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章 對射

當晚李鴻基看到了張誠,一隻臂膀已經垂了下來,臉上烏一快,紫一快,身上還有多次煬傷,那悽慘的情形讓李鴻基脫口要罵的話縮了回去。

這慰他道:“你先去休息,讓軍醫看一下。”

張誠下了戰場就記起了李鴻基的吩咐,心裡忐忑不安,生怕李鴻基責怪,聽到此話,大喜,連身上的傷好象也不痛了,連忙下去。

李鴻基這次行軍帶來了四名大夫,上次和不沾泥戰後請到軍中的大夫一個也沒有放回去,李鴻基編成了一個軍醫隊,有一百多人,這次爲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只帶來了四名,但這四名大夫已幫了大忙,上次傷亡的二百多人最終只死了五十一人,其它都救活了過來,而官軍其它營受傷的死亡率可高過八成以上。

今天張誠的一陣猛攻又帶來的近百人的傷亡,這四名軍醫今夜可有得忙,第三天的進攻開始了,李鴻基讓張誠養傷,這次讓李過帶隊進攻。

李過可比張城聰明多了,見官兵大部分箭支只能射在一百步以內,選出軍中的強弓手二百餘人在一百步外向城牆射擊,這些人以前都是獵戶,在軍中又經過嚴格的訓練,射箭可比義軍強多了,在城下竟然把城牆上的弓箭手壓制的無法擡頭,城上的義軍竟然只能躲在城牆後往下扔石頭來阻止官兵的登城,但還是不時有人被射中,發出陣陣慘叫聲。

幸虧這兩百餘人的官兵只能壓制一小段城牆,側面的弓箭手還是可以射擊到爬城的官兵。不能這一小段就要讓官軍突破了,王自用很快也注意到這邊的情景,勃然大怒,城上的人射箭竟然被城下的人壓制,那還了得,調來了五十名老兵,住城下射去,畢竟城上城下的差距太大,雖然是一比四。但這一次對射義軍還是很快佔了上風,李過無奈,只得轉移。

李過轉移一個地方後,乾脆前方只留弓箭手,又故施重技,很快又把一段城牆的義軍壓制的擡不起頭來,城下正在攻擊的官兵,突然沒有了城上沒完沒了的箭支和石塊,大喜,拼命的住上爬,前頭的十幾個人竟然一下子上了城牆,官兵都歡呼起來,但很快這先上去的十幾人就被義軍射成了刺蝟,畢竟這時的官兵已經失去了掩伏,要射站在城牆上的官兵還是很容易,官兵的歡呼很快便變成了啞然。

王自用見此情景又忙讓剛纔選出的五十名射手趕過來,和官兵對射,李過見沾不到便宜,馬上又轉了個方向,城上的義軍見此也連忙跟著轉移,這樣兩隊人在城上城下象捉迷藏一樣轉來轉去,先是李過先到一個地方,把城上的義軍壓制,官兵便能輕鬆的攻上去,但馬上城上的那隊弓手便會過來,接下來就是攻上的官兵倒了大黴,一個個都被射成刺蝟,李過又轉一個地方,義軍跟著轉移。

王承恩也看到了這隊士兵,畢竟李過轉來轉去的,不引人注目都難,忙向部下詢問:“這是那一隊人馬。”

身旁的人卻一個個搖頭,見王承恩的目光轉向了後面,李鴻基不得不出來回答:“總兵大人,這是屬下的親兵。”

王承恩看了李鴻基一眼,道:“你的手下很滑頭,不過效果還是有,就不懲罰你了。”

李過此舉其實已經違反了軍令,王承恩已經對李鴻基看重,加上李過的辦法殺傷了大量的義軍,王承恩才輕輕放過。

李鴻基只得回道:“多謝總兵大人。”

以前官兵的弓手壓制都是平均分配,每個地方都有,雙方對射,互有傷亡,王承恩看到這心中一動,對身邊的親兵吩咐道:“去統計一下,中軍總共有多少弓箭手。”

親兵答應了一聲,馬上翻看起來,不一會就道:“稟總兵大人,中軍其有二千二百名弓箭手。”

王承恩點了點頭,吩咐道:“傳令,收兵。”

旁邊的宗元摸不到頭腦:“總兵大人,天還沒有黑,此時收兵是否過早。”

旁邊的一個幕僚碰了他一下,然後道:“總兵大人,是否有妙計破城。”

王承恩得意的點了一下頭,道:“此事可行與否,還要看明天的成果再說。”

這時官兵的嗚金聲響起來,官都如同大赫,一會兒就撤了個乾淨。

城上的義軍都歡呼起來,今天又一次打退官兵了。

王自用滿臉興奮,剛纔因那一小隊官兵弓箭手引出的不快一掃而空,見官兵都已退下,吩咐道;“趕快收拾,明天再給官兵一個教訓。”

隨即帶領親兵向城下走去,王自用剛剛回府時,畢忠已跟了過來,這畢忠見王嘉胤不是成大事的料,這些天都一直都在討好王自用,王自用已經瞭解了上次畢忠背主逃跑的事,對畢忠一點好感也沒有,不過即然王嘉胤原涼了他,自己也就不好追究。

這時王自用見了畢忠也沒好臉色,道:“你不去你主子那到我這兒幹什麼。”

畢忠也不生氣道:“大統領這次命統領爲主,自然也是我是上司,屬下有事向統領彙報。”

王自用掃了他一眼,道:“有什麼事,大驚小怪的。”

畢忠笑道;“統領知道今天爲何官軍提早收兵。”

王自用奇道:“官軍怕了唄,傷亡那麼大,攻不下就自然只有收兵了。”一副問這麼簡單的問題,你簡直是白癡的表情。

畢忠假裝沒看到,道:“不然,從昨天官軍的攻勢來看,大有不計傷亡也要拿下此城的架勢,決不會因爲傷亡大而收兵。”

“那你說官兵爲什麼收兵。”

“官兵今日無原無故收兵,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想出了破城的辦法,官軍纔不願再傷亡,乾脆收兵。”畢忠斬釘截鐵地回答。

王自用搖了搖頭:“你們文人就喜歡說大話,官兵能有什麼辦法。”說罷不想再理畢忠,轉身就進府去。

畢忠大驚,連忙跟進了王府。

王自用不悅得道:“你跟著我幹什麼。”

畢忠連忙道:“大人,請聽我說完,大人可否注意到今天一直沿著城牆向我軍射箭的那隊士兵。”

王自用點了點頭道:“這隊士兵也是精銳,我軍今天的傷亡有一半是拜此隊人所賜,不過我已經吩咐弓箭手壓住他們了,雖然明天還會搗亂,但於大局無用。”

畢忠道:“區區一兩百人自然無用,但若有幾千人同時在一個地方射箭呢。”

王自用縱然動容:“你是說明天他們會把所有弓箭手聚中起來一起壓制我軍。”

畢忠道:“十有八九會如此。”

王自用大驚:“如此一來,明天我軍豈不危已。”

畢忠道:“今夜若不準備,明天便是城破之日。”

王自用誠心向畢忠拜了拜,道:“軍師有何妙計破了官軍此法。”

畢忠見王自用終於對自己重視起來,大爲得意,道:“要想破此法也不難,統領只需照今天此法便可行。”

王自用爲難起來,道:“我軍大部是新兵,要想找出今天這樣的士兵五百也難,怎麼和官軍數千弓手相抗。”

畢忠喜道:“我軍居高臨下,加上有投石機可使用,五百人馬已經足夠了。”

王自用馬上發出命令,把軍中的弓手集中起來,明天統一行動,看官兵攻那裡,再與官兵對射。

王承恩收兵後,把方法一說,衆人馬上馬屁如潮,道:“總兵大人真是天縱之才,想出如此妙法,明天必定破城等。”

當天官兵就將弓箭手集中起來,其中有二千零五人,其餘弓手已在攻城中陣亡,又從軍中選出善射之人組成三千人的龐大弓手隊伍,單等明天就給義軍一個教訓,要把箭能到過的地方都變成死亡之地,一時官兵信心大增。

府谷城中這時也是信心滿滿,這裡與山西交界,大山很多,也有不少獵戶,王自用本然以爲有五百弓手就不錯了,沒想到從中挑出了近一千善射之人,畢忠又獻了一計,明天不必和官兵對射,單等官兵射完箭後必定會從那裡主攻,到時在後面埋付這一千弓箭手,無論官兵上來多少都有死無生。

兩邊都信心滿滿,單等明天的到來。

這是第四天了,王承恩望了望前面整整齊齊的三千弓箭手,充滿了信心,小小的府谷城,今天一定要把他拿下來。

王承恩手一揮,“擊鼓”雄壯的鼓聲響了起來,三千弓箭手排成六隊,每隊五百人,踩著鼓點整齊地往前行,到了離城一百步時鼓聲一變,整個弓隊停了下來,王承恩看了看城頭,發現今天城頭上的人員好象有點少,但也沒有在意。

“預備”隨著這一聲音,所有的弓手都搭上了長箭。

“發射。”弓手一鬆,三千支長箭一起向府谷這段只有數百米的城牆飛去,天上彷彿飛來一片黑雲,將整個陽光都庶住,只見卟卟的聲音,剎時整個城牆都插滿了長箭,城上傳來了一陣陣義軍的慘叫聲。

隨著預備,發射的聲音再次響起,又一輪箭雨下來,躲在後面的義軍看得頭皮發麻,以這樣的密度,城牆上恐怕一隻螞蟻也會被射死,三輪箭雨之下官軍已延長射擊,城牆上除了有義軍的慘叫聲外沒有一點反應。

這時官兵已經出擊了,潮水般的人朝段城牆衝去,王承恩看到官兵一直到城下,義軍都沒有反應,滿意極了,看來這三輪箭雨城上的人都死光了纔會如此。

這時王承恩已經看到最前面的人已經上了城牆,大喜,對身邊的宗元說道:“看來今天城就要破了。”

宗元連忙怕道:“大人英明,只有大人才能想起如此妙計。”突然他口中傳來了一聲“咦”的聲音,彷彿看到了什麼奇怪的事。

王承恩連忙向城頭噍去,原來先上去的官兵站在城頭一動不動,好象在發呆,王承恩大爲惱怒:“怎麼回事,怎麼不往前衝。”

話聲一完,見上頭的士兵突然全都翻身朝城牆下跌去,渾身插滿了箭支,王承恩還沒來及驚訝,只見漫天的箭雨從城頭飛來,正射在攻城的官兵當中,這時城下這段幾百米的城下佈滿了密密麻麻的官兵,這一頓箭雨下來頓時就象一塊整整齊齊的豆腐被人用鐵錘砸了一下,中間空了一塊。

王承恩醒悟過來,中計了,馬上吩咐退軍,否則幾千名官兵擠在一起,被義軍一次齊射就要死幾百人,官軍哪受得了。雖然王承恩醒悟得快,但官軍退軍時又捱了三頓箭雨,幸虧義軍也怕官兵的弓手,不敢上前射擊,否則這幾千官兵回來的不知有幾人。

饒是如此,官兵在這次打擊中損失慘重,只這幾輪箭雨已傷亡了千人, 王承恩大怒,命令弓手馬上向城中發射,但義軍躲在後面,官軍只能空耗箭支。

王承恩無奈,又組織了幾次進攻,都沒有效果,只能鬱悶的結束了第四天的攻擊。

原來官兵剛爬上去時以爲城頭上定是佈滿了屍體,哪知上去一看,只見密密麻麻的箭支都插在空地上,牆上只有廖廖幾具屍體,官兵一時摸不清情況,只得站在城頭髮呆。

這時躲在後面義軍的弓手發威了,如此近的距離,自然是一射一個準,清除了城上的官兵後,馬上向城下射擊,這時城下正是人員密集的時候,義軍的箭支效果異常的好,幾乎沒有浪費。

本來十拿九穩的事有如此結果,回帳后王承恩臉色鐵青,將營中能砸的東西都往地上砸去,衆人知道總兵大人正在發怒,也無人敢相勸。

——————————————————————————————————————————--——-----

多謝各位支持本書,希望能更加支持,把本書頂上去。

第11章 忠臣孤子第31章 魔鬼第8章 邢秀娘下第5章 遷移第21章 蒙人攻營第34章 母子重逢第14章 漁翁第29章 輕取京師第32章 黃金河第19章 意外連連第71章 襲擊第32章 殺人盈野第六十 間番屬法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91章 條件第31章 魔鬼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20章 下馬威第31章 郡主情仇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36章 黃金之爭第35章 吳府第39章 美女威力第89章 使節(中)第27章 絕境求生第2章 巧遇第37章 包圍成都第24章 設宴勸降下第10章 盧象升下第40章 賜宴第45章 貨幣發行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36章 臨陣招兵第8章 折服上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11章 討明檄文第38章 惡作劇第19章 大戰來臨上第4章 火起第54章 夜闖王府第25章 潰敗第72章 奇兵第28章 三方迥異第56章 自欺欺人第47章 西貢第24章 衝突第34章 兵與賊(上)第26章 嚴肅軍紀第89章 使節(中)第2章 商洛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65章 劫人第2章 財路第8章 折服下第5章 遷移第33章 黯然收場(下)第47章 安慶府第9章 大炮上第13章 諜戰上第41章 大比武中第46章 談判籌碼第54章 聯牀夜話第79章 以彼之道第73章 光澤縣第17章 改革第13章 攻城第37章 殿試第14章 火炮試射下第35章 雲聚西安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51章 鑑寶會(二)第50章 情報第42章 毀家起義第18章 逃婚第78章 聯合第45章 貨幣發行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10章 狼煙再起第2章 面子問題(上)第33章 鰲拜之死第18章 亮牌下第89章 海軍初創第18章 出賣第26章 府中激戰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22章 投效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17章 改革第14章 對射第16章 法不責衆下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6章 審案第16章 炮臺血戰第4章 好事成雙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10章 盧象升(上)第14章 鳳縣第16章 援軍第13章 結婚上
第11章 忠臣孤子第31章 魔鬼第8章 邢秀娘下第5章 遷移第21章 蒙人攻營第34章 母子重逢第14章 漁翁第29章 輕取京師第32章 黃金河第19章 意外連連第71章 襲擊第32章 殺人盈野第六十 間番屬法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91章 條件第31章 魔鬼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20章 下馬威第31章 郡主情仇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36章 黃金之爭第35章 吳府第39章 美女威力第89章 使節(中)第27章 絕境求生第2章 巧遇第37章 包圍成都第24章 設宴勸降下第10章 盧象升下第40章 賜宴第45章 貨幣發行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36章 臨陣招兵第8章 折服上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11章 討明檄文第38章 惡作劇第19章 大戰來臨上第4章 火起第54章 夜闖王府第25章 潰敗第72章 奇兵第28章 三方迥異第56章 自欺欺人第47章 西貢第24章 衝突第34章 兵與賊(上)第26章 嚴肅軍紀第89章 使節(中)第2章 商洛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65章 劫人第2章 財路第8章 折服下第5章 遷移第33章 黯然收場(下)第47章 安慶府第9章 大炮上第13章 諜戰上第41章 大比武中第46章 談判籌碼第54章 聯牀夜話第79章 以彼之道第73章 光澤縣第17章 改革第13章 攻城第37章 殿試第14章 火炮試射下第35章 雲聚西安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51章 鑑寶會(二)第50章 情報第42章 毀家起義第18章 逃婚第78章 聯合第45章 貨幣發行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10章 狼煙再起第2章 面子問題(上)第33章 鰲拜之死第18章 亮牌下第89章 海軍初創第18章 出賣第26章 府中激戰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22章 投效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17章 改革第14章 對射第16章 法不責衆下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6章 審案第16章 炮臺血戰第4章 好事成雙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10章 盧象升(上)第14章 鳳縣第16章 援軍第13章 結婚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开县| 南木林县| 吐鲁番市| 汝南县| 昌都县| 淮滨县| 宣恩县| 庐江县| 天等县| 神农架林区| 南开区| 雅安市| 孙吴县| 临城县| 仲巴县| 湘阴县| 平和县| 田林县| 沙雅县| 揭东县| 紫云| 措美县| 观塘区| 河津市| 锡林浩特市| 陆丰市| 吴川市| 通海县| 会东县| 台江县| 乃东县| 祁连县| 武胜县| 阿尔山市| 辽源市| 沾益县| 房山区| 仪陇县| 卢龙县| 临泉县| 灵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