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章 自討苦吃

寧完我大感意外,闖軍竟然會來這一手,苦笑道:“這樣就不會小氣麼,只有強盜山賊纔會如此做,你們闖軍太過小心吧,若真有本事,讓我看到又何妨。”

李過用刀敲了一下寧完我道:“你閉嘴,闖王說了,這些投靠異族的文人豬狗不如,不知一點忠義廉恥,枉讀了聖賢書,比強盜山賊遠遠不如,若你不是使者,闖王必定捉一個砍一個。”

寧完我只是一個文人,被李過敲了一下,頓覺痛入骨髓,不敢再逞強,雖然讓李過數落了一通,也不還嘴,乖乖的讓李過蒙上雙眼,李過故意使壞,蒙得死緊死緊,寧完我只覺得雙眼生痛,兩行眼淚從眼窩裡流了下來,想起李過的話,卻不敢用手去鬆。

李過大驚小怪的道:“怎麼這麼容易就哭了出來,你還真受不得半點苦,難怪輕易就做了漢奸。”

寧完我頓時氣破了肚皮,無奈雙眼疼痛,怎麼也控制不了眼淚下來,李過又讓人將其它兩人蒙好,吩咐帶走。

三人都吃住了苦頭,眼睛是何等軟弱之物,被捆得死緊死緊,哪能止住眼淚,一路上李過冷嘲熱諷,寧完我還了一句嘴,又被李過用刀把重重敲了一下,只得暗暗忍受,心中發恨,若攻破此城,李過還沒死,必定向大汗把他要來,自己親手摺磨一遍,讓他嚐嚐文人的利害。

等李過將他們押到大堂,解開了蒙布,三人的眼睛都又紅又腫,活象個免子眼,闖軍衆人都鬨堂大笑,剛鬆了布,他們的眼淚更是止不住,寧完我看著周圍的東西都模模糊糊起來,心裡一驚,眼睛不會瞎了吧,好在過了一會兒,已經恢復過來。

寧完我定下神來,打量著中間的一條大漢,雖然只有三十不到的樣子,但充滿了威嚴,一看就知久處上位,其氣度在後金只有皇太極纔可比,知道眼前之人就是闖軍頭目,號稱闖王的李自成,行了一禮道:“後金使者寧完我拜見闖王。”

周圍的衆將都喝道:“無理,還不跪下。”

寧完我道:“我是後金使臣,代表的是我軍大汗,自然不用下跪。”

李鴻基擺了擺手,道:“寧完我,你即是後金使臣,皇太極派你來有何目的,可以說了。”

寧完我道:“我家大汗是想問闖王,上次我後金已派出使者和闖王會面結盟,不知闖王考慮如何。”

李鴻基茫然地道:“後金使者,什麼時候有後金使者到了,我怎麼不知道?”掃了一下衆人,“你們知道有後金使者到了麼。”

闖軍將領紛紛搖頭,都說沒有看見,李鴻基一攤手,道:“你看到了,我們沒有見到你們的後金使者,你是頭一批來到我軍陣營的後金人員。”

寧完我大吃一驚,沒想到闖軍推掉,莫非使者被闖軍所害,還是真的沒到闖軍境內,連忙道:“既然如此,大汗派我來是重申與闖王結盟,共同對付大明,大汗已知闖王與朝庭有殺父之仇,既然兩家都有相同仇恨,何不聯手共同對付大明。”

李鴻基高興起來:“皇太極要和我結盟,很好,很好,我沒意見。”

寧完我大爲興奮,沒想到闖軍會同意,正要勸說闖軍退兵,李鴻基說道:“既然你們大汗要和我軍結盟,那麼盟友的敵人自然也是大汗的敵人,是不是?”

寧完我已感到不妙,還是回答道:“當然,兩家結盟後大明就是雙方共同的敵人。”

李鴻基道:“對,大明是雙方共同的敵人,但目前蒙古聯軍也以我爲敵,自然也是大汗的敵人,請你轉告大汗,你我兩軍聯手,先把城下的蒙古各部聯軍解決掉,我們再對付大明。”

寧完我已經會意過來:“闖王說笑了,蒙古聯軍已是大汗的盟友,還請闖王退出歸化城,將佔領的草原歸還各部,那時三方結盟,共同對付大明豈不更好。”

李鴻基爲難起來,道:“你怎麼不早來,現在我已殺了不少蒙古聯軍的人,而且搶了他們不少牛羊,是不是也要歸還,還有他們的婦女我已經分了下去,我不能再從士兵手中收回吧。”

寧完我聽得目瞪口呆,這樣的話怎能赤裸裸的說出來,一般都是私下協商纔對,道:“當然,闖王若能將各部的牛羊歸還就好了,女人嗎,我們大汗願意用這次內地搶來的女子將各部婦女換回。”

李鴻基突然將桌子一把踢翻:“放屁,要我將牛羊,土地都歸還,哪還結什麼盟,這不是從我手上搶嗎,告訴皇太極,蒙古聯軍已成爲我軍死敵,若要想與我軍結盟,那就拿出誠意來,我們先把下面的各部聯軍滅了,再平分他們的土地,然後一起攻打大明。”

寧完我雙手冰冷起來,說了半天,這個闖王一直在耍自己,虧自己還以爲結盟有望,傻傻的陪他說了半天,見闖軍其他人都一臉嘲笑地看著自己,知道他們都看了半天的戲,怒火上涌道:“闖王如果固執已見,不怕我後金十萬大軍一怒攻城嗎。”

李鴻基大笑:“好,我等著皇太極來攻城,另怪我沒提醒你,若皇太極敢攻城,必定死在歸化城下。”

寧完我氣道:“好,那兩軍陣前再見真章。”轉身就走。

李鴻基喝道:“慢。”

寧完我一驚:“怎麼,闖王還要扣留使者不成。”

李鴻基朝李過道:“把他們眼睛蒙上。”

李過拿過一塊黑布,蓋住了寧完我的眼睛,在寧完我的耳邊道:“小子,你敢得罪闖王,死定了。”雙手一用力,綁得比進來時還緊,寧完我剛好轉一下的雙眼頓時又被勒的生痛,眼淚滾滾的流了下來,他的兩名同伴也末能倖免。

三人很快被帶到城外,李過直接把他們推出城門,聽到城門關上的聲音,寧完我纔敢解下眼睛上蒙著的黑布,看了眼前的城牆一下,寧完我氣不打一處來,這次出使白白被闖軍羞辱了一頓,什麼情報也沒得到,不由對著歸化城呸了幾聲。心裡稍微舒服了一點。

“砰!”的一聲槍響,腳下濺起了一片塵土,寧完我嚇了一跳,擡舉朝城頭看去,城上有人舉槍喝罵道:“找死啊,還不快走。”又“砰,砰。”的開了幾槍,三人嚇了一大跳,跨上戰馬朝後金大營飛奔而去。

寧完我回營後,大爲氣悶,皇太極聽了寧完我的彙報,安慰他道:“先生辛苦了,這正說明闖賊心虛,不敢讓先生看到城內的虛實,我已決定,明天就開始攻城。”

皇太極雖知闖軍兵力不在自己之下,火器也比明軍利害得多,但還是沒把闖軍真正放在眼裡,他手上有滿人六萬最精銳的軍隊,還有四萬蒙古聯軍,加上天佑天助二萬餘漢軍,漫說歸化一座小城,就是北京他也有信心打下來,他爲之可惜的是不能和明朝最大的一股反賊聯手,將大明一步步削弱,他反而要爲明朝消滅這股反賊,不過比起蒙古人的歸心來,這也是值得。

當晚,皇太極就命人悄悄移營,主力都轉向南北,北門只留下一萬蒙古軍留守,皇太極的到來,所有蒙古人只有聽衆的份,和布石圖雖然竭力還想再聯絡其餘蒙古各部,但各部不是害怕皇太極,就是避闖軍,早已遠遠躲開,和布石圖哪還能尋到人,這次皇太極不可象以前那麼客氣,只是以聯盟形式,蒙古人口頭誠服就可以,皇太極藉口統一調度的名義,在蒙古各部都派了人手接管,而各部的首領都跟在皇太極身邊,實際上已被架空,蒙古人爲了把闖軍趕出草原,也得暫時容忍。

第二天一大早,滿蒙聯軍的號角就已吹起,整整九萬滿蒙聯軍列隊在歸化城外,西北兩處雖然沒有城門,皇太極也派出大軍一起進攻,否則九萬大軍都在南門,就是擠也擠不下這麼多人。

闖軍城內有五萬大軍,除了一萬蒙古騎兵外,其餘四萬人都是正規軍,民夫都在北門大營內,整個城內已成爲一個巨大的兵營,早已作好了敵軍攻城的準備,見皇太極果然上當,不敢再攻令蒙古死傷慘重的北營,城內守城都摩拳擦掌,等待著滿人的進攻。

此時蒙古人已打造好了許多攻城器械,雲梯,木盾應有盡有,隨著滿人的號角一變,各個城牆都衝出了一隊騎兵,吶喊著朝歸化城衝去,攻城戰正式打響。

高傑笑道:“這些滿人是不是腦子壞了,他們用騎兵攻城。”

左光先回道:“他們不是腦子壞了,這是遊牧民族攻城的傳統,對不是太高的城向來不會用雲梯,而是直接用騎兵壘土衝入城中,你看他們每人都拿著一個口袋。”

高傑仔細一看,果真如此,滿人呼嘯著衝到離城下不遠處,拐了一個彎,馬上將口袋的丟在地上,闖軍毫不客氣,“砰,砰”的槍聲響起,城牆上傳來一陣陣濃煙,闖軍的弓箭手也在發射,啾啾的箭矢聲朝滿人飛來,城下傳來了滿人一聲聲的慘叫,許多還沒來得及倒土的滿人被打成篩子,從馬上栽了下來。

闖軍的五門重炮已開始發射,呼嘯的炮彈在滿人的騎兵中掀起一股股死亡浪潮,不過被李鴻基嚴格限令只能打在五里之內,皇太極看著死傷慘重的滿人精銳,皺著眉道:“出動天佑,天助兩軍直接攻城。”

隨著傳令兵下去,孔有德,耿仲明率漢軍出動了,他們扛著雲梯窩涌著向歸化城衝去,這次滿人進入內地死傷如此之少,這兩軍有很在功勞,至少有一半大明城池是他們攻下來的,兩部死傷也重,傷亡了三千多人,是滿人的數倍,皇太極很滿意這支漢人部隊的攻城能力,計劃此次回去後馬上將漢軍八旗組建起來,以後這種攻城都交給漢軍去做就可以,滿人只管在城破後搶劫殺人。

雖然闖軍的火力強大,但天佑天助兩軍冒著擊大的傷亡,把雲梯架上了城牆,不要命的往上爬,前面的人慘叫著掉了下來,後面的馬上跟著上,大約有千餘名滿人在大軍後面,見有退後不進的立馬射死。

這批漢軍不要命的衝鋒,闖軍的防守壓力立馬加大,已有漢軍爬上了城牆,雖然馬上被闖軍擊了下去,但這批漢奸軍已大受鼓舞,更是嚎叫著往上爬,這批人有一部分是當時明軍在皮島的士兵組成,一部分是皇太極從滿人的包衣奴隸裡抽取,他們爲了自己能過了更好一點,不惜把屠刀揮向自己的同胞,心中已沒有了是非之念,想的只是多殺人才能得到榮華富貴,如果後退,立馬會被監軍的滿人射成剌蝟,因此只有前進,沒有後退,拼起命來,比滿人還兇狠。

隨著滿人的全面進攻,闖軍火炮的打擊越發強烈,但只有五門,也取不了決定性的成果,那邊滿人的壘土隊已將土壘高了二三米,可惜大炮打不了如此近的距離,否則對準那兒打,滿人永遠也壘不成可以衝入城中的高臺。

宋獻策第一次看到滿人如此兇狠的進攻,臉色發白,口裡顫抖著道:“闖王,要不要調預備隊上來,敵人進攻太兇了。”

闖軍三面城牆上只有一萬人防守,李鴻基想給滿人以爲歸化可以攻下的假象,死死的吸引滿人攻城,否則,歸化城防守太嚴,皇太極見沒有希望攻下,只用大軍在外面對闖軍對持,那李鴻基必定頭痛,李鴻基還沒有自大到認爲自己的軍隊可以在野外和遊牧民族這次最強大的武力交手的地步。

第9章 遇襲第49章 長安第16章 炮臺血戰第33章 黯然收場(上)第2章 財路第71章 襲擊第33章 鰲拜之死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45章 獵物第34章 進退無路第63章 反應第36章 臨陣招兵第38章 緬甸第47章 各佔半城第28章 大難臨頭第17章 重振夫綱第51章 狐假虎威第3章 投軍第62章 派別第6章 調兵遣將第13章 結婚上第40章 敲詐第67章 強行封官第65章 登岸第六十 間番屬法第51章 鑑寶會(二)第70章 三年之約第32章 黃金河第12章 柔情第14章 滔天陷井第21章 辭官第100章 江山一統第32章 教訓第6章 封王大典第9章 遇襲第71章 襲擊第42章 毀家起義第15章 定計第8章 收買第14章 故縱第4章 軍營比武第23章 出遊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63章 軍情第36章 談判(上)第3章 張家寨上第20章 下馬威第13章 寶雞第16章 法不責衆上第64章 任務第11章 忠臣孤子第27章 絕境求生第16章 三線作戰第5章 遷移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74章 大事件第48章 贈槍第45章 難得糊塗第12章 立足之戰第19章 意外連連第18章 逃婚第28章 三方迥異第38章 緬甸第13章 寶雞第72章 奇兵第39章 美女威力第25章 傳國之寶第1章 融合第34章 兵與賊(上)第31章 流血衝突第3章 召見第12章 禍天之物第23章 自討苦吃第16章 疲敵第23章 撤離第60章 發威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10章 狼煙再起第22章 血戰西安下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12章 初攻達縣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99章 南巡第38章 蠢蠢欲動第27章 逃亡第46章 談判籌碼第22章 鳳與鴨第80章 鼓動第40章 敲詐第7章 軍火第34章 兵與賊(上)第58章 戲正酣第36章 偶像第18章 出賣第21章 合圍第73章 收穫第3章 北方之議第30章 搶佔先機(上)
第9章 遇襲第49章 長安第16章 炮臺血戰第33章 黯然收場(上)第2章 財路第71章 襲擊第33章 鰲拜之死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45章 獵物第34章 進退無路第63章 反應第36章 臨陣招兵第38章 緬甸第47章 各佔半城第28章 大難臨頭第17章 重振夫綱第51章 狐假虎威第3章 投軍第62章 派別第6章 調兵遣將第13章 結婚上第40章 敲詐第67章 強行封官第65章 登岸第六十 間番屬法第51章 鑑寶會(二)第70章 三年之約第32章 黃金河第12章 柔情第14章 滔天陷井第21章 辭官第100章 江山一統第32章 教訓第6章 封王大典第9章 遇襲第71章 襲擊第42章 毀家起義第15章 定計第8章 收買第14章 故縱第4章 軍營比武第23章 出遊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63章 軍情第36章 談判(上)第3章 張家寨上第20章 下馬威第13章 寶雞第16章 法不責衆上第64章 任務第11章 忠臣孤子第27章 絕境求生第16章 三線作戰第5章 遷移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31章 慘烈攻城上第74章 大事件第48章 贈槍第45章 難得糊塗第12章 立足之戰第19章 意外連連第18章 逃婚第28章 三方迥異第38章 緬甸第13章 寶雞第72章 奇兵第39章 美女威力第25章 傳國之寶第1章 融合第34章 兵與賊(上)第31章 流血衝突第3章 召見第12章 禍天之物第23章 自討苦吃第16章 疲敵第23章 撤離第60章 發威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10章 狼煙再起第22章 血戰西安下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12章 初攻達縣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99章 南巡第38章 蠢蠢欲動第27章 逃亡第46章 談判籌碼第22章 鳳與鴨第80章 鼓動第40章 敲詐第7章 軍火第34章 兵與賊(上)第58章 戲正酣第36章 偶像第18章 出賣第21章 合圍第73章 收穫第3章 北方之議第30章 搶佔先機(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绿春县| 上栗县| 元阳县| 夏津县| 广德县| 赞皇县| 繁峙县| 元氏县| 宁海县| 曲麻莱县| 阿图什市| 德庆县| 安达市| 故城县| 赤水市| 英德市| 吉林市| 馆陶县| 永善县| 瓦房店市| 锡林郭勒盟| 南开区| 云阳县| 台前县| 天祝| 临颍县| 安吉县| 徐闻县| 玛曲县| 汶上县| 高要市| 察哈| 南宁市| 安康市| 田林县| 宁夏| 古丈县| 绥中县| 鸡西市| 望奎县| 永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