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章 盧象升下

張獻忠接報大驚,集中了全部力量與盧象升接戰,此時盧象升的部下經過多次交戰也有損傷,只剩下二萬七千多人,張獻忠的全部人馬除去老弱還有近十五萬,雖然很多兵甲不全,但張獻忠自信就是用人堆也能把盧象升壓死,雙方在在鄖陽的黃龍灘激戰數日,盧象升每次都身先士卒,官兵士氣大振,殺的獻軍連連後退。

張獻忠從闖軍處購買了數次武器,大炮也有十餘門,他見抵不住官軍,只得架起大炮不分敵我猛轟,官軍毫不膽怯,緊跟在盧象升身後向獻軍衝殺,獻軍被自己人轟炸,士氣更是大降,眼看就要崩潰,這時獻軍的大炮剛好有一顆炮彈在盧象升身邊爆炸,盧象升在馬上晃了幾晃,跌下馬來。

楊國柱大驚,急忙將盧象升救起,盧象升其實並沒有受到外傷,只是大炮的威力太大,將盧象升震暈了過去。

張獻忠看大炮打中了官軍的帥旗,盧象升也倒了下去,大喜過望,馬上命令士兵大喊:“盧象升死了,盧象升死了?!?

盧象升帶著還末訓練完全的官兵出戰,能殺敗獻軍,完全是靠他自己的武勇,此時他一落馬,不管有沒有死,官兵的士氣一下子落了下去,獻軍反而士氣大振,人都壓了上來,官軍人少,再也抵敵不住,全面潰退。

張獻忠全力追殺,官軍一路敗退,劉國柱,虎大威等人護著盧象升退到襄陽時,張獻忠才停止了追殺,數萬官兵僅留五千殘兵。

歷史上本來盧象升此次在黃龍灘會戰的對象是老回回,過天星、滿天星等人,他以二萬人馬破賊數十萬,這次換了張獻忠,他帶著還末訓練完全的官兵出戰,只能靠著自己的武勇感染士兵,一旦他自己有事,就只能大敗虧敗。陳奇榆想數面合圍李鴻基部的想法,一開始就破了產。

隨著各地的官軍調入河南,高迎祥的處境也堅難起來,雖然與左良玉大打和戰,迎得了休養生息的好時機,但左良玉無比貪婪,幾乎每月都要勒索一批金銀,而且隨著官兵越來越多,高迎祥隨時要防備左良玉翻臉,河南不再是安全之地。

高迎祥一咬牙,率全軍離開了南陽,殺入了安徵阜陽。安徵的官兵又是一陣雞飛狗跳。左良玉在高迎祥身上撈足了好處,他本來只有二萬不到的兵馬,這次擴充到了五萬多人,從此,左良玉就有了養寇自重的想法,再也不跟朝庭一心一意。

隨著陝西的一批批壕強倒下,李鴻基又對山西開始制定同樣的稅收,此時有陝西的前車之鑑,山西的壕強不敢反抗,但李鴻基不相信他們在朝庭大兵壓境之下全忠於闖軍,因此也絲毫沒有手軟,在山西佔領區內也實行當初商洛地區的政策,鼓勵老百姓有冤的伸冤,有仇的報仇,豎立了幾個典型後,闖軍很快就接到了百姓一批批告狀的狂潮,山西的壕強也被肅清。

此時的闖軍不但錢豐糧足,整個境內也成了鐵板一塊,隨著朝庭的大兵壓境,闖軍不但可以應會自如,許多心急的將領強烈要求先發制人,李鴻基一一制止了他們,目光望向了北方。

這年的五月,後金皇太極招聚諸貝勒,大臣商議伐明,皇太極首先說道:“我大金國內民豐阜足,蒸蒸日上,不但有滿洲八旗,還有正在建的漢軍八旗,而大明日漸衰微,崇禎雖想勵精圖治,但他是個多疑猜忌的君主,只會自毀長城,將自己的統兵大將殺的殺,關的關,只信任他身邊的太監,而且現在百姓紛紛揭扦而起,尤其是陝西的李自成已佔了一省多地,現在應是再次入塞徵明的時候了。

衆人聽了,都面露喜色,後金每次和大明的戰爭都搶的盆滿鉢滿,衆人都盼望打仗,一些年輕的將軍更是摩拳擦掌,歡呼雀躍。

看到臣下如此響應,皇太極也很是高興,問道:“大家說說看,我們是從哪裡入關好呢,上次是喜峰口,這次是不是還要從那裡?”

多爾滾道:“大汗,大明已成了一個大糞堆,幾隻小鳥也能把他刨平,這次就不用偷偷摸摸了,直接從山海關打進去吧?!?

衆人也都鬨笑起來:“對,這次就光明正大的和大明打一仗?!?

皇太極默不作聲,見代善不說話,拍了一下桌子說道:“大家別吵,聽一聽大貝勒的話。

此時阿敏已死,莽古爾泰被貶,當初的四大貝勒輔政,如今只剩下一個大貝勒,加上他很少與皇太極爭權,因此威望很高,大家都望著代善,聽聽他有什麼看法。

代善站了起來,道:“大漢既然要我說,那我就說了,我年紀大了,做事也要穩重纔好,大明正如剛纔各位所講的,正是江河日下,但整個大明還沒有傷筋動骨,我們要想一口吃下,還是很難,山海關守備森嚴,又集中了關外的精兵良將,我們去打,恐怕會重蹈幾年前在寧錦的覆轍,那時不免損兵折將,這樣的事我們再也不幹,而比起山海關來,大明的宣府,大同就無人防守,我們何不繞道蒙古,從那裡進入大明的腹心攪一攪?!?

皇太極帶頭鼓掌道:“大哥說的太好了,幾年前我們從喜峰口入關,雖然沒有站住腳,但大明到現在還在隱隱作痛,大家如果都能象大哥這樣深謀遠慮的話,我們大金將會越來越強大,我們從蒙古進入大明還有另一重意義,前不久我軍剛剛擊敗察哈爾,林丹汗已遠逃,我們還可趁機收擾蒙古各部,一舉兩得,下面請範章臣爲我們講一講宣府大同那邊的情況。”

范文程走了出來,他此時蓄起了五綹長鬚,飄飄然好象有點仙風道骨,雖然衆人不止他身爲漢人爲滿人賣命,但後金無論文武都很佩服他,絲毫不敢因爲他是漢人而輕視。

第13章 死守第70章 三年之約第4章 好事成雙第38章 緬甸第21章 合圍第8章 火槍第14章 漁翁第38章 蠢蠢欲動第25章 釣魚城第6章 周鳳梧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76章 投降也難第76章 投降也難第66章 新的目標第10章 達縣大戰第27章 進入山西下第35章 人才下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15章 炮戰第10章 達縣大戰第88章 召見第65章 做媒第8章 天價第34章 母子重逢第16章 五年計劃第9章 投降第3章 張家寨上第33章 蠻人阿奴第28章 銀彈攻事第26章 嚴肅軍紀第35章 雲聚西安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30章 直搗盛京第93章 江陰第90章 暴露第9章 商議第42章 大比武下第56章 鮮血換來的勝利第42章 大比武下第12章 立足之戰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25章 洪承疇(下)第40章 探訪第75章 國家賠償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41章 遼陽之夜第3章 北方之議第76章 返回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13章 死守第73章 收穫第33章 鰲拜之死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21章 降,不降?第32章 皇陵事件第26章 開拓團第95章 行刑第73章 光澤縣第17章 風暴前夕上第17章 美色下第21章 辭官第51章 炮灰比拼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30章 流言殺人第51章 渤泥第9章 大炮下第16章 沙地行軍第30章 陷入危機第5章 定都之爭第12章 立足之戰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8章 折服下第9章 大炮上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26章 亂局第10章 訓斥第41章 成都攻防第6章 封王大典第17章 後金宮爭下第41章 當街傷人第7章 邢秀娘上第14章 對射第42章 同窒操戈第47章 安慶府第36章 臨陣招兵第3章 張家寨上第43章 三道試題第55章 初戰第13章 攻城第53章 人命如蟻第33章 鰲拜之死第18章 出賣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7章 人爲財死第1章 歸來第15章 滿人隱憂第80章 鼓動第3章 風雪來人第86章 君前議移民
第13章 死守第70章 三年之約第4章 好事成雙第38章 緬甸第21章 合圍第8章 火槍第14章 漁翁第38章 蠢蠢欲動第25章 釣魚城第6章 周鳳梧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76章 投降也難第76章 投降也難第66章 新的目標第10章 達縣大戰第27章 進入山西下第35章 人才下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15章 炮戰第10章 達縣大戰第88章 召見第65章 做媒第8章 天價第34章 母子重逢第16章 五年計劃第9章 投降第3章 張家寨上第33章 蠻人阿奴第28章 銀彈攻事第26章 嚴肅軍紀第35章 雲聚西安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30章 直搗盛京第93章 江陰第90章 暴露第9章 商議第42章 大比武下第56章 鮮血換來的勝利第42章 大比武下第12章 立足之戰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25章 洪承疇(下)第40章 探訪第75章 國家賠償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41章 遼陽之夜第3章 北方之議第76章 返回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13章 死守第73章 收穫第33章 鰲拜之死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21章 降,不降?第32章 皇陵事件第26章 開拓團第95章 行刑第73章 光澤縣第17章 風暴前夕上第17章 美色下第21章 辭官第51章 炮灰比拼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30章 流言殺人第51章 渤泥第9章 大炮下第16章 沙地行軍第30章 陷入危機第5章 定都之爭第12章 立足之戰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8章 折服下第9章 大炮上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26章 亂局第10章 訓斥第41章 成都攻防第6章 封王大典第17章 後金宮爭下第41章 當街傷人第7章 邢秀娘上第14章 對射第42章 同窒操戈第47章 安慶府第36章 臨陣招兵第3章 張家寨上第43章 三道試題第55章 初戰第13章 攻城第53章 人命如蟻第33章 鰲拜之死第18章 出賣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7章 人爲財死第1章 歸來第15章 滿人隱憂第80章 鼓動第3章 風雪來人第86章 君前議移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真| 临洮县| 丰原市| 班玛县| 齐齐哈尔市| 宣恩县| 安丘市| 龙江县| 工布江达县| 乌海市| 勃利县| 松滋市| 尉氏县| 惠安县| 南投县| 张北县| 芒康县| 金华市| 凌海市| 调兵山市| 屏边| 郁南县| 黄梅县| 西畴县| 社旗县| 黄陵县| 将乐县| 高要市| 内丘县| 额尔古纳市| 大英县| 明星| 射阳县| 绥宁县| 苗栗市| 彰武县| 柳河县| 马龙县| 上杭县| 宣汉县|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