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7章 遼陽大火

見到多爾袞進來,布木布泰歡喜的迎了上去,“多爾袞,你來了。”突然看到多爾袞陰沉著臉,不由有點不安:“發生什麼事了,多爾袞,爲什麼你的臉色如此之差。”

“大玉兒,遼陽守不住了,大汗與衆臣商議,明天要驅城中的漢人爲先驅,趁著唐軍混亂,大家各自殺出重圍。”

布木布泰心中一驚:“殺出重圍,唐軍重重圍困,這個重圍能殺出去麼?”

“不知道,只有死馬當活馬醫,白天唐軍的攻勢太猛了,遼陽絕對守不住明天,不殺出去,難道等死嗎?”

“多爾袞,那你準備拿我怎麼辦。”布木布泰絕對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她已從多爾袞的神色中讀了出來:“把我殺了替你八哥殉葬麼?”

多爾袞心中一熱:“不,大玉兒,多爾袞永遠不會傷害你。”

布木布泰輕輕一笑,對多爾袞道:“你跟我來。”

多爾袞茫然的跟在布木布泰後面,七拐八拐到了皇太極平時在遼陽的寢宮,多爾袞心中突然有了一種衝破禁忌的感覺,這個地方,除了皇太極,恐怕還沒有一個男人能進入吧,若是能在這裡和大玉兒顛鸞倒鳳,就是馬上死去也值了。

多爾袞伸手正要向前面的布木布泰抱去,卻見布大布泰在一個隱秘的地方踢了一腳,頓時傳來一陣“吱吱格格“的聲音,前面地一個櫃子突然移了開來。露出了一個黑漆漆的洞口,多爾袞嚇了一大跳,張目結舌的道:“這是什麼。”

布木布泰幽幽一嘆:“這是一條通往大黑山主脈地通道。已經建成了十年,沒想到今日真會用得上。”

建成十年,那就是說後金已定都在瀋陽二年之久。這條地道才建成。

這地道的始建日期肯定要超過二三年的時間。那麼就不是皇太極建地,難道這條秘道是父親建地,只是八哥後來接手不成,父親爲什麼要建這條秘道。

多爾袞滿是疑問,不過,爲什麼要修這條秘道。他卻不可能找到他父親求證了,他只是知道,有了這條秘道,他和布大布泰可以輕易地逃出遼陽城。他再也不用擔心他的大玉兒會遭到漢人的侮辱。

布木布泰拉著多爾袞的手:“咱們進去吧。”

多爾袞卻輕輕一掙,擺脫了布木布泰的手,道:“大玉兒,你等等,我辦完了事就回來。”

布木布泰一驚,已猜到多爾袞要辦何事:“多爾袞,不要去,我們這就走,走得遠遠的,好不好?”

多爾袞堅定地搖頭:“我答應了嶽託,這事就非要做,再說你也不希望八哥的妻妾被漢人羞辱吧,我也不能丟下多鐸,他現在是我唯一的親人,大玉兒,你放心,我很快就回來。”

多爾袞怕布木布泰再攔,猛然轉身離去,不久,皇太極在遼陽的舊宮一片火起,到處是奔逃驚叫聲,可惜入夜之後,宮中地大門早已緊鎖,一些看到宮中起火的滿人想去救時,也被嶽託安派的兵丁攔住,無論是宮女還是僕役,宮中無一人逃出。、

布木布泰在皇太極的寢宮門口焦急的等待著,已經有濃煙向這邊飄來,大火也很快會延伸過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她只得伸長了脖子等待。

直到布木布泰快要絕望時,纔看到多爾袞閃了進來,後面多了一個人影,那是多鐸,布木布泰已經顧不得埋怨了:“快,快進入地道。”

三人進去後,布木布泰馬上將地道關閉,隔絕了濃煙的進入,從此再也沒有人見過多爾袞,多鐸,布木布泰三人,嶽託找不到多爾袞,以爲多爾袞死在宮中,也就沒有再當一回事,直到多年後,唐帝國宣佈不再追究滿人以前的重臣時,纔有人宣稱是多爾袞的後裔,叫愛新覺羅福臨,不過,誰也不在意,大家都認爲多爾袞早在遼陽的大火中喪生了。

讓多爾袞意想不到的,隨著宮中大火的升起,遼陽又在多處升起了火光,到處亂成了一片,嶽託大驚失色,拼命派兵救火,可是任嶽託派出的兵馬如何疲於奔命,遼陽的火光卻越來越大,大街上到處傳來了喊打喊殺的聲音,整個遼陽已亂成了一鍋粥。

嶽託目瞪口呆,不知是哪裡來的兵馬,他讓親兵傳令,要滿人的重臣都儘快出兵鎮壓時,卻遲遲沒有得到回報,眼看遼陽的火勢愈來愈大,再也不可救,嶽託灘坐在一把虎皮椅上,神情癡呆:“遼陽完了,滿族也完了,這一把大火燒起來,有多少人會死在其中,明天還有人能衝出去嗎?”

遼陽火起時,滿人的重臣都在家中準備明天的突圍,他們的想法大多一樣,家中的妻妾帶不了,不能留給漢人遭踏,不如逼她們自盡,一時之間,整個滿人重臣的深宅大院傳來一陣陣哭聲,騷亂初起來,除了嶽託要關注宮中的情況注意到了外,其他人都無暇理會,大門緊閉,嶽託的親兵甚至都進不了滿人重臣的家門,又如何將嶽託的命令迅速傳達過去。

唐軍在城外的營帳裡睡得正夢,被城中的大火驚醒,他們莫明其妙看著城中的火光,不知發生了何事,若是說天乾物燥,隅然失火嗎,白天才剛剛下過一場大雨,分明是有人故意縱火,而且是許多人縱火才能達到如此效果。

唐軍面面相覷,這是誰放的火,漫說唐軍沒有派人進城,就是有人進城,也不會在城將要破時放火燒城,不明真況之下,高立功只是吩咐各人嚴守營寨,若城中有人出城,將他們的圍在中間集中管理,不聽者,殺無赫,到天亮再進行處理。

果然。不久後,遼陽地城門大開,城中的居民爭相逃出。向唐軍的營寨衝來,唐軍早作好了準備,槍聲大作。將想拼命逃離火場地居民鎮了下來。只得聽從唐軍的勸阻。乖乖呆在唐軍大營前面數百米處,不敢亂動。

天亮之後,整個遼陽還在燃燒,因下了大雨,許多地方潮溼不堪,大火中又夾雜著許多濃煙。逼著城外的唐軍也不得不移營暫避,連同逃出城中地數萬居民連退十餘里,才躲過了城中地濃煙。

四天後,遼陽地火勢才逐漸熄滅。直到第五天,唐軍才能進入城中,這座擠進三十萬滿漢各族居民的城池,此時已成了一片廢墟,街上到處是倒斃的屍體,他們大多數已成了一團焦炭,到處是散發著烤肉的焦味,許多進入現場的唐軍數月都吃不下肉。

蒙古人倒是無所謂,城雖然燒了,一些豪門大戶家中還能翻出不少金銀珠寶,他們本來想進城大搶一通,可惜大火一燒,一切化爲了泡影,一些豪戶家中的銀兩也化成了銀汁,蒙古人也只能儘量搜尋,聊勝於無了。

其實城中多數人不是死於大火,城中火起時,大部分人都想逃出城去,可惜絕大多數人被那滄人地濃煙滄倒,濃煙過後,大火又至,將已死去的屍體重新燒焦。

整個遼陽三十萬人口,逃出火海的不足五萬,至所以損失如此慘重,全是因爲濃煙之故,加上遼陽本身只能容納十幾萬人,硬擠進去三十多萬人,人口如此密集,更是讓人逃無可逃。

逃出來了的四萬多人也是神情惶恐,他們都被那場大火嚇怕了,儘管其中有些人親自制造了那場火災,此刻無論是兵民,都沒有了鬥志,天亮之後,在唐軍地指令下,乖乖放下了兵器,成了唐軍的俘虜。

經過審訊,高立功才知道了遼陽起火的經過,原來鮑承先回到家中後,不停的長息短嘆,他雖然打定了主意要降,可是又怕明天亂兵一起,自己糊里糊塗死了就遭了,可嘆那些無知的滿人,既然打不過也不體面的投降,要他冒兵禍的危險。

他的小妾見到鮑承先如此沮喪,忙追問鮑承先發生了何事,鮑承先一五一十的將滿人明天的打算告訴了自己的寵妾,不料被鮑承先家中的僕人聽見,誰沒有一個三親六故,他家的僕人頓時四散傳開,不到一個時辰,到處是在傳送滿人明天要拿城中漢人打頭陣,作替死鬼的消息。

到最後,消息竟然越傳越邪,那就不是漢人打頭陣,而是滿人由於失敗,要先向城中的漢人報復,到了明天,城中的漢人就會被滿人屠殺個乾乾淨淨,遼陽城雖然被滿人統治了二十年,但當年遼陽攻破時,滿人在城中屠殺了八萬居民的慘重記憶還留在一些老頭心中,許多人立馬深信不疑。

即使有一些人半信半疑,聽到那些豪門大戶家中隱約傳來的喊殺聲和哭聲,也完全相信了,滿人連家中人都殺,還會放過漢人嗎,城中立馬騷亂起來,加上滿人的重臣沒有及時彈壓,騷亂的人越來越多,滿人的宮中起了大火,彷彿是給人動手的信號,絕望之中的漢人,紛紛點起了火把,向周邊可以燒的東西燃去。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是無法挽回了,城中的漢人有三分之一,任嶽託怎麼調兵也無法撲滅,只是當火勢越來越大,還夾雜著滾滾濃煙時,放火人的也感到不妙,再想逃跑已經來不及了,只有靠近城門口的人能逃出來。

聽到俘虜的話,唐軍上下都感到匪夷所思,遼陽就這麼破了,還破得乾乾淨淨,博洛,阿巴泰等人更是痛心疾首,滿人大部分住在城中央,逃出的四萬多人中,滿人不及一萬,其它各族人有一萬多,漢人獨佔了一半,畢竟此事是漢人先鬧起來,逃跑時還是佔有優勢。

滿人的重臣也基本傷亡殆盡,聽到要屠殺自己的消息,漢人對滿人的親貴恨之入骨,他們雖然不敢對戒備森嚴的親貴們的院子點火,可是隻要點起了滿人親貴周邊的房屋,他們一個也出不來,只能絕望的在家中等死。

一心想第一個投降撈個官做的鮑承先也沒有逃脫大火的包圍,死時更是痛苦無比,所謂狡兔三窟,他家中的密室建得又寬又大,鮑承先正在想明天是不是找個藉口不出城,就躲在家中等唐軍進城再投降時,聽到人聲鼎沸,出門一看,到處是火光,鮑承先頓時嚇壞了,急忙拉起他的小妾躲進了密室中。

他的密室深達地下四五米,水火不侵,裡面的設施也齊全,第一天鮑承先和小妾兩人還悠閒自在,他和小妾尚有心情顛鸞倒鳳,到了第二天,空氣就混濁起來,鮑承先想推開地下室的門出來,可是城中大火還是不停,倒塌的房屋還把他的出口堵住了,他怎麼也推不開大門。

到了第三天,鮑承先已經絕望了,他親手掐死了自己的小妾,可是裡面的空氣也不足以讓他再多活一天,鮑承先只感覺到自己的呼吸越來越急促,慢慢等等死亡的來臨。

直到多年後,別人在原址中重建房子,才發現了鮑承先的屍體,旁邊的一具女屍毫不希奇,那具男屍卻拼命的張大了嘴,彷彿是吶喊,引得看到的人紛紛猜測這具屍體死前會喊什麼。

嶽託本來有機會逃出去,他卻沒有逃跑,只是呆呆的等著大火燒過,終普智也沒有逃出去,他老子雖然是漢人,但滿人從來沒有把終家當作漢人看待,對終家尊敬無比,他家的房子也落在滿人親貴中間,大火一起,全家一個也沒有逃出來,不知他死前知不知道,正是他的一條計策,讓自己死於非命。

遼陽被燒成這樣,那是不能住了,掩埋城中的死者後,唐軍撥營起寨,向瀋陽而去。只是遼陽的人口大部分毀於大火,使本來人口就少的遼寧人煙更稀,高立功怕官軍來撿便宜,在瀋陽留下二萬大軍和三萬民夫的重兵,命令高傑和劉宗敏每人帶一萬唐軍和一萬蒙古人的騎兵,輕騎出發,繼續向北掃蕩。

滿人雖然在吉林和黑龍江還有根基,但比起遼寧來,無論是人口還是兵力都相差太遠,此時的滿人五停去了四停。每一路的二萬大軍,足夠將滿人掃滅,目前主要是防止官軍在後面打劫,還有對遼東如何處理,必須請示唐王,高立功纔要親自坐鎮盛京。

第58章 交惡第51章 渤泥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38章 緬甸第7章 邢秀娘上第31章 權力之顛第3章 投軍第15章 破城第35章 意外之喜第54章 緩攻第1章 歸來第24章 一敗塗地第72章 慘忍第95章 行刑第9章 出兵第9章 商議第5章 定都之爭第33章 鰲拜之死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62章 鏡子第17章 爭論第6章 審案第12章 貪慾上第38章 蠢蠢欲動第61章 陷落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17章 重振夫綱第2章 商洛第1章 歸來第37章 包圍成都第32章 坐困愁城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27章 殺,放?第23章 波折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20章 箭舞飛揚第22章 奢侈之風第68章 各有損失第71章 襲擊第9章 出兵第40章 大比武(上)第42章 大比武下第18章 攻城第13章 諜戰下第77章 鄭氏屈服第21章 蒙人攻營第8章 折服上第47章 金幣狂熱第75章 國家賠償第11章 賀瘋子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75章 勢如破竹第24章 嘉峪關第19章 岌岌可危第95章 南巡之議第83章 官逼民反第45章 獵物第84章 不可收拾第12章 飽曖第56章 退避第36章 談判(上)第4章 試探第8章 殺雞駭猴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34章 刺殺第49章 逆水逃亡第10章 訓斥第21章 夜襲上第12章 禍天之物第6章 盛唐之地第54章 壕強反擊第34章 母子重逢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26章 開拓團第11章 虛驚一場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60章 強權第3章 投軍第68章 射殺第54章 遭遇第3章 風雪來人第7章 出使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34章 進退無路第4章 試探第100章 江山一統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47章 西貢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86章 大軍齊集第52章 萬事齊備第55章 刺客餘波第90章 暴露第65章 劫人第37章 家事難斷第59章 騎兵突襲第7章 出使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12章 飽曖
第58章 交惡第51章 渤泥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38章 緬甸第7章 邢秀娘上第31章 權力之顛第3章 投軍第15章 破城第35章 意外之喜第54章 緩攻第1章 歸來第24章 一敗塗地第72章 慘忍第95章 行刑第9章 出兵第9章 商議第5章 定都之爭第33章 鰲拜之死第48章 親衛營對近衛軍第62章 鏡子第17章 爭論第6章 審案第12章 貪慾上第38章 蠢蠢欲動第61章 陷落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17章 重振夫綱第2章 商洛第1章 歸來第37章 包圍成都第32章 坐困愁城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27章 殺,放?第23章 波折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20章 箭舞飛揚第22章 奢侈之風第68章 各有損失第71章 襲擊第9章 出兵第40章 大比武(上)第42章 大比武下第18章 攻城第13章 諜戰下第77章 鄭氏屈服第21章 蒙人攻營第8章 折服上第47章 金幣狂熱第75章 國家賠償第11章 賀瘋子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75章 勢如破竹第24章 嘉峪關第19章 岌岌可危第95章 南巡之議第83章 官逼民反第45章 獵物第84章 不可收拾第12章 飽曖第56章 退避第36章 談判(上)第4章 試探第8章 殺雞駭猴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34章 刺殺第49章 逆水逃亡第10章 訓斥第21章 夜襲上第12章 禍天之物第6章 盛唐之地第54章 壕強反擊第34章 母子重逢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26章 開拓團第11章 虛驚一場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60章 強權第3章 投軍第68章 射殺第54章 遭遇第3章 風雪來人第7章 出使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34章 進退無路第4章 試探第100章 江山一統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47章 西貢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86章 大軍齊集第52章 萬事齊備第55章 刺客餘波第90章 暴露第65章 劫人第37章 家事難斷第59章 騎兵突襲第7章 出使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12章 飽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陇县| 扎囊县| 巨鹿县| 新田县| 太仆寺旗| 勃利县| 方正县| 新竹市| 荔浦县| 三都| 晋中市| 哈尔滨市| 西昌市| 白沙| 建昌县| 云林县| 峨眉山市| 桃园县| 永泰县| 涡阳县| 隆尧县| 灯塔市| 铜山县| 藁城市| 和田县| 南汇区| 永康市| 宾阳县| 邮箱| 铜山县| 鹤峰县| 奉贤区| 盱眙县| 新邵县| 望都县| 伊春市| 巍山| 分宜县| 湘西| 肇州县| 栖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