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勸進

這些天,闖王府都是一片喜氣洋洋,李鴻基見誰都張開嘴就笑,主人高興,王府的僕役們也跟著沾光,時不時有賞賜下來,僕人偶有小錯,田玉珠和邢秀娘兩人都會替他們求情,免於處罰,王府上下都輕鬆一片。

正月十五過去後,年味漸漸談了下來,這天,李鴻基正在批閱文書,突然發(fā)現一個勸進的奏章,上書的是以前朝庭的一個降官,名叫傅天鶴,本是商洛的一名縣令,闖軍兵出商洛後及時投靠,現在已升爲渭南府的知州了,傅天鶴奏章大意是說,現在闖軍帶甲數十萬,治下民衆(zhòng)已近千萬,闖王這個名號已不適用,必須有新的王號,國號,如此才能鼓舞士氣,將士用命,早日一統中原。

李鴻基看過後就談談一笑,將之扔到了一邊,沒有理他,當初李鴻基在商洛稱闖王時只是一時興起,用了原先李自成的名號,當時他們是流民,只有闖出去纔有一條出路,所以稱闖王能顯示出一往無前的氣魄,引起了衆(zhòng)多饑民的跟隨,而今闖軍加上內蒙古草原的大片領土,已有二省多地,也安定了下來,稱爲闖軍卻也不合適,宋獻策和洪承疇也提過幾次,要李鴻基正式稱王,定國號,才能名正言順的與大明分庭抗禮,但都被李鴻基否決。

現在朝庭的注意力全在高迎祥的義軍身上,曹文詔率大軍與高迎祥接戰(zhàn),大小幾十餘仗,連戰(zhàn)連勝,義軍也受到了較大的損失,但義軍的核心力量,曹文詔一直抓不到,高迎祥剩下三萬餘人的精銳武裝一直在河南,湖廣和安徽與曹文詔打轉。

三萬人是義軍中精銳的精銳,不但全部是青壯,而且使用的都是制式兵器,還有一千多桿火槍尤其厲害,曹文詔幾次將他們包圍,都憑藉精良的武器硬生生殺開了一條道,曹文詔雖有數十萬大軍,無奈義軍從不在一個地方多待,官軍需要層層設防,其實就等於層層無防,根本檔不住數萬人全力一衝,而且最近義軍的情報也越來越利害,幾次都在曹文詔以爲對方就要進入自己的包圍圈時突然從邊緣溜走,這自然是闖軍的情報網在幫忙。

李鴻基怕正式稱王,建立國號,刺激到崇禎,讓曹文詔舍下高迎祥,又轉向闖軍,而今闖軍境內通過與江南的貿易,實力正在節(jié)節(jié)上升,各種短缺的物質也正在屯積,李鴻基暫時不想與朝庭翻臉,自然對正式稱王,建立國號沒多大興趣,將奏章看過後批了一句:“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就丟在一邊。

田玉珠自從懷孕後,很少來到李鴻基的書房,所以文書無人整理,朱玉鳳只是端端茶,遞遞水,李鴻基不敢把文書奏章交給她整理,朱玉鳳畢竟是大明的郡主,雖然現在看起來老老實實,但還是心懷大明,若讓她來整理文書,萬一哪天與朝庭衝突時,她把一些重要的奏章藏起來,或者改動怎麼辦?

李過倒是信得過,但做事粗手粗腳,雖然自己數次逼他讀書,但到現在還有許多字認不全,要讓他整理文書,自然不可能,李鴻基已習慣了田玉珠整理的各種文案,還有讓她代寫的各種命令,一時李鴻基無可用人選,工作的效率大減。

李鴻基大爲苦惱,看來得建立一個自己的秘書處,而這類事情又以女子擔任爲好,但除非是他身邊的人,若選用其她女子,恐怕部下都會以爲自己是爲美色而選,而選進來的女子以後出去也會無人敢娶,誰敢和闖王爭女人,李鴻基只有將此事暫且擱下。

沒想到,僅過了數天,勸李鴻基正式進王位的奏章突然多了起來,先是西安的大小官員,接著是附近各州,後來連正在祁縣前線的李萬成也用快馬送來了勸進書,一下子收到了上百封,李鴻基馬上覺得不對勁,這些人有的近在此尺,有的遠在數百上千公里,怎麼會把勸進的奏章差不多的時間都送來,李鴻基馬上把周鳳梧,宋獻策,洪承疇他們來詢問。

周鳳梧倒是毫不否認,道:“闖王,這是我們參謀部一致的考慮,若是我們單獨勸,闖王可能覺得還不是時機,但我和幾位大人都一起相商過,大家都覺得已到了正式立國的時候了,所以參謀部用文件正式下發(fā)給各州府。”

李鴻基大怒,道:“放肆,你們沒經過我的充許怎可擅自向下發(fā)文,難道想造反嗎?”

衆(zhòng)人忙跪了下來,齊聲道:“屬下不敢。”

李鴻基哼了一聲:“什麼不敢,你們已經做了。”

周鳳梧道:“闖王,屬下並沒有違令,闖王在進入草原之前,曾行文各地,如果參謀部在西安的全體留守人員取得一致意見,可以行文給各州府,屬下等人並無違權之舉。”

李鴻基道:“那是因爲我遠在草原,才授權給你們,可是現在我已回來,這條自然要收回來。”

周鳳梧道:“闖王要收回自然可以,但闖王回來後並沒有發(fā)文收回參謀部此項權力,因此參謀部此次發(fā)文也沒有違反闖王的法令。”

李鴻基頓時哭笑不得,沒想到參謀部會抓住這個漏洞大作文章,自已有火還無處發(fā),苦笑道:“你們啊,你們,這不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嗎,一個名號難道就真有這麼重要”

周鳳梧道:“闖王,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以前蒙古各部都爭要朝庭對其封王,可見名號的作用,土默特部還被朝庭封爲順義王,如今我軍帶甲數十萬,橫掃陝西,山西,收服蒙古,擊潰滿金,如何不能正式立國。”

李鴻基道:“你們想過沒有,一旦我正式立國稱王,朝庭會如何反應,只要朝庭一封鎖邊境,闖軍的商業(yè)立馬要蕭條起來,這會有多大損失。”

宋獻策在旁道:“闖王多慮了,朝庭對付義軍還對付不過來,怎麼還敢和我們翻臉,一旦朝庭敢封鎖邊境,我軍立馬可以起兵,朝庭肯定要服軟。”

李鴻基搖了搖頭,他深知崇禎的性格,爲了面子,寧折不彎,歷史上明朝陷於兩線作戰(zhàn)的窘迫境地,後金數次議和,他都因爲怕羣臣指責而不成,還把當時的兵部尚書陳新甲當成了替罪羊,後來,闖軍對京城威脅越來越大時,他爲了面子還是不肯逃跑,若他聽到闖軍正式立國必不擺休。

一旁的洪承疇見李鴻基搖頭,急了,忙道:“闖王若是顧忌朝庭,可以在稱王前向朝庭請封,朝庭有了面子,必會順水推舟,崇禎也知道,若不解決義軍,他根本沒有力量和我軍翻臉,他只能吃下這下啞吧虧。”

衆(zhòng)人都跪下苦苦相勸,李鴻基望著下面的衆(zhòng)臣,心想,這些人如此熱衷自己立國稱王,恐怕多數還是爲他們自己作想,闖軍勢大,但到底沒有洗脫賊名,見自己無意馬上和朝庭開戰(zhàn),便讓自己來個立國,衆(zhòng)人馬上就成了開國功臣,賊名自然沒有了。

李鴻基迅速在心裡想著立國稱王的利弊,稱王的好處顯而易見,手下都能得到正式的稱號,由賊轉爲兵,自然會更加得到他們的忠心,也有利於一些讀書人的投靠,弊只是朝庭的反應,不過與朝庭早晚是要決裂,這次通過稱王,試一試朝庭的態(tài)度也好。遂道:“好吧,那你們議一議用什麼名號好?”

衆(zhòng)人大喜,周鳳梧呈上一張表,道:“闖王,名號我們已經擬好,有兩個可以供闖王選擇,一曰秦,陝西正是昔日強秦的都城,當年強秦橫掃六國,北擊匈奴,立下赫赫武功,一曰唐,我漢人疆域之廣,莫過於唐,而且闖王姓李,正與當年唐皇同姓,闖王可稱爲唐朝後人,恢復昔日大唐天下。”

李鴻基想了想,道:“那就稱唐吧,秦武功雖盛,但二世而亡,末免不吉。”

衆(zhòng)人馬上跪下:“臣等參見唐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李鴻基擡了擡手:“都起來吧。”

衆(zhòng)人又磕了個頭,道:“謝唐王千歲,千歲,千千歲!”這才起身。

李鴻基見衆(zhòng)人起身,才道:“既然我軍稱唐,那麼官職也要仿唐而立,但有些官職唐未必適合現在,而現在有的官職唐也未必有,幾位愛卿回去商議一下,三日後將官職表拿來給我參考,不過我需要說明的是,現在我軍還未奪取天下,我不會大封功臣,各位的官職暫定爲正三品以下,其它以後根據功績再升。”

衆(zhòng)人稍有點失望,但想想也正常,主要是自己馬上就成爲正式的官員了,心中也欣喜萬分,周鳳梧道:“如此,屬下等人馬上就去開始準備,先派人通告朝庭一聲,一月後再舉行大典。”

李鴻基點了點頭,衆(zhòng)人告辭出去,許多遲一級的官員聽到參謀部全體進見闖王,已知是要討論立國的事,伸長了脖子在外面等等,見周鳳梧他們出來,忙七嘴八舌的問:“周大人,怎樣了,闖王答應了沒有。”

周鳳梧掃了大家一眼,道:“都回去,你們自己的崗位沒事嗎。”

周鳳梧是參謀總長,事實上是文官之首,見他發(fā)話,衆(zhòng)人都不敢違抗,沒精打采的往回走,周鳳梧忍住笑道:“闖王已答應立國號爲唐,十日後正式宣佈通告天下,一月後正式登位。”

衆(zhòng)人歡呼起來,馬上喊道:“唐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周鳳梧等人確實快速,不到兩天,官職已經擬好,呈給李鴻基看,李鴻基根據周鳳梧提供的官職改動了許多,將好多都刪去了,周鳳梧把朝庭的各個部門都考慮了進去,李鴻基現在哪有這麼多人接任,只好將許多項都合併,不過,現在還不會把新出來的官職給他們看,他們的官職要等李鴻基舉行了大典之後纔會公佈。

李鴻基將大典的一切事宜都交給了參謀部處理,衆(zhòng)人都熱情高漲,每人心裡都樂呵呵的,李鴻基本想將大典簡化一下,因爲沒有什麼人會來觀禮,最多也就是高迎祥,張獻忠等人會派人來,但周鳳梧他們死活不同意,一定要辦得奢華無比,用洪承疇的活說:“就是要震憾一下蒙古蠻了,還有幾個流寇頭目,這是爲大唐萬年基業(yè)計,決不能簡單。”李鴻基只得由他們,反正闖軍現在府庫充實,也不怕花那點錢。

闖軍的使者將闖王要正式立國的消息傳給朝庭,崇禎果然暴跳如雷,對李鴻基最後的一點希望徹底落空,他叫來新任兵部尚書,商議要給闖軍一個教訓。

張鳳翼由於皇陵被焚事件已被罷職,接替他的是楊嗣昌,楊嗣昌是原來三邊總督楊鶴的兒子,楊鶴雖然因招撫的流寇譁變而罷了官,但崇禎對楊嗣昌卻異常信任,楊嗣昌剛上任,便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網”的計劃,放棄了官軍以前老跟在義軍後面追擊的戰(zhàn)法,已在安徽,河南,湖廣三省對高迎祥佈下了一張大網,正在向中間慢慢收緊,楊嗣昌估計,用半年的時間就可將高迎祥徹底圍死,剿滅。崇禎雖嫌半年的時間太慢,但又沒有其它辦法,只得同意。

楊嗣昌見皇帝呈不住氣,大驚道:“皇上不可,若此時要對付闖軍,那對高迎祥的佈置必定前功盡棄,皇上還需忍耐才行。”

崇禎將桌上的東西一掃而空:“忍耐,朕還需忍耐。”想起高迎祥挖皇陵之仇,勉強讓自己靜下心來,道:“楊愛卿,那你看此事該如何處理纔是。”

楊嗣昌道:“皇上,闖賊其實已然稱王,闖王和唐王也無多大的差別,只是闖賊特於給朝庭送信,說明闖賊是對自己還沒有信心,想得到朝庭的封號,皇上大可不必理會,就說大明不封異姓王,皇上不能壞了祖宗的規(guī)矩,把使者打發(fā)走,讓他們自己去給自己封王,等剷除了高賊,闖賊自然也易辦。”

崇禎制住了怒火:“好,就照愛卿此法。”

闖軍使者被涼了數天,就被如此打發(fā)回去,李鴻基接到報告,放下了心,看來朝庭有自知之明,知道現在不能與闖軍開戰(zhàn),乾脆來個裝聾作啞。

第34章 遼河邊沿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28章 林丹遺孀第54章 壕強反擊第26章 嚴肅軍紀第1章 兵發(fā)太原第16章 援軍第7章 廷議第17章 爭論第2章 戰(zhàn)略大計第11章 宴無好宴第5章 伐明三策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99章 大廈已傾第22章 誤會第91章 退兵第27章 進入山西下第12章 王自用第5章 勸進第56章 自欺欺人第20章 虎狼之藥第74章 黃土隘第14章 故縱第52章 鑑寶會(三)第85章 淮安城中第45章 貨幣發(fā)行第5章 勸進第16章 疲敵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75章 勢如破竹第48章 親衛(wèi)營對近衛(wèi)軍第67章 海戰(zhàn)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21章 蒙人攻營第31章 流血衝突第95章 南巡之議第18章 鑄幣第22章 血戰(zhàn)西安下第37章 杞縣李信第5章 遷移第48章 摟草打兔第14章 漁翁第1章 助餉第5章 勸進第24章 嘉峪關第71章 襲擊第9章 出兵第29章 陣前談判第17章 風暴前夕上第55章 佟氏毒計第2章 戰(zhàn)略大計第7章 邢秀娘上第6章 周鳳梧第41章 大比武中第60章 長沙第51章 鑑寶會一第3章 北方之議第35章 意外之喜第50章 情報第50章 情報第17章 埋伏第81章 不期而遇第20章 計議第3章 北方之議第21章 夜襲上第20章 虎狼之藥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71章 中招第1章 大封功臣第30章 直搗盛京第39章 來意第51章 鑑寶會(二)第21章 新立大汗第20章 噩耗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21章 蒙人攻營第56章 後塵第5章 孫氏告狀第10章 訓斥第2章 商洛第22章 投效第22章 誤會第27章 絕境求生第34章 母子重逢第34章 兵與賊(上)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10章 狼煙再起第40章 探訪第21章 新立大汗第3章 風雪來人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51章 渤泥第31章 魔鬼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17章 後金宮爭下第33章 蠻人阿奴第21章 蒙人攻營第66章 新的目標第77章 餡餅第20章 立功
第34章 遼河邊沿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28章 林丹遺孀第54章 壕強反擊第26章 嚴肅軍紀第1章 兵發(fā)太原第16章 援軍第7章 廷議第17章 爭論第2章 戰(zhàn)略大計第11章 宴無好宴第5章 伐明三策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99章 大廈已傾第22章 誤會第91章 退兵第27章 進入山西下第12章 王自用第5章 勸進第56章 自欺欺人第20章 虎狼之藥第74章 黃土隘第14章 故縱第52章 鑑寶會(三)第85章 淮安城中第45章 貨幣發(fā)行第5章 勸進第16章 疲敵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75章 勢如破竹第48章 親衛(wèi)營對近衛(wèi)軍第67章 海戰(zhàn)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21章 蒙人攻營第31章 流血衝突第95章 南巡之議第18章 鑄幣第22章 血戰(zhàn)西安下第37章 杞縣李信第5章 遷移第48章 摟草打兔第14章 漁翁第1章 助餉第5章 勸進第24章 嘉峪關第71章 襲擊第9章 出兵第29章 陣前談判第17章 風暴前夕上第55章 佟氏毒計第2章 戰(zhàn)略大計第7章 邢秀娘上第6章 周鳳梧第41章 大比武中第60章 長沙第51章 鑑寶會一第3章 北方之議第35章 意外之喜第50章 情報第50章 情報第17章 埋伏第81章 不期而遇第20章 計議第3章 北方之議第21章 夜襲上第20章 虎狼之藥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71章 中招第1章 大封功臣第30章 直搗盛京第39章 來意第51章 鑑寶會(二)第21章 新立大汗第20章 噩耗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21章 蒙人攻營第56章 後塵第5章 孫氏告狀第10章 訓斥第2章 商洛第22章 投效第22章 誤會第27章 絕境求生第34章 母子重逢第34章 兵與賊(上)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10章 狼煙再起第40章 探訪第21章 新立大汗第3章 風雪來人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51章 渤泥第31章 魔鬼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17章 後金宮爭下第33章 蠻人阿奴第21章 蒙人攻營第66章 新的目標第77章 餡餅第20章 立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含山县| 安宁市| 平阴县| 山阴县| 于都县| 上犹县| 延长县| 顺昌县| 塔河县| 慈利县| 泗阳县| 历史| 沙坪坝区| 襄垣县| 台北市| 南安市| 南乐县| 景东| 南雄市| 凌云县| 疏附县| 九江市| 新民市| 瓮安县| 沙雅县| 武夷山市| 光山县| 隆尧县| 巴马| 乐安县| 杭锦后旗| 东阳市| 安图县| 梁河县| 兴海县| 绥中县| 牙克石市| 安西县| 太仓市| 瓦房店市| 遂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