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9章 大廈已傾

唐軍三千名騎兵押著二萬多俘虜向前逶邐而行,雖然明軍都已放下武器,人數到底相差太多,李劬只能吩咐慢慢而行,速度比弘光帝逃跑時慢得多。

王坤忠心護主,唐軍對這個太監倒是有幾分敬意,讓他重新到弘光帝身邊照顧,雖然同樣是俘虜,弘光帝到底是帝王之尊,唐軍還是讓他坐車而行,而王坤也沾光坐上了馬車。

至於其他大臣,明軍軍官剛沒有這麼幸運,李劬對弘光朝的重臣沒有半點好感,有心讓他們吃點苦頭,除了女眷外,所有人統統被迫用雙腳走路,軍官還好些,可苦了這些文官,平時連上朝下朝都要坐轎而行,哪走過如此長的路。

昨日他們都是坐馬車而行,尚嫌車內顛簸,今日走不了多遠,雙腿便是生疼,剛想停下來休息,監視的唐軍就是一馬鞭下來,只得繼續蹌踉而行,想起昨天明軍正是如此驅趕士兵走路,他們不由暗歎昨日走得太快。

那些明軍普通士兵看到以前高高在上的官員狼狽無比時,無一人上前攙扶,反而暗自竊喜,感激唐軍爲他們出了一口惡氣。

行走了快二十里路,已是花了一個半時辰,許多文官都已腳底冒泡,苦不堪言,馬士英、錢謙益等人倘且還能強忍,忻城伯趙之龍平日養尊處憂,一身肥肉,卻是怎麼也支撐不住,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怎麼也不肯起來,旁邊監視的唐軍連著抽了數鞭,也毫無作用。

其他文官見有趙之龍帶頭。也接連坐了下來,整個隊伍不得不停止下來,李劬得知情況後,快馬走了過來。見到一大羣文官團團坐在一起,旁邊的唐軍士兵接連抽著鞭子也趕不起他們。

李劬皺了一下眉,問道:“怎麼一回事?”

一個唐軍指著趙之龍道:“將軍,這個傢伙怎麼也不肯再走,其他人也就接著坐下了。”

李劬看了一下趙之龍身上的衣服。認出了那是大明鄖貴地官袍,李劬除了對弘光帝關心一下,其餘官員都認爲無足輕重,自然不認識趙之龍,見趙之龍不走,心中大爲惱火。

以現在的速度趕到應天府至少也要到天黑。如果再讓他們擔擱下去,天黑了也未必能趕得到,李劬可不想再在野外過上一夜,不由大聲喝問道:“爲何不走?”

趙之龍氣哼哼的道:“本伯走不動了,要殺就殺。你們如此折辱本伯,存何居心?”

李劬回道:“讓你走路,如何是折辱,快起來,不然休怪本將不客氣。”

趙之龍斜瞥了李劬數眼,見他年輕,料想也不是什麼高官,大聲嚷道:“叫你們主將來。本人是朝庭忻城伯,身份尊貴無比,和這幫小卒走在一起,不是折辱又是什麼?”

如果昨天有人敢不趕路。早就被軍官們殺了扔到道路旁邊,明軍士兵敢怒不敢言。如今大家都成了俘虜,趙之龍還念念不忘他的身份,附近聽到此話地明軍士兵眼中都發出恨恨的光芒,幾名士兵忍耐不住,喊道:“他不走,殺了他!”

“殺了他!殺了他!”更多的明軍士兵喊了起來。

李劬倒是沒有料到明軍的士兵和官員之間一下子變得如此對立,不過,這對唐軍來說是一件好事:“聽到了嗎,再不起身,這就是你的下場。”

聽到這麼多人喊殺,趙之龍地身體哆嗦了數下,索性在地上啕哭起來:“老夫不活了,你殺了我吧,你殺了我吧!”

李劬倒是沒有想到一個弘光朝的忻城伯會撒賴,一時之間倒是無法可想,好呆他也是弘光朝高官,若是在戰場上殺了那沒有二話,既然活捉了,如此處置,那得皇上說了纔算。

一名親兵見到李劬爲難,在旁邊道:“將軍,這些人走路太慢,反正還有不少空車,不如讓他們上車吧,這樣行軍速度也可以加快。”

李劬看了看坐在地上的這些文官。一個個神情憔悴。有氣無力。知道再讓他們走路下去,恐怕全軍晚上還真的要在外露營了,讓他們吃苦沒錯,若是連累自己也要受苦就劃不來,厭惡的盯了趙之龍一眼:“別啕了,本將就給調馬車來。”

給這些文官們調配馬車之後,行軍的速度果然加快了許多,趙之龍剛纔其實是怕得要命,只是實在受不了苦,還不如死了痛快,此時坐上了車,心中又得意洋洋起來,掃了一眼身邊地同僚,道:“若不是本伯據理力爭,各位還在用雙腿走路,說起來,各位還得感謝本伯纔對。”

衆人心中一陣厭惡,他們自然看到趙之龍是如何據理力爭的,紛紛轉頭無言,不搭理趙之龍,趙之龍見如此,也覺得無趣,大罵衆人沒有良心,坐上了馬車就忘了他這個功臣。

隊伍經過綠楊頭時,王坤記起了朱由崧昨天所說的地名不吉之語,忍不住詢問道:“萬歲,不知此地名稱有何不吉。”

弘光帝垂頭道:“我大明以火德而興,尚紅,這裡綠色揚起,正是水的顏色,我是大明天子,從此經過豈不是不吉?”

王坤‘哦“了一聲,總算解開了一天的迷團,只是皇帝明明沒有進綠揚頭,還是被唐軍擒獲,這又如何解說,何況昨天出逃時還經過綠楊頭,卻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王坤突然又想起和唐軍地交戰地,那裡是拓塘鎮,那不是明擺著是大唐開拓之地嗎,昨天真不應該在哪裡停留,王坤和弘光帝一說,朱由崧也大爲感嘆,早知如此,兵變就該訊速鎮壓下去。離開了拓塘鎮,說不定不會落到唐軍手中。

這兩人在車上說得長息短嘆,駕車的唐軍聽得不耐煩,斥道:“別妄想了。我們將軍三日前就開始派人查探各個路口,你們無論跑到哪裡,都逃不脫俘虜的命運。”

兩人頓時一窒,再也不出話來,那名唐軍不再管他們。專門駕著馬車,這輛馬車拉車的馬換成了四匹,雖然不如原先地八匹白馬神駿,耐力卻好上許多,用來駕車正是合適。

由於速度加快了許多,一行人在離天黑還有半個時辰前就趕到了應天府,此時應天府除了唐軍的水師官兵外,拓養坤和左光先的隊伍也已過來了上萬人,整個應天府的唐軍增至了兩萬多人,城中局勢已完全控制,變得秩序井然起來。

聽到弘光朝上至皇帝。下至百官,全部被李劬一網成擒,拓養坤、左光先、郝搖旗都到城門口親迎李劬地到來,看到弘光朝的高官一個押了進城,兩旁圍觀的民衆心中涌起百般滋味。

弘光朝成立後,應天府由陪都變成帝都,百姓卻根本沒有享受這天子腳下的好處,弘光朝地大小官員貪得無厭。拼命搜刮,讓民衆對這個朝庭已是失望透頂,成立不到一年時間,弘光小朝廷已從江南颳了兩千萬兩白銀之巨。許多原先地殷實人家都被逼得傾家蕩產,更有甚者是家破人亡。

但應天府到底是明太祖龍興之地。這裡享受了三百年地繁華,百姓對大明的感情根深蒂固,眼看昔日高高在上的大臣一個個成了唐軍的階下囚,而且連皇帝都不能避免,倒是傷感更多了幾分。

唐軍當然理會不到普通百姓的心情,大唐雖然立國,但比起明朝數百年地根基來講到底還淺,許多人或許沒有意識到,他們對大明能否死灰復燃還有隱隱的擔心,如今連弘光朝的皇帝也抓住了,大唐接連俘虜了明朝兩位皇帝,弘光朝的實力在浙江,揚州雖然還不弱,卻已成爲了地方勢力,這種擔心自然成了多餘,一個個都興高采烈的看著那些大臣押了進來。 wWW? тт kǎn? ¢o

李劬進到了城中,一頓接風宴自然是少不了,對於李劬地這次大勝,衆人都是羨慕不已,此番如果滅明成功,李劬無疑是最大的功臣,只是鄭興暗自嘀咕,自己在東海艦隊中的職位恐怕要讓賢了。

第二天,拓養坤,郝搖旗等人一面派出快馬到福州給皇帝送信,一面開始遣散俘虜的數萬明軍,這些普通的明軍士兵不能一直白養,他們多是應天府附近的衛所兵,對於這部分人,唐軍統統取消他們軍戶的身份,轉爲普通的農民,並從應天府高官壕富手中收剿地良田拿出一部分分給他們。

大明的軍戶身份低微,能轉爲農戶,分到農田,已是讓他們感激不盡,唐軍不用擔心他們再心向前朝,至於那些錦衣衛還有一部分御林軍,他們多是從朝中的大臣,那貴子弟中選出來的,唐軍自然區別對待,多是直接遣送回家,至於良田則沒有他們地份,許多人家還被抄沒,唐軍數萬人在城中,根本不怕有人不服。

而朝中的大臣則和弘光帝關押在一起,等待皇帝地旨意再處理,只是弘光朝雖滅,但浙江明軍實力絲毫沒有消弱,史可法仍然在揚州和劉芳亮戰在一起,郝搖旗與拓養坤一商量,逼迫弘光帝發出數道聖旨,命令史可法和何騰蛟向唐軍投降,甚至連廣西,雲貴的明軍,拓養坤等人都不忘給他們發出一道旨意,讓他們投降。

廣西,雲貴兩省隔著唐軍的地盤,以前弘光朝有旨意也傳遞不過去,如今唐軍特地派出人員護送給他們的聖旨到達廣西,雲貴兩省,這兩省的軍民正在與張獻忠苦苦作戰,又與朝庭失去聯繫好久,不知他們得知苦盼的朝庭旨意竟然是命令他們投降時,會有如何反應。

最先接到弘光帝旨意的自然是揚州的史可法,劉芳亮對揚州的進攻一直沒有出全力,很少出動步兵攻城,多是用大炮對牆城進行轟擊,這些天來,揚州的城牆已被劉芳亮轟塌了數遍,每次史可法又在夜間把它修了起來。

只是揚州城的軍民在唐軍的炮火下死傷慘重,史可法雖然可以一直組織全城的軍民修補城牆,但士氣卻不可避免的越來越低,唐軍一直處在明軍攻擊的範圍之外,史可法又沒有勇氣出城與唐軍決戰,這種只捱打不還手的戰爭,軍心嚴重被動搖。

史可法苦苦支撐著揚州的危局,他每日睡眠不足二個時辰,經常親自到城牆鼓舞明軍的士氣,才使官兵的意志沒有崩潰,揚州和應天雖然只是隔江不遠,只是江上被唐軍的艦隊隔斷,應天府失陷的消息史可法無從得知,接到弘光帝的聖旨時才知道皇帝又被唐軍俘虜,他頓時大叫一聲,噴出了一口鮮紅,就直接暈了過去。

等到史可法醒來時,已是過去了數個時辰之久,他已回到了家中,只有史德威陪在他身邊,史可法連忙道:“快,封鎖全城消息,務必不能使大家知道應天府失陷的消息。”

史德威嘆了一口氣:“父親大人,此事全城已知,再封鎖已經晚了。”

史可法愣了一下,才大叫一聲:“誰敢動搖軍心?”

史德威道:“父親大人,大勢已去,不如按聖上的意思行事,降了吧。”

史可法狠狠的道:“放肆,有敢言降者必殺無赦。”

史德威不敢多言,安慰了幾句,讓史可法安心休息,史可法卻不肯休息,掙扎著起身,要出去巡視城頭,突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陣喧鬧聲,隱約傳來了唐軍進城了的聲音。

史可法大驚,晃了幾下就要摔倒,史德威忙將史可法扶住,史可法一把將史德威推開:“快,問問發生了什麼事?”

沒等史德威出去,史可法的一個親兵闖了進來:“部堂大人,不好了,監軍高岐鳳和總兵李棲鳳打開了城門,向唐軍投降,唐軍已經入城了。”

史德威一把揪住了報信親兵的脖子:“你胡說什麼,沒有部堂大人的命令,誰敢投降?”

那名親兵道:“史將軍,小人所說句句是實,高公公說奉皇上旨意向唐軍投降,部堂大人臥病需要休息,就不用打擾大人。”

史可法揮了揮手,示意讓那名親兵下去,史德威放開了那名親兵,擔心的看著史可法,勸道:“父親大人,既然已經降了,不如……”後面的話史德威卻不敢說下去。

史可法雙目呆立,訥訥自語:“大廈已傾,吾該如何自處,吾該如何自處?”

第7章 人爲財死第38章 麻煩第4章 兵指何方第20章 虎狼之藥第44章 紅顏禍水第57章 思凡下山第26章 府中激戰第16章 法不責衆上第64章 出兵第六十 間番屬法第11章 結拜下第36章 黃金之爭第72章 慘忍第14章 真定府第91章 退兵第27章 殺,放?第45章 難得糊塗第73章 收穫第37章 包圍成都第30章 流言殺人第22章 投效第91章 退兵第22章 斷後第35章 人才上第44章 唐王賜宴第71章 中招第91章 退兵第46章 談判籌碼第41章 遼陽之夜第46章 蛤蟆天子第26章 府中激戰第29章 輕取京師第21章 夜襲上第41章 大比武中第2章 商洛第23章 數路攻擊第34章 母子重逢第67章 強行封官第77章 餡餅第16章 炮臺血戰第62章 鏡子第49章 長安第16章 援軍第44章 紅顏禍水第74章 黃土隘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59章 騎兵突襲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23章 數路攻擊第85章 淮安城中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23章 波折第63章 北行第9章 大炮上第57章 緊追不捨第95章 南巡之議第64章 狼性難改第28章 兵變鬧劇第52章 鑑寶會(三)第31章 活擒第13章 烽火連天上第5章 遷移第44章 新艦試水第59章 求和第12章 禍天之物第47章 各佔半城第53章 城頭纏戰第13章 攻城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17章 爭論第4章 好事成雙第64章 出兵第28章 林丹遺孀第92章 俘虜進京第21章 蒙人攻營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28章 大難臨頭第57章 遼陽大火第40章 敲詐第65章 攻佔南昌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42章 毀家起義第33章 蠻人阿奴第14章 故縱第54章 緩攻第38章 惡作劇第80章 優厚條件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30章 陷入危機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68章 射殺第52章 鑑寶會(三)第33章 黯然收場(上)第45章 獵物第57章 吞併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76章 投降也難第49章 逆水逃亡第52章 忍辱負重
第7章 人爲財死第38章 麻煩第4章 兵指何方第20章 虎狼之藥第44章 紅顏禍水第57章 思凡下山第26章 府中激戰第16章 法不責衆上第64章 出兵第六十 間番屬法第11章 結拜下第36章 黃金之爭第72章 慘忍第14章 真定府第91章 退兵第27章 殺,放?第45章 難得糊塗第73章 收穫第37章 包圍成都第30章 流言殺人第22章 投效第91章 退兵第22章 斷後第35章 人才上第44章 唐王賜宴第71章 中招第91章 退兵第46章 談判籌碼第41章 遼陽之夜第46章 蛤蟆天子第26章 府中激戰第29章 輕取京師第21章 夜襲上第41章 大比武中第2章 商洛第23章 數路攻擊第34章 母子重逢第67章 強行封官第77章 餡餅第16章 炮臺血戰第62章 鏡子第49章 長安第16章 援軍第44章 紅顏禍水第74章 黃土隘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59章 騎兵突襲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23章 數路攻擊第85章 淮安城中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23章 波折第63章 北行第9章 大炮上第57章 緊追不捨第95章 南巡之議第64章 狼性難改第28章 兵變鬧劇第52章 鑑寶會(三)第31章 活擒第13章 烽火連天上第5章 遷移第44章 新艦試水第59章 求和第12章 禍天之物第47章 各佔半城第53章 城頭纏戰第13章 攻城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17章 爭論第4章 好事成雙第64章 出兵第28章 林丹遺孀第92章 俘虜進京第21章 蒙人攻營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28章 大難臨頭第57章 遼陽大火第40章 敲詐第65章 攻佔南昌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42章 毀家起義第33章 蠻人阿奴第14章 故縱第54章 緩攻第38章 惡作劇第80章 優厚條件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30章 陷入危機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68章 射殺第52章 鑑寶會(三)第33章 黯然收場(上)第45章 獵物第57章 吞併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76章 投降也難第49章 逆水逃亡第52章 忍辱負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城县| 田东县| 陕西省| 大余县| 靖安县| 常德市| 黔江区| 上思县| 循化| 天门市| 松江区| 晋江市| 木兰县| 乐业县| 额尔古纳市| 武陟县| 水城县| 明水县| 平乡县| 孙吴县| 皋兰县| 扬中市| 成都市| 科技| 长海县| 额敏县| 丰台区| 陆河县| 曲麻莱县| 孟津县| 荔浦县| 大厂| 大渡口区| 托克逊县| 绥芬河市| 精河县| 库伦旗| 成武县| 嘉鱼县| 青冈县| 武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