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5章 勢如破竹

陳暉心中已涌起了不詳的預感,黃土隘在自己手裡過不了今夜,隨即囑咐鄭芝虎幾句,卻還是什麼也沒說,而是下達命令:“所有人不得休息。 快上城牆,防止唐賊攻城。”

等到鄭芝虎趕到關隘後方時,李巖的三千唐軍都已進城,得到增援的唐軍聲勢大振,向關隘席捲過來,已經拿下了一小半個關隘。先前的那名鄭軍遊擊將軍組織起來的二千多人不是被打死,打散,就是被唐軍俘虜,只剩下了他自己和身邊的數名親兵。

鄭芝虎一把揪住他:“快說。怎麼回事?”

那名遊擊將軍苦著臉:“二將軍,末將也不十分清楚,唐賊突然從後面殺來,末將組織起了二千人,卻不能相抗。一下子就被唐賊打散了。”

“廢物!”鄭芝虎鬆開了那名遊擊將軍,大聲喊道:“兄弟們,把唐賊趕出去,大家隨我衝。”

後面的鄭軍得到命令,不顧死活的朝前衝擊。迴應他們的是唐軍“唆,唆”的子彈和震耳欲聾的手雷爆炸聲,鄭芝虎帶來的生力軍整片整片的倒下,很快向後抱頭鼠竄,退了回來。

後面的唐軍大聲吶咀:“殺!殺!”隨著鄭軍的敗兵跟了上來。鄭芝虎的親兵大急,連忙將鄭芝虎護住,一步一步朝後方退去。

看著自己的親兵在唐軍追擊下一個個倒下,鄭芝虎心如刀絞,破口大罵:“該死,哪來的這麼多唐軍。”

一名親兵大聲道:“二將軍,唐賊攻勢太猛,快退吧。”

щшш?тt kān?C〇

鄭芝虎搖了搖頭:“退,往哪裡退?”

其他鄭軍也是一愣,是啊,往哪裡退,外圍還有數萬唐軍。這時他們可能已經知道關隘被唐軍攻進來的消息,可能馬上就要發起進攻,除非他們棄關往武夷山的深山老林裡鑽,可是這樣一來,不但關丟,他們又有多少人的死在深山老林中。

那名遊擊將軍聽到鄭芝虎的問話,知恥後勇,大哭起來:“二將軍,是我無能,不能將唐賊趕出來,連累了大家。”

見到唐軍的火力,鄭芝虎其實已知道怪不得那位遊擊將軍,他正要安慰那名遊擊將軍幾句,那名遊擊將軍已站起身來,當先向前衝去:”弟兄們。咱們已經沒有活路了。和他們拼了。”

那名遊擊將軍只走出來了十幾步。“砰!砰”的槍聲響了起來。那名遊擊將軍捂著自己的胸口倒了下去,接著又是“砰,砰”的幾聲槍響。遊擊將軍身後地幾名親兵也跟著倒了下去。

“殺!”後面的唐軍和鄭芝虎距離已不足百米了,雖然太陽已下山,鄭芝虎還是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唐軍的身影,他們許多人穿的破破爛爛,化裝成百姓的模樣,可是手中地短槍卻毫不留情,射出一發子彈馬上換裝,比唐軍的正規軍射擊速度還要快上數倍。

鄭芝虎欲哭無淚,自己碰到的是什麼人啊。手中的火器不但比唐軍平常使用的精良數倍,更可怕的夜晚好象對他們毫無影響,一射一個準,他被親兵夾著向後退去,親眼看到自己的親兵在他的身後一個個死去,若不是有了他們,自己早也死了。

再這數十米就到了關隘中央了,越來越多的鄭軍集了過來,密聚的箭雨總算將唐軍地進攻暫時擋住,鄭芝虎鬆了口氣,可是就在此時關隘的前方又傳來了喊殺聲,顯然城中地情況已被關隘外面的唐軍知曉,重新對關城發起了進攻。

鄭軍頓時不知所措,不知是到前面去好,還是到後方好,前方的兵力已經薄弱,若不去增援,恐怕守住了這裡也無濟於事。一個個往鄭芝虎望去。

“傳我命令,向唐軍投降。”鄭芝虎下達了令自己痛苦萬分的命令。

周圍地鄭軍象是呆了,一名親兵壯著膽子問道:“二將軍。真要投降嗎?”

鄭芝虎象是抽盡了全身的力氣,吼了起來:“全軍聽令!向唐軍投降。”

鍾華衝在最前面,正在不停的催促部下:“前進!快前進!”

只是前面的鄭軍太多,箭如雨下,唐軍也只能在躲在鄭軍箭雨之外射擊,鄭軍的箭雨突然停了下來,前面地鄭軍大喊起來:“別打了,別打了,我們投降。”

此時天色已完全黑了下來。十幾米遠外就看不清人影。聽到鄭軍喊投降,鍾華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關隘內的鄭軍至少還有上萬人,怎會如此輕易投降,他怕中了鄭軍的緩兵之升,命令道:“繼續前進,反抗者格殺無論!”

“是!”聽到鄭軍喊著投降,唐軍本已放鬆地腳步又加快起來,見鄭軍一隊一隊丟下了自己手巾的兵器走了出來,鍾華才相信鄭軍是真地投降。

隨著鄭芝虎的投降,黃土隘大部分落了唐軍手中,正在北門抵抗唐軍進攻的陳暉聽到鄭芝虎下令投降的命令,也宣佈放棄抵抗,將大門打開。向唐軍投降。

指揮黃土隘的唐軍主將爲田見秀和左光先兩人,他們兩人已在外面進攻了二十多天,一直被鄭軍頑強的抵抗住,李巖率部繞到敵人後方的事他們當然都知道,一見到關隘中大亂,就知道肯定是李巖等人在後方發動了攻擊,不顧天色已晚。唐軍又剛剛退下來,馬上下令重新對關隘進攻。

這次的進攻卻異常順利,唐軍只是剛到關下不久,腹背受敵的鄭軍就下令投降,一隊隊的唐軍從北門進入黃土隘,將鄭軍的武器全部繳械,李巖和鍾華兩人的部下也正在向南門開來,兩部唐軍在半道相遇,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聲。

見到李巖,田見秀愣了一下才確認,李巖在唐軍中的形象一向是風度翩翩,一幅貴公子的模樣,此時卻是鬍子拉茬,滿臉憔悴。已完全沒有了以前的風度,田見秀不由一笑:“李將軍。辛苦了。”

田見秀比李巖大了數級,李巖卻是不敢失禮:“未將拜見大將軍。”

正要行禮,田見秀連忙將李巖扶往:“不敢當,若非李將軍,不知我軍還要在關下苦攻多久,黃土隘能下,全是李將軍之功!”

李巖連忙道:“不敢,不敢,此仍陛下謀劃之功,未將不過代爲執行而已,何況若無大將軍在前面苦攻。未將又如何能進入關隘中。未將如何敢居功爲己有。”田見秀大笑:“李將軍不用謙虛,千秋大業,又豈是隨便一個人能輕易做到,此番李將軍立此奇功,皇上必有重賞,恐怕李將軍很快就要升一級了。”

兩人笑談一陣,田見秀才將最關心的問題問了出來:“李將軍,不知鄭芝虎何在?”

李巖回道:“大將軍,天色已晚,。鄭芝虎關在他的府中,大將軍要見他,不如先到他府中如何?”

此時關隘完全落入了唐軍手中,鄭軍多是主動投降,關隘中並不顯得凌亂,街道上到處點燃了火把,一隊隊的唐軍接替了鄭軍的工作,開始了巡邏,遇到自己地主將行了一個禮,就繞道而過。

田見秀點頭,隨著李巖來到了鄭芝虎的臨時府第,這個府第本是黃土隘守將陳暉的住處,鄭芝虎來了,陳暉就給他騰了出來,黃土隘完全是一個軍事要塞,隘中除了士兵就是軍士家屬,而今更是連軍士家屬也全部遷到了後方,因此這個府第雖然一直爲隘中主將使用,也不見奢華,只是一個四四方方,佔地二三百平米的大院了。

李巖讓田見秀、左光秀等人到大廳坐下,才吩咐弟弟李仟:“將鄭芝虎押上來。”

李仟應了一聲,向後院走去,不一會兒,鄭芝虎被帶了上來,他是主動投降的,又是鄭芝龍的弟弟,唐軍並沒有對他無禮,除了收剿他身上的武器,身上都沒有給他束縛,只是派了數十名唐軍對他嚴密看守。

鄭芝虎和田見秀交手近一個月,兩人遙搖相見了數次,自然認識,爲激勵己方士氣。田見秀和鄭芝虎還打賭一個月攻破黃土隘,見到鄭芝虎,田見秀笑得很是愉快:“鄭將軍,咱們又見面了。不知咱們的賭注算不算?”

“願賭服輸,我自會寫信向我兄長勸降。”鄭芝虎做了俘虜,倒是乾脆的很。

“即如此,還那請鄭將軍馬上將信寫好,早點讓敝兄長投降,免去福建民衆一場生靈塗炭,如何?”

鄭芝虎倒不推遲:“給我筆墨。”

幾名唐軍將筆墨送了上來。鄭芝虎拿起了筆,頃刻寫好。交到了田見秀手中,田見秀展開看了看,感覺還算滿意,將信封好,交給了身後的親兵,笑吟吟的向鄭芝虎詢問道:“鄭將軍,不知福建有多少城守會聽將軍的命令。”

鄭芝虎馬上明白了田見秀的用意:“田將軍。我已是貴軍的俘虜,田將軍就不用再打主意了,我即使下令,也沒有人會聽令,只要我大哥答應投降貴軍,他們自然會放下武器,田將軍又何必白費勁。”

田見秀心中嘀咕:“誰知鄭芝龍降不降,我可不會傻傻等待。”不過,見鄭芝虎如此合作,也不好再逼他:“那好,等令兄長投誠後,我們就是一家人,只是現在還要再委屈一下鄭將軍。”

鄭芝虎面色不變:“無妨,在下本來就是將軍的階下之囚,自然是任憑將軍處置。”

田見秀揮了揮手,幾名唐軍將鄭芝虎重新押了下去。

“向皇上報喜,我軍已順利攻下黃土隘,活捉了敵人主將鄭芝虎、陳暉,不日即將進入邵武府。”

田見秀身後地文書“唆,唆”的將他地話記了下來,遞給了田見秀,田見秀蓋過大印,馬上命令連夜向皇帝報告。

一天一夜後,李鴻基就得到了田見秀和李巖等人攻破黃土隘的報告,從資溪到鉛縣,足有六七百里,報信的士兵接連跑死了三匹馬,才能如此迅速的將信送達到李鴻基手上。

李鴻基正等地心焦,唐軍在各個關卡的進攻,每人都要死人,消耗的物質更是不計其數,雖然唐軍家大業大,此次伐明準備的物質和軍費都充足,卻也不能如此白白消耗。聽到黃土隘被攻克,李鴻基大喜,馬上命令各個關卡的攻勢停了下來,。對各個關卡圍而不攻,自己親率主力從鉛縣出發,向黃土隘而來。

在攻下黃土隘地第二日,田見秀,左光先等人來不及等到皇帝的回覆。只在黃土隘留下三千守軍,其餘人馬全部沿著閩江出發,趕到了光澤縣,此時正是邵武府向光澤送物質的日子,他們剛到光澤,就全被唐軍團團包圍。

邵武府過來的只是二千運送物質地後勤人員,根本沒有想到會在光澤遇到突然襲擊,看到唐軍的數萬鐵騎,領頭地鄭軍嚇壞了,知道黃土隘肯定已破,二話不說,馬上投降。

這二千運送物質的人馬,剛好被唐軍用來詐門,沒有半點防備的邵武輕易被裝成運成物質回來的士兵騙開了大門,唐軍一涌而上,馬上將城門口的鄭軍俘虜,牢牢把住了大門。

邵武的守將發現後還想反抗,盡起城頭的守軍回奪,埋伏在後面的數萬唐軍突然殺起,望著滾滾而來的數萬騎軍,邵武的守軍全都嚇得臉色發白,馬上投降,邵武府兵不過萬,又多是老弱,城門還被人打開,傻子也知道守不住。

不過,邵武到底是大府,邵武的南門還是有一部分守軍得到消息,逃出了城,唐軍雖然將大部分逃跑的鄭軍抓獲,還是有漏網之魚,數天後。唐軍攻破黃土隘的消息已讓鄭軍知曉,不過,此時已經太晚了,田見秀派出的大軍已將分水關,桐木關的守軍後路全部切斷,數萬精銳的鄭軍就是想撤也撤不出來,一下子成爲了甕中之鱉。

攻下黃土隘的五天後,李鴻基親領的大軍也來到了邵武府,李鴻基把邵武府作爲皇帝的臨時行轅,一方面派人持著鄭芝虎的勸降書去見鄭芝龍。一方面卻毫不停留,派出數路大軍橫掃福建省各府,並向鄭芝龍的老巢福州逼近。

鄭芝龍陸上的軍力並不強,精兵又全部派到了邊境,許多內地州府除了衙役,無兵無將,唐軍挺進的速度飛快,基本上行軍到了哪裡,哪裡的州府就馬上投降,在短短的五日之內,福建已有一大半的州府投降了唐軍。

第17章 碧血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23章 數路攻擊第14章 漁翁第9章 白桿精兵第34章 母子重逢第53章 鑑寶會(四)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8章 唐軍入川第32章 皇陵事件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31章 郡主情仇第30章 陷入危機第57章 遼陽大火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52章 鑑寶會(三)第52章 忍辱負重第7章 孫元化第72章 慘忍第38章 女將英姿第40章 賜宴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19章 洞房第17章 風暴前夕上第27章 絕境求生第14章 結婚下第49章 裂痕第11章 結拜下第8章 邢秀娘下第98章 捱罵第71章 中招第37章 包圍成都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12章 聲東擊西第2章 面子問題(上)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99章 大廈已傾第27章 求賢令第20章 席捲甘肅第38章 緬甸第19章 大戰來臨上第20章 虎狼之藥第50章 兩難選擇第7章 廷議第9章 商議第2章 商洛第42章 同窒操戈第89章 使節(中)第11章 虛驚一場第36章 互探第28章 林丹遺孀第54章 緩攻第66章 矮黑人第47章 相逢不識第50章 形勢分折第33章 欽差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18章 北方來人第29章 陣前談判第10章 一網成擒第63章 北行第13章 毒手佛心第70章 狩獵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9章 大炮上第16章 疲敵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11章 討明檄文第8章 殺雞駭猴第53章 鑑寶會(四)第91章 條件第14章 漁翁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24章 不期而遇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12章 王自用第47章 金幣狂熱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58章 交惡第5章 定都之爭第11章 宴無好宴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35章 人才下第17章 美色下第3章 投軍第28章 銀彈攻事第5章 定都之爭第2章 巧遇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7章 管理第4章 張家寨下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6章 審案第41章 遼陽之夜第51章 狐假虎威第25章 洪承疇(下)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1章 心動第6章 周鳳梧
第17章 碧血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23章 數路攻擊第14章 漁翁第9章 白桿精兵第34章 母子重逢第53章 鑑寶會(四)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8章 唐軍入川第32章 皇陵事件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31章 郡主情仇第30章 陷入危機第57章 遼陽大火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52章 鑑寶會(三)第52章 忍辱負重第7章 孫元化第72章 慘忍第38章 女將英姿第40章 賜宴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19章 洞房第17章 風暴前夕上第27章 絕境求生第14章 結婚下第49章 裂痕第11章 結拜下第8章 邢秀娘下第98章 捱罵第71章 中招第37章 包圍成都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12章 聲東擊西第2章 面子問題(上)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99章 大廈已傾第27章 求賢令第20章 席捲甘肅第38章 緬甸第19章 大戰來臨上第20章 虎狼之藥第50章 兩難選擇第7章 廷議第9章 商議第2章 商洛第42章 同窒操戈第89章 使節(中)第11章 虛驚一場第36章 互探第28章 林丹遺孀第54章 緩攻第66章 矮黑人第47章 相逢不識第50章 形勢分折第33章 欽差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18章 北方來人第29章 陣前談判第10章 一網成擒第63章 北行第13章 毒手佛心第70章 狩獵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9章 大炮上第16章 疲敵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11章 討明檄文第8章 殺雞駭猴第53章 鑑寶會(四)第91章 條件第14章 漁翁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24章 不期而遇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12章 王自用第47章 金幣狂熱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58章 交惡第5章 定都之爭第11章 宴無好宴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35章 人才下第17章 美色下第3章 投軍第28章 銀彈攻事第5章 定都之爭第2章 巧遇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7章 管理第4章 張家寨下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6章 審案第41章 遼陽之夜第51章 狐假虎威第25章 洪承疇(下)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1章 心動第6章 周鳳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源县| 绩溪县| 巴东县| 长治县| 张家港市| 万州区| 清流县| 镇赉县| 枝江市| 彭泽县| 普洱| 健康| 嵊泗县| 阿荣旗| 宝丰县| SHOW| 漳平市| 朝阳区| 安新县| 马鞍山市| 宁波市| 天津市| 久治县| 雅江县| 古交市| 金川县| 固始县| 洪泽县| 杨浦区| 彭泽县| 武邑县| 宝鸡市| 沁阳市| 屯门区| 弥勒县| 越西县| 平乐县| 敦化市| 新宾| 安乡县| 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