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章 草原巨城

新書逆隋已上傳,請大家多多支持。

——————————————————————————————————-

李雙喜等人一路從榆林往草原進發,如今這條道路已成了唐軍境內最繁忙的通道,草原的各種牲畜還是不斷的往陝西境內運回,而榆林也在絡驛不絕的向顧君恩在草原的數十萬人運輸各種武器,還有農具,糧種。

剛出榆林一百多裡,一座城池已經聳立在那裡,雖然遠沒有內地的城池高大,但聳立在草原上顯得格外突出,李雙喜知道這就是剛剛建起來,離陝西最近的城了,這座城因離李雙喜的榆林最近,他都可以背出此城的資料,城名得勝,城高一仗五,厚一米,長二千米,寬五百米,可容納五千人,目前有駐軍二百人。

用唐軍築城用上了水泥,遠比用土壘的結實,所以一般的城池都沒有內地動則厚達一丈以上的牆寬,當初顧君恩築好第一座城時,雖然闖王早有命令讓他定城名,但顧君恩卻要避嫌,第一座城還是要請唐王命名,李鴻基哪有精力去考慮城名,他只知道內蒙古的兩座城名,一座就是現在的歸化,後來更名爲呼和浩特,另一座就是包頭了,因爲附近豐富的鐵礦石變得赫赫有名。李鴻基就隨口說出了包頭的名字。

顧君恩拿到這個名字百思不得其解,唐王爲什麼取了這麼個古怪的各字,有什麼含意,但又不好再問,所以闖軍在草原的第一座城就成了包頭,後來闖軍在附近發現了大量鐵礦,李鴻基才知道他隨口說出的包頭還真得和後世的包頭處在同一地方。

其實那也很好理解,包頭本來就離歸化不遠,顧君恩剛開始築城,肯定不能離開大軍的保護,包頭又在黃河邊上,顧君恩當然選了那裡先築城。

後來顧君築好了城,再也不願請李鴻基命名了,他把命名的權力下放給主持築城的最高人員,以表鄣他們的功跡,這些人都是闖軍中當地的最高指揮官,取的名字自然就都和戰爭有關。

這座城因是陝西出來後,在草原上的第一座城,爲取個好彩頭,當時唐軍的軍官就給他取名爲得勝,如此喜慶的名字自然得到上下一至好評,更加堅定了顧君恩將命名權下放的決心。

李雙喜接近得勝城,見城外已開避出一塊塊綠油油的農田,許多農民正在田中幹活,由於有河流經過,大部分人都選種了小麥,還有一部分人種了陝西全省都已推廣了的品種,象番薯,土豆等各種粗糧。

現在正是五月天,各種莊稼都長勢喜人,李雙喜大概估算了一下,至少開出了五六千畝地,他大吃一驚,得勝城築好了還沒有半年時間,城中也至多就二千人,沒想到一下子就開出了這麼多地,看來今年他們的糧食就自給有餘。

李雙喜不知,農民的力量釋放出來是多麼強大,唐軍在築好城後便會劃出適合耕種的土地,每人分給一百畝,並馬上發給土地證,宣佈五年免徵,五年後,實行十徵一,這些大部分以前在老家只有一畝兩畝,甚至連一分地都沒有的貧民拿到了這麼大的地,心裡不知是多麼的激動。

唐軍又給每戶人配齊了耕地用的馬匹,還有農具都是先免費發送,不過這些都有記錄,會在五年內分批以糧食歸還,免了稅,農民就自覺把要歸還的條件忽略了,以後只當少量繳點稅就可以了。有了工具的農民都是沒日沒夜的幹活,恨不得把所分的田地全部開墾出來。

衆人進了城,見到城中的街道已是熱鬧非凡,到處是人影,城中雖然只有二千多人,但現在出關的人都會選在這裡休息一夜再趕路,因此,雖然得勝城只建了半年,其繁華已可和陝西的一些縣城相比。

李雙喜找到了驛站,也安排在此住一夜,城中的守將只是一個上尉,見了李雙喜這個中郎將,自然要好好招待,還弄來了熱水讓他們洗澡,吃完熱騰騰的飯菜後,再泡在熱水裡,讓李雙喜覺得舒服無比,想起第一次和馬維興來到草原,那時真是戰戰兢兢,一出陝西,就只有無望無際的草原,只能啃著硬邦邦的乾糧,至於熱水,作夢都不要想。

李雙喜在得勝城休息了一夜,馬上趕路,他們旋風般駛過草原,越過了無數趕路的人羣,天還沒黑,又看見了一座城池,李雙喜見天色尚早,來到城中後就想穿城而過,守城的士兵趕忙攔住他,道:“將軍,再下去就要走二天才能到下一個城池了,不如在此住一夜吧?!?

李雙喜一愣,擡頭看天,時光還在,若就此打住,自己過意不去,這時,守將的將領得到手下彙報,有一個將軍帶隊來到城裡,馬上就要過城而走,他連忙趕了過來,見了李雙喜不由大喜道:“將軍,我是林子卿,你還認識我嗎?”

李雙喜仔細一瞧,正是他原先的一個部下,見他已是驍騎少校的軍銜,拍了他一下道:“好小子,去年只是一個百戶,現在成了少校了,了不起?!?

林子卿道:“還是全靠將軍的栽培?!币娎铍p喜要走,連忙道:“將軍,要是沒有急務還是在此住一宿好了,否則現在出城,就要在草原上過個二天二夜了?!?

唐軍的城池完全是依水而建,有的城池只相差不到百里,有的城池卻相差數百里,李雙喜見到了原先的部下,也是很高興,想想也不差那麼半天,遂道:“那好,你帶路吧?!?

林子卿將李雙喜帶到了自己的府邸,把府裡所有的空房都騰了出來,還是不能安排下三百人,林子卿無奈,還是將一部分人安排在驛站才住下。

吃完飯,李雙喜和自己的部下聊了起來,才知道當初林子卿從他手上抽調給顧君恩時,顧君恩就讓他負責這座城的建造,由於他完成的又快又好,積功成了上尉,又順裡成章成了守城官,後來又立了幾次功,升爲少校,不過還是這裡的守城官。

這座城有個好聽了名字,叫麗城,李雙喜不由問起這座城名字的由來,林子卿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將軍,當初讓屬下命名,不知有多爲難,屬下沒讀過幾年書,纔剛剛把字認全,哪能想出好名字,只好讓衆人想辦法,他們給我拿了一本書,讓我隨手指一個字,最先的三個大家都不滿意,到第四個才指到了這個麗字,大家都說好,便取了麗城的名字?!?

李雙喜啞然,顧君恩讓築城的人命名,恐怕也不會想到那些名字是怎麼來的吧,這時林子卿道:“將軍,你能不能想辦法再把屬下調過去?!?

李雙喜大爲驚訝道:“怎麼,這裡不好麼,你看這裡正是水草豐茂,無論是放牧還是耕種,都是一個好地方,你年紀輕輕,已是一個守牧一方的城主,難道還不滿足麼。”

林子卿道:“將軍,屬下不是對現在的地位不滿,只是這裡處於黃河內邊,我軍沿河築城後,韃子再也進不來,沒有仗打,屬下憋的發慌?!?

李雙喜搖了搖頭:“軍官的調動是兵部的事,歸洪大人和顧大人管,我可干涉不了,不過,你別心急,我軍現在只有數省之地,有朝一日,唐王必定會統一全國,到時還怕沒有仗打嗎。”

林子卿見沒有希望,頓時泄了氣,道:“真希望唐王明天就能發大軍進行統一大業。”

李雙喜道:“你放心,只要你練好了兵,總會有機會。”見天色已晚,對林子卿道:“好了,我明天還要趕路,要先休息了,等我回來時再和你談。”

林子卿連忙告辭,衆人一夜無話,第二天一大早,李雙喜就領著手下出發,這次李雙喜可沒有先前那麼舒服了,衆人走了一天,還是一望無際的草原,不過他們並不寂寞,一路上經常能看到人影,那些人不是做生意的,就是唐軍招聘的民夫,天黑後,衆人找到一個山坡,背靠著紮下了營。

扎哈沁部的蒙古人早已習慣了這種生活,李雙喜以前在草原上做生意也經常要如此宿營,已經習慣,雖然沒有前幾天舒服,倒也不覺得苦,那些李雙喜挑出來的侍衛也曾經到過了草原,已經駕輕就熟了,衆人生好火,吃過乾糧後,很快沉沉睡去,草原上不時傳來的狼叫聲一點也沒有影響他們的睡眠。

Wшw? ttκā n? C ○

在山坡下過了一夜,天亮後衆人起身收拾好了就繼續趕路,從闖軍築城起,黃河內岸的這塊草場就已趁底歸了唐軍,林子卿都要感嘆在這裡無仗可打,衆人完全可以放心,即使碰到了蒙古人,都是已經歸附了唐軍的蒙古各部。

這次衆人在天黑前終於趕到了黃河邊的勝利城,黃河水流川急,沒有人敢在夜晚渡河,許多到達這裡的人都已是又累又餓,都會選在這裡休息一夜,第二天天亮再過河,因此,勝利城比前面的得勝城和麗城都要熱鬧的多,看著眼前的繁華景象,每個人都覺得恍若夢中,誰會想信一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蕪。

這座勝利城和河對岸的包頭城遙遙相對,在白天,彼此都可以互相看到,衆人在城中歇了一晚,第二天就渡河來到了包頭。

來到包頭城下,衆人馬上被包頭的雄姿震憾住了,衆人都是第一次見到這座城,當初從草原歸來時,包頭還沒有完工,包頭是顧君恩造的第一座城池,也是漢人在草原上建的第一座城池,當然極盡雄偉爲能事,城池由數十萬人日夜不停的趕工,用了足足九個月才建好。

包頭城牆高達五丈,加上城頭建築,最高處有十餘丈,周長五十里,遠遠看去,就象草原上突然升起的一座巨大山峰,城裡足可以容納上百萬人,土默特部築的歸化城和這座城比起來,簡直就象是一個小山包和一座大山相比。

當初此城築好時,許多看到他的蒙古人都呆了,以爲此城可以直通向長生天,稱呼此城爲天城,蒙古人都在城下頂禮默拜,那些依附唐軍的所有蒙古人都絕了別樣的心思,就是那些未歸化的蒙古部落,看到此城都遠遠避開,包頭城建成以來,還沒有蒙古人敢來進犯。

李雙喜走進歸化城,這裡的熱鬧已比得上一個大府了,城裡已住進了十萬人,卻還有許多地方空著,看來傳言此城能住一百萬人並不假,難怪包頭建成後,這裡馬上變成了唐軍在草原上的中心,各種物質的調配,軍隊的增援都要經過這裡。

進了城,李雙喜直接來到了顧君恩的府邸,顧君恩是唐軍中的尚書右丞,但這一年多來他一直主持草原的築城工作,李鴻基幹脆又讓他兼了工部侍郎,李雙喜一進顧君恩的尚書府,門房接到李雙喜的拜帖,馬上將他引入了內堂,顧君恩已迎了出來,遠遠的道:“李將軍,我早就算到今天你會來,所以我也一直在等你?!?

李雙喜是羽林中郎將,和顧君恩一樣是正四品,但兵部又隸屬於尚書省,顧君恩和洪承疇兩人是尚書省的最高官員,也算是李雙喜的上司,見顧君恩出來,李雙喜忙行了一個禮,道:“未將拜見顧大人?!?

顧君恩連忙扶住,和李雙喜攜手走進了大廳。

就在李雙喜剛到包頭時,瀋陽也有一人率隊向草原出發,此人正是後金的和碩貝勒多爾袞,當初多爾袞爲了讓滿人度過崇禎七年這個寒冷的冬天,不惜冒雪率隊攻擊朝鮮,朝鮮人沒想多女真人會在冬天出兵,毫無防範,被多爾袞連破數城。

破城後,多爾袞下令將所有人全部處死,把能搶的東西全部搶光,等到朝鮮反應來,調兵來援時,多爾袞早搶夠了足夠的東西,向盛京返回,留給他們的只有殘破的城市,就在多爾袞興沖沖帶著搶來的東西返回,以爲可以做上大汗時,來迎接他的阿濟格給他潑了一盆冷水,皇太極沒有死,他回來了。

多爾袞心涼了半截,放下搶來的東西后,只好去拜見皇太極,對皇太極解釋爭汗的事,皇太極對他笑容可掬,當場宣佈爲他取得的勝利慶功,並把他由貝勒升爲和碩貝勒,他的兵權卻被悄悄解除。多爾袞只得在皇太極面前裝得老老實實,這次蒙古人推舉大汗,前來邀請滿人觀禮,他主動請纓,得到皇太極的同意。

第20章 馬科下第20章 虎狼之藥第60章 發威第20章 馬科上第63章 北行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15章 定計第4章 好事成雙第32章 太原城破(上)第30章 流言殺人第70章 三年之約第20章 箭舞飛揚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1章 蟄伏商洛第99章 大廈已傾第31章 流血衝突第77章 鄭氏屈服第21章 草原巨城第78章 神仙難爲第3章 北方之議第30章 平臺召見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16章 五年計劃第3章 北方之議第46章 六大高手第25章 洪承疇(上)第7章 斬新一頁第77章 餡餅第49章 長安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16章 沙地行軍第24章 一敗塗地第29章 三方相爭第60章 強權第19章 生擒第14章 滔天陷井第30章 直搗盛京第9章 白桿精兵第9章 投降第17章 改革第54章 聯牀夜話第37章 杞縣李信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51章 渤泥第52章 萬事齊備第43章 聰明誤第41章 成都攻防第4章 軍營比武第28章 不死不休第19章 洞房第55章 初戰第49章 長安第36章 偶像第1章 助餉第8章 折服上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26章 河南大戰上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79章 以彼之道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46章 六大高手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28章 不死不休第21章 辭官第7章 管理第65章 攻佔南昌第92章 海軍檢閱第23章 波折第94章 大戰重第7章 廷議第19章 生擒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45章 合流第31章 魔鬼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60章 強權第3章 張家寨上第88章 使節(上)第2章 大將歸來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3章 投軍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65章 做媒第59章 騎兵突襲第33章 蠻人阿奴第96章 臺灣迴歸第34章 歸來第3章 北方之議第33章 蠻人阿奴第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8章 亮牌上第53章 東風第3章 伏擊第41章 成都攻防第34章 歸來第11章 忠臣孤子第37章 收心第51章 渤泥
第20章 馬科下第20章 虎狼之藥第60章 發威第20章 馬科上第63章 北行第7章 暗流洶涌上第15章 定計第4章 好事成雙第32章 太原城破(上)第30章 流言殺人第70章 三年之約第20章 箭舞飛揚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1章 蟄伏商洛第99章 大廈已傾第31章 流血衝突第77章 鄭氏屈服第21章 草原巨城第78章 神仙難爲第3章 北方之議第30章 平臺召見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16章 五年計劃第3章 北方之議第46章 六大高手第25章 洪承疇(上)第7章 斬新一頁第77章 餡餅第49章 長安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16章 沙地行軍第24章 一敗塗地第29章 三方相爭第60章 強權第19章 生擒第14章 滔天陷井第30章 直搗盛京第9章 白桿精兵第9章 投降第17章 改革第54章 聯牀夜話第37章 杞縣李信第23章 西安城破上第51章 渤泥第52章 萬事齊備第43章 聰明誤第41章 成都攻防第4章 軍營比武第28章 不死不休第19章 洞房第55章 初戰第49章 長安第36章 偶像第1章 助餉第8章 折服上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六十九 卷脫險第26章 河南大戰上第79章 天才加白癡的計劃第79章 以彼之道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46章 六大高手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28章 不死不休第21章 辭官第7章 管理第65章 攻佔南昌第92章 海軍檢閱第23章 波折第94章 大戰重第7章 廷議第19章 生擒第11章 後金出兵下第45章 合流第31章 魔鬼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60章 強權第3章 張家寨上第88章 使節(上)第2章 大將歸來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3章 投軍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65章 做媒第59章 騎兵突襲第33章 蠻人阿奴第96章 臺灣迴歸第34章 歸來第3章 北方之議第33章 蠻人阿奴第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8章 亮牌上第53章 東風第3章 伏擊第41章 成都攻防第34章 歸來第11章 忠臣孤子第37章 收心第51章 渤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湘市| 崇礼县| 盐池县| 陈巴尔虎旗| 临夏县| 文水县| 彭阳县| 右玉县| 陆丰市| 自治县| 长沙市| 东阿县| 通州区| 称多县| 东辽县| 依安县| 扶风县| 阳西县| 西乡县| 河东区| 电白县| 平山县| 睢宁县| 英吉沙县| 乡城县| 武夷山市| 淄博市| 方山县| 宿迁市| 长泰县| 伊金霍洛旗| 达拉特旗| 章丘市| 黔西县| 神池县| 河津市| 双峰县| 灵宝市| 宣威市| 焉耆| 襄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