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章 雙皇會

乾清宮在內庭最前面,是明朝歷代皇帝的寢宮,賀小風就將崇禎和他的一干妃嬪,宮女和太監數百人軟禁在這裡,李過接手後,並沒有改變他們囚禁之地。

昨日還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貴妃,今日卻是別人的階下之囚,田妃和袁妃望著皇帝憔悴的面容,不知自己會有什麼命運,不由嚶嚶哭泣,外面一隊隊的唐軍近衛軍在不停的巡邏,她們就是想死也不成。

崇禎倒是冷靜下來,他對自己的生死漠不關心,只是擔心幾個妃子會失節,未免成爲後人的笑柄,只是此時後悔沒有早點處置她們也沒用,只能等待唐軍安排給她們的命運,他已打定主意,一旦自己的妃嬪受辱,他就馬上自絕而死。

一陣整齊的腳步直奔乾清宮而來,田妃和袁妃兩人馬上停止了哭泣,驚恐的望著大門,李過帶著十多名近衛軍跨門而入,直接來到崇禎身邊:“跟我們走一趟。”

崇禎站了起來:“怎麼,終於要對朕下手了嗎?”

田妃和袁妃兩人大驚,緊緊的抱著崇禎的大腿,放聲大哭:“皇上,你不能丟下臣妾。”

看著這兩個曾經最高貴的女人號啕大哭,李過皺了一下眉:“別叫了,他已不再是皇帝,皇帝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大唐的皇帝陛下。”

兩個女人都吃了一驚,擡起頭來看著喝斥她們的李過。想起自己已是別人俘虜,若是崇禎走了,唐軍更不知會如何對待她們。更是悲從中來,卻不敢再哭出聲音。

田妃和袁妃嫁給崇禎雖然已過了十年,但她們實際上地年齡纔不過二十六七歲。又保養的好。正是最美麗的時候。此時梨花帶雨地模樣,更顯嬌嬌怯怯,李過看得不由心頭一軟:“吾皇有令,會好生對待前明宗室和皇帝,讓他們盡享富貴,現在只是想見見他而已。爾等又何必如此。

崇禎面無表情:“也罷,朕也想見見這個反賊。”

“大膽!”李過身後的幾名唐軍士兵見崇禎還敢如此稱呼他們的皇帝,心中都急怒交加。

李過擡了一下手,止住了部下地騷動:“成王敗寇。爾之太祖,又何嘗不是反賊,等下若當著衆臣地面再出言不遜,吾皇雖然不會殺你,但下面地人卻不一定不會給你苦頭吃,你自己好好拈量拈量。”

崇禎不發一言,從抱著他大腿的兩個愛妃手中脫身,他在宮中十幾年,閉著眼睛也知道在哪個位置,徑直朝太和殿而去。

李過一揮手:“跟上。”

崇禎一路走得從容,到了太和殿,看到高據龍椅上的李鴻基時,全身忍不住顫抖,就是這個人,讓他丟失了祖宗二百多年的江山,讓他成爲亡國之君。

崇禎身上此時還穿著明黃色的龍袍,只是頭上的金冠卻被打掉,滿頭長髮披灑下來,他此時不到三十歲,可是看起來滄老得超過了四十歲,唐軍地衆大臣看著崇禎狼狽的樣子,鬨笑起來。

李萬成在武將中官職最大,又得跟李鴻基最早的人,在李鴻基面前不象文官那麼小心翼翼,見崇禎直直站在那裡,走了上去,一拍崇禎的肩膀:“你就是前明皇帝,看你那個熊樣,難怪會亡國。”

李萬成出身綠林,孔武有力,這一拍,崇禎養尊處優地身體哪裡受得了,他的肩膀一沉,差點要摔倒,馬世耀、鍾華、趙勝,任繼榮等一班武將笑得更是歡暢。

魏藻德和張超,李虎等人也陪著乾笑,左光先,崔爾達等早先的降將臉上卻有點尷尬,李萬成還想再拍一下崇禎,李鴻基的聲音已傳來:“不得對前明皇帝無理!”

李萬成悻悻的收回了手,馬世耀等人的笑聲也收了起來,崇禎強忍著肩膀上傳來的疼痛,死死的盯著龍椅上的李鴻基,彷彿要把李鴻基的模樣映在心裡。李鴻基毫不在意的和崇禎對視。

大臣們拜見皇帝都得低頭府地,他登極爲帝以來,從來沒有一個人敢和他對視,就是皇后和他寵愛的田妃也不行。

崇禎一直以爲自己的目光充滿威嚴,此時雖然做了階下之囚,卻不想敗給昔日曾是自己手下都司的反賊頭目,可是隻對視不對一分鐘,崇禎的目光就不得不撤離,他從李鴻基目光裡沒有看到威嚴,也沒敬畏,而是一種充滿憐憫的目光。

憐憫,不錯是憐憫,這種目光他從來沒有見過,卻感覺得到,自已是皇帝,大臣,妃嬪們看自己的目光都是惶恐,討好,此時他雖然失敗了,卻不需要憐憫,反而分外受不了李鴻基的目光。

李鴻基心中對崇禎確實充滿憐憫,這個十七歲登極,初登大寶,便將權傾朝野的魏忠賢拿下的皇帝,他日思夜想要中興大明,大明卻在他的手上愈來愈殘破,若沒有改變,他只能六年後吊死在煤山,自己雖然讓他早了六年嚐到了亡國的滋味,但卻可保他一生無憂,他的幾個兒子也不會死於韃子之手,死時還得不到承認。

李萬成看到崇禎站在大殿上一聲不吭,忍不住喝道:“還不跪下拜見皇上。”

李鴻基擺了擺手:“不必,來人,給前明皇帝賜坐。”

李鴻基的幾名侍衛搬出了一把椅子,崇禎倒是毫不客氣的坐了上去。

“朱由檢,你可知爲何會失去天下?”

崇禎一愣,他想說是天災,他登極以來,到處是久旱不雨,顆粒無收,弄得饑民四起,終成大患,可是好象又不是,唐軍所佔正是災情最嚴重的幾個省份,卻在唐軍的治理下蒸蒸日上。

是滿人,他們年年對關內侵略。讓朝庭勞師費餉,不得不一次次加稅,使天下更亂。可是滿人卻在最強盛時讓唐軍擊敗,最後連老巢也被端掉。

是大臣誤他,自己明明只加一釐。到了他們手裡卻能榨出一分。多少次爲了籌措軍費。自己節衣縮食,可是前線傳來地消息除了失敗還是失敗,只是大臣如此,自己就真沒有責任嗎。

他在遺詔中儘可以指責全是大臣誤國,在這個大殿上,他卻沒有勇氣將責任統統推掉。李鴻基見崇禎半天不說話:“也罷,朕要你自己說也是難爲你了,朕現加封你爲思德侯,你的嬪妃。子女都可遷入侯府,每年給銀元二萬枚作爲生活費用,雖然比不上你在皇宮的生活,但養上你侯府數百人卻綽綽有餘。”

大明親王地俸祿是八千石,二萬枚銀元足可以購買十萬石糧食,唐軍現在最高的封爵也纔是子爵,崇禎一下子封爲侯爵,可以說是極盡優厚了。一些降官看崇禎的眼神都充滿羨慕,作爲一個廢帝,能得到如此待遇,千古難得。

許多人心裡卻還有疑慮,新皇如此做只不過是故作姿態罷了,過不了幾年,說不定崇禎就會默默死去,不過,這話只能在心裡想想而已。

崇禎在意地卻不是這些,他最擔心自己地嬪妃會被新皇霸佔,見李鴻基親口許諾他地嬪妃子女可以住在一起,方放下了心,不過,他可不會向李鴻基道謝。

“如今天下一統是大勢所趨,爲免生靈塗炭,思德侯,你可願意以前明皇帝的名義,敦促關寧鐵騎和南方數省向我朝投誠?”

衆人都緊緊的盯著崇禎,若不願意,唐軍當然也可以用崇禎的印信,以他的名義讓各省和關寧鐵騎投降,反正聖旨絕大部分不是皇帝自己所寫,只是終究沒有皇帝的親筆來得好。

崇禎思付了半響,點頭應充,李鴻基見崇禎倒沒有不識時務,微微一笑:“來人,給思德侯準備筆墨。”

幾名太監捧著崇禎平時喜愛地毛筆,還是常用的聖旨走了出來,崇禎擡眼一看,正是他平時最信重的曹化淳,王之心等人,崇禎哼了幾聲。

化淳面有愧色,皇帝命令他帶著操練的數萬太監作爲錦衣衛地後援,一旦錦衣衛不支,他們數萬人立馬頂上去。

只是唐軍近衛軍手中的火槍已將他們嚇破了膽,看到平時武藝高強的錦衣衛在唐軍的火槍下死傷慘重時,一幫太監如何敢抵擋,李過一攻破端門,曹化淳立刻帶領太監投降,崇禎寄以希望的號稱十萬內廷太監根本沒有作一下抵擋。

只是崇禎此時看清了這些平時在他面前奴顏婢膝的太監嘴臉也無可奈何,他接過筆和聖旨,思付了一下,寫下了兩幅聖旨,一幅是寫給祖大壽,吳三桂兩人,一幅是寫給明軍還沒有投降的各省。

曹化淳小心翼翼的奉著寫好的兩幅聖旨向龍座走去,李娃一把從曹化淳手上搶過,呈給了李鴻基。

李鴻基打開一看,崇禎的字體可比他漂亮多了,先看給祖大壽,吳三桂兩人的那一幅,上面大意道唐取明是天意,天意不可違,爲免生靈塗炭,他已下令大明全體向唐軍投誠,若兩位將軍還念他是大明天子,萬不可遲疑。

另一幅聖旨意思也差不多,只是對象改爲各省的官員,李鴻基看得滿意,對宋獻策道:“宋愛卿,思德侯剛封,朕也不能給他新建一座府第,你可選一處上好的宅院,改成思德侯府,讓思德侯一家今晚就搬過去。”

宋獻策也思付不能讓崇禎再住在皇宮,馬上回稟道:“啓稟萬歲,今日入城,尚有不少前明官吏抗拒我天軍,他們或死或俘,宅院正好空了下來,其中以前明戶部尚書倪元的宅院最好,臣以爲可以容納思德侯一家有餘。”

“準奏,就將倪府改成思德侯府,爲防有人打擾思德侯,金吾將軍李過,你從朕的近衛軍中選出二百人作爲思德侯的護衛,未得思德侯的充許,嚴禁任何人上門。”

這二百人無疑是對崇禎起監視作用,李過心知肚明:“臣遵旨。”

李鴻基點頭:“愛卿現在即可將思德侯一家遷移過去了。”

崇禎從椅子上起身,頭也不回的向門外邁去,李萬成望著崇禎的背影,張口道:“他奶奶的,謝也不知謝一聲,他以爲自己還是皇帝嗎?”

李鴻基咳了一聲,李萬成才意識到自己在大殿上說了一句粗話,連忙縮回隊列中,李鴻基沒有再理他,對一班降臣道:“祖大壽,吳三桂等人離京城不過百里,你們誰人願意帶著聖旨去勸降?”

關寧鐵騎向來瞧不起京官,袁崇煥屈死,和京官們推波助瀾有很大關係,各個京官和關寧鐵騎或多或少有點恩怨,此時他們走投無路,招降是十拿九穩,但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拉下臉來去關寧鐵騎的軍營,萬一關寧鐵騎記起舊恨,將他們毒打一頓,只要關寧鐵騎願意投誠,皇帝多半不會追究,那他們的打豈不白挨。

李鴻基沒想到關寧鐵騎的人緣在京師會如此差,還以爲派個降臣過去,他們彼此熟悉應當更好說話,見一衆前明降官全不答話,李鴻基有點莫名其妙,送上門的功勞怎麼沒人要。

李鴻基正要再開口時,杜鄖樂顛顛的跑了出來:“回稟皇上,奴婢願意前往關寧鐵騎營中招降。”

李鴻基見官員人沒有願意去,只好點頭:“好吧,只要你能順利讓關寧鐵騎歸降我軍,朕會有重賞。”

杜鄖大喜:“奴婢謝過萬歲爺!”

見到杜鄖興高采烈的模樣,降臣中又有人後悔,能得到新皇的賞識比什麼都強,到了這個時候,祖大壽和吳三桂兩人總不敢殺人,就是被打一頓又如何,一個個盯著皇帝,看還有何事吩咐,一定要搶先接下來。

李鴻基望了望快要暗下來的天色:“各位還要何事要稟?沒事便散了吧。”

衆人臉上都浮現失望之色,見半響沒有人回聲,李娃喊了一聲:“散朝!”

百官只得魚貫而出,杜鄖剛跨大門一隻腳,卻被一名侍衛叫住:“皇上有事找你。”

杜鄖大喜,連忙跟在侍衛後面,進到了太和殿的側間,見皇帝坐在那裡,杜鄖連忙跪下:“奴婢參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鴻基道:“卿接下招降關寧鐵騎的任務,對祖大壽,吳三桂家中可熟悉?”

杜鄖忙道:“回稟萬歲,奴婢熟悉的很。”

李鴻基忍不住問道:“那你可知吳三桂有沒有一個叫陳圓圓的小妾?”

第23章 自討苦吃第14章 歸化城(下)第57章 吞併第7章 孫元化第96章 臺灣迴歸第25章 釣魚城第88章 使節(上)第27章 兵臨城下第6章 審案第36章 同族相煎第18章 強攻第62章 派別第六十 間番屬法第62章 價值連城第11章 宴無好宴第10章 伐明之策第22章 斷後第65章 做媒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95章 行刑第29章 闖王門生(下)第39章 不懷好意第55章 佟氏毒計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41章 遼陽之夜第69章 畬族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52章 大軍圍城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97章 大敗第75章 勢如破竹第58章 進城第3章 喜事臨門第9章 大炮下第2章 登陸苦戰第30章 直搗盛京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10章 伐明之策第3章 風雪來人第85章 捷報第73章 光澤縣第14章 漁翁第64章 功用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75章 國家賠償第4章 張家寨下第9章 大炮上第17章 後金宮爭下第33章 黯然收場(下)第92章 海軍檢閱第91章 條件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11章 挺進大別山第21章 降,不降?第49章 吃癟第9章 白桿精兵第12章 貪慾上第50章 兩難選擇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36章 黃金之爭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1章 襲擊第35章 家與君第47章 安慶府第2章 戰略大計第93章 江陰第35章 吳府第28章 林丹遺孀第2章 巧遇第65章 登岸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35章 雲聚西安第24章 詐降第85章 淮安城中第67章 海戰第36章 黃金之爭第15章 炮戰第98章 弘光被擒第49章 逆水逃亡第35章 家與君第14章 漁翁第5章 伐明三策第70章 三年之約第40章 探訪第36章 談判(下)第74章 黃土隘第13章 烽火連天下第84章 不可收拾第5章 勸進第21章 蒙人攻營第33章 玉璽風波第65章 攻佔南昌第16章 沙地行軍第1章 心動第30章 搶佔先機下第20章 馬科下第39章 香火第67章 海戰
第23章 自討苦吃第14章 歸化城(下)第57章 吞併第7章 孫元化第96章 臺灣迴歸第25章 釣魚城第88章 使節(上)第27章 兵臨城下第6章 審案第36章 同族相煎第18章 強攻第62章 派別第六十 間番屬法第62章 價值連城第11章 宴無好宴第10章 伐明之策第22章 斷後第65章 做媒第16章 纏戰不休上第95章 行刑第29章 闖王門生(下)第39章 不懷好意第55章 佟氏毒計第43章 男人拋繡球第41章 遼陽之夜第69章 畬族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52章 大軍圍城第7章 暗流洶涌下第97章 大敗第75章 勢如破竹第58章 進城第3章 喜事臨門第9章 大炮下第2章 登陸苦戰第30章 直搗盛京第59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10章 伐明之策第3章 風雪來人第85章 捷報第73章 光澤縣第14章 漁翁第64章 功用第26章 河南大戰下第75章 國家賠償第4章 張家寨下第9章 大炮上第17章 後金宮爭下第33章 黯然收場(下)第92章 海軍檢閱第91章 條件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11章 挺進大別山第21章 降,不降?第49章 吃癟第9章 白桿精兵第12章 貪慾上第50章 兩難選擇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86章 君前議移民第36章 黃金之爭第18章 蒙古聖物上第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1章 襲擊第35章 家與君第47章 安慶府第2章 戰略大計第93章 江陰第35章 吳府第28章 林丹遺孀第2章 巧遇第65章 登岸第8章 褚家家主下第35章 雲聚西安第24章 詐降第85章 淮安城中第67章 海戰第36章 黃金之爭第15章 炮戰第98章 弘光被擒第49章 逆水逃亡第35章 家與君第14章 漁翁第5章 伐明三策第70章 三年之約第40章 探訪第36章 談判(下)第74章 黃土隘第13章 烽火連天下第84章 不可收拾第5章 勸進第21章 蒙人攻營第33章 玉璽風波第65章 攻佔南昌第16章 沙地行軍第1章 心動第30章 搶佔先機下第20章 馬科下第39章 香火第67章 海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堂县| 铁力市| 张北县| 沐川县| 子洲县| 梅州市| 平谷区| 丰台区| 克什克腾旗| 陆河县| 和政县| 丰顺县| 香格里拉县| 临泽县| 永康市| 积石山| 玛纳斯县| 湖口县| 牙克石市| 个旧市| 平泉县| 化州市| 新闻| 达尔| 土默特右旗| 承德市| 邻水| 鄂托克旗| 大足县| 民丰县| 徐汇区| 博罗县| 武邑县| 正安县| 康马县| 南部县| 信宜市| 山阳县| 潜江市| 江北区| 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