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章 敲詐

拿下忠州後,張獻忠將消息全面封鎖,由於交通不便,整個重慶府還一無所知,張獻忠正在考慮該如何偷襲萬縣時,一隻船隊浩浩蕩蕩從長江上游下來,毫無警覺的進了忠州,被義軍攔了下來。

義軍將船隊一搜查,發現上面裝的全是糧食,張令二萬多人馬在萬縣,糧草自然不是一個萬縣所能供應的起,官軍糧草所需,都是從重慶所運,重慶府會在每月中旬把下一個月的糧草運到萬縣,這批糧草正是運給萬縣六月所需的糧草。

萬縣有二萬多人馬,而且都是官軍精銳,就是從後面打張令一個出其不意,義軍也不一定能攻下,說不定還會便宜唐軍,有了這個糧隊就好辦多了,張獻忠精先出一千人馬,由李定國率領,僞裝成押遠糧草的官軍,乘船從水路向萬縣駛去。

張獻忠自率十萬人馬,離船隊十餘里,從陸上出發,一路上不管遇到什麼人,都押著隨軍同行,一有異動,馬上一刀“咔嚓”殺了。

這幾天來,萬縣已和重慶府斷了聯繫,張令也沒有在意,重慶山路難走,幾天不通信也是常有的事,唯一反常的就是水路也突然斷了音訊,不但上流沒有船隻下來,就是萬縣出去的船隻也沒有一艘返回,讓張令感到有一絲不對。

隨著李定國押運的糧船到來,張令馬上又釋然,原來是軍糧運到。上面考慮軍糧的安全,可能封了江面,這事以前也有過,李定國地一切手續,文書都齊全。以前常來的軍需官也在,沒有什麼好懷疑的,只是多了許多生面孔,讓張令的軍需官有點疑惑。問了兩句,被重慶派來的送糧官幾句話就糊弄了過去。

當晚,李定國派人偷偷將萬縣南門地守軍斬殺,將城門打開,其餘人等開始在城中放火,製造混亂,埋伏在城外的十萬名義軍涌進了萬縣,整個萬縣頓時陷入了刀光劍影中。

張令在睡夢中被喊殺聲驚醒,他連忙爬起身來出門一看,整個呆了。萬縣已變成了一片火海,到處是慘叫聲,張令不知發生了何事,急忙帶著親兵出門,到了大街上更是混亂,義軍正在到處追殺官軍,官軍由於半夜遇襲,已不能組織有效的抵抗,被義軍分割在各個角落中苦鬥。張令大怒,他親自帶著身邊的數百名親兵,從帥府衙門一直朝大路衝殺。

正在苦鬥地官軍見了張令頓時找到了主心骨,跟在張令後面四處救出被圍的官軍,張令騎著一匹黑馬,提一把數十斤的大刀,衝殺在最前面,死在他刀下的義軍已有數十人,鮮血將他的白鬚都染成了鮮紅。在火光的照耀下就象是一具殺神。

主帥的武勇,也讓後面的官軍勇氣倍增,將萬縣主街上的義軍殺的節節後退,越來越多地官軍被救了出來,跟在張令後面的官軍已有了二千人多,官軍裝備遠比義軍精良。他們又是年少就開始從軍。遠不是這些半年前還是農民的義軍可比,這二千多官軍無論衝向哪裡。哪裡的義軍馬上敗退下來。

張令正殺得性起,突然聽到了一個喊聲:“張令!張老匹夫!”

張令擡頭疑惑的向聲音處看去,見不遠處的火光下有一青年小將,白衣白甲,面容俊秀,他不由一愣,這不是下午送糧的那個押運官嗎,他怎麼敢叫自己的名字,張令正想喝斥,突然發現一溜烏光朝自己飛來,看到那個小將手裡拿著一張弓,弓弦還在顫動時,他明白過來,是箭。

張令正想避開,已經來不及了,他感到咽喉一痛,張著嘴再也說不出話來,此時他耳中才傳來了一聲利箭的尖嘯聲,心中一個念頭涌起:“好快地箭。”接著眼前一黑,撲通一聲,張令從馬上栽了下來。

所有的官軍都目瞪口呆,不敢相信這個事實,張將軍死了?趁著官軍神智被奪時,李定國喊了一聲:“殺。”

舉起長馬,李定國率先朝官軍衝殺過去,猶如虎入羊羣,在官軍中大勢砍殺起來。

官軍主將被殺,士氣已奪,李定國身後這隊人馬又都是精選出來襲城的精銳,非一般義軍可比,官軍馬上抵擋不住,紛紛後退,最後,所有的官軍都轉身跑了起來,登時崩潰。。。

張令一死,城中再也聚不起什麼抵抗,還沒有被圍住的官軍紛紛打開城門,向城外逃去,城內的局時漸漸被義軍控制下來,未等天亮,義軍已完全佔領了城池,開始撲滅城中的大火。

萬縣這麼大的動靜,將城外的唐軍也驚動,燃起地火光連雲陽縣都可以看到,不過,隔著長江,唐軍也不可能深夜來攻,何況唐軍也不知道萬縣發生了何事。

自到第二天天亮,許多走投無路的官軍紛紛渡江來投唐軍時,李雙喜才知道對面發生了何事,李雙喜頓時傻了眼,他沒有想到義軍怎麼會來插手四川的事,又怎麼會出現在萬縣的後面,他一邊飛馬去報李鴻基,一邊派人去責問張獻忠。

張獻忠志得意滿的坐在了原先張令所坐的帥椅上,這一切實施起來如此順利,讓張獻忠彷彿看到了攻下重慶地那一天。

經過一天地紛紛擾擾,萬縣的大街上安靜了下來,所有地百姓都呆在家中不敢出門,義軍還在查找昨夜漏網的官軍,一旦發現百姓家有勸靜,立馬將門踢開,若是藏有官軍,不但抓到的官軍一刀砍了,藏有官軍的百姓家也倒黴,不但財物被搜去,若是碰到好色的義軍,女眷也不能倖免,稍有反抗。馬上以窩藏的罪名殺了,整個萬縣人心惶惶。

徐以顯在旁提醒道:“大帥,該出榜安民了。”

張獻忠睜著圓眼道:“老徐,還有好多官兵藏了起來,不抓出來殺了。那怎麼成。”

徐以顯道:“大帥,這些漏網之魚不足慮,咱們要在這裡擋住唐軍,就要獲得百姓地支持。再這樣搜查下去,百姓的心都要跑到唐軍哪裡去了。”

張獻忠點了點頭,道:“有理,咱們不能給唐軍留下機會。”叫來親兵,道:“傳我命令,停止搜索,所有士兵歸隊,不準再擅入百姓家中,否則殺無赫。《》”

隨著張獻忠的親兵傳令下去,義軍開始了歸隊。有一些還有入窒搶劫的士兵,被張獻忠派出的執法隊毫不客氣地斬殺,過了一個多時辰,義軍才全部收擾也來。

張獻忠爲了安定民心,祭出了老把戲,從昨天運來的糧食中拿出一部分來補償給城中百姓,哪知這次卻不靈,四川沒有經過大的戰火,家家尚有餘糧。再過一個多月,夏糧又要收了,對糧食萬縣的百姓並不稀罕,倒是白天義軍地大勢搜索讓百姓心有餘悸,不敢和義軍過多的接觸,張獻忠派出的糧食根本沒人領。

張獻忠大怒,以爲萬縣的人專門給他作對,看不起義軍,他正要下令強迫萬縣的居民領糧時。被徐以顯攔住了,徐以顯勸道:“大帥,我們給百姓發糧是爲了贏得他們的心,若大帥強迫,我們損失了糧食不算,萬縣人也不會感激大帥。”

張獻忠傻了眼。以前這招萬試萬靈。無論是攻下哪個縣,只要有糧分。剛剛殺的血流成河,百姓馬上又集了過來,這讓義軍很快做大,本來只有數千人,只要攻下一座城,拿出一部分糧食,義軍馬上能聚起數萬人。張獻忠只好問道:“那軍師你說該如何處理。”

徐以顯道:“大帥不用急,我們已有二十萬人馬,不需要在這裡招兵,只要大帥約束好士卒,不要讓義軍在城中橫行霸道,日子久了,百姓自然歸

張獻忠點了點頭,道:“只好如此了。”

第二天,張獻忠和羅汝纔等人正在安排下一步事宜,親兵來報:“大帥,唐軍來人了。”

張獻忠和羅汝才兩人對望了一眼,心道:“來的好快。”

張獻忠忙對親兵道:“快請。”

羅虎站在萬縣的街頭,身後跟了十個護衛,街上行人只有廖廖幾個,每人都行色匆匆,顯然是有事要辦,纔不得不出門,辦完了事就馬上想回過家中去,倒是經常看到一隊隊的義軍士兵,他們好奇地打量著這隊黑衣黑甲地唐軍,和唐軍鋥亮的鎧甲比起來,義軍更象是叫花子,不過,他們臉上都帶有笑容,顯然對於剛拿下的這座縣城很滿意。

街上許多地方還可以看見血跡,一些被毀的房屋還冒著餘煙,顯然義軍還沒來得及收拾,羅虎從這些地方就可以看出,義軍雖然偷襲成功,但還是遇到了官軍的激烈抵抗,義軍也不是全無損失,從素質上來講,義軍還是比不上官軍,不過,義軍人多,彌補了這個缺陷,唐軍若要進攻這裡,恐怕比在官軍手裡時還要難。

跟著張獻忠的親兵進入了大堂,羅虎見一個大漢迎了上來,他身材比一般人足足高了半個頭,全身肌肉發達,站著就象一截鐵塔似的,鼻樑突出,使他的眼睛顯得有點深陷,下面的鬍鬚根根挺直,任誰見了都會讚一聲:“好一個漢了。”

張獻忠先開口道:“貴使遠來,恕張某未能出門親迎,快快請坐。”

羅虎冷冰冰地回了一句:“不遠,我就在對面過來,八大王也不必親迎。”

張獻忠一愣,前面的那句話本只是一個客套,沒想到眼前唐軍的來使會從中挑剌,他畢竟是一方豪雄,聽了徐以顯暫時不得罪唐軍的話纔對羅虎客氣,沒想到對方敢在自己的地盤上掃自己的面子,正要發火,徐以顯忙在旁接到:“不管怎樣,貴使到了這裡就是我們的客人,我們添爲地主,一定要好好招待貴使,請問一下貴使在唐軍中擔任何職,到此地有何事和我們大帥相商。”

旁邊的一位唐軍接道:“這時我軍的寧遠將軍羅虎,我軍已將萬縣圍攻數月之久,義軍突然出手,將城池拿下,未免有些不厚道。”

徐以顯在張獻忠耳邊輕輕地解釋了一下唐軍的軍制,張獻忠見羅虎只是一個五品的官員,自持身份,示意將事交給徐以顯處理。徐以顯笑道:“貴軍誤會了,你我兩軍都和朝庭爲敵,我們是見貴軍遲遲拿不下萬縣,纔有心幫忙而已。”

羅虎“哦”了一聲,道:“這麼說貴軍是純屬幫忙,是好意了。”

徐以顯道:“當然,我們是一片誠心,我們是合則兩利,我們還希望貴軍以後能賣給我們兵器呢。”

羅虎道:“那好,我可以告訴你,四川我軍必得,現在貴軍已拿下了萬縣,是不是也可以將我軍放進來。”

徐以顯道:“當然可以!”聽到此句,義軍的將領都是一驚,張獻忠正要反對,見徐以顯打了一個眼色,才按耐了下來,徐以顯接著道:“只是我軍攻佔萬縣,也費了不少心力,還死了不少弟兄,若是白白交給貴軍,也不太合適。”

羅虎放下心來,以爲義軍只是想要一點好處,臉色也和緩了下來,道:“那貴軍有什麼需要,儘管說出來,若是合理,我軍當然可以支付。”

徐以顯道:“將軍不用著急,這個我們還要商量一下才能決定,將軍不如先下去休息一下,我們一旦有了決定,馬上就會通知將軍。”

羅虎點了點頭,被帶了下去,張獻忠馬上道:“軍師,你搞什麼鬼,這萬縣怎麼可以交給唐軍。”

徐以顯道:“大帥,計劃有變,我剛從官軍口中得到消息,唐軍已經攻下了釣魚城。”

張獻忠一呆,沒有回過神來,道:“那又如何。”

徐以顯道:“唐軍拿下釣魚城,我軍就是得到了重慶也無法守住,不如賣個人情,狠狠敲唐軍一下,壯大我們的實力,又何必一定要跟唐軍爭四川呢。”

張獻忠一聽不能拿下重慶,心裡頓時泄了氣,衆人也是神氣沮喪,徐以顯道:“大家不用灰心,只要有了好的兵器,咱們到江南地花花世界走一趟,不也比這四川好得多,大家還是想想該向唐軍要些什麼?”

衆人對徐以顯已經信服,重新拾起信心,紛紛討論該向唐軍開出什麼樣地價碼。

第5章 定都之爭第86章 大軍齊集第31章 魔鬼第33章 欽差第21章 降,不降?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4章 好事成雙第39章 來意第57章 遼陽大火第47章 各佔半城第23章 出遊第50章 兩難選擇第54章 緩攻第4章 同赴黃泉(上)第5章 伐明三策第25章 釣魚城第53章 東風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78章 聯合第47章 西貢第44章 紅顏禍水第18章 出賣第18章 鑄幣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10章 一網成擒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45章 合流第5章 遷移第30章 流言殺人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72章 奇兵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56章 自欺欺人第6章 調兵遣將第12章 禍天之物第57章 思凡下山第12章 立足之戰第12章 立足之戰第59章 混亂第11章 宴無好宴第35章 人才下第31章 郡主情仇第41章 大比武中第3章 張家寨上第15章 炮戰第46章 談判籌碼第7章 廷議第15章 滿人隱憂第43章 三道試題第3章 一鼓而下第27章 求賢令第44章 新艦試水第45章 合流第99章 大廈已傾第28章 銀彈攻事第24章 一敗塗地第1章 蟄伏商洛第21章 降,不降?第43章 三道試題第57章 遼陽大火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43章 禮尚往來第19章 洞房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69章 畬族第14章 歸化城(上)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19章 生擒第30章 搶佔先機下第9章 大炮下第86章 大軍齊集第8章 殺雞駭猴第22章 鳳與鴨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38章 麻煩第85章 淮安城中第29章 輕取京師第49章 身份轉變第2章 巧遇第28章 林丹遺孀第13章 毒手佛心第71章 襲擊第41章 當街傷人第35章 雲聚西安第17章 美色下第51章 炮灰比拼第40章 改名第14章 火炮試射下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28章 銀彈攻事第77章 鄭氏屈服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12章 貪慾下第29章 發現第21章 草原巨城第25章 新的一年第53章 城頭纏戰第69章 畬族第87章 君前議移民(下)第10章 一網成擒
第5章 定都之爭第86章 大軍齊集第31章 魔鬼第33章 欽差第21章 降,不降?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4章 好事成雙第39章 來意第57章 遼陽大火第47章 各佔半城第23章 出遊第50章 兩難選擇第54章 緩攻第4章 同赴黃泉(上)第5章 伐明三策第25章 釣魚城第53章 東風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78章 聯合第47章 西貢第44章 紅顏禍水第18章 出賣第18章 鑄幣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10章 一網成擒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45章 合流第5章 遷移第30章 流言殺人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72章 奇兵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56章 自欺欺人第6章 調兵遣將第12章 禍天之物第57章 思凡下山第12章 立足之戰第12章 立足之戰第59章 混亂第11章 宴無好宴第35章 人才下第31章 郡主情仇第41章 大比武中第3章 張家寨上第15章 炮戰第46章 談判籌碼第7章 廷議第15章 滿人隱憂第43章 三道試題第3章 一鼓而下第27章 求賢令第44章 新艦試水第45章 合流第99章 大廈已傾第28章 銀彈攻事第24章 一敗塗地第1章 蟄伏商洛第21章 降,不降?第43章 三道試題第57章 遼陽大火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43章 禮尚往來第19章 洞房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69章 畬族第14章 歸化城(上)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19章 生擒第30章 搶佔先機下第9章 大炮下第86章 大軍齊集第8章 殺雞駭猴第22章 鳳與鴨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38章 麻煩第85章 淮安城中第29章 輕取京師第49章 身份轉變第2章 巧遇第28章 林丹遺孀第13章 毒手佛心第71章 襲擊第41章 當街傷人第35章 雲聚西安第17章 美色下第51章 炮灰比拼第40章 改名第14章 火炮試射下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28章 銀彈攻事第77章 鄭氏屈服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12章 貪慾下第29章 發現第21章 草原巨城第25章 新的一年第53章 城頭纏戰第69章 畬族第87章 君前議移民(下)第10章 一網成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定襄县| 盘锦市| 陕西省| 怀来县| 延寿县| 康马县| 玛曲县| 探索| 宾阳县| 泸州市| 搜索| 阿坝县| 申扎县| 武安市| 合山市| 论坛| 黎城县| 蛟河市| 曲沃县| 瑞昌市| 堆龙德庆县| 安康市| 内黄县| 临桂县| 卫辉市| 庐江县| 三江| 通海县| 灵璧县| 广丰县| 塔河县| 锡林浩特市| 兰西县| 汉源县| 广汉市| 巴塘县| 临泽县| 伊金霍洛旗| 乐陵市| 祁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