單獨和畬人前行,現在恐怕已到了鄭軍地身後。

果然,唐軍又走了近小半個時辰纔看到了一道水流,水勢從山腰的四面八方噴涌而出。在下面匯成一股巨大的河流,空中漂著一層水霧,山腰上的樹木

一個巨大地湖泊出現在衆人的眼前。而湖泊的下面。又是一道峭壁,從湖裡溢出來的水以更猛勁頭向前衝去,摔到陡壁下,向遠處流去,彷彿沒有盡頭。

先前到來的首人全都已跳入到河中,正在盡情的嬉戲。後面的唐軍頓時‘精’神大發,一個個迅速脫下身上已是十天沒有換洗的衣服,赤‘裸’‘裸’的跳進了湖中。

雷豹向李巖介紹道:“李將軍,這就是中源富屯溪地源頭了,過了這裡口以後的路就好走了。我們乘著筏子。用三天時間就可以到光澤縣了。”

李巖大喜:“終於過來了,好,就讓大家盡情的洗個澡,然後休息,明天再出發。”

雷豹忙提醒道:“將軍,這裡溼氣太大,不能在此休息。”

現在已是九月。山中的天氣其實已經不熱。如果在水汽如此重地地方休息一晚,恐怕明天就又要有不人倒下。李巖馬上明白過來:“是我疏忽了,看來讓他們洗完澡還得馬上趕路才行。”

唐軍的五千人,拉成了數里長的隊伍,每一個人見到了大湖,第一個反應就是跳入湖中,這一頓澡洗了近一個個時辰,才全都心滿意足的上了岸,洗完了澡,唐軍重新變得‘精’神煥發起來。

李巖重新統計了一下人數,五千人現在只剩下四千七百三十一人,比昨天宿營時又少了二十六人,這些人有可能是爬山時滑到了山崖。有的是途中病倒,有的卻可能僅是掉隊,如果不能追上來。他們幾天之後就必死無疑,山中猛獸,毒蛇甚多,讓人防不甚防,就是天天在山中行走地畬人,也不敢獨自一人翻躍這武夷山脈。

儘管多留一段時間就有可能會有掉隊的唐軍能追上來。可是李巖還是吩咐馬上隊伍馬上出發,唐軍正在對鄭軍各個關卡全線攻擊,目的就是要讓鄭軍地後方空虛,他們若多擔擱一天,唐軍可能就要多付出數百上千人的傷亡。

許多人都戀戀不捨的看著這個大湖。這十天來。除了第一天剛進山林讓唐軍的官兵還興致頗高外,其餘地只是日復一日的趕路,只有這個湖纔給他們帶來了快樂。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從這裡過去,就全是下山地路了,這裡是水流下去的地方。幾乎成九十度的直角,人當然不可以下去,他們必須從側面繞彎過去,唐軍在畬人的帶領下,忽而向右,忽而向左,到了天快要黑下來,還沒有到達雷豹所說的可以造筏走水道的地方,唐軍只好停下來宿營,開始尋找食物。

他們在進山之前,每個人都帶了五斤大米,若是在平時,這五斤大米不夠一個士兵吃上三天,如今他們要靠這五斤大米過上十幾天,。甚至更久,自然不能僅靠大米過活。

山林中各種野果、野菜、磨菇、還有不長眼的毒蛇,老鼠、各種蟲卵都被收聚起來,畬人在叢林中的經驗豐富,各種野果、野菜、蘑菇能吃不能吃,都能一一分別,此時就是那些畬人最忙碌的時候,每一次宿營都會有一些新的可吃食物發現,當然也會有一些新的有毒東西,若他們不一一甄別,唐軍就隨時有食物中毒的危險。

吃完了飯,所有的唐軍就馬上休息,積蓄體力,以便明天趕路。否則‘精’力損耗太多,就有掉隊的危險,到時沒有誰能夠獲救,進入山中的第二天就有人開始掉隊,掉了隊的人從沒有一個能再追上隊伍。所有的唐軍都相信他們已經遇難。

每個人都是和衣而臥,身下只鋪一些軟綿綿的草,他們翻躍山頂。沒有帳篷,也沒有被子,身上僅有一張牛皮衣可以暫時充當雨具,如果雨下得稍大,他們就得全身淋溼,只能在雨巾溼淋淋的行走,十天來,他們遇到了三場雨,幸好山中的雨雖然大,卻不會下太久,有時下完雨,唐軍走著走著,身上的衣服已經幹了,否則病倒的唐軍絕不會不滿百人。

山中不時有狼嚎聲傳來,偶爾還夾雜著一兩聲虎嘯,看似極靜,其實離得極遠,沒有人會去理會這些野獸。它們其實都很聰明,儘管唐軍侵入了它們的領地,但它們只能儘量遠離這隻龐大的隊伍。

當然如果有猛獸敢進入唐軍的隊伍,無一不被唐軍擊斃,成了唐軍的牙祭,這十天來,有數十隻野豬,十幾只狼,還有二隻猛虎,三隻的豹子進了唐軍的肚子,他們巴不得有猛獸會傻得闖過來。

第二天一大早,唐軍紛紛起身,馬上就開始了行軍。他們也沒有什麼可以收拾,身後只留下了無數個茅草窩。

遠處的水聲不時傳來,吸引了唐軍注意,他們繞了一大圈。終於又與富屯溪相遇了,這次他們不用再繞它而過。而是可以由讓它將自己輕鬆帶到山下。

李巖吩咐伐木的聲音傳來,唐軍象打了勝仗般高興,如今可以沿水道而走,就意味著他們成功了一大半,再也不用象以前走得那麼辛苦了。

‘花’了半天的時間,唐軍才做好了足夠多的筏子,一天又已過去。只能等到第二天再出發。是夜,所有的唐軍都興奮的輾轉難眠,眼看辛苦就要到頭了,自己會突然出現在敵人身後。立下巨大的功勳,成爲全軍的英雄。

第二天,唐軍都高高興興的上了筏子,沿著河道朝下面漂去。此時他們才發現畬人所說的可以乘筏的河流是多麼險峻,溪流中間突然之間就會冒出一塊大石不說,而且河‘牀’坡度經常有十幾米落差的地方,稍不小心就會讓筏子變得四分五裂,上面的唐軍紛紛驚叫著掉到水中,若是運氣不好,馬上就是頭骨頸折,或者身受重傷,只半天功夫,唐軍傷亡已達二百多人,快趕上以前十天的總和。

李巖此時卻不能退縮,只能硬著頭皮,繼續乘筏趕路,若是要在叢林中走,實在是太慢了,而且他們的糧食也基本用盡,沒有了大米,靠山中收聚的食物絕對支撐不了他們走出山林。

唐軍哪知道閩江上游流傳著一句“上下三十六灘,灘灘都是鬼‘門’關”的說法,只是畬人說得輕鬆就以爲好走,卻不知這些畬人認爲好走那是每個人都走慣了的緣故。

第29章 發現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28章 大難臨頭第77章 餡餅第21章 新立大汗第10章 狼煙再起第20章 下馬威第19章 初戰下第26章 亂局第20章 噩耗第5章 錢糧問題下第40章 大比武(上)第30章 直搗盛京第35章 人才下第38章 惡作劇第62章 大屠殺第21章 新立大汗第15章 炮戰第28章 不死不休第2章 竹藍打水第26章 蒙古俘虜第43章 三道試題第37章 殿試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45章 貨幣發行第33章 黯然收場(上)第35章 吳府第5章 伐明三策第18章 北方來人第15章 兵器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60章 長沙第74章 黃土隘第55章 亂夜第12章 禍天之物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60章 強權第26章 嚴肅軍紀第38章 麻煩第74章 大事件第39章 各有心思第21章 夜襲下第79章 以彼之道第11章 賀瘋子第23章 數路攻擊第32章 教訓第1章 歸來第43章 三道試題第7章 管理第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1章 合圍第23章 波折第69章 畬族第19章 萬里歸途第13章 寶雞第47章 各佔半城第37章 包圍成都第38章 麻煩第18章 落入陷井第62章 鏡子第71章 襲擊第37章 殿試第5章 定都之爭第92章 俘虜進京第8章 形勢危急第83章 官逼民反第37章 杞縣李信第16章 炮臺血戰第32章 黃金河第12章 飽曖第85章 捷報第25章 釣魚城第21章 草原巨城第12章 初攻達縣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20章 噩耗第82章 峰迴路轉第31章 郡主情仇第65章 攻佔南昌第12章 貪慾下第11章 結拜下第11章 賀瘋子第42章 判決第9章 白桿精兵第11章 結拜上第37章 殿試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5章 發財第24章 衝突第4章 兵指何方第85章 淮安城中第2章 財路第65章 登岸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85章 捷報第34章 遼河邊沿第32章 殺人盈野
第29章 發現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28章 大難臨頭第77章 餡餅第21章 新立大汗第10章 狼煙再起第20章 下馬威第19章 初戰下第26章 亂局第20章 噩耗第5章 錢糧問題下第40章 大比武(上)第30章 直搗盛京第35章 人才下第38章 惡作劇第62章 大屠殺第21章 新立大汗第15章 炮戰第28章 不死不休第2章 竹藍打水第26章 蒙古俘虜第43章 三道試題第37章 殿試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45章 貨幣發行第33章 黯然收場(上)第35章 吳府第5章 伐明三策第18章 北方來人第15章 兵器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60章 長沙第74章 黃土隘第55章 亂夜第12章 禍天之物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60章 強權第26章 嚴肅軍紀第38章 麻煩第74章 大事件第39章 各有心思第21章 夜襲下第79章 以彼之道第11章 賀瘋子第23章 數路攻擊第32章 教訓第1章 歸來第43章 三道試題第7章 管理第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1章 合圍第23章 波折第69章 畬族第19章 萬里歸途第13章 寶雞第47章 各佔半城第37章 包圍成都第38章 麻煩第18章 落入陷井第62章 鏡子第71章 襲擊第37章 殿試第5章 定都之爭第92章 俘虜進京第8章 形勢危急第83章 官逼民反第37章 杞縣李信第16章 炮臺血戰第32章 黃金河第12章 飽曖第85章 捷報第25章 釣魚城第21章 草原巨城第12章 初攻達縣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20章 噩耗第82章 峰迴路轉第31章 郡主情仇第65章 攻佔南昌第12章 貪慾下第11章 結拜下第11章 賀瘋子第42章 判決第9章 白桿精兵第11章 結拜上第37章 殿試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5章 發財第24章 衝突第4章 兵指何方第85章 淮安城中第2章 財路第65章 登岸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85章 捷報第34章 遼河邊沿第32章 殺人盈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省| 和平区| 南丰县| 陇西县| 家居| 长汀县| 虎林市| 大荔县| 岳西县| 巫溪县| 通州市| 昔阳县| 鹤庆县| 遂平县| 霍城县| 大厂| 光泽县| 枣庄市| 平顶山市| 临安市| 江口县| 康定县| 金秀| 阿拉尔市| 中西区| 赤城县| 鄄城县| 托克逊县| 多伦县| 韶关市| 灵丘县| 广安市| 津市市| 陆丰市| 灵丘县| 三江| 谷城县| 阿图什市| 惠来县| 六枝特区| 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