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心動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唐王一旦登極,肯定就要全面向朝庭進攻,朝庭然雖然新得到了七百多萬兩銀子練兵,各地也報上了練兵的兵員,比七十萬只有多沒有少,連內庭也有十萬太監演武,只是能不能擋住唐軍的進攻,崇禎卻絲毫沒有底。

崇禎思來想去,還是要親自檢閱才能放心,那知皇帝要親自閱兵的消息一傳出,連楊嗣昌也反對:“皇上,三軍演練,耗費巨大,朝庭財政已不堪重負,不如任選一隊精兵,由皇上親自觀看即可。”

崇禎想想國庫空虛,只得點頭,古人說管中窺豹,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遠取精兵檢閱也未償不可。

楊嗣昌於是精選了千餘人,在崇禎面前操練,這些人都是從各軍中精挑細選的健兒,一番操練下來,讓崇禎滿意無比,崇禎還是不放心,又親自去觀看曹化淳的內監操演。

曹化淳早已從皇帝身邊的小太監得到皇帝要來的消息,他將太監中的老弱全部安排在後面,精選了數百名通武藝的太監在前面,彎弓射箭,靶靶皆中紅心,馬軍,步軍人來人往,呼嗬有聲,奔走跳躍,全不知累,崇禎自以爲精明,見到內監尚有如此戰力,大感滿意。

崇禎十年十二月,崇禎悄悄觀看完曹化淳演練數天後,受命曹化淳提督京營戎政,這是曹化淳再次任此職。崇禎五年七月曹化淳曾受此職。當時遼東危局日甚一日,中原之亂又久不平。崇禎意用中官置要地。

只是曹化淳初受此職就有工部員外郎駱方璽上言:“陛下即位遂置魏忠賢亍大戮,豈爲溺情閹宦。”

崇禎才罷免了曹化淳此職,讓他掌內監,這次崇禎卻不但命曹化淳提督京營。又命太監李明哲提督五軍營,杜勳提督神樞營,閻思印提督神機營,鄭良輔總理京城巡捕,一時京城大權,全被太監掌握。

唐軍境內要求唐王稱帝的呼聲一直沒有停過,尤其是張獻忠在南昌稱帝后,這種呼聲更是強烈。許多人都認爲天下之地一半已入唐軍手中,大唐正是蒸蒸日上。而大明已是腐朽不堪,大唐取代大明不可逆轉,這就需要唐王殿下稱帝。如此三軍振奮,民衆振奮,才能一鼓作氣,取代大明。

何況,張獻忠之流不過得一省之地就敢稱帝,若不是唐軍給他武器,他早就被福建和廣東的官軍滅了。哪輪得到他在南昌稱孤道寡,許多人還在嘀咕,現在唐軍和張獻忠還有來往。別人是皇帝而自己的主公是唐王,稱呼上就矮了人家一頭,更是渾身不痛快。

高立功攻下遼陽後,唐軍境內要求唐王稱帝的呼聲更高,唐王先滅蒙古人,再滅滿人,其功績已可以和明太祖相媲美,自然可以稱帝,不過,當時唐軍地三省頭頭周鳳梧。宋獻策,顧君恩都沒有參予進去。官員們的力量顯得稍弱,而唐軍上下的視線又轉移到了河南的百萬移民身上。呼聲慢慢就停了下來。

如今移民已經完成了,唐王的功績又添了一層,大家都閒了下來,對唐王稱帝的問題重提了出來,而這次連唐軍的重臣也參予進來,先是尚書省侍郎兼刑部侍郎洪承疇上奏唐王要求唐王稱帝,接著是吏部尚書許鼎臣,而禮部侍郎趙良極更是抓住機會,派人到到處進獻祥瑞,要讓禮部在這次擁立中立下首功。

趙良極到各處進獻祥瑞的行爲很快就被唐王禁止,不過,各人要求唐王稱帝的奏書卻被留中不發,這給衆人一個強烈地暗號,唐王這次不再反對,至少不再堅決反對,要知道以前各人要求唐王稱帝的奏書都是一律打回。

首先接到這種暗號的無疑是三省地主官,他們馬上反應過來,周鳳梧,宋獻策,顧君恩三人齊上表,要求唐王殿下稱帝。

三人一動,唐王稱帝一事就成了板上釘釘,其他官員不敢怠慢,紛紛上表,接著是地方上的行政大員,四川的陸之渤,湖南的李雙喜,湖北的劉芳亮還有甘肅,山西,大草原紛紛上表,要求唐王殿下稱帝。

最晚得到消息的無疑是東北的高立功,高傑和劉宗敏三人,他們派出快馬,日夜不停地趕路,路上不知累死了多少匹馬,才趕在和四川的奏書一起送達,這種事誰也不敢怠慢,什麼功勞也比不上從龍之功。

趙良極進獻祥瑞的舉動雖然被制止,但很快他就又重新活躍起來,禮部地官員這些天走路都牛逼哄哄,唐王登極之事,當然少不了禮部的操勞,到時禮部的勢力必定會大增,再也不是可有可無。

不過,儘管唐軍上下都熱切盼望唐王稱帝,唐王本人也沒有意見,卻還是要讓臣下三請才以符合禮議,尤其挑選吉日更是慎重。

最終唐王登極的日子定在崇禎十一年的正月初十,不過,到了那時就不能說崇禎十一年了,而是從唐朝開始算起,定爲大唐年,雖然這個年號有點長,因爲長才更顯得久,本來禮部還要取某某元年,聽到唐王如此說法,大家都點頭贊同。

李鴻基既然和唐太祖同姓,當然可以說是李淵的後裔,當年李淵稱帝,還封老子爲祖,何況現在唐軍的官職,名稱又都承襲了大唐。

不過,國名定什麼卻讓唐軍的重臣傷透了腦筋,畢竟建立的是新朝。總不能也叫唐吧,有人提義叫後唐,馬上被人駁得體無完服,歷史上凡前面加了一個後字的朝代,沒有一個不是數十年就被滅亡。

討論送到唐王面前時,李鴻基脫口而出:“就叫大唐第二帝國吧。”

周鳳梧愕然:“殿下,何爲第二帝國。”

“前唐爲第一帝國,我們自然是第二帝國。”

儘管朝庭有心裡準備,但當唐王稱帝地消息當真傳來時。大明境內的官員百姓全都震動地無以復加,許多人心中認爲唐軍不會主動進攻朝庭的幻想頓時破滅,唐王一稱帝,接下來地兩方肯定是不死不休,或許明年一開春,雙方的戰火就會燃起。

許多不看好朝庭的富商紛紛向唐軍境內遷來,整個江南掀起了一股遷移的風潮,不過,這些都是在唐軍境內有生意來往的人。他們見識了唐軍的繁華,生意又與唐軍緊密相連,自然要在戰火來臨之前移到唐軍境內來。否則,戰火一起,誰也不知會不會讓自己受到波及。

而那些地主豪紳鄖員則亂成一團,唐軍對待那境內豪強的手段他們可都聽說了,又是漲地租,又是取消讀書人的免稅持遇,唐軍只是一個稱帝的舉動。整個朝庭已是人心惶惶。

現在已是臘月二十八了,明天就是大年夜,若是以前。無論是商人,還是官員,皆會呆在家中不動,和家人過一個團圓年,可是今年已以往不同,西安城地外地人比往日不但不減,反而更加熱鬧。商人,官員,駐在外地的大將,一個個從四面八方朝西安匯聚過來。

唐軍登極之日定在正月。誰也不想錯過,官員們就不必說了。商人們也一個個不回家,長安的銀子現在正是好賺地時候。可以一邊賺錢,一邊看熱鬧,以後也有了向人吹噓的資本,回家自然就只好推遲了。

這幾天,西安城東門總是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唐牟在外面的大將一個個趕了回來,大家都想看一看這些傳得紛紛揚揚的大將風采,湖南總督李雙喜,湖北總督劉芳亮,山西威衛大將軍李萬成,甘肅武衛大將軍高一功,成都宣威將軍馬祥麟,從大草原歸來的忠武將軍劉希元。

最主要的大家還是想看到這次直搗滿人老巢地神武大將軍高立功,高立功這些年一真鎮守草原,功高勞苦,又是第一個帶兵直接威脅到京師的唐軍將領,這次領兵用極小的代價將爲患中原數十年地滿人剿滅,讓所有的漢人都歡欣鼓舞,百姓想目睹他的風采也是理所當然。

不過,高立功要想回到西安,至少也要在年後才能趕到,他雖然得到了消息就馬上動身,路途的遙遠,也註定這個年要在路上渡過,西安的居民要想看到高立功的風采,在年前肯定是不可能了。

宋應星一家就是在臘月二十八來到了西安城,不過,他們選的門不對,這南門正是各地返回來參加唐王登極大典官員的主要進出之地,賀小風雖然貴爲賀珍的左右手,但他註定不能象那些唐軍的重臣一樣,打著旗號,儀仗,大搖大擺地走進西安城,見到唐軍的官員反而要避讓在一旁,儘管有些官員地品級要比他要低。他們也只能在外面等著外地的官員進城後,他們才能進去。

李鴻基在前生儘管也很厭惡那些動不動就封鎖道路,來個警車開道地高官,富豪,他稱王后,出入大多都是微服出行,可是等級的差距在漢人的心中存了幾千年,雖然李鴻基從來不讓唐軍的官員打著肅靜,迴避的牌子,但每當有官員出行時,人們還是下意識的避開,唐軍的官員大多出身低微,也覺得理所當然。

宋應星一路上對賀小風有說不出的怨氣,他出城數十里後就覺得不對勁,正要喝問賀小風時,卻被賀小鳳拿著一塊手帕往他嘴上一捂,宋應星就覺得迷迷糊糊,他腦袋裡閃出了一個念頭:“不好,遇到了歹人。”暈了過去。

等到宋應星再次醒來時,卻發現自己躺在船上,最令他害怕的他家十餘口人全都在一起,他問過大兒子後才知道有人拿著他的書信將他們逛出城後,然後迷暈了他們,一起送到了船上,宋應星左思右想也不知道對方是什麼人,求財嗎,明顯不是,從對方出手的大方程度來看,他們的錢財遠比他要多,報仇嗎,也不象,自己哪裡結識過這麼厲害的仇來。

等到賀小風來看他時,宋應星乾脆向他直接責問,賀小風只是回道:“老先生放心,敝上對先生求賢若渴,才讓在下請老先生過去一趟,爲怕老先生家人擔心,只得將他們也帶上。”

宋應星才知道賀小風身後果真還有人,只是此時後悔已來不及,全家都被賀小風捏在手中,投鼠忌器,他們也不敢亂動,不過,賀小風依然不敢大意,經常將他們迷暈,已應付官軍的檢查,直到進去唐軍境內,賀小風才輕鬆了下來,沒有再將他們迷暈過去。

宋應星一路上對賀小風不停的盤問,期盼能從賀小風嘴裡掏出話來,可是賀小風年紀雖輕,卻活象一個老狐貍,無論他問什麼,賀小風一概不答,讓宋應星更是著急,不知對究竟會如何安排自己。

他只能猜想可能是唐軍的哪個重臣看中了他的學識,才把他擒來,這從路上賀小風能調動唐軍驛站的官員就可以知道,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在唐軍中擔任了官職,而且地位還不低。

這種想法讓宋應星稍爲好受一點,畢竟唐軍不象流賊,不會胡亂殺人,只是心裡卻在盤算,等到見到了幕後主使之人,一定要讓他大大難堪,自己堅決不會同意爲唐軍效力。

等到前面好不容易沒有了官員進出,賀小風一行正要進城時,後來又來了一隊進京的官員,打著正是四川巡撫的旗號。

賀小風等人只好再次避讓在一旁,只是道路兩旁的人突然嗡嗡作響,賀小風依稀聽見怎麼有女人的議論聲。

賀小風忙擡頭朝中間正經過的儀仗隊看去,只見前面高頭大馬上騎著的正是一名女子,一身白色的裘絨將她全身的曲線掩蓋,臉上也包裹著輕紗,讓人看不出她的容貌,聽到旁邊衆人的議論,那名女子卻毫不怯場,反而摘下了面上的輕紗,毫無顧忌的打量著四周。

四周頓時響起了絲絲吸氣的聲音,“好美的女子。”“真漂亮!”“若能嫁給我,就是馬上讓我死也願意。”

賀小風不由鄙視那些平頭百姓少見多怪,他這些年什麼美女沒有見過,卻沒有一個讓他心動,但心中的好奇卻讓他也忍不住也看去,映入他眼簾的首先是一雙靈動的雙眼,接著是她挺直的鼻子,小巧的紅嘴,這名女子臉上的五官無一不美,女子彷彿知道賀小風在看她,衝他眨了一下眼睛,然後是一笑。

賀小風只覺得心中猛跳,這女子的一笑,彷彿有勾魂奪魄的魅力,他剎時覺得找到了令自己心動的女人。

第8章 折服下第34章 刺殺第18章 逃婚第10章 達縣大戰第47章 相逢不識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37章 收心第25章 洪承疇(上)第69章 畬族第31章 活擒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20章 下馬威第40章 探訪第56章 後塵第17章 美色下第33章 黯然收場(下)第39章 來意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28章 僵持不下(下)第76章 返回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13章 諜戰上第6章 忠孝難全第60章 強權第7章 軍火第35章 人才下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13章 攻城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47章 安慶府第70章 狩獵第83章 官逼民反第39章 美女威力第78章 神仙難爲第5章 發財第17章 碧血第19章 生擒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5章 發財第49章 裂痕第38章 女將英姿第13章 攻城第18章 亮牌下第19章 大戰來臨下第95章 南巡之議第16章 三線作戰第32章 殺人盈野第1章 融合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9章 商議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56章 退避第82章 瘋狂的戰法第28章 不死不休第42章 大比武下第15章 炮戰第91章 退兵第73章 光澤縣第8章 收買第36章 談判(上)第39章 不懷好意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66章 新的目標第4章 同赴黃泉(上)第7章 廷議第77章 餡餅第34章 遼河邊沿第9章 投降第30章 突襲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20章 立功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66章 矮黑人第14章 真定府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38章 女將英姿第20章 馬科上第57章 思凡下山第28章 窮途未路第30章 流言殺人第21章 降,不降?第63章 機器第3章 北方之議第47章 相逢不識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38章 麻煩第32章 雙皇會第36章 談判(上)第61章 陷落第54章 遭遇第2章 巧遇第76章 返回第56章 退避第13章 毒手佛心第24章 設宴勸降下第34章 進退無路第8章 殺雞駭猴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76章 投降也難
第8章 折服下第34章 刺殺第18章 逃婚第10章 達縣大戰第47章 相逢不識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37章 收心第25章 洪承疇(上)第69章 畬族第31章 活擒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20章 下馬威第40章 探訪第56章 後塵第17章 美色下第33章 黯然收場(下)第39章 來意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28章 僵持不下(下)第76章 返回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13章 諜戰上第6章 忠孝難全第60章 強權第7章 軍火第35章 人才下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13章 攻城第27章 進入山西上第47章 安慶府第70章 狩獵第83章 官逼民反第39章 美女威力第78章 神仙難爲第5章 發財第17章 碧血第19章 生擒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5章 發財第49章 裂痕第38章 女將英姿第13章 攻城第18章 亮牌下第19章 大戰來臨下第95章 南巡之議第16章 三線作戰第32章 殺人盈野第1章 融合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9章 商議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56章 退避第82章 瘋狂的戰法第28章 不死不休第42章 大比武下第15章 炮戰第91章 退兵第73章 光澤縣第8章 收買第36章 談判(上)第39章 不懷好意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66章 新的目標第4章 同赴黃泉(上)第7章 廷議第77章 餡餅第34章 遼河邊沿第9章 投降第30章 突襲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20章 立功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66章 矮黑人第14章 真定府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38章 女將英姿第20章 馬科上第57章 思凡下山第28章 窮途未路第30章 流言殺人第21章 降,不降?第63章 機器第3章 北方之議第47章 相逢不識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38章 麻煩第32章 雙皇會第36章 談判(上)第61章 陷落第54章 遭遇第2章 巧遇第76章 返回第56章 退避第13章 毒手佛心第24章 設宴勸降下第34章 進退無路第8章 殺雞駭猴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76章 投降也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靖县| 文登市| 枣阳市| 鲁山县| 伊宁县| 拉萨市| 浦县| 庆城县| 礼泉县| 勐海县| 石景山区| 木兰县| 灵台县| 莒南县| 剑阁县| 邹平县| 五台县| 偃师市| 德清县| 本溪市| 观塘区| 安塞县| 浏阳市| 琼结县| 新河县| 大庆市| 丰城市| 清镇市| 辉县市| 甘肃省| 清水河县| 望谟县| 东源县| 潼南县| 北海市| 沅江市| 靖边县| 高邮市| 乌兰县| 奉新县| 五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