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章 滔天陷井

在陝西的安康府,數萬唐軍駐紮在這裡一動不動已有一個月了,安康府下面最靠近城口的就是嵐皋縣,從嵐皋縣到對面城口的這段路程,十萬民夫正在搶修穿躍大巴山的道路,預計還有一個月就可以完成。

雖然從陝西到四川的物質和人員都暫時停止了輸送,可是雙方的通信並沒有斷,李雙喜和李過的消息每天都有傳過來,李過在達縣對秦良玉的數萬大軍絲毫不落下風,讓李鴻基讚賞不已,但讓李鴻基迷惑不解的是李雙喜在開縣卻無所事事。

開縣的前面就是萬縣,萬縣本就是官軍重兵雲聚之處,何況旁邊還有盧象升在虎視眈眈,本來李鴻基讓李雙喜負責這一路就是考慮到李雙喜有數次大戰的經驗,憑著佔優勢的騎兵纔可對付盧象升和老將張令,沒想到打的熱火朝天的卻是李過一路,開縣反而一直風平浪靜。

這種反常的行爲已引出了李鴻基的警覺,盧象升在打什麼主意?大巴山如此大的動靜,官軍不可能不知道,一旦唐軍將兩省的交界變成了坦途,唐軍的大炮,物質可以通暢的進入四川,這對四川意味著什麼,盧象升不可能不清楚,他不抓緊寶貴的時間,趁唐軍忙於修路之際,把唐軍的先頭部隊消滅,還在等什麼?

這些天,李鴻基已招聚左光先,洪承疇,田見秀,馬世耀等人商議過數次,由於盧象升對唐軍的情報人員打擊非常嚴厲,唐軍在湖廣的情報人員損失巨大,對盧象升部隊的調動情況很難搞到手,沒有足夠的情報支持,盧象升的一切行動只能靠猜測,自然得不到什麼結論。

田見秀和馬世耀兩人都是在唐軍出了商洛之後擴軍時加入的,田見秀不但作戰勇敢,還是舉人出身,這在唐軍中顯得鶴立雞羣,很快便脫穎而出,現在是五品的寧遠將軍,單獨指揮一個萬人的野戰軍。

馬世耀是李雙喜的手下,雖然文化不如田見秀,可是這些年隨著李雙喜也立下了不少功勞,憑功績升爲從五品的遊騎將軍,李雙喜先入四川后,他留在安康府,指揮著從榆林府帶出來的剩下的一萬步軍。

沒有盧象升的確切消息,李鴻基只得每天督促大巴山道路的進展,只要將路打通,盧象升不管有何計策,在絕對的實力前,李鴻基相信都會被唐軍的大炮轟擊的粉碎。

這天,賀景匆匆趕到了李鴻基的府裡,直接往李鴻基的書房闖去,李娃連忙攔住他:“賀將軍,未經通報,不可擅闖殿下的書房。”

賀景急道:“快讓開,我有緊急事情求見殿下。”

李娃寸步不讓,道:“那你也得等著,我去給你通報。”

賀景只得停下,裡面的李鴻基已聽到了賀景的聲音,對李娃道:“讓賀景進來。”

李娃這才讓過:“賀將軍,請進!”

李鴻基現在的住處是原來安康府的府衙,李鴻基率軍來到安康後,安康府衙成了唐王的臨時王帳,賀景顧不得敲門,直接推開了李鴻基書房的大門,嚷道:“殿下,有消息了。”

李鴻基一愣:“什麼消息,讓你這麼急?”

賀景看了陳貞慧一眼,不說話,李鴻基明白了賀景的意思,忙道:“沒關係,定生是我的參謀,沒準你的命令還需要他起草,直說無妨。”

李鴻基知道陳貞慧打的什麼主意,不過,無論是在軍中,還是在王府,陳貞慧舉目無親,都不可能把消息傳出去,等他可以自由活動時,他掌握的消息早已過時,自然可以放心。至於怕他對起草的文件搞鬼,更是絕無可能,陳貞慧每一份起草的文書,都是由李鴻基念出來,陳貞慧照寫,寫好後李鴻基看過滿意了,蓋過大印後纔有效。

賀景道:“有盧象升的消息了。”

李鴻基一喜,道:“快快拿來。”

賀景拿出了一張紙條,上面密密麻麻的寫滿了數字,下面已翻譯了出來“盧象升屯兵於後灣。”看樣子這幾個字是賀景的筆跡,由這個情報主管親自翻譯,可見賀景對這條情報的重視。

李鴻基連忙在地圖上尋找後灣的位置,見是在靠近三省交界附近,疑惑的道:“這條情報是否屬實,盧象升到那裡去幹什麼,難道他想偷襲商洛。”

盧象升按兵不動,李鴻基等人也猜測過他會想反擊,可是商洛是唐軍的重要基地,防衛森嚴,而且商洛還有數十萬工人,直接從事和兵工廠有關的工作,這些工人可不象農民,他們都是經過半軍事化的訓練,誰若敢進攻商洛,無論是強攻還是偷襲都是自找麻煩,一旦這些工人武裝起來,來多少軍隊也不夠他們塞牙。

賀景道:“殿下,這條情報是打入盧象升內部的人員發出,絕不會有假,爲了這條情報,已經損失了六條人命了。”

唐軍的情報人員一般都是單線聯繫,損失了六名人員,那麼這一組的情報人員等於全部損失殆盡,李鴻基看著這張小小的紙條,上面彷彿流動著鮮紅的血跡,拍了一下賀景的肩膀道:“你們情報部門辛苦了,他們的犧牲是有價值的,這次犧牲的情報人員都按烈士對待,對他們的家屬要好好照顧。”

賀景應道:“是。”

李鴻基走出書房,對李娃道:“把左光先,洪承疇,田見秀,馬世耀他們都叫來,我要馬上舉行軍事會議。”

李娃應命後,賀景正要告退,李鴻基叫做了他:“你也留下來參加會議,將手頭撐握的情報對他們講講。”

賀景忙道;“是。”不過並不覺得意外,他屬於唐王的耳目,唐軍無論文臣還是武將都對賀氏兄弟都有些忌憚,連以前的好友也疏遠了他,賀景也沒覺得什麼不對,他要對唐王忠誠,本就不該和那些人太接近,儘管所有人都不喜歡見到他,唐王還是會經常讓他參加一些重要會議,畢竟情報是軍隊能否勝利的關鍵。

李鴻基將雙方的力量又衡量了一遍,才確定了盧象升真的是想偷襲商洛,以盧象升的兵力,如果在四川和唐軍對持,並不一定能保住四川,若是造成湖廣兵力空虛,那更是得不償失,而商洛是唐軍的命脈,若官軍能反守爲攻,不但湖廣無憂,就是唐軍得知商洛被襲後,四川恐怕也無法再攻,盧象升只是沒想到,他就是能掃平商洛前面的重重關卡,也無力拿下商洛,反而會把自己陷進去。畢竟他從沒想過,商洛的那數十萬工人有能力反抗,而在以前,匠人也只是軟弱的代名詞,只要大軍一到,他們只有乖乖聽命的份。

等到四人到齊,李鴻基對賀景道:“賀愛卿,你把獲得的情報給大家念一遍。”

等賀景一念完,四人都對著地圖查看起來,洪承疇首先道:“殿下,不好,盧象升是要偷襲我軍商洛基地。”

李鴻基沒想到洪承疇說得這麼肯定,笑著問道:“洪愛卿何出此言,我軍在丹江防守嚴密,盧象升怎麼可能偷襲到我軍商洛的基地。”

洪承疇道:“殿下不可自持,再嚴密的防守也有漏洞,臣對盧象升此人有一定了解,他詭計多端,深通兵法,一定有辦法避過我軍沿途的防衛,悄然拿下,他屯兵的地方正有一條河連通丹江,一旦丹江的門戶湘河鎮被他拿下,官軍的大軍馬上可以沿河北上,如此商洛危矣。”

其他人聽到洪承疇此話,也反應過來,紛紛道:“殿下,必須趕快通知丹江兩岸的守軍,否則我軍危險。”

洪承疇又問賀景道:“賀將軍,不知盧象升屯兵於後灣的情報是什麼時候獲得的。”

賀景道:“回洪大人,今天我纔剛剛得到消息,不過,從情報上的日期來看,已過了三天。”

“三天?”洪承疇唉喲了一聲,道:“遭糕,恐怕湘河鎮已經被盧象升拿下,殿下,我軍現在應當馬上提兵去救,希望還來得及。”

安康離商洛並不太遠,若現在起程,二天時間就可以趕到,以洪承疇對盧象升的瞭解,恐怕現在盧象升就早得手,洪承疇纔會如此失態。

李鴻基安慰他道:“洪愛卿不必如此著急,盧象升未必能拿下湘河鎮,就是拿下了湘河鎮對我軍也無多大損失。”

洪承疇大急,道:“殿下,不可小看盧象升,湘河鎮沒有拿下最好,萬一被盧象升偷襲得手,殿下還須設法善後。”不知爲什麼,洪承疇對盧象升拿下湘河鎮有絕對的信心,他以爲李鴻基對湘河鎮的言語只是故作鎮靜,他心中暗歎,眼看唐軍正是如日中天之時,若是遭此打擊,不知要多久才能恢復,盧象升果然夠狠。

李鴻基見洪承疇不信,對賀景道:“你告訴一下各位愛卿,在商洛我們有多少人?”

賀景這才道:“各位不必擔心商洛的安危,在商洛連同工人的家屬我們足有一百多萬人,其中各個兵工廠的人數加起來就有四十多萬,剛下殿下所說是真,即使官軍用巧破了湘河,也攻不下商洛。”

洪承疇滿臉都是疑問,望著李鴻基道:“殿下莫非覺得那數十萬工人能擋得住官軍?”

賀景在旁邊補充道:“這些人可不是一般的工人,每個人都有受過半軍事化的訓練,只要拿起兵器就是軍隊,雖然戰力比我軍的守備部隊稍差,但有了商洛的兵器,和官軍一對一未必就會輸。”

左光先失色道:“那豈不是等於我軍在商洛有四十萬大軍!”正在旁邊抄寫的陳貞慧一聽此言,手一顫,毛筆重重的掉在了地上,陳貞慧在會上只是負責記錄,並無發言的資格,他剛纔聽到盧象升可能偷襲到唐軍的根本重地,心裡正暗暗高興,沒想到卻是一個陷井,盧象升若是進去,恐怕是有進無出,那時湖廣也要危矣。

唐軍在商洛只有五千的留守部隊,可是這裡卻集聚了上百萬人,李鴻基自然明白商洛對唐軍來說意味著什麼,但派大多人留守卻是浪費,李鴻基幹脆讓這些留守部隊充當教官,對這些工人軍訓,工人在各個工廠就有明確的分工,而且互相合作已久,如今已訓練了二年,李鴻基自信就是把他們馬上拉上前線面對官軍,也絲毫不會落在下風,只是對工人進行訓練的事,唐軍中除了周鳳梧等廖廖幾個人知道外,其他人毫不知情。

賀景道:“不錯,商洛目前有不少庫存的武器,一旦遭到官軍的進攻,四十萬人一武裝起來,不論官軍來多少,都將失敗而歸。”

衆人聽了都安下心來,洪承疇心中卻有一股隱憂,商洛要兵有兵,有武器有武器,若是商洛主事之人一旦心懷不軌,那唐王該如何處理,不過,此時卻不是挑刺的時候,他打定主意,這個問題私下再對唐王說明即可,開口道:“殿下,即如此,那商洛可以無憂矣。”

李鴻基道:“不錯,我不怕盧象升來偷襲商洛,而是怕他攻不破湘河鎮的防守,他若能攻破湘河鎮,大軍攻向商洛,那麼我軍只要再派一支數千人的軍隊將丹江封住,盧象升就成了甕中之鱉了。”

衆人頓時大爲輕鬆,研究起盧象升是否會攻破湘河鎮來,剛纔大家覺得商洛危險萬分,一旦商洛沒有了危險,又覺得湘河鎮沒有那麼容易破,不由替盧象升擔心起來,官軍破不了湘河鎮,自然不會去偷襲商洛,若和盧象升在湖廣對陣,可比甕中捉鱉麻煩的多。

馬世耀想了半天,也不知盧象升如何能破湘河鎮,只要鎮上的守軍稍有警覺,再多的官軍也是白搭,泄氣地道:“殿下,不如派人通知湘河鎮的守將,讓官軍偷襲得手算了。”

洪承疇馬上反對:“不可,若是刻意爲之,會讓官軍有所警覺,反而不美,我相信盧象升必有辦法拿下湘河鎮,說不定此時官軍已經到了鎮上。”

李鴻基道:“不錯,此時我們只有等待,若盧象升能拿下湘河鎮,帶著官軍突襲商洛,那麼我們也不客氣,這次連湖廣一起要了,若是盧象升失敗,或者並不是我們所想的偷襲商洛,那我軍還是按原先的步驟一步一步蠶食大明。”

第4章 兵指何方第19章 洞房第48章 爭功第53章 東風第28章 兵變鬧劇第5章 登極爲帝第89章 使節(中)第4章 好事成雙第33章 欽差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87章 練兵第14章 對射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40章 改名第10章 達縣大戰第64章 功用第33章 欽差第90章 使節(下)第26章 追殺第26章 追殺第55章 刺客餘波第64章 出兵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12章 初攻達縣第29章 三方相爭第57章 思凡下山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17章 功敗垂成第34章 兵與賊下第59章 騎兵突襲第71章 中招第34章 兵與賊下第93章 江陰第51章 炮灰比拼第57章 遼陽大火第18章 北方來人第65章 攻佔南昌第73章 光澤縣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28章 窮途未路第44章 紅顏禍水第27章 捨身渡河第96章 逃亡之路第19章 萬里歸途第63章 機器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42章 同窒操戈第26章 府中激戰第9章 大炮下第41章 威攝第34章 兵與賊下第52章 鑑寶會(三)第16章 炮臺血戰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28章 僵持不下(下)第13章 攻城第86章 大軍齊集第75章 國家賠償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24章 不期而遇第90章 使節(下)第47章 安慶府第5章 伐明三策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62章 派別第45章 貨幣發行第4章 同赴黃泉(上)第29章 發現第36章 同族相煎第90章 暴露第79章 以彼之道第16章 援軍第16章 纏戰不休下第15章 湘河炮聲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78章 聯合第72章 奇兵第16章 沙地行軍第57章 遼陽大火第26章 嚴肅軍紀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8章 形勢危急第30章 崇禎被俘第46章 蛤蟆天子第63章 軍情第91章 條件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36章 談判(上)第3章 投軍第50章 殺心第36章 談判(下)第72章 慘忍第42章 同窒操戈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22章 血戰西安下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12章 王自用
第4章 兵指何方第19章 洞房第48章 爭功第53章 東風第28章 兵變鬧劇第5章 登極爲帝第89章 使節(中)第4章 好事成雙第33章 欽差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87章 練兵第14章 對射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40章 改名第10章 達縣大戰第64章 功用第33章 欽差第90章 使節(下)第26章 追殺第26章 追殺第55章 刺客餘波第64章 出兵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12章 初攻達縣第29章 三方相爭第57章 思凡下山第23章 西安城破下第17章 功敗垂成第34章 兵與賊下第59章 騎兵突襲第71章 中招第34章 兵與賊下第93章 江陰第51章 炮灰比拼第57章 遼陽大火第18章 北方來人第65章 攻佔南昌第73章 光澤縣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28章 窮途未路第44章 紅顏禍水第27章 捨身渡河第96章 逃亡之路第19章 萬里歸途第63章 機器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42章 同窒操戈第26章 府中激戰第9章 大炮下第41章 威攝第34章 兵與賊下第52章 鑑寶會(三)第16章 炮臺血戰第84章 激戰總督府第28章 僵持不下(下)第13章 攻城第86章 大軍齊集第75章 國家賠償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24章 不期而遇第90章 使節(下)第47章 安慶府第5章 伐明三策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62章 派別第45章 貨幣發行第4章 同赴黃泉(上)第29章 發現第36章 同族相煎第90章 暴露第79章 以彼之道第16章 援軍第16章 纏戰不休下第15章 湘河炮聲第83章 馬尼拉城破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78章 聯合第72章 奇兵第16章 沙地行軍第57章 遼陽大火第26章 嚴肅軍紀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8章 形勢危急第30章 崇禎被俘第46章 蛤蟆天子第63章 軍情第91章 條件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36章 談判(上)第3章 投軍第50章 殺心第36章 談判(下)第72章 慘忍第42章 同窒操戈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22章 血戰西安下第18章 蒙古聖物下第12章 王自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顺县| 博爱县| 岳西县| 遂宁市| 平昌县| 紫金县| 南陵县| 乌兰浩特市| 江油市| 耒阳市| 内江市| 安国市| 合水县| 临沂市| 海晏县| 大方县| 神农架林区| 惠来县| 五河县| 梁平县| 崇信县| 万安县| 日土县| 太仓市| 河南省| 六安市| 平罗县| 岳西县| 平远县| 江安县| 图木舒克市| 黎川县| 鹿泉市| 城固县| 壤塘县| 平遥县| 林口县| 昌宁县| 永济市| 秭归县| 原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