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章 結拜下

馬維興道:“闖王,這次他們只來三百人,我們的兵器沉重,一匹馬只能運十件兵器左右,他們帶來了六十萬兩銀子,除非全部賣弓,否則絕無可能拉走,我們是不是還需要向他們賣馬。”

李鴻基沒料到高迎祥如此豪氣,一口氣砸下六十萬倆銀子,看來義軍是急需兵器,心中一動,道:“如果他們需要,可以送他們三百匹好馬,這次他們的三百護衛可以每人贈送一把兵器,人家大方我們了也不能太小氣,若他們需要戰馬,下次讓他們帶足銀子,上好的戰馬一百五十兩一匹。”

邢秀娘在旁邊闢辟拍拍的算了起來,驚叫一聲:“這次可是發了,我們的兵器成本最高不超過五兩,老爺開價一百兩,真是大賺。”

李鴻基道:“我可沒有胡亂報價,官軍的一把上好鋼刀也要數十兩銀子,這種兵器和我們比起來就象破銅爛鐵。”

馬維興連忙道:“大人,郝搖旗看過兵器後也是讚不絕口,對兵器的價格沒有異儀。”

“好,既然他們不還價,那就再給他們一點優惠,裡面的三石強弓,他的親兵若有人拉得動,每個拉得動的人都送一把,以後他們知道了這種強弓的好處,就會不斷購買,箭支可是消耗品,第一次我們是免費,以後箭支他們也得掏銀子了。”

邢秀娘眼睛一亮:“夫君好主意,只要增強了他們的實力,他們就會不斷的攻城,到時他們的劫掠就會越多,而他們攻城越多,消耗的兵器也越多,只有找我們再買,那時不費吹灰之力那些東西就到了我們手裡,朝庭的注意力也不會在我們身上,我們儘管偷偷的發財。”

邢秀娘自掌管錢糧以來,深爲闖軍的財大氣粗而吃驚,但闖軍的花費也大,目前闖軍的正規軍有三萬人,但加上工廠和後勤人員,每月的花費就高達十五萬兩之多,雖然與蒙古的走私利潤巨大,也剛剛夠維持平衡而已,幾月來從商洛周邊地區抄出了二百多萬兩銀子,庫中才稍有積蓄,卻不管亂動,萬一哪天與蒙古的走私被朝庭發現了,馬上就要引起戰爭,那時進項沒有了,開支卻要上升,這點銀子能支持一年就不錯了,哪敢亂動,如今有了義軍的這條財路,以後銀子就會源源不斷的進來,看來要修建幾座銀庫了。

馬維興得到李鴻基的指示,回到了王家村,郝搖旗正在尋找他,見了馬維興親熱的叫道:“大哥,你來了。”

馬維興點了一下頭道:“賢弟,你要的兵器想好了嗎,把清單給他。”

郝搖旗剛纔已經列好了清單,馬維興接過來一看,差點掉了下巴,只見上面畫滿了刀槍弓箭的形狀,後面寫了幾個數字,數字後面帶有圈圈,有兩個圈表示一百,三個圈表示一千,倒是用到了中文和阿拉佰數字相結合,不過涼郝搖旗也不知道那個圈在阿拉佰文字中代表零,正可以表示位數吧。

馬維興以前因爲認字速度奇慢,沒少被李鴻基批評,見了個只認識一二三的主,心中頓時自豪起來,我可比他們三百人認識的字都多。

郝搖旗見馬維興盯著紙看,也不說話,臉上一紅道:“大哥莫見怪,小弟軍中實在無識字之人。”

馬維興倒是看懂了,上面寫的是刀三千把,長槍二千支,弓五百張,劍二百把,合銀剛好六十萬兩,這倒是算得準確。

馬維興道:“無妨,無妨,不過你們只有三百匹空馬,這麼多兵器也運不走啊。”

郝搖旗爲難起來,官軍的兵器只有十多斤重,三百匹足夠了,可是闖軍的兵器,只有劍輕點,十來斤,刀和槍都有二十多斤,一匹馬運十件兵器就差不多了,近六千件兵器,還需三百匹馬才行。

馬維興見他爲難,不忍逗他,道:“我們闖王早聞賢弟大名,已傳來口信,送賢弟三百匹好馬,並派三百騎護送,賢弟的隨衆每人可以選用一件兵器,若能拉得動強弓的人也可以每人送一張強弓,若以後義軍需要馬匹也可以向我軍購買。”

郝搖旗大喜,這個闖王果然大方,一送就是幾萬兩銀子,道:“多謝闖王,不知小弟可以拜會一下闖王,面謝一下。”郝搖旗對這個神神密密的闖王也有強烈的好奇心。

馬維興爲難的道:“這可不巧了,闖王已不在山中,賢弟的好意我會帶給闖王。”

郝搖旗見不到闖王,不免有些失望,雖知道這是託詞,但交易已經談好了,見不見問題不大,就沒有必要節外生枝。

馬維興帶著郝搖旗領了兵器,郝搖旗的親兵見闖軍大方,紛紛丟下了自己隨身所帶的兵器,大部分人選了單刀,長槍,也有人喜愛長劍,郝搖旗的親兵不虧是精銳,三百人中有一百多人能拉開三石的強弓,馬維興也不食用,一一相送,赫搖旗看著地上的兵器,有點心痛,這些可都是臨行前高迎祥親自選取的,統領的親兵也沒有全部用上,沒想到在這卻棄如敞履,想撿起來帶回去,又有點不好意思。

馬維興看出了他的心思,這些破銅爛鐵丟在這兒也無用,道:“這些兵器,義軍還有用,不如帶回去。”

郝搖旗不再嬌情,道:“也好。”

吩咐親兵道:“大家聽好了,原先使用的兵器放在馬上,一併帶回去。”

衆人都應了一聲,想起營中還有許多兄弟連兵器都沒有,不由有點羞愧,默默的將兵器檢了起來。

當晚,郝搖旗將銀子交割清楚,全身鬆了下來,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就馬上出發,這些兵器早一天到義軍手中,義軍的力量便早一天強大,賀珍親自帶了三百人跟隨,這可是在義軍中安插細作的好機會。

第5章 發財之夢第30章 直搗盛京第56章 鮮血換來的勝利第40章 敲詐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18章 攻城第7章 邢秀娘上第35章 人才下第8章 殺雞駭猴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47章 各佔半城第14章 鳳縣第45章 刺客來臨第50章 殺心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14章 火炮試射下第35章 人才下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12章 禍天之物第1章 融合第16章 法不責衆上第64章 出兵第22章 投效第53章 鑑寶會(四)第5章 伐明三策第9章 遇襲第37章 杞縣李信第21章 降,不降?第27章 兵臨城下第57章 遼陽大火第5章 遷移第56章 鮮血換來的勝利第37章 家事難斷第19章 意外連連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36章 臨陣招兵第45章 難得糊塗第46章 談判籌碼第96章 臺灣迴歸第40章 大比武(上)第76章 返回第53章 東風第47章 各佔半城第17章 後金宮爭下第14章 火炮試射下第18章 逃婚第51章 鑑寶會一第62章 價值連城第6章 周鳳梧第3章 投軍第10章 賺錢上第10章 一網成擒第43章 聰明誤第80章 優厚條件第15章 破城第66章 新的目標第64章 任務第62章 大屠殺第65章 做媒第67章 強行封官第23章 數路攻擊第27章 求賢令第51章 炮灰比拼第26章 開拓團第15章 定計第22章 奢侈之風第93章 江陰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7章 人爲財死第54章 遭遇第45章 獵物第34章 兵與賊(上)第39章 不懷好意第12章 禍天之物第17章 爭論第15章 勸降第37章 收心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85章 淮安城中第10章 狼煙再起第82章 峰迴路轉第45章 刺客來臨第51章 鑑寶會一第55章 刺客餘波第25章 洪承疇(上)第1章 歸來第5章 伐明三策第20章 下馬威第6章 審案第52章 大軍圍城第63章 軍情第99章 大廈已傾第72章 奇兵第51章 鑑寶會一第19章 初戰下第93章 英雄第83章 官逼民反第63章 反應第10章 兵器買賣下
第5章 發財之夢第30章 直搗盛京第56章 鮮血換來的勝利第40章 敲詐第4章 同赴黃泉(下)第18章 攻城第7章 邢秀娘上第35章 人才下第8章 殺雞駭猴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47章 各佔半城第14章 鳳縣第45章 刺客來臨第50章 殺心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14章 火炮試射下第35章 人才下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12章 禍天之物第1章 融合第16章 法不責衆上第64章 出兵第22章 投效第53章 鑑寶會(四)第5章 伐明三策第9章 遇襲第37章 杞縣李信第21章 降,不降?第27章 兵臨城下第57章 遼陽大火第5章 遷移第56章 鮮血換來的勝利第37章 家事難斷第19章 意外連連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36章 臨陣招兵第45章 難得糊塗第46章 談判籌碼第96章 臺灣迴歸第40章 大比武(上)第76章 返回第53章 東風第47章 各佔半城第17章 後金宮爭下第14章 火炮試射下第18章 逃婚第51章 鑑寶會一第62章 價值連城第6章 周鳳梧第3章 投軍第10章 賺錢上第10章 一網成擒第43章 聰明誤第80章 優厚條件第15章 破城第66章 新的目標第64章 任務第62章 大屠殺第65章 做媒第67章 強行封官第23章 數路攻擊第27章 求賢令第51章 炮灰比拼第26章 開拓團第15章 定計第22章 奢侈之風第93章 江陰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7章 人爲財死第54章 遭遇第45章 獵物第34章 兵與賊(上)第39章 不懷好意第12章 禍天之物第17章 爭論第15章 勸降第37章 收心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85章 淮安城中第10章 狼煙再起第82章 峰迴路轉第45章 刺客來臨第51章 鑑寶會一第55章 刺客餘波第25章 洪承疇(上)第1章 歸來第5章 伐明三策第20章 下馬威第6章 審案第52章 大軍圍城第63章 軍情第99章 大廈已傾第72章 奇兵第51章 鑑寶會一第19章 初戰下第93章 英雄第83章 官逼民反第63章 反應第10章 兵器買賣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沭县| 如皋市| 黄龙县| 环江| 苏州市| 岳阳县| 五莲县| 定州市| 龙游县| 开封县| 贵港市| 乌鲁木齐市| 三门县| 华坪县| 金门县| 电白县| 家居| 兰州市| 顺平县| 正宁县| 凉城县| 锡林郭勒盟| 镇平县| 平顶山市| 桐城市| 石狮市| 平安县| 沁水县| 万源市| 灵丘县| 灵璧县| 凌源市| 乌拉特前旗| 苍溪县| 湖北省| 延长县| 澄江县| 综艺| 旅游| 荆门市| 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