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章 噩耗

清晨,一縷陽光緩緩升起,照進了這貼滿大紅喜字的新房,牀上的兩人交頸而眠,一牀暖暖的被子蓋住了那滿屋的春se。

李鴻基一睜眼,望著懷裡的妙人兒,見她緊閉著雙眼,紅撲撲的臉上升起一層豔光,嬌美不可方物,想起昨晚的纏mian,心裡又熱了起來,田玉珠雖是初次,但被他挑起了情火,昨夜不知天高地厚的逢迎,竟然是個媚骨天生的女子,適應了破瓜之後的疼痛後,竟然忍受了他的三次征伐,讓李鴻基大感痛快,真是男人的恩物。

想到昨晚的纏mian,李鴻基的下面頓時又蠢蠢欲動,田玉珠感覺到了他的雄鳳,皺了一下眉,睫毛動了一下,李鴻基見她裝睡,雙手在她胸前大勢活動,田玉珠呻吟起來,再也裝不下去,捉住了他的雙手,哀求道:“相公,妾身再也承受不了,僥過一次好嗎。”

李鴻基大笑:“昨晚怎麼沒見你求僥,我只聽見小乖乖迷死人的呻吟聲。”

田玉珠大羞,腦袋一縮,鑽到了被子下,李鴻基憐惜她剛剛破瓜,只是嚇嚇她罷了,也不以爲甚,讓她再休息一下,自己先起牀練武,這已經是多年養成的習慣。

接下來的幾天,李鴻基充分享受到了田玉珠的柔情密意,在這個時代,當一個女人的身休被男人得到時,女人立馬就會孌得乖巧可人,田玉珠能歌善舞,詩情書畫樣樣精通,李鴻基只感到要沉入溫柔鄉中,巴不得能永遠如此纔好。

田廣在他婚後第二天就向來他來要田地,李鴻基心情正好,兩話不說,就要給他幾百傾,周鳳梧大驚,田都已分了下去,只剩十多傾了,如此這來不是又要收回分下的田,連忙跟李鴻基力爭,李鴻基恍然大悟,自己真是昏了頭,幾百傾那就是數萬畝田地,怎麼可以都給田家,連忙收回,只給了田家一百多畝,從此田廣就恨上了周鳳梧。

這樣過了十來天,算算李過他們應當把李鴻基的家人接來了,院中的房子已經收拾好了,田玉珠已經把全心都放在了李鴻基身上,聽到公公和大婦這幾天就要過來,坐立不安,也不知要如何相處,所幸孃親就在身邊,心中稍稍覺得安慰。

可李鴻基左等右等就是不見家人的到來,李鴻基越來越不安,不會是路上出事了吧,連忙派出人出去打探。

這天清晨,李鴻基一大早起來,正在院中練武,只見一個人跌跌撞撞的進了門,李鴻基見正是他派出去接父親和妻子的親兵,見只有他一個人回來,心中有預感,一定是發生了什麼可怕的事。

那名親兵見到了李鴻基,喘了一口氣,剛要說話,一口氣又喘不上來,李鴻基只好怕了怕他的後背:“不能急,慢慢說。”

旁邊的小綠乖巧的端來了一碗水,李鴻基忙讓那名親兵喝下,那親兵喝了水才說出來:“將軍,老太爺出事了。”

李鴻基大驚,忙問;“出了什麼事。”

原來李過等人聽了李鴻基的命令,去接李守忠等人,不敢怠慢,一路上馬不停蹄,趕回了米脂,李守忠見了李過等人很是高興,李過按輩分還是他孫子,見他到來,忙問起兒子的情況,知道很好後就放下了心。

但是卻說什麼也不肯離開老家,這一年多,李鴻基給家裡送了幾百倆銀子,足夠蓋一座象樣的宅子了,李守忠想先把宅子修起來,也好光宗耀祖,地已經買好了,就等動工,李守忠不去,高桂英也不可能單獨前去,李過等人沒辦法,接不回去人怎麼辦啊,只好住了下來,每天勸說,一直待了十幾天,李守忠最後不知是想念兒子心切,還是被李過他們勸動,還是答應了。

李過大喜,可李守忠已經七十多歲了,怎麼走這一千多裡的路程卻是一個問題,最後只有選擇馬車,李繼遷寨較偏,沒有好的馬車,只有到縣城卻找,李過親自帶人去挑,就在李過等人去縣城的那天出事了。

當時曹文詔的大軍正好路過米脂,這些山西的官兵在本地倘且偷雞摸狗,到了陝西自然軍紀也不會好,雖然米脂不是交戰地,但路過米脂時到百姓家裡拿點東西,調戲一下婦女,還是正常,有一羣士兵經過李鴻基家時也當然會進去拿點雞鴨米麪什麼的,李守忠倒是不介意,暫時忍一忍,兒子每次帶給家裡的銀子都挺多,等新宅子建好後也是一副官宦人家的氣派,到時就沒有敢這樣了。

壞就壞在這些官兵拿了東西還不滿足,見高桂英長得健美,嘴裡自然口花花,不乾不淨起來,李老太爺那受得了,自持德高望重,兒子又是一個將軍,媳婦怎能被幾個低級官兵調戲,拿起一根木棍就要打那幾個口出髒言的官兵。

那幾個官兵哪知這破爛爛的人家還有來頭,雖然院中還有兩名壯漢,仗著人多也不客氣,搶過李守忠的木棍反打在李守忠的身上,並一腳把李過忠踹倒在地。

高桂英和留下來的兩名親兵搶救不及,見老太爺倒在地上,大吃一驚,自然不會放過那幾人,頓時打了起來,那些官兵見有人敢反抗那還了得,呼啦一下來了一夥人,高桂英和兩名親兵到底是好漢架不過人多,只得扶起老人且戰且走,仗著地形熟悉,擺脫了官兵。

那些官兵見那幾人利害,也不追趕,也不問這家是誰,直接說這家人通匪,一把火就把李家的房子燒了個精光,嘻嘻哈哈的走了,高桂英只好帶公公躲到了別處,李過等人趕著馬車回來,見李家已燒了個精光,頓時傻了眼,好在不久找到了高桂英等人,不過李老太爺經過這一折騰,當夜就斷了氣。

李過慌了神,不知如何處理,忙派人飛馬來向李鴻基報告,李鴻基聽完這名親兵所講,大驚,衝出院外,一把牽過拴在旁邊的一匹馬,跨上馬背就往大路跑去,身邊一個親兵都沒帶。

那名親兵見李鴻基孤身上路,連忙要其他親兵趕快跟上,他自己這幾天不眠不休的趕路,太累了,不可能再跟著返回,又不知李鴻基已娶了親,忙找到周鳳梧告訴了他,周鳳梧大驚,李鴻基不在了,他不能走,必須把府谷的擔子挑起來,田玉珠還不知道,正在陪著她母親說話,聽到了周鳳梧的傳話,大急,不知如何處理,急得在原地團團打轉。

李鴻基使命的鞭打著跨下的花馬,臉上淚流滿面,心裡全是悔恨,爲什麼不親自去接父親,爲什麼不早點接父親過來,什麼東西能比父親更重要,想到父親去世時自己還在與小妾濃情蜜意,更是恨恨的抽了自已兩個嘴吧。

一路上,李鴻基不眠不休,使勁趕路,雖然只比親衛出去了一會兒功夫,親衛卻怎麼也追趕不上,只是遠遠的看到前面一股煙塵,也只好使勁的追趕。

第三天了,李鴻基滿面塵灰,眼眶深陷,嘴脣乾裂的好象要出火,但他故意這樣折磨自己,也不能減輕心裡的傷痛,跨下的馬卻受不了,連續兩天兩夜被李鴻基這麼驅趕,這馬早已精疲力盡,走到一個小坡時,哀鳴了一聲,躺在地上,口吐白沫,任李鴻基怎麼鞭打也不肯起身,李鴻基只有站在大路上等待。

前面一箇中年胖子騎著一匹白馬走了過來,只見路中間站著一個鬍子拉楂,滿臉兇相的人,嚇了一大跳,想從旁邊繞過去,李鴻基一把拉住他的繮繩。

那胖子大驚,結結巴巴的說:“你,你要幹什麼。”

李鴻基瞪了他一眼:“下來,”將他拉下,指了指旁邊還在呼呼喘氣的馬道:“這馬給你。”

那人剛被拉下馬時,以爲碰見了強盜,嚇得兩腿哆嗦,見李鴻基不理他,上馬就走了,旁邊躺著一匹馬,剎時知道是碰到了心急趕路之人,想起了馬背上了東西,心痛起來,頓時破口大罵,不一會兒又傳來了一陣雷鳴般的馬蹄聲,那人跟緊讓路,只見十餘騎璇鳳般從他身邊一掠而過,

登時又要大罵,突然往前一望,見到了自己的包袱在前面不遠,失而復得,頓時喜出往外,知道是前面那人丟下來的,連忙過去撿去,自己的馬被人騎走了,見了路旁還在喘氣的那匹花馬,看樣子比自己的馬好許多,頓感沒吃虧,在旁邊守著,等馬回覆力氣。

李鴻基終在第四天夜晚趕回了米脂,老遠就見到自己已是一片斷瓦殘檐,而旁邊叔叔家裡掛滿了白幡,心中一痛,再也支撐不住,剛把馬勒住,就從馬上一頭載了下來,昏迷過去。

屋裡的衆人聽見了馬叫聲,連忙出來,見門外李鴻基昏迷,大急,忙扶進屋內,又是灌水,又是掐人中,李鴻基才慢慢醒了過來,催開了扶著的衆人,跪倒在父親的靈前,嚎啕大哭。

望著父親的靈位,李鴻基心中的哀傷象針一樣刺著他的心,小時候的事一幕幕涌了上來。

父母爲自己付出的是何其多,而自己回報是何其少啊,父親,你怎麼這麼快就走了呢,兒子纔剛剛能報答你啊,一句話涌上心中,子欲養而親不在,心中更是傷悲。

李鴻基在父親靈前又跪了一天一夜,誰勸也沒用,直到又一次昏迷過去,才被衆人擡進屋裡。

高桂英坐在牀沿,望著已經熟睡了的丈夫,心中憐惜不已,輕輕地替他擦拭著臉上的灰塵,李鴻基的親兵在李鴻基回來後隔了不到一個時辰就到了,也是累得全身發痛,任誰在四天四夜跑了一千多裡也不好受,一個個都散了架似的,但還是把李鴻基在府谷又娶了親的事告訴了她,高桂英現在卻一點醋意也沒有,高桂英明白,恐怕李鴻基心中的內疚比傷心還重,這兩樣一起襲來,鐵打的身子也受不了,她現在只祈求丈夫沒事,他無論娶多少個都好。

第二天一早,李鴻基就醒來了,在父親靈前跪了一天一夜,他已經想清楚了,事情已經發生,再怎麼傷痛也於事無補,相信父親也不願見到自己哭哭滴滴的樣子,如今是要辦好父親的喪事,然後讓辦法爲父親報仇纔是。

高桂英見李鴻基醒了,大爲歡喜,忙端來稀飯,李鴻基也不拒絕,他已經五天五夜粒米末進了,一連喝了四大碗,還沒有飽,正想再喝,高桂英已經把碗收起,道:“你已幾天沒吃東西, 不能再吃了。”

李鴻基也不再要,一開門,見李過跪在門前, 忙扶起道:“你幹什麼,這不是你的錯。”

李過哽咽道:“是我沒保護好老太爺,若是那天我沒有出去也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李鴻基惡狠狠地道:“不管你在不在,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我們要找到真正的罪魁禍首,那就是曹文詔的部下,若找不到犯事的那幾人, 那就拿曹文詔負責。”

李過嘴動了一下,還是沒有說出來,當天經過的有上萬人馬,哪那麼容易查出來,既使查出來,官軍也會相互包庇,曹文詔是總兵,大李鴻基好幾級,又怎能奈何得了

—————————————————————————————————————————————

又是新的一週了,老茅早早上傳,要有一個好的開始是不是,請各位繼續支持。

第17章 爭論第78章 神仙難爲第62章 大屠殺第42章 改弦易轍第60章 強權第17章 爭論第63章 北行第2章 大將歸來第14章 歸化城(上)第31章 魔鬼第65章 攻佔南昌第21章 夜襲下第34章 兵與賊(上)第24章 詐降第71章 襲擊第66章 新的目標第49章 身份轉變第39章 香火第9章 出兵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4章 好事成雙第33章 欽差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78章 神仙難爲第30章 崇禎被俘第2章 登陸苦戰第13章 毒手佛心第44章 輕取河南第11章 虛驚一場第19章 洞房第25章 釣魚城第26章 蒙古俘虜第3章 伏擊第11章 忠臣孤子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98章 捱罵第34章 母子重逢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19章 意外連連第5章 遷移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11章 結拜下第53章 城頭纏戰第47章 金幣狂熱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4章 好事成雙第34章 兵與賊(上)第28章 大難臨頭第90章 暴露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66章 新的目標第26章 開拓團第50章 情報第7章 廷議第27章 進入山西下第43章 死得其所第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6章 五年計劃第12章 王自用第87章 君前議移民(下)第22章 金兵來臨第37章 杞縣李信第17章 碧血第76章 返回第76章 返回第40章 賜宴第41章 大比武中第82章 峰迴路轉第六十 間番屬法第47章 各佔半城第25章 新的一年第48章 機會第22章 金兵來臨第36章 互探第23章 出遊第56章 惹火上身第24章 不期而遇第18章 攻城第55章 刺客餘波第4章 好事成雙第62章 價值連城第93章 英雄第52章 萬事齊備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10章 盧象升下第2章 財路第31章 權力之顛第7章 斬新一頁第20章 箭舞飛揚第52章 大軍圍城第2章 戰略大計第54章 緩攻第11章 宴無好宴第15章 滿人隱憂第34章 遼河邊沿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33章 鰲拜之死第29章 陣前談判第17章 美色下
第17章 爭論第78章 神仙難爲第62章 大屠殺第42章 改弦易轍第60章 強權第17章 爭論第63章 北行第2章 大將歸來第14章 歸化城(上)第31章 魔鬼第65章 攻佔南昌第21章 夜襲下第34章 兵與賊(上)第24章 詐降第71章 襲擊第66章 新的目標第49章 身份轉變第39章 香火第9章 出兵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4章 好事成雙第33章 欽差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78章 神仙難爲第30章 崇禎被俘第2章 登陸苦戰第13章 毒手佛心第44章 輕取河南第11章 虛驚一場第19章 洞房第25章 釣魚城第26章 蒙古俘虜第3章 伏擊第11章 忠臣孤子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98章 捱罵第34章 母子重逢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19章 意外連連第5章 遷移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11章 結拜下第53章 城頭纏戰第47章 金幣狂熱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4章 好事成雙第34章 兵與賊(上)第28章 大難臨頭第90章 暴露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66章 新的目標第26章 開拓團第50章 情報第7章 廷議第27章 進入山西下第43章 死得其所第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6章 五年計劃第12章 王自用第87章 君前議移民(下)第22章 金兵來臨第37章 杞縣李信第17章 碧血第76章 返回第76章 返回第40章 賜宴第41章 大比武中第82章 峰迴路轉第六十 間番屬法第47章 各佔半城第25章 新的一年第48章 機會第22章 金兵來臨第36章 互探第23章 出遊第56章 惹火上身第24章 不期而遇第18章 攻城第55章 刺客餘波第4章 好事成雙第62章 價值連城第93章 英雄第52章 萬事齊備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10章 盧象升下第2章 財路第31章 權力之顛第7章 斬新一頁第20章 箭舞飛揚第52章 大軍圍城第2章 戰略大計第54章 緩攻第11章 宴無好宴第15章 滿人隱憂第34章 遼河邊沿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33章 鰲拜之死第29章 陣前談判第17章 美色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烦县| 岗巴县| 呈贡县| 策勒县| 云南省| 岐山县| 红桥区| 麻江县| 佛山市| 鹤岗市| 雷山县| 东港市| 承德县| 贺兰县| 绵竹市| 金寨县| 荔浦县| 呼图壁县| 武强县| 罗定市| 清水河县| 五华县| 遵化市| 胶州市| 芒康县| 铁岭县| 天津市| 衢州市| 长宁县| 资兴市| 资中县| 马山县| 柳江县| 定安县| 乌恰县| 彭水| 泰顺县| 象州县| 大田县| 军事| 扎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