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章 白桿精兵

四川山路險峻,河流衆(zhòng)多,並不適合大規(guī)模的騎兵作戰(zhàn),李鴻基先派騎兵出戰(zhàn)是因爲騎兵畢竟機動靈活,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也可以獨立作戰(zhàn),不懼被官軍包圍,等道路一打通,唐軍的兵員物質就可源源不斷的進入四川,到時步兵纔是四川作戰(zhàn)的主力。

達縣是川東交通樞紐,人口衆(zhòng)多,其縣城人口已過十萬,民風強悍,大多數人還是心向朝庭,被李過出其不意拿下後,許多人都心存不服,暗流洶涌,若是被官軍圍著守城,城內的暗流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爆發(fā),何況用騎兵來守城,也太埋沒了騎兵的能力,所以秦良玉一圍城,李過想也不想就帶著騎兵衝了出來,只要能將外面的官軍小敗,城內的暗流自然不敢再蠢蠢欲動,那時無論是守城也好,出城也好,唐軍都不用擔心身後達縣內的民衆(zhòng)會搗亂。

達縣的外面環(huán)繞著一條州河,州河起源於大巴山南麓的宣漢縣、萬源市境內,流經通川區(qū)、達縣,於渠縣三匯鎮(zhèn)與巴河匯合注入渠江。秦良玉的部隊就駐紮在州河邊上,她此時手下有三萬名官軍,其中的三千白桿軍更是精銳中的精稅。

白桿兵經歷過多次戰(zhàn)爭,無論是剿匪,還是平叛,都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讓白桿兵名聞天下的卻是兩次勤王戰(zhàn)爭,第一次是明神宗萬曆四十八年,滿人剛剛崛起,努爾哈赤公然向大明邊境挑釁。明神宗調集八萬大軍徵邊應敵,卻不料出師不利,八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遼東情勢危急,朝延重調全國兵馬赴援,秦良玉此時已經四十六歲了,仍然親自率領三千白桿兵,連同自己的哥哥、弟弟、兒子,兼程北上衛(wèi)邊。

秦良玉的白桿兵一上來,就與滿人軍隊連打了幾場硬仗,滿人自許騎射無雙,卻在白桿兵下受挫,傷了清兵的銳氣。這時,明神宗駕崩,明光宗繼位,光宗在位僅一個月就崩逝,又由明嘉宗登上了皇帝寶座。

前後幾個月時間,換了三個皇帝,朝廷一時無人主事,清兵乘虛而進,攻佔了瀋陽,勢頭更加猖撅,秦良玉的大哥秦邦屏和弟弟秦民屏,爲了挽回大明的損失,強渡渾河與清兵激戰(zhàn),無奈寡不敵衆(zhòng),秦邦屏戰(zhàn)死疆場,秦民屏身陷重圍。

秦良玉聞訊後,親自率領數百名白桿兵,渡河殺入重圍,拼死救出了弟弟,搶回了哥哥的屍體。其後,因秦良玉智勇雙全,朝廷任命她爲把守山海關的主將。山海關是東北通向內地的必經之路,清軍屢次派重兵前來叩關挑戰(zhàn),秦良玉不爲所激,只命部下加固防守,終使清兵無法得逞。一次,秦良玉的兒了馬祥麟帶兵巡關時,被敵軍的流矢射中一目,他忍痛拔出箭簇,援弓搭箭向遠處的敵人射去,連發(fā)三箭,射死三個敵人,清將大爲震懼,從此不敢輕易再向山海關挑釁。

第二次勤王爲天啓七年,明熹宗駕崩,崇禎入承大統(tǒng)。滿人趁明朝皇帝新喪,由蒙古人作嚮導,從龍井關越過長城,直奔向通州,京師形勢十分急迫。朝廷再次詔令天下諸軍鎮(zhèn)邊勤王,秦良玉接旨後,帶領她的白桿兵,日夜兼程趕往京師,並拿出自己的全部家產作爲軍餉,以補朝廷因連年征戰(zhàn)而造成的軍需不足。

秦良玉的部隊與清兵在京師外圍相遇,還沒來得及安營紮寨,就開始了全面進攻。年己五十五歲的秦良玉,手舞白桿長矛,率先衝入清軍陣營,鋒刃所過之處,清兵不是人頭落地就是手腳分家;所有白桿兵將士,無不以一當十,威猛如虎,打得清兵落荒而逃。很快,秦良玉接連收復了濼州、永平,解救了京城之圍。

崇禎聽到捷報後,派特使攜帶大批酒肉前來犒軍,並在平臺召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女將軍秦良玉。見過女將軍後,崇禎感慨萬千,寫下了四首詩,誇讚她的功跡,並御筆親謄,賜給了秦良玉。從此,白桿兵聞名天下,巡撫邵捷春更是把秦良玉當成了四川的支拄,哪時有叛亂,首先想到的就是秦良玉,秦良玉率領她的白桿兵,也不負衆(zhòng)望,屢戰(zhàn)屢勝,

此時的達縣外圍,官軍尚未建立營寨,數萬名官軍齊整的排列,秦良玉雖然年愈六旬,依然精神抖擻,她的身後跟著她的兒子馬祥麟,家將秦智先,還有她的兩名婢女春蘭,夏荷。

見唐軍出城,只剩下一目的馬祥麟躍躍於試,對秦良玉道:“母親,讓我去迎戰(zhàn)。”

秦良玉搖了搖頭,道:“我軍立足未穩(wěn),唐軍全是騎兵,不可分兵,只要將其纏住,我軍方可將其慢慢剿殺。”說完,她手中的令旗一揮,中間的白桿兵反而向後,讓兩翼的官兵包了過去。

李過留了二千人守城,出城的只有五千騎兵,見官軍想來個兩翼包抄,李過安然讓官軍如願,在前面劃了一個半圓,朝官軍的右翼殺去,離官軍只有一箭之地時,李過大喊:“射。”唐軍手中的長箭紛紛向前射去。

右翼的主將是秦玉良的小叔馬千使,見一片黑壓壓的箭支飛了過來,急忙大喊:“蹲下,蹲下,把盾舉起來。”前面的官兵將二米兩高的盾牌插在了地上,用手中的長槍將盾牌頂住,防止唐軍的騎兵衝陣,手中的小圓盾高舉,擋住了天空。

很快,唐軍的箭雨已落了下來,打著盾牌上“奪,奪”作響,落在鐵製盾牌上的長箭更是發(fā)生金屬撞擊的釘鐺聲音,更有些刁鑽的長箭穿過盾牌的縫隙,射入了士兵的肉體中,“卟,卟”作響,有些被射中的士兵連哼都沒有哼一聲,倒地身亡,後面的士兵連忙補了上去,防止露出空隙,更多的士兵只是手腳受傷,發(fā)出了痛苦的呻吟聲,不過,大部分的箭支都被盾牌擋了下來。

三波長箭過後,唐軍已來到了官兵的陣前,官軍從盾牌後伸出了密密麻麻的長矛,唐軍若敢衝擊,必定會在官軍的長矛前死傷慘重,同時,左翼的官軍在秦良玉的弟弟秦民屏指揮下拼命趕來,而秦良玉的中軍抽了出來,要繞到後面去斷唐軍的歸路。

就在官軍以爲唐軍要硬撼官軍的右翼時,前面的唐軍每人手中都拿出了一枚手雷,拉響了引線,向官軍的盾牌長矛陣投去,轟隆隆的爆炸聲在官軍陣營中響起,硝煙過後,官軍右翼的盾牌陣已是七零八落,到處是官軍血肉橫飛的屍體。

沒等官軍反應過來,唐軍的騎兵已從炸開的缺口中一涌而入,衝進了官軍右翼陣營,震耳欲聾的喊殺聲響起,唐軍高舉著手中的馬刀,一路砍了下去,沒有了陣型的步兵如何能擋住騎兵的衝擊,在唐軍的大刀下,一顆顆人頭滾落在地,官軍雖然人多,但就象初雪遇上了太陽,隨著唐軍的砍殺,官軍不斷的在消融。

馬千使目眶欲裂,這些官兵雖然不算是他家的嫡系,但如此損傷在他的手中,也讓他顏面無存,他親率自己的親兵,逆流而上,要將唐軍攔住,剎時兩支隊伍碰在了一起,立馬濺起了一朵朵血花。

唐軍此時方纔碰到了象樣的抵抗,雙方的騎兵剿殺在一起,不停的有人墜馬,頭斷,胸碎,倒地而死,馬千使的親兵只有不到兩百人,進了唐軍的陣營,只感到密密麻麻全是敵人,身後的上萬名步兵不能給他任何支援,他衝在最前面,手中的馬刀不停的砍殺,死在他刀下的唐軍已不下十人,他身邊的親兵卻在不斷的減少,減少,馬千使只感覺到唐軍似乎是無窮無盡,他反而陷入了唐軍的重圍。

官軍的騎兵畢竟是少數,馬千使的逆流而上一點也沒有減慢唐軍的速度,小半個時辰後,唐軍已將右翼的官軍殺了個對穿,馬千使眼前也豁然一亮,衝出了唐軍的包圍,身邊本來近兩百名的親兵,只乘下不到五十人,而且人人都帶傷,可見戰(zhàn)況的慘烈。

李過止住了衝擊的唐軍,拔轉了馬頭,見剛纔所過之處已成了人間地獄,至少有三四千名官軍倒在了唐軍的馬刀下,唐軍損失不過百人,但經過了小半個時辰的衝擊,人和馬都在氣喘如牛,李過見官軍的左翼已趕了上來,官軍的主將正在收拾被唐軍殺的七零八落的右翼,他高舉手中的馬刀:“弟兄們,我們是近衛(wèi)軍,戰(zhàn)無不勝的近衛(wèi)軍。”

唐軍剛剛將官軍的右翼殺穿,儘管大多數人都已是經歷過數戰(zhàn)的老兵,但成爲近衛(wèi)軍後雖然榮耀無比,卻只能看著別人立功殺敵,這還是近衛(wèi)軍成軍已來的第一場真正大戰(zhàn),剛纔的勝利讓近衛(wèi)軍的士兵熱血沸騰,雖然疲累,但士兵高昂已極,李過話一落,唐軍齊聲喊道:“近衛(wèi)軍!近衛(wèi)軍!!”

李過對準了官軍來不及調整的後翼,口裡大喊:“殺!”帶領剩下的四千多鐵騎,又向官兵衝了過去,一時之間,唐軍的氣勢到了頂點。

望著剛剛砍瓜切菜般攻破了已方右翼的騎兵朝自己衝了過來,後翼的官軍臉色發(fā)白,許多人都一陣慌亂,秦良玉無奈,放棄了全面圍殲唐軍的打算,將本來想堵唐軍後路的白桿兵盡出,攔截如狼似虎的唐軍。

很快,唐軍衝進了官軍的後翼,先是一陣箭雨,將慌亂的官軍放倒了不少,騎兵再高舉馬刀砍殺了一通,等到秦良玉的中軍趕到,唐軍已從官軍後翼的邊沿劃過,官軍又倒下了上千人。

唐軍轉了一圈,又齊刷刷的停了下來,由於官軍已亂,這次唐軍損失更是微乎其微,但馬力經過兩次衝擊,已消耗了大半,再不回城,就真得有可能被官軍圍死,稍微歇了一下,見官軍的中軍騎兵衝了上來,手裡拿著長長的白桿,上配帶刃的鉤,下配堅硬的鐵環(huán),在陽光的反射下,更顯寒氣逼人,每個官軍眼中都露出嗜血的光芒。

知道眼前就是名聞天下的白桿兵,並不好惹,可不衝過白桿兵的攔截,就必須繞過出來的南門,從北門返回達縣,若是被養(yǎng)精蓄銳的白桿兵從後追擊,那還不如在此一戰(zhàn),只要通過了白桿兵的阻攔,馬上可以回城,漂亮的完成這次出擊。

李過再次舉起了自己的馬刀,唐軍熱血沸騰,喊道:“近衛(wèi)軍!近衛(wèi)軍!!”

李過喝了一下“衝。”滾滾的鐵流朝白桿軍衝去,還未接戰(zhàn),唐軍的箭雨已黑壓壓的飛了過來,落在了官軍陣中,大多數箭支被官軍舉盾擋住,少數一部分落在官軍身上,大部分被精銳的盔甲抵消了力道,只有淺淺的入肉不到一寸,官軍倒下的並不多,受傷的官軍連箭也不拔,策馬繼續(xù)往前衝。

白桿軍的兵器遠比馬刀要長,近戰(zhàn)時只要將兵器向前直刺,憑藉馬力,自然可以將敵人刺穿,若敵人用的是長矛,白桿上的鐵環(huán)可以將敵人的長矛鎖拿,撞擊,照樣可以殺敵,而且,白桿遠比鐵槍輕便,其硬度卻可比鐵製的長槍,韌性更是大大超過鐵槍,讓士兵殺敵時還能節(jié)省不少力氣,滿人初次遇上白桿兵時,不熟悉白桿兵的性能,與之近戰(zhàn),吃了大虧,後來,滿人與白桿兵交戰(zhàn),都只能憑騎射來壓制,輕易不與白桿兵近戰(zhàn)。

所有的白桿兵見唐軍衝上來近戰(zhàn),心裡都在想:“找死。”將手中的白桿握緊,每人眼中都射出興奮的光芒,馬上又要嚐到將槍刺入敵人身體中的那種感覺了,雙方越來越近,前面的唐軍又掏出了手雷,拔出插銷後向前投去。

白桿兵瞧見黑呼呼的鐵球朝自己飛來,想起剛纔右翼被炸的慘象,心中暗叫:“遭糕。”沒等兩軍相接,唐軍的手雷已經炸響,巨大的爆炸聲在兩軍陣前響起,受驚的戰(zhàn)馬紛紛嘶吟不已,官軍精銳的白桿軍已被炸了一個大的缺口,唐軍從缺口中呼嘯而過。

官軍的戰(zhàn)馬也多次受過炮火的洗禮,在騎手的控制下,很快又恢復過來,紛紛向中間的唐軍伸出手中的白桿,將唐軍一個個鉤下馬來,隨即淹沒在馬蹄下,被踩成了肉泥,唐軍的馬刀在這樣的近戰(zhàn)中大爲吃虧,長度根本夠不到官軍,只有不停的投出自己身上的手雷,將官軍炸得一片混亂。

第54章 壕強反擊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66章 新的目標第35章 家與君第12章 立足之戰(zhàn)第17章 爭論第10章 賺錢上第49章 裂痕第21章 蒙人攻營第21章 夜襲上第29章 闖王門生(下)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3章 召見第10章 達縣大戰(zhàn)第44章 初展才華第46章 談判籌碼第15章 滿人隱憂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46章 六大高手第19章 初戰(zhàn)上第8章 邢秀娘下第17章 後金宮爭下第85章 捷報第80章 鼓動第23章 撤離第43章 死得其所第49章 吃癟第2章 商洛第22章 斷後第81章 不期而遇第57章 吞併第27章 兵臨城下第44章 初展才華第61章 任卿選官第12章 貪慾上第26章 河南大戰(zhàn)上第11章 賀瘋子第21章 草原巨城第63章 機器第32章 殺人盈野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53章 人命如蟻第71章 中招第19章 岌岌可危第24章 衝突第6章 周鳳梧第18章 落入陷井第19章 大戰(zhàn)來臨上第47章 金幣狂熱第18章 亮牌下第19章 初戰(zhàn)上第7章 邢秀娘上第72章 奇兵第4章 兵指何方第21章 夜襲下第5章 孫氏告狀第21章 辭官第52章 萬事齊備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51章 後患第21章 降,不降?第28章 僵持不下(下)第45章 貨幣發(fā)行第4章 軍營比武第13章 毒手佛心第8章 折服下第13章 諜戰(zhàn)上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21章 蒙人攻營第70章 三年之約第7章 出使第30章 流言殺人第7章 人爲財死第12章 初攻達縣第93章 江陰第7章 出使第16章 纏戰(zhàn)不休下第40章 改名第6章 回家第21章 降,不降?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34章 進退無路第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52章 姐妹相認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62章 大屠殺第83章 官逼民反第16章 美色上第2章 財路第56章 自欺欺人第44章 唐王賜宴第20章 虎狼之藥第47章 西貢第54章 遭遇第49章 裂痕第15章 定計第77章 鄭氏屈服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15章 破城第63章 軍情
第54章 壕強反擊第9章 一網打盡(上)第66章 新的目標第35章 家與君第12章 立足之戰(zhàn)第17章 爭論第10章 賺錢上第49章 裂痕第21章 蒙人攻營第21章 夜襲上第29章 闖王門生(下)第35章 各人歡喜各人憂第3章 召見第10章 達縣大戰(zhàn)第44章 初展才華第46章 談判籌碼第15章 滿人隱憂第10章 兵器買賣上第46章 六大高手第19章 初戰(zhàn)上第8章 邢秀娘下第17章 後金宮爭下第85章 捷報第80章 鼓動第23章 撤離第43章 死得其所第49章 吃癟第2章 商洛第22章 斷後第81章 不期而遇第57章 吞併第27章 兵臨城下第44章 初展才華第61章 任卿選官第12章 貪慾上第26章 河南大戰(zhàn)上第11章 賀瘋子第21章 草原巨城第63章 機器第32章 殺人盈野第1章 多爾袞爭位第53章 人命如蟻第71章 中招第19章 岌岌可危第24章 衝突第6章 周鳳梧第18章 落入陷井第19章 大戰(zhàn)來臨上第47章 金幣狂熱第18章 亮牌下第19章 初戰(zhàn)上第7章 邢秀娘上第72章 奇兵第4章 兵指何方第21章 夜襲下第5章 孫氏告狀第21章 辭官第52章 萬事齊備第31章 慘烈攻城下第51章 後患第21章 降,不降?第28章 僵持不下(下)第45章 貨幣發(fā)行第4章 軍營比武第13章 毒手佛心第8章 折服下第13章 諜戰(zhàn)上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21章 蒙人攻營第70章 三年之約第7章 出使第30章 流言殺人第7章 人爲財死第12章 初攻達縣第93章 江陰第7章 出使第16章 纏戰(zhàn)不休下第40章 改名第6章 回家第21章 降,不降?第97章 水師新任務第34章 進退無路第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52章 姐妹相認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62章 大屠殺第83章 官逼民反第16章 美色上第2章 財路第56章 自欺欺人第44章 唐王賜宴第20章 虎狼之藥第47章 西貢第54章 遭遇第49章 裂痕第15章 定計第77章 鄭氏屈服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15章 破城第63章 軍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远安县| 新闻| 揭东县| 鲁甸县| 栾川县| 武威市| 徐汇区| 石城县| 通州区| 北宁市| 嵊州市| 长汀县| 象山县| 巴林右旗| 元谋县| 玉溪市| 铜鼓县| 金秀| 南江县| 西林县| 岢岚县| 旬阳县| 肇庆市| 奈曼旗| 铅山县| 六盘水市| 南漳县| 茌平县| 平陆县| 茌平县| 莱阳市| 洪江市| 黔西县| 昌乐县| 桂林市| 肃南| 张家川| 泸溪县| 囊谦县| 交城县| 会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