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章 炮戰

歐陽袞叫來一個炮兵,問道:“大炮能不能把那羣人打到。”

炮兵觀察了一下距離,搖了搖頭,道:“太近了,打不到。”

歐陽袞看著董學禮,道:“大人,不如打開城門,派一隊人出去追殺吧。”

董學禮搖了搖頭,道:“不用。”對炮兵道:“你下去讓所有炮兵準備,等他們返回時,進入了射程就發射。”

炮兵應令後匆匆下去,馬上去準備火炮,已備可以隨時發射。鳳縣本來沒有火炮,所有火炮都是董學禮從蘭州城裡搬過來的,蘭州經常會受到蒙古人的騷擾,所以備有數十門大炮,董學禮把蘭州的大炮一大半都搬了過來。

高一功見城頭人影晃動,提醒宋獻策道:“軍師,我們靠得太近了,要防止官軍不懷好意。”

宋獻策看了看城頭:“沒關係,這個距離是安全的,箭射不到,火炮也打不到。”

衆人又在城下轉了一圈才返回去,剛走到中間,衆人已聽到數聲巨響,一顆顆炮彈在他們的前後爆炸起來,所有人都嚇了一大跳,馬維興大喊:“快,分散往回走。”

衆人打馬飛奔,很快走出了城頭大炮的射程,馬維興看了一下,除了幾人臉上有灰塵外,還好都沒有損傷,馬維興一陣後怕,要是剛纔官軍的第一次發射打中了話,唐軍這次的行動恐怕馬上就要失敗而回。

董學禮看著唐軍狼狽而回,暗歎可惜,不過,他沒有怪炮兵,官軍大炮的命中率本來就低,第一發打得中打不中全憑運氣,除非是大羣敵人在攻城,炮兵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不過,能讓敵人狼狽而逃也好。

高一功回到營中後大爲惱怒,向宋獻策道:“軍師,不如還給他幾炮,讓官軍也吃一點苦頭。”

其他人也從來沒有這麼狼狽過,當著已方四萬大軍的面,被敵人的火炮追殺,哪還有什麼面子,一齊道:“對,給他們一個教訓。”

宋獻策點了點頭,道:“好,把我軍的重炮拉出來,看能不能找到剛纔官軍大炮的位置,先把他們的大炮炸掉。”

高一功應了一聲,馬上下去安排,宋獻策坐在椅子上,心裡有點氣餒,他剛纔察看了半天,這城就象天然嵌在兩座大山中間一樣,這兩山更是高達數百丈,山峰聳立,根本不可翻躍,或許其它地方會有小路,但唐軍在附近卻沒有發現一個人,顯然全被官軍搬走了。要找人打探情況也無從找起。

官軍的大炮剛發射完幾輪,敵人已走出了火炮射程,炮手們只能悻悻的停止發射,剛纔的炮彈沒有炸到一個人,等於白白浪費掉了炮彈,每名炮手都有點不甘心,盼望敵人能再進入射程。

唐軍大營中的重炮推了出來,官軍在城頭看得清清楚楚,雖然他們也被告之唐軍的火炮射程比官軍的要遠很多,但沒有親眼看到,總是不信,鳳縣城頭的大炮有五里多的射程,在官軍的火炮中已算不錯了,炮手們見到唐軍推出來的重炮比自己的火炮還小,並不相信它們能在官軍的射程外打到城上,以爲唐軍會把大炮推進才發射。

所有官軍的炮手都興奮起來,乾脆把大炮也推到城頭,只等唐軍的火炮進入射程就發射,這次可不能讓他們溜掉了。安置好大炮之後,官軍的炮手都伸長了脖子,看著城下唐軍推出來的大炮,再前進數百米,自己就可以發射了,見他們好象停了下來,心中宛惜不已。

高一功指揮炮兵就位,見城頭的大炮主動露了出來,傻傻的不知躲避,大喜過望,對炮兵道:“瞄準他們的火炮打,其它不用管。”

炮兵應了一聲,開始測試風速,計算所需的夾角,與官軍的炮兵全靠經驗發射不同,唐軍的炮兵已撐屋了火炮發射了原理,這樣的距離不用試射就能算出炮彈的落點,很快,炮兵已將火炮調整到了發射的位置。

炮兵指揮官跑到高一功面前,行了一個軍禮道:“將軍,炮兵已準備好,可以發射了。”

高一功還了一禮,道:“好,發射!”

炮兵指揮官的令旗一揮,十門重炮一起發出怒吼,“轟隆隆”的聲音馬上響起,有數顆炮彈準確的落在了官軍的火炮羣中,其餘的也在附近爆炸,官軍的大炮當場有數門被炸翻,炮手更是死傷了數十人。

董學禮看得大爲心痛,大喊:“快,快把火炮藏起來。”

歐陽袞指揮著官兵拼命把火炮往後推,炮手已命他們先退了下來,官軍的炮手訓練不易,至少要訓練三四年時間才能上陣,若是把炮手都犧牲了,有了大炮也沒用。

震天動地的響起不時在城頭響起,官軍們冒著血肉橫飛的危險拼命把城頭的大炮推下來,好在唐軍的重炮不多,每發射一輪還要間隔十幾秒的時間,官軍又損失了數門大炮後,才把所有的大炮推到了後面藏了起來,城頭的人也都撤了下去,唐軍的炮彈只能落在空地上。

高一功見官軍都藏了起來,命令道:“對城牆發射。”

唐軍的大炮停了下來,馬上調整,數分鐘後,又開始發出怒吼,炮彈全部砸在鳳縣的城牆上,區區十門大炮,官軍卻感到一陣地動山搖的威力傳來,所有人的耳邊充滿了一聲聲巨響。

過了數輪,高一功命令炮兵停下來,好觀察一下炮擊效果,等硝煙慢慢散去後,鳳縣高大的城牆重新進入了唐軍的眼前,高一功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對他身邊的親兵道:“我是不是看錯了,怎麼只見幾個黑點,好象城牆一點損壞也沒有。”

親兵沒有望遠鏡,還是道:“大人,我也好象看到城牆一點事也沒有。”

官軍見敵人停止了炮火,也派人前來察看城牆破壞的情況,那名官軍小心的探出頭來,見剛纔被敵人火炮射中的地方只留下了一個印子,好象只是染上了一點黑灰,城牆一點損傷也沒有,不由大喜,朝後面喊道:“大人,城牆沒事,他們只震掉了一點灰塵。”

董學禮大爲高興:“好,好,我來看看。”

歐陽袞連忙攔住他:“大人,危險,再派幾人過去就是。”

董學禮才止住了腳,又派了數人,報告的結果都一樣,鳳縣的城牆只是讓敵人的大炮震掉了一點灰塵,官兵都歡呼起來,剛纔被敲掉數門大炮的沮喪之氣一掃而空,若敵人的大炮對城牆無可奈何,那還怕啥,敵人敢強攻,已方的大炮也不是吃素的。

高一功不死心,道:“換實心彈。”

唐軍雖然製出了開花彈,開花彈的威力也比實力彈大上數倍,但實心彈也沒有完全放棄,實心彈用來炸人當然不如開花彈好用,但用來攻城還是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唐軍的重炮一般就會配三分之一的實心彈,剛纔是炸敵人的大炮和炮手,用的都是開花彈,沒想到開花彈的威力對全是大石所制的城牆毫無作用。這鳳縣所用的石頭恐怕也是特別堅硬。

等換好了實心彈,高一功馬上命令開炮,十門大炮又一起轟鳴起來,高一功迫不及待的拿起了望遠鏡,鏡頭裡只看到一片硝煙,發射了數輪後,唐軍的大炮停了下來,高一功耐心等待硝煙散盡後纔再看去,這次總算有點收穫,城牆上有了坑坑窪窪,那是鐵彈直接砸在上面的效果,高一功估計了一下,那些小坑的深度還沒有一個小荼懷一半深,聽說鳳縣的城牆厚達三丈,就是十門大炮能一刻不停的對著同一個地方轟擊,三丈的城牆不知要轟擊到何年才能打通。

高一功放下了望遠鏡,命令炮兵暫時不用發射了,轉身朝馬維興的帥帳走去,馬維興和宋獻策剛纔也看了炮擊的效果,沒想到唐軍一向無往不利的大炮在鳳縣城下竟然吃鱉,馬維興和宋獻策頓時升起了憂慮,這鳳縣就是強攻也不一定能拿下。

一直以來,唐軍的攻城方法其實不多,都是靠用大炮強行轟開城牆直接進入,西安,潼關這樣的堅城莫不是如此,如今大炮竟然奈何不了對方的城牆,難道要讓唐軍的精銳戰士也學義軍一樣拿著雲梯去爬城,這樣死傷也未免太大了,唐軍的官兵都是數年訓練的精銳,可不是義軍一樣,隨便拉來的人,死傷多了,一大筆撫卹金也要讓唐軍大大破財。

高一功一進大帳,見大家都坐在一起,表情沉重,一言不發,向宋獻策道:“軍師,你們都知道了,大炮對鳳縣城牆作用不大,恐怕只有用人命來填,才能把鳳縣拿下。”

宋獻策搖了搖頭:“用人命填,我軍才四萬餘人,對方估計也不下四萬,孫子兵法曰:五倍攻之,十倍圍之。就算我軍武器比對方強,一比一總要,到時恐怕就是攻下了城,我軍也要死光了。”

高一功傻了眼,道:“大炮不行,強攻又不行,難道我們就在城外看著不成。”

宋獻策道:“看著當然不成,爲今之計只有派人四下查找,看能不能找出小路翻過這兩座山,如果有,多花一點時間也值得。”

馬維興道:“軍師,難道我們只有把希望寄託在小路上,就算有小路也是偏僻難找,現在找不到一個當地人,我軍自己尋找,何至於大海撈針。”

宋獻策道:“當然不能把希望全寄託在找小路上,可惜沒料到官軍也有這麼多大炮,我軍的迫擊炮在城下遠不如官軍大炮的射程,全部用不上,不能有一百多門大炮覆蓋,破城也容易得多。如今我估計了一下,對方至少還有三四十門大炮,我軍光靠十門重炮根本無法壓置。”

高一功納悶的道:“既然如此,軍師何必煩擾,再從西安運幾十門重炮過來就是。”

馬維興不好意思的道:“當初我已在唐王面前誇下海口,說十門大炮足以,現在又要去調大炮,豈不是自打嘴吧。”

高一功毫不客氣,道:“馬大人,事關我軍數萬將士的性命,怎能因顧及臉面而不做。”

馬維興被部下頂撞,非但沒有作惱,反而支支唔唔起來,當初唐王本給馬維興配了二十門重炮,馬維興嫌重炮太麻煩,只要了十門,反而迫擊炮拉了一百門,唐軍的迫擊炮威力已可以和官軍一般的重炮媲美,李鴻基見馬維興喜歡用迫擊炮也不在意,唐軍的十門重炮用來轟擊城牆足夠了,就答就應了的要求,把重炮拉到山西前線,還把要運往草原上的迫擊炮給了他一批。

顧君恩在草原上的推進速度極快,不到一年的功夫,已築好了數十個大小不等的城池,小的可以容納幾千人,大的可以容納數萬人,這些城池都要用大炮來守衛,而草原上最適合的莫過於小型的迫擊炮,如今唐軍的炮廠,重炮的產量已下降到每月只有五門,迫擊炮的產量有八九十門,就是現在馬維興重新要向西安調重炮,炮廠的重炮全給他,也得等數月時間。

馬維興此時懊惱無比,哪有心情反駁,宋獻策向高一功解釋道:“高將軍不知,此刻西安的重炮全部拉到了山西前線,我軍進攻甘肅,董學禮必定向朝庭求救,朝庭恐怕會命令曹文詔進攻我祁縣,前線的大炮當然越多越好,而要等炮廠新的重炮造出來,估計還要有數月時間,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

高一功才明白過來,三人商議過後,還是派人將此地情況向唐王報告,要求把炮廠的重炮全部調到寶雞。但數萬大軍在鳳縣城下卻不能消極等待,第二天,馬維興派出數千名士兵四處尋找可通過二座大山的小路,其餘人等開始準備攻城。

唐軍的重炮首先開始發威,炮彈將鳳縣的一大段城牆覆蓋,唐軍在大炮的掩護下,吶喊著往前衝去,開始填平鳳縣的護城河,官軍的火炮也開始反擊,不時有炮彈落到了唐軍的隊伍裡,帶去了一條條生命,鳳縣的攻城戰正式打響。

第95章 南巡之議第47章 西貢第25章 覆滅第53章 瘋狂第2章 面子問題(上)第96章 臺灣迴歸第34章 兵與賊(上)第47章 相逢不識第91章 條件第6章 盛唐之地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66章 矮黑人第5章 定都之爭第51章 渤泥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8章 殺雞駭猴第10章 賺錢上第14章 真定府第44章 初展才華第29章 發現第92章 海軍檢閱第85章 捷報第41章 威攝第6章 盛唐之地第26章 蒙古俘虜第3章 伏擊第5章 發財之夢第12章 貪慾上第42章 大比武下第47章 金幣狂熱第93章 英雄第12章 初攻達縣第40章 賜宴第52章 忍辱負重第15章 草原血淚下第28章 不死不休第21章 蒙人攻營第20章 馬科下第27章 兵臨城下第50章 兩難選擇第26章 開拓團第3章 召見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54章 聯牀夜話第42章 改弦易轍第63章 反應第68章 各有損失第43章 三道試題第17章 埋伏第33章 百炮齊射第24章 一敗塗地第91章 退兵第94章 私鬥第70章 狩獵第98章 捱罵第19章 萬里歸途第38章 緬甸第28章 三方迥異第2章 戰略大計第6章 調兵遣將第57章 遼陽大火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56章 惹火上身第55章 思謀脫困第46章 援軍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78章 神仙難爲第33章 玉璽風波第64章 出兵第50章 形勢分折第56章 退避第99章 南巡第12章 立足之戰第2章 商洛第72章 慘忍第84章 不可收拾第1章 蟄伏商洛第4章 好事成雙第21章 蒙人攻營第19章 萬里歸途第54章 聯牀夜話第14章 滔天陷井第49章 裂痕第19章 生擒第18章 落入陷井第28章 窮途未路第17章 功敗垂成第2章 巧遇第70章 三年之約第5章 勸進第24章 一敗塗地第13章 寶雞第31章 權力之顛第82章 峰迴路轉第60章 強權第13章 逆襲丹江第18章 攻城第32章 皇陵事件第50章 殺心第61章 陷落
第95章 南巡之議第47章 西貢第25章 覆滅第53章 瘋狂第2章 面子問題(上)第96章 臺灣迴歸第34章 兵與賊(上)第47章 相逢不識第91章 條件第6章 盛唐之地第15章 再次交易下第66章 矮黑人第5章 定都之爭第51章 渤泥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8章 殺雞駭猴第10章 賺錢上第14章 真定府第44章 初展才華第29章 發現第92章 海軍檢閱第85章 捷報第41章 威攝第6章 盛唐之地第26章 蒙古俘虜第3章 伏擊第5章 發財之夢第12章 貪慾上第42章 大比武下第47章 金幣狂熱第93章 英雄第12章 初攻達縣第40章 賜宴第52章 忍辱負重第15章 草原血淚下第28章 不死不休第21章 蒙人攻營第20章 馬科下第27章 兵臨城下第50章 兩難選擇第26章 開拓團第3章 召見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54章 聯牀夜話第42章 改弦易轍第63章 反應第68章 各有損失第43章 三道試題第17章 埋伏第33章 百炮齊射第24章 一敗塗地第91章 退兵第94章 私鬥第70章 狩獵第98章 捱罵第19章 萬里歸途第38章 緬甸第28章 三方迥異第2章 戰略大計第6章 調兵遣將第57章 遼陽大火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56章 惹火上身第55章 思謀脫困第46章 援軍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78章 神仙難爲第33章 玉璽風波第64章 出兵第50章 形勢分折第56章 退避第99章 南巡第12章 立足之戰第2章 商洛第72章 慘忍第84章 不可收拾第1章 蟄伏商洛第4章 好事成雙第21章 蒙人攻營第19章 萬里歸途第54章 聯牀夜話第14章 滔天陷井第49章 裂痕第19章 生擒第18章 落入陷井第28章 窮途未路第17章 功敗垂成第2章 巧遇第70章 三年之約第5章 勸進第24章 一敗塗地第13章 寶雞第31章 權力之顛第82章 峰迴路轉第60章 強權第13章 逆襲丹江第18章 攻城第32章 皇陵事件第50章 殺心第61章 陷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株洲县| 象山县| 桂东县| 邮箱| 商城县| 洪江市| 德令哈市| 苏尼特右旗| 澄迈县| 合江县| 琼结县| 广安市| 贵德县| 潞西市| 伊宁县| 梁平县| 同心县| 辽中县| 丹凤县| 顺平县| 阿尔山市| 佛坪县| 象州县| 东明县| 蒲城县| 化德县| 东阿县| 嵊泗县| 阜康市| 宜良县| 祁阳县| 白山市| 闻喜县| 东海县| 喀喇| 高雄县| 兴海县| 融水| 滨海县| 芮城县| 长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