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章 河南大戰上

李鴻基接報後大喜,馬上傳令讓李萬成緊守潼關,西安的闖軍分成四部,一部由高一功率領二萬大軍,從西門出發,帶著秦王和馮師禮向陝西官兵勸降的印信,一路橫掃陝西西面,然後轉南,將陝西西南全部拿下爲此。

一部由高傑率領二萬大軍,帶著秦王和馮師禮向陝西官兵勸降的印信,從北門出發,一直打到綏德,與高立功的部隊匯合爲此,

一部由馬維興率領二萬大軍坐鎮西安,配合周鳳梧,馮師禮將西安民政迅速恢復,李鴻基自領本部三萬五千人馬加上收編官軍的二萬人馬朝潼關而去,目光瞄準了山西。

此時已無保密的需要,李鴻基吩咐王長順的宣傳隊全面啓動,向陝西的各府傳唱闖軍的政策,免除全省的錢糧一年,開放官府的官倉,賑濟各地災民,李鴻基倒不用擔心糧食不夠,光西安繳獲的糧草足夠他現在的大軍二年使用,免徵一年完全可以做到。

闖軍的宣傳詞許多由李鴻基親自捉刀,基本上用上來後來李巖寫的歌詞,如“早早開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有些還作了修改,如“吃他娘,穿他娘,闖王來了分田忙。”

這些詞語隨著闖王在各地的間諜和細作傳唱,一下子就傳遍了陝西全境,許多饑民都在日夜盼望闖軍的到來,李鴻基還令各隊每到攻下一處,所有繳獲的糧草至少要用一半來賑濟饑民,若當地糧草不夠,還可由西安的秦王府庫供應。

陝西總共有三十餘萬傾良田,秦王名下就有三萬餘傾,各地都有他的封地,加上陝西連年起義,各地的官紳壕強都已殺得差不多了,至少有一半現在成了官田,暫時只要把秦王府和官田全分下去,陝西每人就能擁有數畝土地,陝西的其它地主壕強的地可以慢慢再收繳,已防引出強烈反彈。

李鴻基每天就忙的團團轉,不過現在定下了各種基本的政策,又有西安本地的官員全體投城,整個西安已恢復了平靜,高一功和高傑兩人已出發五天了,有了西安府的印信和秦王的勸降信,加上實力相差太大,陝西的各地抵抗並不強烈,兩人每天數報,都是某縣某府投降的消息。

啃下了西安和潼關這兩塊硬骨頭,對陝西各地官府的震憾是相當大的,只要明智一點的官員,就知道陝西再也不可守,除了目前在綏德和高立功僵持的俞忠霄外,其他人連擋都不可擋,不過等到高傑到了綏德,相信俞忠霄不能有多大作爲。

李鴻基放下了心,處理完這些事後,在西安待了不到十天,就率近六萬大軍浩浩蕩蕩朝潼關而去,降將黃龍,牛成虎,崔爾達,等武將都帶在身邊。

李萬成聽到李鴻基來了,親自率兵出城迎接,見李鴻基來了,忙帶領衆將下跪:“參見闖王。”

李鴻基扶起他一起向潼關走去,此時的潼關西門完全成了一個瓦櫟堆,大部城牆都已不在了,李萬成對潼關西牆足足發了數千發炮彈,目前商洛製造的炮彈成本每枚大約需十兩銀子,這一放就是數萬兩銀子砸了下去。

李鴻基望了李萬成一眼,這小子太狠了,以後這潼關等於還要重建,不過並沒有說他,此次攻打潼關,殺官軍近萬人,降一萬多人,而闖軍的損失微乎其微,多花數萬兩銀子比起士兵的傷亡來還是劃算得多,李萬成已不是當初動則撥刀的綠林好漢,而已是真正可以獨擋一面的大將。

經過西安的兩天攻城血戰,李鴻基的手下已不是初上陣的菜鳥,雖然犧牲了數千人,但這支部隊已經有了殺氣,比起李萬成基本毫不費力就進入潼關的隊伍來,顯得更加氣勢逼人。

李萬成又把白廣恩介紹給李鴻基,白廣恩連忙跪下向李鴻基請罪,李鴻基扶起了他道“將軍請起,你我本是同僚,如今又聚在一起,然是天意如此,如今朝庭小人當道,各地貪贓枉法成風,眼看大廈將傾,將軍能夠審時度勢,及時投降,何罪之有。”

又將黃龍,牛成虎,崔爾達等人介紹給了他,幾人本是同僚,以前也見過幾面,這次在闖軍中再次重逢,末免有幾分尷尬,但隨即釋然,闖軍勢大,只要不想死,就得投降,白廣恩倒是可以逃跑,但也難免被朝庭問罪,見到了闖軍實力強大,李鴻基心機深沉,一出手就抓住朝庭要害,而朝庭雖然根深葉茂,但此時正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中,說不定此人真有機會問鼎天下,到時自己也是開國功臣,封妻廕子不在話下。

幾人客氣了幾句,一起隨李鴻基到了原先王樸的帥府,本來是李萬成住著,李鴻基一來,自然要讓出來,在爲主帥接風的酒宴上,李鴻基對這些明朝的降官大加攏絡,頻頻向他們敬酒,讓一干降軍受寵若驚,紛紛大表忠心,一個個酒到懷幹,滿嘴的阿諛奉承,看得老張飛,拓養坤等人大皺眉頭,對這班降將登是便看不起來,李鴻基倒知他們這是官場的習慣使然,沒對他們表示不滿。

第二天,李鴻基就招聚衆人議事,讓賀景給他們講解最新的情報,義軍和曹文詔的大軍相持在宜陽,高迎祥正愁怎樣對付軍中無人能敵的曹變蛟,接受了賀忠的建議,秘密從城頭抽掉了三門大炮下來,藏在中軍。

當曹變蛟再次來到義軍寨前挑戰時,闖軍的操炮手按照偷偷標好的射擊諸元,瞄準了曹變蛟,爲保險起見,三炮齊發,可憐這樣一個勇貫三軍的猛將,被三炮同時擊中,官軍只聽一聲巨大的炮響,剛纔曹變蛟還在耀武揚威的地方只剩下一個深不見底的大坑,他們的先鋒官連渣也不見了。

高迎祥大喜,這三百兩銀子花得不冤,義軍初次見到大炮的威力後,一路上攻城拔寨都全靠大炮,沒有了大炮,義軍再也不願攻城,炮彈自然清耗的極快,加上高迎祥還想訓練自已的炮手,闖軍送的一千枚炮彈很快用光。

義軍提出要賣炮彈時,闖軍獅子大開口,一枚炮彈一百倆銀子,僥是義軍這段時間收穫頗豐,也被這個價格嚇了一大跳,但用慣了大炮,沒有了肯定不行,只好掏了十萬兩銀子又買了一千枚。

第64章 任務第26章 嚴肅軍紀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20章 馬科下第3章 伏擊第54章 聯牀夜話第28章 不死不休第6章 忠孝難全第13章 毒手佛心第20章 下馬威第68章 射殺第12章 貪慾上第21章 夜襲下第1章 心動第1章 融合第18章 鑄幣第10章 一網成擒第95章 南巡之議第15章 定計第2章 財路第42章 改弦易轍第49章 逆水逃亡第27章 殺,放?第49章 吃癟第25章 覆滅第25章 釣魚城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30章 直搗盛京第11章 忠臣孤子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42章 改弦易轍第21章 新立大汗第11章 結拜上第13章 寶雞第31章 活擒第32章 坐困愁城第21章 夜襲上第17章 碧血第36章 談判(下)第14章 火炮試射下第49章 吃癟第78章 聯合第53章 人命如蟻第36章 偶像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39章 不懷好意第60章 發威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3章 張家寨上第10章 盧象升(上)第55章 佟氏毒計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35章 家與君第28章 大難臨頭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63章 軍情第95章 南巡之議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13章 諜戰上第32章 雙皇會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54章 緩攻第22章 鳳與鴨第94章 大戰重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3章 投軍第51章 鑑寶會(二)第16章 美色上第19章 大戰來臨下第29章 闖王門生(下)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40章 賜宴第20章 馬科下第97章 大敗第26章 亂局第4章 好事成雙第1章 大封功臣第34章 遼河邊沿第16章 纏戰不休下第19章 大戰來臨下第16章 疲敵第53章 鑑寶會(四)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61章 陷落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15章 兵器第40章 敲詐第16章 纏戰不休下第13章 攻城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55章 思謀脫困第30章 陷入危機第61章 陷落第41章 成都攻防第49章 吃癟第84章 不可收拾第16章 三線作戰第96章 臺灣迴歸第25章 新的一年
第64章 任務第26章 嚴肅軍紀第21章 朝庭的反應第20章 馬科下第3章 伏擊第54章 聯牀夜話第28章 不死不休第6章 忠孝難全第13章 毒手佛心第20章 下馬威第68章 射殺第12章 貪慾上第21章 夜襲下第1章 心動第1章 融合第18章 鑄幣第10章 一網成擒第95章 南巡之議第15章 定計第2章 財路第42章 改弦易轍第49章 逆水逃亡第27章 殺,放?第49章 吃癟第25章 覆滅第25章 釣魚城第32章 太原城破下第30章 直搗盛京第11章 忠臣孤子第22章 血戰西安上第42章 改弦易轍第21章 新立大汗第11章 結拜上第13章 寶雞第31章 活擒第32章 坐困愁城第21章 夜襲上第17章 碧血第36章 談判(下)第14章 火炮試射下第49章 吃癟第78章 聯合第53章 人命如蟻第36章 偶像第23章 曹文詔之死第39章 不懷好意第60章 發威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3章 張家寨上第10章 盧象升(上)第55章 佟氏毒計第15章 草原血淚上第35章 家與君第28章 大難臨頭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63章 軍情第95章 南巡之議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14章 火炮試射上第13章 諜戰上第32章 雙皇會第3章 大明郡主下第54章 緩攻第22章 鳳與鴨第94章 大戰重第24章 設宴勸降上第3章 投軍第51章 鑑寶會(二)第16章 美色上第19章 大戰來臨下第29章 闖王門生(下)第12章 蒙古各部下第40章 賜宴第20章 馬科下第97章 大敗第26章 亂局第4章 好事成雙第1章 大封功臣第34章 遼河邊沿第16章 纏戰不休下第19章 大戰來臨下第16章 疲敵第53章 鑑寶會(四)第3章 大明郡主上第61章 陷落第28章 僵持不下(上)第15章 兵器第40章 敲詐第16章 纏戰不休下第13章 攻城第8章 褚家家主(上)第55章 思謀脫困第30章 陷入危機第61章 陷落第41章 成都攻防第49章 吃癟第84章 不可收拾第16章 三線作戰第96章 臺灣迴歸第25章 新的一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讷河市| 邹城市| 平利县| 平原县| 杭锦后旗| 阜新| 呼图壁县| 肥乡县| 鄂托克旗| 民乐县| 万载县| 来凤县| 梅州市| 嘉兴市| 互助| 应城市| 纳雍县| 福鼎市| 邢台市| 绥棱县| 祥云县| 乃东县| 常山县| 桐柏县| 丽江市| 营口市| 仙桃市| 宣汉县| 竹北市| 沂南县| 新干县| 额敏县| 黑山县| 常州市| 拉萨市| 鄂州市| 苗栗市| 呼图壁县| 冕宁县| 天等县| 平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