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章 開拓團

與長安的熱鬧相比,地處最北端的漢蒙城雖然小,卻絲毫不比長安差,自從秋天出使俄羅斯三年多的使團回來,漢蒙城先是虛驚一場,接下來送走使團不久後,大唐的開拓令頒佈下來,漢蒙城的人口就與日激增,數月間,漢蒙城的人口增長翻了一番,由當初的萬人達到現在的兩萬還多。

漢蒙城增加的人口當然都是那些退役士兵組成的開拓團,他們數十人至數十百人組成一團,渦涌著向漢蒙城擁來,漢蒙城是唐軍最北端的城池,開拓團的人都被這裡當成了大後方,小小的漢蒙城中涌進了七八個開以上的拓團。

按照開拓法規定,每人開拓團的人數限定在五十至五百人,七八個開拓團人數最多也不超過三四千人,只是開拓團實際上只限定作戰人數,至於其輔兵,還有家屬則沒有限制,由於唐軍剛剛大裁軍不久,開拓團人源充足,退常退役的一個驍騎少校、中校就能拉到五百人的上限,加上其他非作戰人員,開拓團的成員往往能達到六七百人。

各個開拓團都給自己取了非常勇猛的名字,漢蒙城中就有猛虎團、雄獅團,獵豹團、蒼鷹團等團名。

軍中俸祿優厚,軍人在大唐地位極高,雖然這些都要用命來博,比起有些朝代要在士兵臉上刺字來防止逃兵來說,大唐的士兵可以說是沒有人願意退役。

現在朝庭不需要這麼多軍隊。兵役法中又明確士兵參軍地年限,輪到自己退役,也是無可奈何。第一批退役的人員,朝庭都給了很好的安置,只要願意。基本上都可以進入工部下地各個工廠做工。雖然比不上當兵時的待遇。但比起在家中種地來說。還是要好,每當工部要招工時,許多農家子弟不遠數百里跑來排隊,爲的就是能夠進入工廠。

只是許多士兵一旦離開了軍隊,頓時有種渾身不對勁地感覺,朝庭地開拓令一下。許多士兵想也不想就從工廠離職,申請了自己地武器,匯聚到自己的長官手下,重新成爲軍人。不過這個軍人卻再也沒有軍餉可拿。

大夥兒的心情可以理解。組成開拓團即可以爲朝庭開疆拓土,又可以爲自己掙得功勳,即使做不得國公,也要弄個男爵噹噹,當不成男爵,能有一塊地成爲自己的私人領地也是好的。

只是衆人到了漢蒙城纔有種傻眼的感覺,漢蒙城以北地土地多的很,要佔領也很容易,關鍵是如何才能長期的在這片土地上駐紮纔去,如果不能以這裡的土地養活自己,要在這裡占上十年得到朝庭地獎賞並不容易。

比起中原來講,這裡出產太少了,森林、野獸、草原、湖泊這裡樣樣都有,可是嚴寒的天氣卻使大多數人望而卻步,如果靠種植,田還沒有開出來,大夥兒不被餓死也會凍死。

森林倒是有用處,朝庭正在修鐵路,急修大量優質的木材,可是要從離漢蒙城還有數百上千裡的地方運木材到西安去,其過程的艱難可想而知,雖然不失會一條財路,但絕不可以完全倚靠。

猛虎團是最早到達漢蒙城的一個開拓團,團長何報,他在大比武中脫穎而出,年紀輕輕就得到了皇帝的注意,接連提撥了好幾級,成了大唐的驍騎少校,本來前途似錦,可惜有了青陽之失,上次裁軍時就被刷了下來。

何報得知自己在裁軍名單時,差點要大哭一場,他家世代是軍人,若父親不是有意外,他們兄弟也會成前明的一個軍官,加入唐軍後,更覺得如魚得水,可惜在唐軍中,優秀之人太多,難予容下失敗,何況大唐已一統天下,他昔日的對手也早已歸降了朝庭,再無他可以雪恥之處。

得到朝庭的開拓令,何報將昔日的部下全部匯聚起來,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組建了猛虎團,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北方前線。

這支隊伍的裝備和軍隊無異,每人除了一支火槍外、還有大刀、匕首、團中還有四門迫擊炮,每人配備了兩匹戰馬,以猛虎團的實力,只要不碰到實力還很強的蒙古大部,足可以在西伯利亞橫行,只是如何守住一塊地方依然是猛虎團面臨的難題。

何報曾和自己弟弟兩人在遼東生活了數年,殺死遼中的滿人上百人,全靠劫取殺死的滿人物質才能活下去,比起唐軍其他退役人員來講更是毫無顧慮,兩人有兩人的生存方法,五百人自然有五百人的生存方法。

何報完全沒有後來的那些人開頭的迷茫,猛虎團到達漢蒙城的時候,漢蒙城雖然已經變冷,但尚未下雪,此時草原上的青草已枯,牧民們已停止了放牧,他們大多停留在固定的住所過冬,猛虎團僱用了數名嚮導,就開始率軍對各個部落進攻。

往年唐軍每年都有對北方的遊牧民族進行掃蕩,但聲勢浩大,在唐軍出兵前,遊牧民族已得到了消息,遠遠避開,效果往往不好,今年朝庭的漠北軍團剛剛組建不久,並沒有按照慣例進行掃蕩,許多遊牧民族並沒有遷移,畢竟越往北方越寒冷,即使他們也是受不了,每次唐軍掃蕩過後,他們又得從遠方遷回捕魚兒海附近過冬。

在這一遷一回中,遊牧民族的損失也是巨大的,不但許多牲畜會在遷移中死去,就是一些老人和小孩也熬不過去,在遷移中死去,老人也就罷了,孩子卻是一個部族的希望,唐軍每年的掃蕩,使許多部族的人口一直得不到增加,草原上部族的人口就是一切,沒有人口部族也就無法發展起來。

猛虎團對遊牧民族的打擊,讓那些慶幸今年可以不必遷移地各部損失慘重。這五百人在草原上來去如風,往往是悄無聲息打擊就來臨,如果一個部落被猛虎團的人發現。絕對逃不過猛虎團的追擊。

等到漢蒙城集聚過來地各個開拓團茫茫然時,猛虎團已連續在草原上端掉了七八個數百人到上千人的小部落,實在是搶的東西太多了纔不得不返回。

作爲第一支吃螃蟹地隊伍。猛虎團地收穫無疑是巨大地。他們不但搶到了漫山遍野的牛羊。而且還有數車金銀,更押回了上千名部落的女子作爲奴隸。

猛虎團的收穫,頓時讓那些正在漢蒙城不知所措的各個開拓團急紅了眼,所有開拓團象蝗蟲一樣離開了漢蒙城,開始向北方掃蕩,此時經過猛虎團的一番掃蕩。草原上正在貓冬地各部回過神來,被一個數百人的小部隊縱橫草原如入無人之境,最強大的教漢、奈曼、喀喇沁蒙古三部坐不住了,他們馬上將自己的戰士召集起來。準備對付這支膽大妄爲地小部隊,三部首領齊聲發誓,如果猛虎團敢來,一定要將他們全殲。

可惜三部的首領打錯了算盤,下一次來的可就不是一個猛虎團,而是七八個開拓團一起來,三部雖然聚集了上萬名戰士,依然不是這七八個開拓團的對手,在損失了一大半戰士之後,所有的遊牧民族都心涼了,不得已以更快的速度向北遷移。

只得他們今年遷移的更晚,除了各部被搶的損失外,在大雪下遷移,不知會有多少嬰兒會死去,有些部族雖然逃出了許多人員,但牲畜的被搶,勢必難熬過這個冬天,在明年春季到來之前,註定有很多部落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在大雪落下來的時候,所有的開拓團都開始了往漢蒙城返回,他們的收穫比起猛虎團來雖然不如,可是也足可以維持他們接下來數年所需了,猛虎團因爲人數的關係,俘虜只收年輕的女人,而其他各團,不但女人留了下來,就是被俘虜的精壯男子也留了下來。

這些人比起以前投靠中原王朝還被受優待的遊牧民族不同,他們之中女人運氣好的將成爲開拓團中戰士的妻妾,運氣差的將被賣到南方的妓院,運氣更差的有可能成爲各個團的營妓。

開拓團的成員多數是從軍隊裡走出來,在軍隊時,他們有豐厚的軍餉,還有數千年來傳承的忠君思想,才能凝聚起部隊的強大戰鬥力,而在開拓團,除了希望得到朝庭的封賞外,各個團長們更多就是靠財富、女人來籠絡部下的人心。

而俘虜來的男人精壯也可以轉賣給各個礦山的老闆,安京鐵路的動工,帶動了各個產業的大發展,鋼鐵、煤炭、水泥、石料、木材的需求大爲增加,而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朝庭雖然已禁止了使用奴隸,但對於使用外族的人力基本上持默許的態度,精壯的俘虜價格大爲上升,在山西等地已賣到了六七十個銀幣,而且價格還在節節上漲。

一個奴隸如果使用得好,至少可以爲主人勞動十年,他們除了維持基本的吃喝外,再無其他費用,而且全年無休,一天最少也是幹上七個時辰。

而僱用一個平民,每月至少也要付出一個半銀幣的薪水,一個月還有五天的休息時間,每天至多幹五個時辰,伙食也不能太差,加上逢年過節,僱主還要派發紅包,每年需要兩套衣服,一年不下於二十五個銀幣的開銷,如果出事,撫卹金至少也得上百個銀幣,這些礦廠的老闆們自然算得清楚,一個奴隸只用上五年也是劃得來。

各個開拓團在漢蒙城取得了前有未有的成功,一時之前,各地商人也向漢蒙城涌了進來,他們將用銀幣帶走各個開拓團搶來的牲畜,女人,男奴,漢蒙城人口最盛時,包括奴隸在內,達到了近二萬五千多人,好在漢蒙城修建時已是夠大,再容納一萬人也沒有問題。

漢蒙城空前的繁華,讓城主李山忙得團團轉,不過,最高興的還是象張老六這樣的普通人,人口的涌入,使漢蒙城的糧食一下子緊張起來,本來漢蒙城前二年就開始大量的向內地輸送糧食,現在漢蒙城反而要向外購糧食。

糧食的價格自然也就節節上升,原先四個大錢加五個銅子每石糧食的價格先是漲到了五個大錢,接著再漲到六個、七個、直到現在的八個大錢,張老六賣出了五十餘石糧食就捨不得賣了,留下了一大半,在中原,一石糧食的價格可是達到了十個大錢,說不定還會上漲呢。

不過這五十餘石糧食也讓張老六收入了八個銀幣加二十個大錢,望著手中閃閃發亮的銀幣,漢蒙城的所有農民都象張老六一樣傻傻發呆,他們祖祖輩輩種了無數代的莊稼,除了碎銀和銅錢,什麼時候見過完整的銀子。

想起家中的存糧,許多人心裡都發熱,家中有糧,心中不慌,何況手中又有了餘錢,一向節儉慣了農家也大手大腳起來,過年了,衣服家中每人至少也制套新的,鞋子,帽了,一併置辦,肉也不妨每天稱上一兩斤,酒也可以每天喝上一點,反正是自家糧食所釀。

不過,他們的生活比起各個開拓團的戰士來說,還是小巫見大巫,要等到大雪結束,起碼有兩三個月的時間,前些日子的收穫,足可以讓開拓團的每個人都花天酒地的過個數年,而城中也毫無危險,加上正規軍和開拓團的戰鬥人員,城中所有之兵達到了五千人,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全部組織起來,也不可能進攻漢蒙城,他們自然可以享受一番。

最早得到消息的商人賺得喜笑顏開,他們從開拓團手中收購的牲畜、皮毛、奴隸,只要到了陝西、山西等地一搗手,至少也可以賺上五成以上的利潤。

而他們付出去的銀幣又源源不斷的流回了自己的口袋,各個開拓團採購起東西來彷彿是不要錢,絲綢不論匹,而是論車買,棉衣,美酒,更是一車車的送進各個營地,鏡子、胭脂這些女人所用之物更是象賣瘋了似的,很快就被脫銷,讓許多人後悔沒有多帶一些東西過來。

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2章 商洛第76章 投降也難第3章 北方之議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4章 好事成雙第37章 收心第53章 城頭纏戰第5章 遷移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8章 天價第39章 各有心思第72章 奇兵第29章 陣前談判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1章 助餉第54章 夜闖王府第12章 禍天之物第2章 商洛第27章 求賢令第7章 邢秀娘上第51章 鑑寶會(二)第53章 東風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64章 狼性難改第13章 寶雞第20章 虎狼之藥第66章 新的目標第12章 柔情第31章 魔鬼第51章 後患第46章 蛤蟆天子第15章 兵器第87章 練兵第85章 淮安城中第37章 收心第21章 合圍第48章 摟草打兔第25章 反撲第50章 兩難選擇第10章 盧象升(上)第75章 國家賠償第3章 一鼓而下第26章 開拓團第58章 進城第64章 功用第26章 河南大戰上第24章 設宴勸降下第52章 大軍圍城第4章 同赴黃泉(上)第19章 大戰來臨下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7章 廷議第11章 賺錢下第39章 不懷好意第4章 同赴黃泉(上)第24章 佈網第5章 發財第72章 慘忍第56章 退避第6章 回家第21章 草原巨城第52章 姐妹相認第43章 禮尚往來第49章 裂痕第84章 不可收拾第14章 鳳縣第89章 使節(中)第11章 虛驚一場第2章 商洛第21章 蒙人攻營第2章 登陸苦戰第45章 獵物第29章 陣前談判第13章 攻城第26章 亂局第46章 名震天下第71章 中招第32章 太原城破(上)第6章 審案第33章 百炮齊射第15章 湘河炮聲第18章 亮牌下第29章 算盤落空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55章 初戰第96章 臺灣迴歸第78章 聯合第51章 炮灰比拼第32章 太原城破(上)第58章 進城第63章 北行第11章 討明檄文第8章 形勢危急第22章 斷後第8章 唐軍入川第6章 封王大典第24章 不期而遇第6章 忠孝難全第27章 逃亡
第20章 九死一生的行程第2章 商洛第76章 投降也難第3章 北方之議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4章 好事成雙第37章 收心第53章 城頭纏戰第5章 遷移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8章 天價第39章 各有心思第72章 奇兵第29章 陣前談判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1章 助餉第54章 夜闖王府第12章 禍天之物第2章 商洛第27章 求賢令第7章 邢秀娘上第51章 鑑寶會(二)第53章 東風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64章 狼性難改第13章 寶雞第20章 虎狼之藥第66章 新的目標第12章 柔情第31章 魔鬼第51章 後患第46章 蛤蟆天子第15章 兵器第87章 練兵第85章 淮安城中第37章 收心第21章 合圍第48章 摟草打兔第25章 反撲第50章 兩難選擇第10章 盧象升(上)第75章 國家賠償第3章 一鼓而下第26章 開拓團第58章 進城第64章 功用第26章 河南大戰上第24章 設宴勸降下第52章 大軍圍城第4章 同赴黃泉(上)第19章 大戰來臨下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7章 廷議第11章 賺錢下第39章 不懷好意第4章 同赴黃泉(上)第24章 佈網第5章 發財第72章 慘忍第56章 退避第6章 回家第21章 草原巨城第52章 姐妹相認第43章 禮尚往來第49章 裂痕第84章 不可收拾第14章 鳳縣第89章 使節(中)第11章 虛驚一場第2章 商洛第21章 蒙人攻營第2章 登陸苦戰第45章 獵物第29章 陣前談判第13章 攻城第26章 亂局第46章 名震天下第71章 中招第32章 太原城破(上)第6章 審案第33章 百炮齊射第15章 湘河炮聲第18章 亮牌下第29章 算盤落空第9章 一網打盡下第55章 初戰第96章 臺灣迴歸第78章 聯合第51章 炮灰比拼第32章 太原城破(上)第58章 進城第63章 北行第11章 討明檄文第8章 形勢危急第22章 斷後第8章 唐軍入川第6章 封王大典第24章 不期而遇第6章 忠孝難全第27章 逃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宁县| 盐池县| 阳东县| 临猗县| 镇巴县| 诏安县| 富顺县| 九龙城区| 兴文县| 南部县| 巴青县| 高碑店市| 杨浦区| 和硕县| 遂川县| 海阳市| 汤阴县| 山西省| 大竹县| 邵阳市| 丰县| 米脂县| 怀安县| 平凉市| 连平县| 保亭| 东莞市| 正安县| 工布江达县| 舞阳县| 承德县| 郎溪县| 禹城市| 姚安县| 西吉县| 满城县| 保德县| 天全县| 永兴县| 宁波市| 淮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