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章 忠孝難全

此時離崇禎九年的新年只有數天,陳貞慧和方以智他們一行數百名新科舉子終於結束了三個月的培訓,他們中大部分人都分配到下面的基層,從鄉長開始幹起,隨著這批人補充到了唐軍的基層,大部分地方都開始結束軍管,唐軍開始在每個鄉建立起了衙門。

過了崇禎八年,唐軍在陝西省的免稅就已經結束,鄉長的工作不擔要維護轄區的平安,安排所需的勞役,還需管理起徵收稅收的工作,唐軍的每個鄉爲十里,共一千一百戶,只設一名鄉長,算是正式官員,下面的十名里長,只能算是協助人員,這些里長每年可以拿到二到四兩銀子作爲補助,但卻不算在唐軍的官員裡,也得不到機會升遷。

有極少數幸運兒留在了西安,當然,各科的前三名留在西安那是沒話說,朝庭的前三甲也是如此,一般都是留在京城,但也有一些不是各科前三名的人留在了西安,這就讓一些舉子又羨又妒,紛紛開始套關係,希望西安的同年以後能拉自己一把,早點從鄉長的任上升上去,方以智要進西安的科技院工作,陳貞慧更是直接留在唐王的身邊起草文告,無疑成了所有人巴結的結象。

在上任前,所有人都有五天的假期,讓他們回家好好過年,並處理一些自己的事情,當然,只有在西安的舉子有時間回去,其他人只不過利用這幾天難得的時間,寫寫家書,或者在西安到處遊玩而已,畢竟上了任,就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再回西安。

在柳如是的院子裡,陳貞慧和方以智兩人派回去報信的家人早已回來,他們已等得焦急不安,無奈陳貞慧和方以智在培訓期間,與外界完全斷絕了關係,他們的家人就是再著急也找不到自己的公子,只能耐心的等待。

陳貞慧和方以智兩人雖然下定了決心要在唐軍中潛伏,但心裡也一直掛念著自己的家人,不知他們接到自己的書信會如何想,又如何向朝庭交代,朝庭會不會怪罪,而且還想著唐王是不是對柳如是和顧媚兩人有意,會不會用強。

兩人一結束培訓,就急匆匆的往柳如是和顧媚兩人購下的楊府趕去,一跨進楊府,兩人心裡都鬆了一口氣,他們的護衛和家人還在,遠遠還聽到柳如是的婢女嬌笑聲,看來唐王並未跟柳如是和顧媚兩人透露自己怕身份,也沒有對兩人用強。

陳貞慧和方以智一進門,顧媚的侍女紅兒就看見了他們,連忙叫道:“小姐,方公子和陳公子來了。”

柳如是和顧媚正在聊天,聽到方以智和陳貞慧回來,都是大喜,她們以前過慣了熱鬧的生活,現在在西安住下來後,除了李鴻基偶爾會帶李慧梅上門來看看外,可以說舉目無親,聽到兩人回來,柳如是和顧媚都迎了出來,遠遠的看見就道:“陳兄,方兄,你們可回來了,你們的家人可等你們都等急了。”

陳貞慧派去家中送信的家人叫陳書,一見自己的公子回來,大爲驚喜:“公子爺,不得了,家裡出大事了。”

陳貞慧心裡一驚,自己最爲掛心的還是家裡,父親是御吏,自己身爲他的兒子,卻來參加唐軍的科舉,不知會氣成怎樣,忙問:“家裡怎樣了。”

陳書道:“老爺被罷官了。”

陳貞慧鬆了一口氣,只是被罷官,以後還會有東山再起的時候,若自己能立下大功回去,父親肯定會官復原職,他不欲讓柳如是和顧媚兩人知道他的真實想法,把陳書拉到一旁問道:“怎麼回事,我不是已向父親說明了嗎,只要父親將我的苦心告訴朝庭,不就可以了嗎?”

陳書也小心道:“公子爺,老爺擔心你的安危,哪敢透露出去,老爺讓我轉告公子,此事他不怪你,只是公子自己事事要小心。”

陳貞慧心裡感動,還是父親疼愛自己,自己害他老人家丟官,對自己卻一點怪罪也沒有,要不早做出成績,怎麼能對得起他老人家,又想起自己的妻兒,向陳書問道:“夫人和維崧都好吧。”陳維崧是他的長子,此時已是十歲了,從小就聰明伶利,得到全家人的喜愛。

陳書忙道:“公子爺放心,夫人和小公子都很好,只是他們都希望公子爺不要太冒險,能回去就儘早回去。”

陳貞慧苦笑,此時若回去,那就前功盡棄,父親的官也等於白丟,只好對陳書道:“好了,我知道了,你再回一場家裡,就說忠孝不能兩全,孩兒只有不孝了,讓家裡不要掛念我,我馬上就要到唐賊身邊去了,此時回去是不可能。”

方以智派回去的書僮見到方以智更是大哭,抱住方以智的腿道:“公子爺,老爺已和你絕父子關係了,咱們回去吧,老爺或許會回心轉意。”

方以智同樣不想柳如是她們知道自己的真實想法,把書僮拉到了一邊,詳細的問起來,才知道原來他父親方孔炤收到方以智的家信,馬上就宣佈將與他斷絕父子關係,並向朝庭自請教子不嚴之罪,僥是如此,崇禎連接到兩名朝庭重臣的兒子參加了唐軍科舉的消息,也是勃然大怒,依他的脾氣,是想將兩人都滿門抄斬,但後來崇禎念兩人都是自承其罪的份上,才只讓兩人罷官去職,沒作其他的懲罰。

方以智黯然神傷,從他們留下來時就知道,自己此舉對父親的前程肯定有影響,但他沒有料到會嚴重到讓父親罷官,此時卻不可能回頭,只能做一個不孝了,這對從小都被貫輸忠,孝兩字的方以智是個很在的打擊。

柳如是和顧媚兩人見方以智和陳貞慧一回來,就拉著家人說個不停,知道他們急於知道家裡的消息,也不打擾。

她們兩人都已從陳,方兩人的家人口中得知兩人的父親都因爲兒子參加唐軍的科考而丟官,她們都覺得有點愧疚,若陳,方兩人不是陪她們來西安,也不會去參加唐軍的科考,不過,她們還是對陳,方兩人接受唐軍的官職有疑問,等他們和家人談完回來時,顧媚首先道:“陳兄,方兄,我聽說兩位伯父受你們連累已丟官,方兄更是被伯父逐出家譜,兩位何不回去以求得伯父的諒解。”

方以智嘆道:“此事已無迴旋餘地,我回去已無用。”怕兩人再問,將話題轉移道:“我回來時,發現西安的道路上,有許多馬車在不停的運送物質,是不是有大事發生。”

顧媚搖了搖頭,道:“前些日子,西安調回了數萬人馬,可能以此有關吧,其它我就不知道了。”

方以智和陳貞慧對望了一眼,西安調回來了數萬人馬,莫非唐軍馬上要展開軍事行動,向顧媚道:“顧姑娘,這段時間不知李兄有沒有來過。”

顧媚倒是不疑有他,爽快的道:“有,我們現在這裡算只有他一個朋友了,當然有來往。”

方以智小心的問道:“李兄有說最近要出遠門嗎。”

顧媚很是驚訝,道:“方兄莫非和李兄先見過,他前天剛說要出去很久一段時間。”

陳貞慧大喜,在旁邊插嘴道:“那你有沒有問李兄要去哪裡。”

顧媚搖了搖頭,道:“李兄只說這次有一個大生意,要他親自前往,至於到哪裡卻沒說。”

陳貞慧和方以智對望了一眼,知道了唐軍有大行動,卻不知指向何方那也等於沒用,顧媚見陳,方兩人好象對李本的行蹤很關注,不由問道:“陳兄,方兄,這個李本到底是何身份,你們可是知道?”

兩人哪裡敢說,一齊搖頭,接下來的幾天,陳,方兩人經常向柳如是,顧媚拐彎抹角的打聽李鴻基的事,聽到李鴻基一直以商人的身份和她們交往才放了心,不過,兩人一心要在唐軍中做成大事,對柳如是和顧媚兩人若有若無的情意卻只能視如不見。

五天後,剛過完年,方以智去唐軍的科技院報道,他想把唐軍的火器技術學會,以便朝庭也能夠在兵器上和唐軍不相上下,卻沒想到,等到他全部學會後可以出來時,大明到底還在不在都是一個問題。

陳貞慧直接來到了唐王府,李鴻基對陳貞慧倒是很器重,他一來,李鴻基馬上將所有的文書起草都交給了他,數萬大軍的調動,需要起草的文件不計其數,陳貞慧一來,就陷入了繁重的工作當中。

唐軍要進攻四川,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一條是從漢中出發,拿下廣元,劍閣,綿陽,到達成都。這條路也是官軍防備的重點,而且劍閣地勢險要,不易拿下。

一條是從安康出發,先拿下城口,然後進入萬縣,直指重慶,拿下重慶後,再攻成都,這條路雖然也有險阻,但到了萬縣後,可沿長江而上,方便唐軍的大炮運輸,不過,卻要先擊敗盧象升才行。

本來,張獻忠和羅汝才兩人在鄖陽擋住了盧象升,爲此,唐軍還給過張獻忠他們火槍支援,可是張獻忠和羅汝才兩人的義軍雖然得到唐軍的軍火支援,但在盧象升的步步緊逼之下還是站不住腳,何況鄖陽山勢雖險,卻坐吃山空,也不可久呆,張獻忠和羅汝才商議,決定重新把隊伍拉出去,背靠唐軍雖然有好處,其實等於替唐軍擋災,不如流動起來想去哪裡就到哪裡。

兩人理想之地也是四川,四川天府之國,人口稠密,進入四川自然不愁吃喝,因此,在唐軍舉行完封王大典後,張獻忠依靠從唐軍處購得的一千支火槍開路,衝破了盧象升的圍剿,由巫溪南下,殺入巴中。

四川巡撫邵捷春聞張獻忠來犯,急令老將張令,羅尚文率軍堵截張獻忠,將張獻忠擋於萬縣,萬縣古稱羊渠、南浦、萬州等等,明洪武六年因此地“萬川畢匯、萬商雲集”而得名,才改稱萬縣。

萬縣地處長江中上游結合部,襟江被山,集江城、山城於一身。城後兩山如屏,一爲太白巖,一爲天城山。上束巴蜀,下扼夔巫。地勢險要,張獻忠見短期不能攻破萬縣,而身後盧象升又追了上來,他只好改變主意,虛晃一槍,橫渡長江後,重新進入了湖廣,但從此這條進入四川的路線被盧象升牢牢佔據。

對盧象升而言,唐軍纔是大患,他本來攻張獻忠就是因爲張獻忠佔了鄖陽,讓朝庭對唐軍不能合圍,此刻既然張獻忠逃走,盧象升也只派出自己的部下去追趕,他自己則把目光牢牢的盯在了唐軍身上,不但要鄖陽大修工事,就是城口,萬縣也被盧象升牢牢扼住。

李鴻基已和參謀數次商議,還是選定了城口,萬縣,重慶,成都這條路線,自古以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唐軍的戰力起碼有一半在大炮身上,從漢中進入四川,雖然路程較近,官軍也不如另一條道多,但唐軍的重炮等於全無作用,光靠小炮,不一定能啃下象劍閣一樣的險城。

崇禎九年的正月,剛剛過完了新年,李鴻基親率五萬大軍從西安出發,沿途徵發了十萬民夫供應唐軍的後勤,一共十五萬人,一路浩浩蕩蕩,到達了安康。

陳貞慧這些天一直在替李鴻基起草各種命令,卻不知唐軍要進攻的方向,直到此時才知道了唐軍的進攻目標是四川,他雖然想把情報送出去,好讓朝庭早點作準備,但他身邊都是素不相識的人羣,又能託給誰送,只有暗自保佑朝庭早有準備。

到了安康,唐軍停了下來,暫時休整,從安康到到城口,要翻躍大巴山,大巴山簡稱巴山。廣義的大巴山系指綿延四川、陝西、甘肅和湖北省邊境山地的總稱。長二千里,爲四川盆地、漢中盆地的界山。屬褶皺山。東端與神農架、巫山相連;西與摩天嶺相接;北以漢江谷地爲界。要翻路大巴山,必須先拿下城口,對面城口官軍已有了充足的準備,拿不下城口,唐軍有再多的人馬也休想從此過山。

第20章 席捲甘肅第17章 後金宮爭下第75章 國家賠償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2章 大將歸來第21章 合圍第49章 裂痕第39章 香火第7章 孫元化第16章 疲敵第14章 歸化城(下)第35章 人才上第5章 發財之夢第59章 求和第43章 三道試題第60章 發威第56章 後塵第46章 援軍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6章 周鳳梧第23章 出遊第54章 壕強反擊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84章 不可收拾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37章 杞縣李信第34章 進退無路第24章 設宴勸降下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58章 交惡第10章 賺錢上第9章 遇襲第62章 價值連城第52章 萬事齊備第68章 射殺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20章 箭舞飛揚第19章 洞房第24章 佈網第19章 初戰上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54章 遭遇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33章 鰲拜之死第27章 進入山西下第99章 南巡第78章 聯合第53章 鑑寶會(四)第51章 鑑寶會(二)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62章 大屠殺第3章 張家寨上第51章 鑑寶會一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61章 巴達維亞第65章 劫人第97章 大敗第38章 麻煩第21章 辭官第46章 談判籌碼第32章 皇陵事件第21章 降,不降?第41章 當街傷人第21章 辭官第41章 遼陽之夜第49章 吃癟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30章 崇禎被俘第10章 訓斥第69章 畬族第20章 計議第6章 盛唐之地第82章 峰迴路轉第13章 結婚上第22章 鳳與鴨第1章 兵發太原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16章 五年計劃第55章 佟氏毒計第24章 衝突第53章 東風第12章 飽曖第23章 出遊第34章 進退無路第31章 流血衝突第10章 盧象升下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58章 鬧事第87章 君前議移民(下)第58章 進城第6章 周鳳梧第17章 碧血第6章 調兵遣將第59章 求和第45章 刺客來臨第24章 嘉峪關第41章 大比武中第21章 降,不降?第70章 狩獵
第20章 席捲甘肅第17章 後金宮爭下第75章 國家賠償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2章 大將歸來第21章 合圍第49章 裂痕第39章 香火第7章 孫元化第16章 疲敵第14章 歸化城(下)第35章 人才上第5章 發財之夢第59章 求和第43章 三道試題第60章 發威第56章 後塵第46章 援軍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6章 周鳳梧第23章 出遊第54章 壕強反擊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84章 不可收拾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37章 杞縣李信第34章 進退無路第24章 設宴勸降下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58章 交惡第10章 賺錢上第9章 遇襲第62章 價值連城第52章 萬事齊備第68章 射殺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20章 箭舞飛揚第19章 洞房第24章 佈網第19章 初戰上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54章 遭遇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33章 鰲拜之死第27章 進入山西下第99章 南巡第78章 聯合第53章 鑑寶會(四)第51章 鑑寶會(二)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62章 大屠殺第3章 張家寨上第51章 鑑寶會一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61章 巴達維亞第65章 劫人第97章 大敗第38章 麻煩第21章 辭官第46章 談判籌碼第32章 皇陵事件第21章 降,不降?第41章 當街傷人第21章 辭官第41章 遼陽之夜第49章 吃癟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30章 崇禎被俘第10章 訓斥第69章 畬族第20章 計議第6章 盛唐之地第82章 峰迴路轉第13章 結婚上第22章 鳳與鴨第1章 兵發太原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16章 五年計劃第55章 佟氏毒計第24章 衝突第53章 東風第12章 飽曖第23章 出遊第34章 進退無路第31章 流血衝突第10章 盧象升下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58章 鬧事第87章 君前議移民(下)第58章 進城第6章 周鳳梧第17章 碧血第6章 調兵遣將第59章 求和第45章 刺客來臨第24章 嘉峪關第41章 大比武中第21章 降,不降?第70章 狩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平县| 通山县| 寿宁县| 内黄县| 武山县| 大渡口区| 喀什市| 秦皇岛市| 柞水县| 杂多县| 渭南市| 鄂尔多斯市| 兴山县| 甘谷县| 禹州市| 册亨县| 台南市| 瑞昌市| 新安县| 建德市| 英超| 巴塘县| 保靖县| 涿鹿县| 涞水县| 温州市| 雅江县| 宝丰县| 珠海市| 阿拉尔市| 文昌市| 宿州市| 芜湖市| 苗栗县| 仲巴县| 陇南市| 龙泉市| 水城县| 灵山县| 青铜峡市| 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