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章 賀瘋子

王嘉胤和王自用兩人接到高迎祥的信後,找來畢忠商議起來,上次王嘉胤被李鴻基放走之後,一路上吃盡了苦頭才找到了亂世王,對畢忠搶先逃走是恨之入骨,但那是他身邊只有自己孤家寡人一個,想懲罰畢忠也不能,後來畢忠拉著亂世王兩人對他又是敬酒又是陪罪,王嘉胤纔打消了報復畢忠的念頭,畢竟畢忠還有點真才實學,他手下要找出幾個識字的也不容易。

畢忠首先發言:“二位統領,上次我們之所以失利,是不明敵情所至,這次榆林各縣空虛是無疑了,就看我們先打哪個縣。”

三人商議來商議去決定先攻府谷,本來金縣是最近的,王自用也提議先攻金縣,但王嘉胤和畢忠堅決反對,這兩人已對金縣有了懼意,王自用提議攻金縣有提他們報仇雪恨的意思,但人家當事人有意見就算了,不過心裡已經看不起這兩個膽小怕事的傢伙,輸了一次膽也丟了。

此時府谷也已經抽掉了一千人給王承恩,兵力虛弱已極,守城之人不足二千人,王自用先派了幾十個細作混入城中,半夜突然發難,殺死守兵,打開了城門,剎時王自用王嘉胤兩部一萬餘人吶喊著衝進了府谷縣城。

其縣令孫元半夜聽到了喊殺聲,大驚失色,起牀後聚集了府裡的兵丁和衙役兩百多人試圖反擊,無奈人數相差太大,不到半個時辰其部全部死傷殆盡,縣令孫元也末能倖免,王自用和王嘉胤兩人輕易佔據了府谷,飛馬向安寨報捷。

府谷敗退的官兵回到榆林,榆林留守的官員不敢怠慢,此時榆林的兵馬不多,不敢輕易出城去收復府谷,只得回報王承恩,王承恩接報,賊兵已佔領了縣城,大急,盡起五千人馬返回,如果不能儘快收復縣城,等待自己的只能是丟官去職。

高迎祥接到王自用的捷報,大喜,馬上通報張獻忠和羅汝才,張獻忠和羅汝才接到高迎祥的通報,對王自用能如此輕易攻陷縣城也羨慕不已,儘管他們以前就已經知道了延安空虛,但對官兵的懼意,一直不管下手。

這次見王自用輕易成功,再也忍不住了。與羅汝才兩人起兵二萬餘人合攻甘泉縣,只一日甘泉就被攻克,殺甘泉知縣郭景嵩和參政張允登,然後又連陷葭州,富縣,殺葭州僉事郭永固,富縣縣令郭應響,並有向延安進犯的意圖。延綏巡撫張福臻大驚,忙要總兵俞忠霄將賀人龍調來剷平張獻忠,羅汝才。

俞忠霄無奈,只得令賀人龍率手下大將賀明威,周國卿及其本部人馬一萬人去救延安。

這賀人龍一走,安寒之圍頓時缺了一個大口子,高迎祥聞知大喜,立馬調聚衆將要將官兵殺個落花流水。

原來這賀人龍也是米脂人氏,綽號叫賀瘋子,打起仗來簡直是不要命,本人也武藝高強,其手下也沾染了他的脾氣,打起仗來都是奮勇向前,高迎祥手下十八隊,足有一半吃過賀人龍的虧,還被他殺了四名頭領,其餘頭領都是後面補上的。

賀人龍一走,高迎祥手下頓時都敖敖直叫,勇氣倍增,雖然外面還有四萬官兵,但已不足懼了。就在賀人龍走後第二天,高迎祥親起十隊人馬加上自己中軍近三萬人直接向俞忠霄殺去。

俞忠霄雖然有四萬大軍,但分成三路圍困安寨,本隊只有一萬五千人,哪裡擋得住,被高迎祥殺得大敗而歸,高迎祥更是親率中軍四千鐵騎追趕俞忠霄二十餘里,等到俞忠霄收拾好殘部,只餘五千人,其餘二路聽到俞忠霄戰敗,連忙拔營而走,安寨之圍遂解。

賀人龍從安寨出發後直向甘泉縣撲過來,此時張獻忠連破官軍數縣,對官兵的戰鬥力有些瞧不起,對高迎祥部屢敗於旗下的賀人龍也高看不上,反而認爲是高迎祥無用,見賀人龍來,正合已意,率三萬人馬在甘泉城外駐紮,等賀人龍一來,趁其立足末穩就加以攻擊,要一舉敗賀應龍,再攻延安府。

賀人龍來到甘泉時,張獻忠正帶著三萬大軍等著他,畢竟走了幾天了,當天賀人龍並沒有進攻,立好營寨後,任由張獻忠派人在營外破口大罵,就是不出戰這讓張獻忠心裡更是輕視,第二天一早張獻忠又派人來罵,獻軍正罵得高興,只見官軍的營寨緩緩的打開了,裡面衝出來一人,只一槍將正在罵陣的張獻忠手下大將結果了,並左衝右殺,手下無一合之將,獻軍罵陣之人狼狽而逃,張獻忠手下頓時啞口無言。

張獻忠瞧著那名官軍對身旁的人詢問道:“此人是誰,如此勇猛,莫不是賀人龍?!?

羅汝纔看了看,接道:“此乃賀人龍手下頭號大將周國卿,曾和我交過手,不分勝負。”其實羅汝才那一次被周國卿殺得狼狽而逃,這事當然不能說出來。

張獻忠讚道:“這賀瘋子手下倒有幾個人才?!?

旁邊的李定國已奈不住了,“義父,我來取此人人頭?!?

張獻忠點了點頭:“非吾兒恐無法取勝,去吧。”

李定國大喜,一拔馬頭衝了上去,也不答話,揮刀便砍,周國卿正挑著剛纔罵陣之人的人頭,在陣前來回走動,每到一處,官兵便大喊起來:“萬勝,萬勝。”

見對面一人衝上來,忙棄了人頭,舉槍架住李定國的大刀,鐺的一聲,周國卿只覺得手臂一麻,心道:“此人年紀輕輕,好大的臂力。”

忙問道:“你是誰,本將手下不殺無名之輩。”

李定國答道:“到閻王那兒自然知道你爺爺的名字,接招,一刀又砍了下去?!?

周國卿大怒:“即如此,莫怪本將軍心狠了?!迸e槍朝李定國刺去。

兩人槍來刀往,鬥了小半個時辰,周國卿漸漸不支起來,後面的賀人龍看的真切,心中大爲不奈,手中的長槍一指,吩咐全線壓上,李定國眼看要得勝,突然睢見前面黑壓壓的官軍都上來了,大吃一驚,拔轉馬頭就跑,周國卿鬆了一口氣,見李定國跑了,忙隨大隊追了上去。

張獻忠在後面看得正高興,眼見義子就要取勝,突然見官軍全線壓上,大吃一驚,罵道:“這個賀人龍真是一個瘋子,那有一開始就全線壓上的道理。”令旗一指吩咐前軍中軍全軍衝上,後軍一萬人作預備隊。

頓時兩股人潮吶喊著衝上前去,很快兩隊人馬就已接觸,兩軍交接處頓時血肉橫飛,彷彿激起的一朵朵浪花,官兵勝在裝備精銳,義軍勝在人數衆多,殺了個難分難解。

賀人龍親自領軍在最前面,身旁的親兵緊緊的跟著他,象錐子一樣直插入義軍的正中央,手下無人能擋一槍,一刻不到衝破了張獻忠的前軍,直朝中軍衝來。

李定國下來剛喘了口氣,見一人在自己的陣地如入無人之地,大怒,衝上去一刀就向賀人龍砍去,賀人龍舉槍一架,鐺的一聲,李定國的大刀脫手而飛,李定國到底和周國卿戰了半響,手上的力道還沒有恢復過來,否則不會被賀人龍一槍把大刀挑飛。

李定國失了刀,大驚,頭拼命住後一仰,只見一道槍影從自己面頰擦過,引起一陣火辣辣的痛楚,李定國知道不是賀人龍的對手,轉身就跑,旁邊的獻軍見軍中的勇將連賀人龍一槍也接不下,大驚,紛紛向後退去,帶動了整個中軍,後面張獻忠見識不妙,忙將後軍也壓上,方纔堪堪擋住。

兩軍就在甘泉城殺了個天昏地暗,義軍越戰越是心驚,官軍不但精銳,而且都是瘋子,不但賀人龍是瘋子,他的手下也都是瘋子,拼殺時都是兩眼血紅,倒下去時還要拉個墊背的,漸漸的獻軍越殺越膽寒,開始有人往後溜了起來,張獻忠大驚,連忙阻止,但開溜的人越來越多,再也阻止不了,張獻忠眼看敗局難以挽回,連忙向城中退去,獻軍本已支持不住,見主帥退走,哪還肯賣命,都轉身就跑。

羅汝才見張獻忠跑了,不管怠慢,轉身也跑起來,頓時兵敗如山倒,義軍全體潰敗起來,都朝城門擠去,官軍見義軍敗走,更是不捨,也直往城中衝去,張獻忠來不及關城門,和羅汝才兩人只得在城中穿城而過,往富縣而去。

張獻忠羅汝才兩人到了富縣,坐下來喘了口氣,心道:“這賀瘋子還真是利害,早知如此不應該和他打yezhan,守城的話三萬大軍怎麼也敵得過他一萬人。”整理了一下隊伍,發現只回來了三千人,好在幾個大將都在,剛想發佈命令,讓下面的人到城中抓人補充兵員,傳令兵進來:“報,外面官軍已到,其南門,西門,東門都已圍住?!?

張南忠大驚道:“這賀瘋子來的可真快?!?

和羅汝纔對看了一眼,頓時有了走意,忙吩咐下面衆將,收拾東西向北門離去。

原來賀人龍攻下甘泉後只留下一千官兵打掃戰場,其餘人馬並不停歇,全力向張獻忠羅汝才兩人追來,賀人龍明白,現在的張羅兩人已成了驚弓之鳥,要是等其定下心來,這富縣就難打了,果然張羅兩人嚇得離城而去,富縣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其實賀人龍此刻只有五千疲兵,張獻忠羅汝才只要穩定一下心神,富縣完全可以守住,只是兩人已喪膽氣,怕另外還有官兵來到,把北門也圍住就走不了。

賀人龍佔了富縣,也不追趕,甘泉還有一萬多俘虜,守軍只有一千人,萬一發生暴動就難以收拾,留下二千人守富縣外,自己連忙帶領三千人馬返回。

王承恩帶著五千人馬風塵撲撲的趕回了榆林,此時王自用兩人攻下府谷之後獲得了補給,人馬也擴充到三萬人,聽到王承恩已帶了五千精銳回來,其中還有李自成,王建功等勇將,王嘉胤和畢忠兩人心裡已是打鼓,萌生了退意。

王自用卻不肯,非要與王承恩較量一下不可,這次以王自用爲主,兩人也只好同意,但卻打定了主意,一有不對立即開溜,王自用倒是信心百倍,對這兩個膽小的傢伙頗爲瞧不起。

這天三人正坐在大廳商議,探馬來報,官軍離府谷只有二十里了,王自用聞言大笑:“這幫免崽子,來得倒快,吩咐下去備馬,我親自去會會他們。”

畢忠和王嘉胤聞言大驚,齊聲道:“不可,官軍精銳,守城倒是無懼,野戰必無幸理?!?

王自用回頭看了一眼:“呸”了一下,罵道:“膽小如鼠的傢伙,官軍只有五千人,你倆若害怕,躲在城中便是,我只帶本部人馬即可?!?

畢忠和王嘉胤兩人被罵得面紅耳赤,見王自用大踏步的走了出去,不由對望一眼,畢忠開口道:“大人,不如我們只帶五千人馬一起出城,如果失敗,退回就是,城中還有一萬人馬足夠守城了?!?

王嘉胤嘆了口氣道:“只好如此了。”

叫來亂世王,吩咐其好好守城,如果一有不對,只等自己兩人退回城中馬上關城門,千萬別讓官軍有機可乘。

等到王嘉胤囑咐完畢,點齊人馬時,王自用已帶領本部一萬五千人在城外擺開了陣式,王嘉胤和畢忠兩人連忙跟上,帶領親兵來到王自用跟前,王自用見他兩倆出來倒也不再嘲笑,對倆人道:“等下官軍來到,趁他立足末穩,我前軍中軍一萬人一舉壓上,爾倆隨後支援?!?

兩人點頭答應,探馬來報:“稟大人,官軍離此只有五里了。”

王自用一點頭:“再探。”探馬稟命而去。

王自用吩咐道:“傳令下去,準備迎敵。”

剎時戰場安靜下來,只有傳令兵的聲音:“大人吩咐,準備迎敵,大人吩咐,準備迎敵。”

————--——————————————————————————————————————————————————————————————

啥話也不說了,碼字

第75章 勢如破竹第49章 身份轉變第58章 鬧事第20章 噩耗第34章 刺殺第3章 一鼓而下第35章 雲聚西安第2章 面子問題(上)第46章 蛤蟆天子第1章 分封第56章 惹火上身第90章 暴露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18章 強攻第27章 殺,放?第61章 火燒王府第48章 摟草打兔第27章 逃亡第34章 刺殺第43章 死得其所第6章 盛唐之地第99章 大廈已傾第33章 欽差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40章 敲詐第60章 發威第74章 黃土隘第21章 辭官第14章 火炮試射下第34章 歸來第11章 宴無好宴第52章 大軍圍城第28章 僵持不下(下)第8章 折服上第12章 柔情第34章 兵與賊下第7章 孫元化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55章 初戰第18章 亮牌下第80章 優厚條件第19章 初戰上第12章 初攻達縣第64章 狼性難改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31章 郡主情仇第13章 攻城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3章 召見第27章 絕境求生第21章 新立大汗第44章 唐王賜宴第25章 釣魚城第54章 夜闖王府第14章 鳳縣第8章 火槍第9章 遇襲第49章 長安第8章 天價第6章 審案第27章 逃亡第34章 刺殺第26章 嚴肅軍紀第4章 初次碰撞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39章 各有心思第40章 探訪第55章 思謀脫困第29章 陣前談判第36章 互探第98章 弘光被擒第42章 同窒操戈第12章 聲東擊西第11章 結拜下第52章 大軍圍城第10章 盧象升(上)第10章 盧象升(上)第36章 互探第14章 漁翁第11章 結拜上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13章 寶雞第99章 南巡第4章 試探第24章 不期而遇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24章 衝突第40章 敲詐第31章 魔鬼第65章 攻佔南昌第25章 傳國之寶第19章 初戰下第4章 試探第1章 歸來第34章 進退無路第85章 淮安城中第25章 新的一年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45章 難得糊塗第90章 暴露
第75章 勢如破竹第49章 身份轉變第58章 鬧事第20章 噩耗第34章 刺殺第3章 一鼓而下第35章 雲聚西安第2章 面子問題(上)第46章 蛤蟆天子第1章 分封第56章 惹火上身第90章 暴露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18章 強攻第27章 殺,放?第61章 火燒王府第48章 摟草打兔第27章 逃亡第34章 刺殺第43章 死得其所第6章 盛唐之地第99章 大廈已傾第33章 欽差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40章 敲詐第60章 發威第74章 黃土隘第21章 辭官第14章 火炮試射下第34章 歸來第11章 宴無好宴第52章 大軍圍城第28章 僵持不下(下)第8章 折服上第12章 柔情第34章 兵與賊下第7章 孫元化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55章 初戰第18章 亮牌下第80章 優厚條件第19章 初戰上第12章 初攻達縣第64章 狼性難改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31章 郡主情仇第13章 攻城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3章 召見第27章 絕境求生第21章 新立大汗第44章 唐王賜宴第25章 釣魚城第54章 夜闖王府第14章 鳳縣第8章 火槍第9章 遇襲第49章 長安第8章 天價第6章 審案第27章 逃亡第34章 刺殺第26章 嚴肅軍紀第4章 初次碰撞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39章 各有心思第40章 探訪第55章 思謀脫困第29章 陣前談判第36章 互探第98章 弘光被擒第42章 同窒操戈第12章 聲東擊西第11章 結拜下第52章 大軍圍城第10章 盧象升(上)第10章 盧象升(上)第36章 互探第14章 漁翁第11章 結拜上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13章 寶雞第99章 南巡第4章 試探第24章 不期而遇第10章 實驗室的危險第24章 衝突第40章 敲詐第31章 魔鬼第65章 攻佔南昌第25章 傳國之寶第19章 初戰下第4章 試探第1章 歸來第34章 進退無路第85章 淮安城中第25章 新的一年第5章 錢糧問題上第45章 難得糊塗第90章 暴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平县| 乌拉特后旗| 吴旗县| 安丘市| 辽中县| 江口县| 六盘水市| 德钦县| 吉隆县| 东丽区| 大埔县| 东辽县| 东方市| 台东市| 普洱| 固安县| 英德市| 莫力| 宜城市| 小金县| 承德市| 定陶县| 罗甸县| 曲麻莱县| 财经| 梧州市| 大洼县| 昔阳县| 长岛县| 丽水市| 子长县| 广水市| 邯郸县| 苍溪县| 隆回县| 依兰县| 鹿邑县| 青海省| 宝清县| 广宗县| 繁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