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0章 殺心

義軍在東城把能帶走的東西都帶走了,有些人回家後,甚至發現連鍋碗飄盆也全都沒了,義軍都是窮人出身,只要是他們看中的,能拿則拿,有些人家中更是連房樑也被義軍拆了當成了柴火,東城的居民雖然大多數逃得了性命,只是回到家中,面對空空如已的家,只能相對而泣,不知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麼過。

面對東城的浩劫,西城的百姓無疑是幸運的,西城雖然在義軍剛進城時混亂了一陣子,但隨著唐軍的入城,迅速的穩定了下來,一些想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也被唐軍鎮壓了下去,他們躲在家中擔掠受怕三天後,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隨時更多唐軍的到來,義軍又已離去,全城開始恢復原先的秩序。

唐軍已解除了全城的戒嚴,街上除了還有一隊隊唐軍巡邏外,和以前沒有什麼兩樣,從東城逃過來的難民也全都回到了東城。

面對數十萬家徒四壁的百姓,唐軍只好從府庫中拿出糧食全力救援,五月的天氣,到了夜晚還是有陣陣寒意襲來,許多人家中已不能擋風,被褥又不見了蹤影,唐軍一方面拿出一部分軍用被褥給他們取暖,另一方面又讓官兵幫他們重新搭建房子,唐軍和義軍的差距,讓重慶的人心一下子就穩定了下來。

唐軍面對義軍在東城造成的廢墟,付出雖然巨大,不過。唐軍在東城還是有所得,東城的那些大戶壕紳大多被義軍殺了,他們逃難時也不忘帶著大批財物,自然走不快,義軍對他們有刻骨地仇恨。平民若是被義軍趕上還會放過,而這些壕強,若被義軍趕上了,都給一刀殺了。東城的富戶,壕紳十個也沒有逃出一個。他們的田產,宅院成了無主之物,自然被唐軍收爲已有。

這些田產的價值遠遠比唐軍付出的那些救濟要大,反而是在西城,唐軍除了官府地府庫外,其他都是有主之物,唐軍不能動,唐軍想讓那些壕強拿出一些財物來救濟一下東城的百姓,那些人還一個個吝嗇的要命。最多的也不過拿出了數十石糧食來,有地人只肯出一兩石,西城上千家良田在數千畝以上的大戶,捐出來的糧食才只有一萬多石,只夠東城受災的居民三日之食,讓主持賑濟的田見秀恨不得也學義軍的樣,把他們一個個都搶了。..

好在唐軍進城時搶的快,重慶的府庫在城中間,被唐軍先搶到手。銀庫本來已落入義軍手中,可來不及打開,就被唐軍趕了出去,重慶府庫的糧草本來要供應全川的官軍,救治這些百姓,還勉強夠用,不過唐軍地軍糧卻是一個問題,現在重慶已有十萬唐軍,每天消耗的糧食不是一個小數目。這些軍糧都只有從成都運來。每天涪江的江面上都擠滿了從成都過來的運糧船隻。

義軍退出重慶後,在涪陵駐紮了下來,涪陵於烏江和長江兩江交匯處,素有“渝東南大門”之稱。涪陵因烏江古稱涪水,巴國先王陵墓多葬於此而得名,因有長江和烏江的澆灌。涪陵本身來是一個農業發達的州府。加上從重慶掠來的物質,義軍在數月之內可暫時無憂。

張獻忠並不甘心從重慶退出。雖然義軍從重慶掠奪的東西挺多,光下面交上來的銀兩,珠寶,首飾等物就價值二三百萬兩銀子,加上義軍手中隱瞞地,和羅汝才曹營所得的,估計財物不下七八百萬兩,從重慶府蒐括的糧食也有上百萬石之多,幸虧可以把東西從長江水道運走,義軍也繳獲了許多船隻,不能還不知怎樣把東西運走。

從重慶得到越多,張獻忠對唐軍的恨意就越大,這些東西連城中的五分之二都不到,官府的府庫義軍連看都沒有看到,銀庫剛捱了一點邊,就被唐軍趕了出來,若是能得到重慶全城,那義軍恐怕數年也不用愁了。

只是眼看東城已差不多搶完,而唐軍越來越強硬,而且有越來越多的趨勢,羅汝才又不肯和他合力進攻唐軍,張獻忠無奈才退了下來。

在涪陵駐紮下來後,張獻忠又派出使者向唐軍催要兵器,田見秀已知道了唐王的用意,直截了當的要求義軍退出整個四川,而兵器必須花錢買,一件也別想白得。電腦站

張獻忠得到使者回報,氣得暴跳如雷,但他對唐軍無可奈何,一腔恨意集中在羅汝才身上,對徐以顯道:“老徐,這個曹操奸詐地很。實在不可信任,可是若不和他合在一起,我軍的實才又太弱,如何是好。”

徐以顯已知道了張獻忠的心意,道:“大帥,曹營自成一系,終不能長留,否則象這次不聽令的事還會常常發生,這次明顯唐軍開頭沒有多少人,只要我們兩家合力,肯定可以拿下重慶,可是白白錯過了時間,讓唐軍大軍趕了上來,我軍只能退出,幸虧是面對唐軍,他們對我們終究沒有斬盡殺絕之意,讓我們得已從容退出,若以後面對官軍,再有此類事情發生,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張獻忠道:“那該如何是好?”

徐以顯惡狠狠的道:“斬其帥,奪其人。”

張獻忠搖了搖頭:“不行,當初兩家合力纔有如此規模,咱老張不能如此不講義氣。”

徐以顯知道張獻忠已經心動,勸道:“大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大帥還記得我給大帥講過鴻門宴的故事嗎,若當初頂羽不是顧全義氣,在鴻門宴上斬殺了劉邦,天下早歸楚了,哪有後來地大漢。”

張獻忠遲疑起來,道:“曹操非殺不可?”

徐以顯重重地點了一下頭:“非殺不可!”

張獻忠道:“可兩家實力相差不大。若是打起來,豈不兩敗懼傷。”

徐以顯道:“大帥放心,屬下已想好了計策,可不費吹灰之力,殺了羅汝才。將他地部隊全部吞併過來。”

張獻忠地眼睛一亮,徐以顯輕輕的在張獻忠耳旁說了一席話,讓張獻忠點頭不已。

羅汝才一了涪陵,急急忙忙撿點自己所得。()竟然有價值三百餘萬兩的銀子和各類珠寶,首飾,他笑的合不擾嘴,對吉圭道:“子玉,幸虧你看得準,咱們沒有參與到唐軍地爭鬥中去,有了這些銀子,只要向唐軍買來兵器,我的親衛營也就可以組建起了。”

吉圭提醒他道:“曹帥,你在城中拒絕與敬帥同攻唐軍。這是對的,但我怕敬帥心中會對曹帥有疙瘩,曹帥以後還要小心在意才行。”

羅汝才道:“無妨,敬軒不是如此小器之人,再說後來我們也看到了,唐軍實力如此強大,就是我們兩家聯合起來,也打不過唐軍。”

吉圭道:“那最好,但人無傷虎心。虎有傷人意,曹帥以後還是小心警惕纔好。”

羅汝纔不奈煩地道:“敬軒雖然有時易暴怒,但爲人還是很講義氣的,你們文人就是這一點不好,老是把人看得太陰險。”

吉圭見羅汝纔不聽,他也無可奈何,不過想起張獻忠以前還真沒有幹過什麼背後下刀子地事,自己也放下了憂心,心想。或許是我真得人憂天了。

兩人正在商議時,羅汝才的親兵來報:“大帥,敬帥派人來請大帥去商議事情。”

羅汝纔回道:“知道了,我馬上就去。”對吉圭道:“這個張敬軒,還真急,咱們這次就照一半報上去好了。”

羅汝才以爲張獻忠是邀請他一起去分配物質。帶了吉圭和十幾個親兵就朝張獻忠的住處走去。獻曹兩營合併前已講好。若是兩軍一起攻城,戰利品爲六四分。張獻忠得六成,羅汝才得四成,以前也一直這麼分,這次羅汝才斷定張獻忠部搶得的戰利品還沒自己多,卻不肯這樣分了,有心將金銀瞞下一半來,至於其他的物質,瞞不過還得照樣六四分。

張獻忠住的地方是涪陵的州府衙門,羅汝才卻喜歡住當地的大戶人家宅院,這也可以看出兩人的志向,張獻忠嚮往的是權力,他把舒適放在了遲要位置,而羅汝才嚮往地是個人享受,一切都已享受爲先。

羅汝纔來到了原來的州府衙門,一通報,張獻忠已笑呵呵的迎了出來,兩人攜手進了內堂,剛纔坐下,張獻忠道:“老曹,派到唐軍的人已經回來了,狗日的唐王,他不同意給咱們兵器,要求用銀了買,並讓咱們馬上退出四川,你說氣人不氣人。”

羅汝才道:“買就買唄,敬軒,我本來就沒有抱希望唐軍會白給我們兵器,他肯象高天王在世一樣,賣給咱們兵器,那已經不錯了,至於四川,反正咱們不準備在這裡多呆,退出就退出吧。”

張獻忠道:“可是要我們白白讓出打下來的地方,終究是不甘心,這唐王太過仗勢欺人。”

羅汝才勸道:“敬軒,想開點,以前咱們不是也打下過那麼多地方,又有哪個守住了,讓給官軍是讓,讓給唐軍也是讓,不如讓如唐軍,只要有了兵器,那還愁沒地方可打嗎?”

張獻忠撫了撫額下根根直立的短鬚,道:“這麼說,老曹你是同意向唐軍買兵器羅。”

羅汝才斬釘截鐵的道:“買,越快買來越好。”

張獻忠道:“好,那咱們說買說買,這次與唐軍兵器的買賣就由你來負責,此事越快辦妥越好。”

羅汝才一喜,道:“敬軒,你當真讓我負責?”

張獻忠道:“那還有假不成,老張什麼時候說過假話,諾,這是唐軍開出來地兵器價格清單,咱們兩家合力,看看能買多少兵器?”

羅汝才接過清單一看,上面列滿了各種兵器的價格,單刀九十兩銀子一把,長槍六十兩,強弓一百五十兩,附加贈送三十支長箭,火槍三百兩,附贈一百發子彈,大炮十萬兩銀子一門,附贈一百發炮彈。盾牌五十兩銀子一副,長劍一百五十兩銀子一把。

羅汝才笑道:“這個唐王對我們還算不錯,兵器比以前已減了不少價。”

張獻忠道:“他們賣兵器也是有條件,把兵器的交貨地點改在萬縣,兵器所到之日,我們不但要撤出涪陵,忠縣這些地方,就是萬縣我們也只能停留五天,若五天後我們還沒撤出,那唐軍就要親自來取。”

羅汝才當然知道唐軍親自來取的意思,原來自己這趟只是送銀子,兵器還到不了自己的手,會由唐軍親自押來,這麼說自己想多買一點兵器,偷偷在路上調換也不可能羅。不過,只要給自己機會,多買點兵器,想必唐軍也會配合。

羅汝才道:“敬軒,不知這次兵器又怎麼分,還按原來的六四分。”

張獻忠道:“這次就不用分了,兵器不同於其他東西,咱們兩家各出各的銀子,各買各的兵器好了,我所要的兵器清單已給了可望,我會讓可望孩兒做你地副手,把銀子運到商洛後,再隨同唐王的押運部隊一起回來,你要什麼兵器也自己採辦好了。”

羅汝才聽到由孫可望做自己的副手,心中也是釋然,張獻忠不可能把這樣一件事完全交給自己的人來辦,他自己也不可能離開大營去唐軍境內,遂道:“那還是以孫將軍爲主好了,我會派老十汝明負責。”

張獻忠道:“就這麼一個買兵器的差事用不著推來推去,說了以你爲主就以你爲主,羅汝明去也一樣,他爲主,可望爲副。”見羅汝才還要再說,張獻忠揮揮手道:“就這麼定了。”

羅汝才謝了一聲,兩人又聊了一此閒事,羅汝才告辭而去,出了府衙,羅汝才就對吉圭道:“子玉,我說敬軒不是一個精精計較的人吧,你看,兵器如此重要,他還交給我辦。”

吉圭沒有看出什麼不妥,還是道:“也許是我多慮了,但曹帥還是要提防一點,小心總無大錯。”

羅汝才搖了搖頭,顯然對吉圭地話沒有聽見去,回到府內,羅汝才命人把羅汝明叫來,吩咐讓他負責兵器地採辦。

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15章 湘河炮聲第51章 渤泥第1章 歸來第21章 新立大汗第14章 鳳縣第34章 母子重逢第23章 出遊第91章 退兵第27章 捨身渡河第4章 張家寨下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26章 河南大戰上第19章 初戰上第25章 新的一年第36章 偶像第20章 箭舞飛揚第26章 亂局第47章 金幣狂熱第13章 逆襲丹江第36章 談判(上)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23章 自討苦吃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41章 成都攻防第17章 重振夫綱第60章 發威第18章 亮牌下第50章 情報第15章 草原血淚下第99章 南巡第93章 英雄第95章 行刑第3章 召見第5章 登極爲帝第25章 覆滅第90章 暴露第19章 南遷第31章 流血衝突第93章 江陰第92章 海軍檢閱第63章 機器第29章 發現第38章 麻煩第12章 王自用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59章 求和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11章 虛驚一場第58章 交惡第22章 誤會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13章 毒手佛心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27章 捨身渡河第29章 算盤落空第20章 立功第30章 陷入危機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57章 緊追不捨第5章 定都之爭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96章 臺灣迴歸第69章 畬族第33章 鰲拜之死第34章 歸來第73章 收穫第62章 大屠殺第14章 鳳縣第24章 詐降第15章 炮戰第32章 黃金河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46章 名震天下第55章 亂夜第92章 海軍檢閱第72章 奇兵第43章 禮尚往來第24章 佈網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73章 收穫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88章 召見第35章 雲聚西安第3章 北方之議第33章 玉璽風波第5章 勸進第41章 大比武中第4章 試探第100章 江山一統第22章 金兵來臨第59章 求和第18章 落入陷井第26章 蒙古俘虜第100章 江山一統第4章 好事成雙第96章 逃亡之路第39章 香火第16章 法不責衆下
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15章 湘河炮聲第51章 渤泥第1章 歸來第21章 新立大汗第14章 鳳縣第34章 母子重逢第23章 出遊第91章 退兵第27章 捨身渡河第4章 張家寨下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26章 河南大戰上第19章 初戰上第25章 新的一年第36章 偶像第20章 箭舞飛揚第26章 亂局第47章 金幣狂熱第13章 逆襲丹江第36章 談判(上)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23章 自討苦吃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41章 成都攻防第17章 重振夫綱第60章 發威第18章 亮牌下第50章 情報第15章 草原血淚下第99章 南巡第93章 英雄第95章 行刑第3章 召見第5章 登極爲帝第25章 覆滅第90章 暴露第19章 南遷第31章 流血衝突第93章 江陰第92章 海軍檢閱第63章 機器第29章 發現第38章 麻煩第12章 王自用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59章 求和第29章 闖王門生上第11章 虛驚一場第58章 交惡第22章 誤會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13章 毒手佛心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27章 捨身渡河第29章 算盤落空第20章 立功第30章 陷入危機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57章 緊追不捨第5章 定都之爭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96章 臺灣迴歸第69章 畬族第33章 鰲拜之死第34章 歸來第73章 收穫第62章 大屠殺第14章 鳳縣第24章 詐降第15章 炮戰第32章 黃金河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46章 名震天下第55章 亂夜第92章 海軍檢閱第72章 奇兵第43章 禮尚往來第24章 佈網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73章 收穫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88章 召見第35章 雲聚西安第3章 北方之議第33章 玉璽風波第5章 勸進第41章 大比武中第4章 試探第100章 江山一統第22章 金兵來臨第59章 求和第18章 落入陷井第26章 蒙古俘虜第100章 江山一統第4章 好事成雙第96章 逃亡之路第39章 香火第16章 法不責衆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葫芦岛市| 孝义市| 内乡县| 汉寿县| 彩票| 法库县| 大田县| 永德县| 贵定县| 万盛区| 镇沅| 防城港市| 桐柏县| 吉林市| 固原市| 昌吉市| 井研县| 凌海市| 东方市| 镇雄县| 建昌县| 清流县| 建阳市| 临高县| 宜兴市| 阳泉市| 冀州市| 麟游县| 高台县| 金平| 沙洋县| 青州市| 闻喜县| 吴堡县| 思茅市| 门头沟区| 金沙县| 湖南省| 亳州市| 望城县|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