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章 王自用

前面還有五里就到府谷了,這次一定要把這兩個草寇斬盡殺絕,竟敢趁自己離開榆林時偷襲自己轄下的縣城,王承恩騎在馬上惡狠狠的想。

這時官軍的探子已來報:“報大人,前面賊軍已出城,估計不下二萬人。”

王承恩點了點頭,吩咐探馬下去,對身邊環視的衆將掃了一眼,道:“各位看這仗怎麼打。”

副將王建功開口道:“這羣賊寇不知死活,若是守城我們還要費點功夫,竟敢出城那是自己找死,一個衝鋒就會土崩瓦解。”

王建功的部下都咐合起來“是啊,是啊,那是賊寇自己找死。”

另一個副將何其雄搖頭道:“不妥,賊寇竟敢出城,必有所持,我軍不可輕易出動,免得落了陷井。”

何其雄的部下也跟著附合起來,道還是謹慎點好。

兩人同爲副將,經常明爭暗鬥,其部下也是如此。

王承恩皺了皺眉,見一旁的李自成不語,直接問道:“李都司在何見解。”

李鴻基見問道自己,不得不答:“回稟總兵大人,我軍遠來疲備,不如就此紮營,賊寇在城外已有準備,若是我軍遲遲不至,賊寇必以爲我軍有了懼意,膽壯之下可能來攻,那時我軍以逸待勞,豈不穩操勝卷。”

王承恩點了點頭:“說得有理。”

旁邊的王建功聞言,見王承恩對一個小小的都司如此重視,大爲不服氣道:“你這是一相情願,讓是賊寇不來咋辦。”

李鴻基道:“稟將軍大人,若賊寇不來,我大軍經過一天休整,明天必定精神大濟,正好殺到城下。”

衆人聞言,這不失爲一良策,都點頭應合,王承恩見衆人都同意,馬上吩咐下去,立營安寨,明天再卻破敵。”

王自用在城外等了半響也沒有見到官軍人影,對王嘉胤疑惑道:“怎麼還沒來,官軍就是爬也爬到了。”

Www▲ ттkan▲ ¢Ο

王嘉胤大爲高興,今日恐怕不用和官軍作戰了,隨口讚了一句:“恐怕是官軍聞統領的威名不敢來了吧。”

旁邊的畢忠也估計官軍恐怕在前方安營紮寨了,忙也讚道:“官軍怕了,必不敢來,大人我們可以回城了。”

這時探馬來報;“報二位大人,官軍已經停止行動,在五里外安營紮寨。”

王自用大喜,對兩人道:“看來這王承恩知道老子的利害,不敢來了,如今我們正可以乘其還沒有立好營寨,一舉出擊,活捉王承恩,看看這沒卵子的太監是個啥樣,簡直丟我們老王家的臉。”

旁邊的親兵大笑起來,大聲叫道:“活捉王承恩,活捉王承恩。”

王嘉胤和畢忠兩人面面相覷,沒想到王自用如此高看自己,竟然想離城五里與官兵作戰,兩人不由後悔剛纔的馬屁。

畢忠還是不想和官兵在城外交戰,勸道:“大人,我軍有城牆依託,何必與王承恩硬碰硬。”

這時的王自用已聽不進去,對畢忠道:“我軍是官軍數倍,何必良費時間,一股將王承恩蕩平,整個榆林就可一蹴而下,”

說罷,吩咐大軍馬上出發。

王嘉胤和畢忠兩人無奈,只得率軍跟著,不過人馬放在最後。

官軍的營寨立了還不到一半,探馬來報,賊寇已率軍殺來,王承恩聞言大笑,環視身邊諸將到道:“看來今晚咱們可以在府谷過夜,這營寨可以不立了。”吩咐下去馬上停止立寨,準備迎敵。

王自用信心百倍,這次一定可以擊潰官軍,那時整個榆林就是他的襄中之物了,給他信心的不是別人,正是跟了他三四年的四千子弟兵,這四千人都是在屍堆裡打滾出來的百戰老兵,跟隨他轉戰千里,攻破了多座縣城,每人手上都不下七八條人命,可以說都是亡命之徒,縱然官兵精銳,但他相信,他的士兵和官兵一對一絕對不會落下鳳的,官兵只有五千人,他就不信另外還有一萬六千人,連剩下的一千官兵也抵不住。

五里路很快就到了,望見了官兵的隊伍,王自用吩咐前隊暫停,他自持武藝,想和官軍先來個一對一的單挑,見前隊已經停了下來,王自用正要吩咐人上去與官軍喊話。只見官軍的帥旗一指,搶先殺了過來,倒是給王自用來了個立足末穩。

王自用見如此,也不著急,一揮手吩咐也全軍壓上,兩軍相遇頓時激起了一陣陣血花。

李鴻基大爲興奮,這樣在野外的冷兵器作戰他還是頭一次,上幾回他都是指揮而已,並沒有上去撕殺,這次自己的武藝總算有了用武之地,仗著自己力大,李鴻基將以前用的長劍換成了大刀,身邊有親兵護著,李鴻基揮舞著大刀,只管往前砍去,手下無一合之將,碰到的人都是劍斷身亡,有幾人生生被李鴻基劈成了兩半,李鴻基頓時全身沾滿了鮮血,活象個血人。

不過前方的人都是王自用的百戰梟徒,見此人如此兇狠,不但不退,反而激起了他們的血性,前撲後繼的殺了過來,漸漸的李鴻基身邊的親兵已有了傷亡,李鴻基大爲心痛,親兵都是他親手調教的精英,最短的也跟了他有半年,何苦拆損在這裡,頓時停止了前行。

義軍對此人也是暗暗心驚,此人一路殺來,他身後伏屍數百具,都是他和親兵所爲,倒在他手下的至少有二十幾人,好幾個頭目都沒能擋住此人一招,對李鴻基也有了懼意,見李鴻基不再前行,鬆了口氣,也不相逼,遠遠的圍著,竟然在戰場上對持起來。

官兵接戰大爲驚訝,本以爲這只不過是一般賊寇,已方裝備精良,又久經戰陣,官兵只要衝幾下對方就會瓦解,哪知竟然都是捍不威死之徒,有的右手被砍,左手接劍還能戰鬥,有人倒下了沒有了武器,抱住官兵的腳用嘴啃起來。

官兵越戰越是心驚,對手的強悍大出官兵的意外,何況自己的人數還遠遠少於對手,一時之間官兵竟然抵不住,節節後退起來,李鴻基這時已有時間打量戰場,見官兵不斷後退,大吃一驚,自己已經突擊太前了,官兵一退,自己和身邊的數百人就要陷入義軍的重重包圍了,連忙也向後退去。

這一退,李鴻基就看出問題來,跟著衝上來和官兵纏鬥的只有幾千人,其它的都在後面吶喊助威,臉上都有驚慌之色,不敢向前。李鴻基稍一思索,便明白了原委,前面的必能是義軍的精銳,後面的只是新兵,還沒有經歷過戰場纔會有此情況發生。

李鴻基大喜,繞過前方的人馬,朝義軍拉開的空隙殺去,後面的新兵見已方佔了上鳳,心理剛定下來,突然旁邊殺出幾百兇神,如砍瓜切菜般殺起人來,前面的一個更是厲害,一刀下去,往往人都被劈成了兩截,這股新兵都是府縣附近新抓來的人員,以前都是老老實實的農家,哪裡見過這種場面,頓時一聲吶喊,扔下兵器四散而逃,後面的新兵本就是心驚膽戰,一見前方的新兵敗逃了下來,哪還敢多呆,扔下兵器也逃起來。

李鴻基心中一動,這個畫面好象在哪裡見過,大喊起來:“賊軍敗了,賊軍敗了。”

李鴻基的親兵見只情景也跟著李鴻基大喊起來:“賊軍敗了,賊軍敗了。”

戰場上數百人的齊聲大喊,剎聲便蓋過了其它聲音,義軍的新兵更是慌了起來,都往後撒退就跑,恨不得爹孃多生兩條腿。頓時場面一陣混亂,義軍自相踐踏起來。

王自用的百戰老兵在前線正殺的順手,官兵節節敗退,聽到喊聲,回頭一看,自己的後方亂成一鍋粥一樣,正在撤退,士氣頓挫,也往後退去,官兵正在吃力擋著,眼看就要敗了,見義軍的後方亂起來,剛纔追殺自己的人也在住後退,勇氣倍增,反身追殺過去,這一進一退,義軍再也擋不住了,全軍頓時潰散起來。

王自用看得目瞪口呆,眼看自己就要勝利了,新兵一亂,自己的百戰老兵也敗了下來,還想斬殺潰兵,挽回敗局,見王嘉胤和畢忠兩人拔馬便走,頓時氣得吐血,心知大勢已去,也跟著敗下來。

王承恩正在後方督戰,眼見官兵已是無還手之力,再退就要敗了,聲嘶力竭喝著官兵前行,甚至斬了退到自己身邊的幾名士兵,突然見敵軍潮水般退去,官軍都歡呼起來,往前追殺,王承恩還沒明白怎麼一回事,見敵人確實混亂起來,忙吩咐全線壓上。

官軍一路追擊,直到府谷縣城才停止,王嘉胤和畢忠兩人已關上城門,若不是馬快,王自用也差點關在城外,不過城外還有數千義軍,見城門已關,走頭無路,只好投降。

王承恩到了這時對自己先敗後勝,還摸不著頭腦,直到問過前方的士兵才知道是李自成殺入對方的新兵中間引起了混亂,大喜,對李鴻基道:“此戰李都司當記首功,本部一定會向上面保舉。”

李鴻基連忙回道:“多謝總兵大人,首功當記大人才對,若沒有大人在後方的指揮,我軍早已敗了,哪能取得如此勝利。”

王承恩對自己能在官兵要敗時還能督軍作戰也感到自豪,見李鴻基說了出來,心中高興道:“不必多言,這次能大敗賊軍衆將都有功勞,但首功還是算你。”

衆將聽了大喜,剛纔官軍危急時有幾人都往後退去,準備一有不妙就開溜,王承恩既然如此說了就表示不會追究,還會記功,心裡暗暗感激起李鴻基來。

王承恩曾在宮中打滾多年,對這種勾心鬥角之事瞭如指掌,哪裡不會明白衆將的心思,眼下官軍雖然勝了這一仗,但府谷城還在賊寇手裡,需要這些人賣命,只得先安衆人的心,有賬不妨以後再算。

王自用回到城中,對畢忠,王嘉胤兩人破口大罵,兩人心中有愧,倒是不敢還口,王自用見兩人如此,想自己的部下這次損傷怠盡,倒也不能對兩人逼迫太過,否則翻起臉來自己可不是對手,又想起這次自己的百戰老兵都在後面,也不知逃回來幾人,頓時傷心起來,眼淚都要流下來,也沒心思再罵兩人了。

王嘉胤見到王自用這個樣子,心裡也不好受,安慰道:“兄長不必擔心,目前城中尚有一萬多人,守城是沒有問題,我這裡先拔五千人作你的部下,算小弟給兄長賠罪了。”

王自用聞言,見王嘉胤願意拔五千人馬給自己,雖然比不上自己的損失的精兵,心裡也稍稍安慰。

王自用抹了眼淚吩咐親兵統計自己的損失,一統計眼淚又嘩啦啦的往下掉,自己的精兵一直衝殺在最前面,回來時當然都在後面,大部分被關在城外,只有幾百人跟著回來了。王嘉胤見他如此也不好再安慰,起身走了,還是讓他自己靜一靜好。

第37章 家事難斷第22章 投效第86章 大軍齊集第80章 優厚條件第16章 五年計劃第58章 進城第29章 輕取京師第25章 新的一年第25章 洪承疇(上)第93章 江陰第55章 刺客餘波第37章 家事難斷第20章 計議第64章 狼性難改第50章 兩難選擇第5章 孫氏告狀第58章 交惡第6章 忠孝難全第7章 人爲財死第24章 詐降第19章 大戰來臨上第9章 出兵第21章 新立大汗第28章 窮途未路第12章 王自用第37章 杞縣李信第47章 金幣狂熱第25章 傳國之寶第41章 遼陽之夜第90章 使節(下)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94章 大戰重第18章 落入陷井第7章 斬新一頁第6章 忠孝難全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80章 鼓動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90章 使節(下)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38章 惡作劇第21章 蒙人攻營第22章 鳳與鴨第22章 誤會第61章 陷落第71章 中招第29章 算盤落空第34章 進退無路第5章 遷移第44章 新艦試水第26章 河南大戰上第85章 捷報第50章 情報第8章 殺雞駭猴第19章 萬里歸途第80章 鼓動第11章 虛驚一場第13章 毒手佛心第90章 使節(下)第1章 蟄伏商洛第17章 功敗垂成第56章 自欺欺人第34章 歸來第22章 斷後第18章 亮牌上第34章 進退無路第28章 僵持不下(下)第35章 雲聚西安第29章 發現第70章 狩獵第40章 探訪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84章 不可收拾第55章 佟氏毒計第7章 廷議第54章 遭遇第28章 銀彈攻事第13章 諜戰下第22章 鳳與鴨第18章 強攻第32章 坐困愁城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12章 聲東擊西第57章 緊追不捨第4章 兵指何方第44章 紅顏禍水第46章 蛤蟆天子第4章 軍營比武第11章 賺錢下第28章 銀彈攻事第31章 惡魔傳說第65章 攻佔南昌第61章 陷落第5章 伐明三策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9章 出兵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41章 威攝
第37章 家事難斷第22章 投效第86章 大軍齊集第80章 優厚條件第16章 五年計劃第58章 進城第29章 輕取京師第25章 新的一年第25章 洪承疇(上)第93章 江陰第55章 刺客餘波第37章 家事難斷第20章 計議第64章 狼性難改第50章 兩難選擇第5章 孫氏告狀第58章 交惡第6章 忠孝難全第7章 人爲財死第24章 詐降第19章 大戰來臨上第9章 出兵第21章 新立大汗第28章 窮途未路第12章 王自用第37章 杞縣李信第47章 金幣狂熱第25章 傳國之寶第41章 遼陽之夜第90章 使節(下)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94章 大戰重第18章 落入陷井第7章 斬新一頁第6章 忠孝難全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80章 鼓動第6章 稅制改革下第90章 使節(下)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38章 惡作劇第21章 蒙人攻營第22章 鳳與鴨第22章 誤會第61章 陷落第71章 中招第29章 算盤落空第34章 進退無路第5章 遷移第44章 新艦試水第26章 河南大戰上第85章 捷報第50章 情報第8章 殺雞駭猴第19章 萬里歸途第80章 鼓動第11章 虛驚一場第13章 毒手佛心第90章 使節(下)第1章 蟄伏商洛第17章 功敗垂成第56章 自欺欺人第34章 歸來第22章 斷後第18章 亮牌上第34章 進退無路第28章 僵持不下(下)第35章 雲聚西安第29章 發現第70章 狩獵第40章 探訪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84章 不可收拾第55章 佟氏毒計第7章 廷議第54章 遭遇第28章 銀彈攻事第13章 諜戰下第22章 鳳與鴨第18章 強攻第32章 坐困愁城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12章 聲東擊西第57章 緊追不捨第4章 兵指何方第44章 紅顏禍水第46章 蛤蟆天子第4章 軍營比武第11章 賺錢下第28章 銀彈攻事第31章 惡魔傳說第65章 攻佔南昌第61章 陷落第5章 伐明三策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9章 出兵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41章 威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西区| 关岭| 从化市| 交城县| 永昌县| 应城市| 英德市| 乡城县| 崇明县| 河北省| 宣恩县| 建始县| 内丘县| 怀化市| 乃东县| 信丰县| 长顺县| 曲靖市| 凤翔县| 凭祥市| 且末县| 江阴市| 德庆县| 成安县| 喀喇| 盐源县| 十堰市| 天峻县| 如皋市| 明光市| 赣州市| 长垣县| 朝阳县| 土默特右旗| 芦山县| 阳东县| 比如县| 当阳市| 江永县| 宜川县| 乐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