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章 金兵來臨

還有半天就可以到歸化城,蒙古人這次熱情的不得了,已派出數拔人過來迎接,皇太極決定先將大家的意見統一,看到底該怎樣應對闖軍。

當晚,皇太極的大營內濟濟一堂,坐滿了滿人的貝勒,王公大臣,此次出擊,滿人可以說是大獲全勝,只損失數百人馬,攻破大明二十多座縣城,搶回了數十萬人口,銀子四百多萬兩,財物數萬車,若是沒有闖軍進入草原之事,現在就可以圓滿返回盛京,皇太極的威望更勝以往。

德格類大大咧咧的說:“大汗,漢人只能躲在城中,若不是草原空虛,這些漢人也不敢出來,現在只是蒙古各部他們就得龜縮在城中,等我軍到了,還不把他們象螞蟻般捏死。”

衆人都笑了起來,多爾袞在旁冷冷的道:“草原空虛,他們怎會知道草原空虛,難道我軍有內奸。”這話正說到皇太極的痛處,看闖軍出兵的時間恰到好處,剛好自己進入大明內地之時,闖軍也就率軍到了草原,顯然是早有準備,否則臨時接到消息,再發兵至少也得擔擱一個月,真會有那麼巧麼。

德格類一窒,怒道:“多爾袞,你是什麼意思,你難道敢說我是內奸。”

多爾袞一笑:“這話我可沒說,你自己承認的。”

范文程打圓場道:“好了,好了,只是湊巧罷了,現在我們是議論這仗要不要打,要打該怎樣打。”

皇太極放下了心,不管是巧合還是有其它明堂,現在都不是追究的時候,只有擊敗闖軍纔是關鍵。

衆人都七嘴八舌起來,都道:“打,當然要打。”蒙古人這次損失如此慘重,和精兵被抽調也不無關係,滿人當然要幫他們找回場子,這次對滿人來說,或許是因禍得福,以後就能牢牢的把蒙古各部控制在自己手中。

皇太極見衆人都同意打,遂道:“好,即然大家都同意打,那麼明天就先到歸化,只是這許多漢人和財物如何處理大家也可以議議。”

這次搶的財物大多了,雖然都是由漢人來運送,但幾十萬漢人,帶到歸化城下肯定不方便,若是讓人押著他們先走,押送的人又不能太少,否則引起暴亂,損失可不輕。押送的人太多,又分薄了進攻闖軍的力量。

代善道:“大汗,依我看不如先把這些漢人留在此處,將他們暫時囚起來,派三千名士兵足可看管,等擊敗了闖軍,再和大軍一起返回也不遲。”

衆人都點頭,這倒是一個辦法,漢人懦弱,三千人足可看住,又不會減少滿人的力量,再說此地離大軍也近,萬一有變大軍回來也來得及,此時可沒人去想,若是滿人敗了會如何。

皇太極道:“大哥此話正是老成謀國之言,既如此,那麼…”朝衆將掃了一眼,大家都知道皇太極是在考慮留下來的人選,衆人都不樂意,逼開了皇太極的眼光,奧巴倒是一臉的熱切,想留下來又不好意思,皇太極早已知道奧巴貪得無厭,自然不會考慮他。

最後皇太極的目光還是停在代善身上,道:“如此,還是請大哥代勞,將看守這個任務接下來。”

代善年齡大了,已沒有和後輩爭功的想法,回道:“大汗放心,我必不讓少一兩銀,逃一個人。”

衆人也都放下心來,有代善看著可以放心,他也不會私吞財物,皇太極道:“闖軍火器衆多,據說比明軍還要利害,各位可想出什麼應對辦法。”

衆人都默然,德格類道:“大汗,明軍的火器我們也見識過,沒什麼了不起,幾個衝鋒就要跨了,闖軍再利害也利害不到哪去。”

豪格道:“父汗,如此明天就可以發兵了,我軍現在對闖軍毫無瞭解,只知全靠火器,再商議也想不出什麼辦法來,見到了闖軍自然就有法可想。”

皇太極也覺得有理,點了點頭,看來自己的兒子有了進步,吩咐衆人先下去休息,明天再到歸化城。

第二天,在城下煎熬多日的蒙古大軍終於等到了滿人的到來,和布石圖,額仁沁濟農等人都來迎接,皇太極仔細聽了蒙古人攻營的經過,聽到漢人火槍射程如此之遠時也暗暗吃驚,皇太極忙帶著衆將來到闖軍北門左營前觀看。

雖然屍體都被蒙古人掩埋,但地上遺留的斑斑血跡還顯示了當日攻營的殘烈,看著闖軍戒備森嚴的營累,裡面不知還是幾重這樣的大坑,不由大爲頭痛,闖軍的兵力很足,不破去兩個大營根本圍不死闖軍,若要先破大營,不知會有多少滿人勇士倒下。

後金大軍的到來,早已將闖軍全體驚動,李鴻基站在北門城頭拿起了望遠鏡,見一個身材肥胖的大漢帶著一羣人正在闖軍的左大營指指點點,想起了對皇太極的瞄述,心知十有八九就是此人。

孫和鬥比劃了一下手指,這羣人正在大炮的射程內,興奮的道:“闖王,打吧,我保證將敵首炸死。”

李鴻基也心動起來,這羣人都是滿人的實權人物,若真能將他們消滅在闖軍火炮下,那勝利還不是輕而易舉,打還是不打,不打這個機會可能以後就沒有了,若打,就算把皇太極打死了,滿人的實力卻沒有削弱,難道滿人就不會有另外的英主嗎,殺一個皇太極又有何用。

李鴻基又有另一個聲音升起:“殺了皇太極,殺了皇太極,再也沒有你的對手。”李鴻基雙手緊握,狠狠一揮手:“好,把皇太極幹掉。”

孫和鬥喜滋滋的道:“是,一定完成任務。”轉身就要去吩咐炮兵準備。

“暫慢,算了,不要開炮。”李鴻基已經想通了,若這次能把滿人騙入大炮的射程,數百門火炮來個覆蓋式射擊,必可大大削弱了滿人的力量,就算皇太極再英明又如何,皇太極決不想到自己有那麼多火炮會對蒙古人不用,一心要用在滿人身上。

皇太極等人已察看完闖軍的兩營防守,帶著衆人返回大營,這些人都是久經戰陣之人,看過現場之後,衆人也知道闖軍火器的利害,竟然比滿人大部分的射手距離都要遠,滿人還要去攻打他已建好工事的營寨,自然更是吃虧,一時之間衆人都沒有了必勝的把握。

皇太極坐了下來,道:“各位都已看過現場,大家可以議一議,有什麼好辦法破營?”

衆人都皺著眉,多爾袞道:“大汗,闖軍的火器利害,營帳佈置險惡,不可強攻,否則就是用數萬大軍也不一定能填平敵人的壕溝。”

德格類笑了起來,道:“喲,我們的多爾袞竟然也有怕的時候,不強攻,難道等敵軍自己走出來嗎?”

多爾袞道:“那又有什麼不可以,只要我軍能切斷敵人的補給,圍上幾個月,敵人自然要乖乖走出來。”

“切斷補給,你說得輕巧,敵軍至少有數萬騎兵,這兩個大營不攻破根本就不可能切斷敵人的補給,何況敵軍還有水道可以遠輸。”

多爾袞啞口無言,歸化城有一條河流穿城而過,除非攻破兩座大營,設法把河面也攔住,否則根本不可能切斷闖軍的補給,但多爾袞還是道:“反正不能強攻,否則只會讓我軍的勇士白白送死。”

薩哈廉道:“不如我們攻入闖軍內地如何,那時闖軍必定要救,他們不就得乖乖走出來嗎?”

衆人眼前一亮,這倒是一個好辦法,范文程道:“沒用,闖軍的地盤在陝西,隔著黃河,我軍要攻入闖軍內地,無法過河。

衆人剎時打消了念頭,若在平時用木板扎著過河尚可,但闖軍既然大舉進入草原,必會緊守黃河,已方哪有機會偷渡,若敢如此做恐怕都得掉入黃河餵魚。

范文程道:“如此,只有攻城了,有城牆保護,闖軍在城內反而不會有太多的埋伏,只要我軍上了城牆,敵軍必不能擋,若攻下了城,闖軍的兩個大營也不能守。”

皇太極見討論半天,衆人拿不出辦法,遂同意了攻城,范文程獻計道:“大汗,既然要攻城,我軍可以先派使者責問闖軍爲何攻我盟友,而且可以詢問上次我軍使者的下落,趁機打探一下城內的虛實。”

皇太極讚許的點了點頭,想道這事卻要漢人去纔好辦,在孔有德,耿仲明身上轉了轉,看得兩人心驚肉跳,皇太極正要開口,他身邊的寧完我已自告奮勇的站了起來,道:“大汗,讓我去吧。”

皇太極一遲疑,道:“先生是我智囊,萬一闖軍不懷好意,豈不是本汗的損失。”

孔有德,耿仲明抹了一把冷汗,幸虧有這個傢伙跳出來,否則就要落在自己頭上了,誰知闖軍會怎樣對待使者,萬一被殺豈不冤死。

寧完我,字公甫,本是遼陽人,天啓年間被清將薩哈廉虜爲家奴,崇禎二年,皇太極聞其通文史,召人直文館,尋授參將。崇禎三年,宣諭安撫永平(今河北盧龍),又從攻大淩河及招撫察哈爾,皆有功,授世職備禦。四年,上奏議定官制,辨服色,立言官諸項,多被採納,但寧完我喜好賭博,他更大的才華是媚上疾能,他不忿皇太極將范文程看得比他重,這次在別人看來是危險的任務,在他看來卻沒什麼大不了,他賭博的天性又已發作,所以主動請膺。

寧完我道:“屬下觀闖軍恐怕不是一般反賊可比,其闖王有奪取天下之志也末可定,否則不會進入草原,恐怕以後闖軍會成了大汗的主要對手,這樣的人又怎會殺害使者,屬下正可以趁此次出使細細觀察闖軍一翻,也好讓大汗作出相應的部屬。”

皇太極大爲感動,握著寧完我的手道:“先生還要多多保重,在城中千萬小心,不要惱怒闖軍,最重要的是安全回來。”

寧完我向皇太極行了一個禮:“大汗放心,屬下必不負所托,不過如果屬下三天末回,大汗就不用等了,直接攻城。”說完,寧完我就下去準備出使闖軍。

寧完我騎著馬,帶著兩名待衛來到城下,他特於從南門進入,還末接近城門,城上有人喝道:“站住,幹什麼的。”

寧完我道:“我是大金的使者,要見你們闖王。”

闖軍喝道:“站著不準動,我去給你彙報。”

李鴻基正在和衆將商量守城事宜,突然的親兵進來大堂:“報,有三人在南門城下,自稱是後金使者,要見闖王。”

李鴻基一愣,後金使者,望了衆人一眼,道:“大家說說看,我是見還是不見。”

李雙喜道:“闖王,就要開戰了,有什麼好見,讓他們返回就是了。”

洪承疇道:“不見不妥,若我軍使者也不見,顯得我方心虛,闖王不可不見。”

李鴻基點了點頭:“是這個理,可是在南門的數百門火炮怎麼辦,使者一進來就會發現,現在要隱藏也來不及。”

洪承疇爲難起來,這倒是個難題,大炮的秘密肯定不能讓使者發現,馬維興在旁道:“闖王,這有什麼難辦,讓他進來時矇住眼睛,不讓人和他們說話,出去時也是如此,必能不會泄密。”

李鴻基苦笑起來,這一般都是山寨的做法,闖軍這樣做未免太小氣,但又無其他辦法,只得吩咐道:“把他們帶來,矇住眼睛,不準人跟他們說話,帶到大堂再解開。”

親兵應了一聲“是。”跑了下去,李鴻基笑著說:“諸位,先商量一下怎麼對付後金的使者。”

寧完我三人等了良久才見城門打開,一開城門,數十名闖軍圍了上來,李過拿出幾塊佈道:“三位,對不住了,大戰之前,你們肯定是來探聽我軍虛實的,闖王本想不見你們,但顯得太過小氣,只好將各位眼睛蒙上,見到了闖王就會解開,別怪我沒有提醒,中途若誰敢偷偷解開,我的劍可不會客氣。”

第60章 長沙第54章 緩攻第85章 淮安城中第51章 炮灰比拼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61章 陷落第64章 任務第19章 洞房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11章 宴無好宴第71章 中招第5章 勸進第94章 大戰重第80章 優厚條件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49章 長安第20章 席捲甘肅第30章 流言殺人第60章 長沙第52章 鑑寶會(三)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41章 大比武中第36章 同族相煎第80章 優厚條件第24章 設宴勸降下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20章 虎狼之藥第54章 緩攻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12章 貪慾上第13章 寶雞第88章 使節(上)第2章 巧遇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66章 新的目標第57章 遼陽大火第32章 坐困愁城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71章 中招第76章 投降也難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11章 結拜上第54章 遭遇第56章 鮮血換來的勝利第17章 重振夫綱第19章 大戰來臨上第61章 任卿選官第13章 諜戰下第35章 吳府第52章 鑑寶會(三)第24章 一敗塗地第6章 忠孝難全第51章 炮灰比拼第29章 三方相爭第65章 做媒第6章 調兵遣將第13章 諜戰上第21章 草原巨城第27章 進入山西下第12章 聲東擊西第67章 強行封官第83章 官逼民反第21章 蒙人攻營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1章 融合第27章 殺,放?第29章 三方相爭第61章 陷落第13章 諜戰上第26章 蒙古俘虜第20章 噩耗第63章 北行第37章 包圍成都第78章 聯合第36章 黃金之爭第53章 城頭纏戰第15章 湘河炮聲第38章 蠢蠢欲動第85章 捷報第13章 諜戰上第2章 登陸苦戰第17章 爭論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1章 蟄伏商洛第58章 交惡第6章 審案第21章 降,不降?第21章 夜襲上第51章 鑑寶會一第8章 火槍第63章 北行第20章 席捲甘肅第73章 收穫第21章 蒙人攻營第5章 遷移第85章 捷報第16章 沙地行軍第59章 求和第15章 兵器第52章 大軍圍城
第60章 長沙第54章 緩攻第85章 淮安城中第51章 炮灰比拼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61章 陷落第64章 任務第19章 洞房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11章 宴無好宴第71章 中招第5章 勸進第94章 大戰重第80章 優厚條件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49章 長安第20章 席捲甘肅第30章 流言殺人第60章 長沙第52章 鑑寶會(三)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41章 大比武中第36章 同族相煎第80章 優厚條件第24章 設宴勸降下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20章 虎狼之藥第54章 緩攻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12章 貪慾上第13章 寶雞第88章 使節(上)第2章 巧遇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66章 新的目標第57章 遼陽大火第32章 坐困愁城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71章 中招第76章 投降也難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11章 結拜上第54章 遭遇第56章 鮮血換來的勝利第17章 重振夫綱第19章 大戰來臨上第61章 任卿選官第13章 諜戰下第35章 吳府第52章 鑑寶會(三)第24章 一敗塗地第6章 忠孝難全第51章 炮灰比拼第29章 三方相爭第65章 做媒第6章 調兵遣將第13章 諜戰上第21章 草原巨城第27章 進入山西下第12章 聲東擊西第67章 強行封官第83章 官逼民反第21章 蒙人攻營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1章 融合第27章 殺,放?第29章 三方相爭第61章 陷落第13章 諜戰上第26章 蒙古俘虜第20章 噩耗第63章 北行第37章 包圍成都第78章 聯合第36章 黃金之爭第53章 城頭纏戰第15章 湘河炮聲第38章 蠢蠢欲動第85章 捷報第13章 諜戰上第2章 登陸苦戰第17章 爭論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1章 蟄伏商洛第58章 交惡第6章 審案第21章 降,不降?第21章 夜襲上第51章 鑑寶會一第8章 火槍第63章 北行第20章 席捲甘肅第73章 收穫第21章 蒙人攻營第5章 遷移第85章 捷報第16章 沙地行軍第59章 求和第15章 兵器第52章 大軍圍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陆市| 米泉市| 思茅市| 额尔古纳市| 紫金县| 城口县| 孝义市| 漠河县| 曲阜市| 铜陵市| 潞城市| 丹东市| 手游| 澜沧| 茂名市| 卢氏县| 温州市| 化隆| 西华县| 景东| 崇义县| 治县。| 清水河县| 哈密市| 焦作市| 东阳市| 桓台县| 图木舒克市| 昌吉市| 桐乡市| 吉安市| 红安县| 灵台县| 澜沧| 淮安市| 新邵县| 公安县| 通江县| 长武县| 社会| 盘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