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章 權力之顛

大明門是厚厚的千年楠木做成,外面又包裹了鐵皮,唐軍好不容易撞開了大明門,正想一涌而進時,從裡面射出來一陣箭雨,唐軍當場就倒下了數(shù)十人,李過大怒,對著唐軍大喊:“射擊。”

“砰,砰。”的槍聲響起,整個大明殿頓時硝煙瀰漫,子彈打在柱子上,木屑橫飛。

硝煙散盡後,唐軍迫不及待的前衝,又是唆唆的箭支射出,李過無奈,重新下令對裡面射擊,重複數(shù)次後,才肅清在大明殿的錦衣衛(wèi),到了承天殿時又是如此,等到近衛(wèi)軍將端門也打開時,已經(jīng)花了數(shù)個時辰。

打開了端門,李過率著近衛(wèi)軍直接衝進了紫禁城,此時再無人敢反抗,李過的人馬和賀小風匯合後,皇宮才直正落入唐軍手中,見到崇禎被俘,李過鬆了一口氣,他馬上將皇宮封鎖,等待唐皇的到來。

京城三大營的投誠,讓唐軍攻佔內(nèi)城極爲順利,只用了半天時間,整個內(nèi)城已被唐軍完全控制,當李過派人來報崇禎已被擒,請皇帝進駐紫禁城時,唐軍的文武大員不由喜形於色。

唐軍雖然立國,而且勢力遠強於大明,可是大明王朝到底存在了近三百年,只要沒有攻下京師,在百姓的心中,大明永遠是正統(tǒng),而大唐不過是逆賊。

而今連大明的皇帝也被大唐所擒,大明二百七十年的江山終於終結,新朝正式取代了大明。如今大唐地官員可以理直氣壯的稱對方是前朝,敢於反抗者都是前朝餘孽,可以毫不客氣的追殺。

一衆(zhòng)官員紛紛向李鴻基道賀。連陳貞慧也是喜笑顏開,他沒有當過大明地官,又是大唐正式科舉的進士。既然大唐取代了大明。他就不存在對大明背叛的問題。

兩排衣甲鮮亮地唐軍近衛(wèi)軍代替了原先大明錦衣衛(wèi)地位置。將整個皇城護住,通向皇宮地大門一扇扇趟開著,迎接他的新主人,充當守衛(wèi)的近衛(wèi)軍三步一哨,五步一崗,唐皇的馬車浩浩蕩蕩的來到大明門前。

李過。賀小風,魏藻德等人已等在大明門前,見到李鴻基下車,李過和賀小風兩人上前一抱拳:“臣參見皇上。”

李鴻基點了點頭:“你們擒下大明皇帝。辛苦了。”

魏藻德,張超,王餛,李虎等人卻連忙跪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鴻基看著跪了一地的降臣,親自上前將魏藻德扶起:“各位愛卿請起,你們能鄱然悔悟,及時歸降我軍,都有功勞,尤其是魏愛卿功勞最大,朕會一個個封賞。”

魏藻德見新皇對他如此看重,想起自己所做地夢,喜得抓耳撓腮,在旁獻計道:“萬歲,前明三個皇子下落不明,請皇上下令,全城搜查,務必要斬草除根。”

李過派來的人只報告說崇禎已被擒,可沒有說三個皇子逃走的事,既然皇帝都抓住了,大家理所當然的認爲其他人也沒有逃走,聽到三個皇子逃走,李鴻基身後地官員都嗡的一下議論開了。

此時南方數(shù)省尚未平服,若是有皇子逃到南方,重立朝庭,唐軍攻佔京師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宋獻策聽到魏藻德建議在全城搜查,狠狠的瞪了魏藻德一眼,不知他是糊塗透頂,還是故意如此,忙道:“萬歲,不可,我軍剛入城,百姓尚未心服,沒有必要爲了三個皇子大動干戈。”

魏藻德立功心切,顧不得會得罪宋獻策,在旁道:“萬歲,正因爲京城人未心服,纔可藉此搜查之機,確認我軍威信,有大監(jiān)供認,三位皇子仍是前朝李國公帶出皇宮的,皇上可下令先徹底搜查李國公府,若是找不到,再按官職由大到小一一搜個遍,若有反抗,我軍可格殺務論,不出數(shù)天,三位皇子必定可以找到,若是有匿藏或知情不報者,萬歲正好用來殺一警百。”

衆(zhòng)人都是一凜,若是皇帝同意,京師馬上就要掀起一股血雨腥風,宋獻策正要勸阻,李鴻基已笑道:“愛卿有心了,朕能從小小的商洛山中起步,奪得這萬里河山,還怕三個小小的孩童不成,朕要找到他們,只是念他們是前朝皇裔,有心讓他們安享富貴罷了,他們既然逃了,朕下旨讓收養(yǎng)他們的人自己送回來便是,沒有必要爲他們讓京城人心惶惶。”

宋獻策忙道:“皇上英明,正該如此。”

一班降將鬆了一口氣,若是按魏藻德的建議行事,最後找不到,豈不是他們也逃不脫,目前唐軍的軍紀還好,一旦允許士兵挨家搜查,那就猶如放虎出押,誰也不知會發(fā)生什麼事。

魏藻德見自己的建議不被接受,以爲新皇不明白其中的厲害關係,再次道:“皇上,不追查下去,若有皇子走脫,必會有人借假皇子的名義,掀起波瀾,皇上不得不防。”

李鴻基笑道:“若有人真敢如此,那是自找死路,此事就如此定了,陳家卿,你擬一遍公告,讓收留皇子的人自行將皇子交出來,好讓前廢帝父子團聚,我軍對此可既往不咎,若有人故意隱藏,那就是和新朝對抗,皇子可無事,藏匿皇子之人心懷不軌,殺無赦!”

陳貞慧連忙應道:“微臣領旨。”

談完此事,李鴻基帶著唐軍的文武官員登上了大明門的臺階,此時大明門內(nèi)的屍體已經(jīng)擡走,但依然可以見到斑斑血跡,魏藻德在旁邊引路,不時道:“皇上慢點,皇上小心臺階。”

李鴻基身後的官員看到魏藻德飄著花白的鬍子,跑前跑後,象個小廝模樣,不由心生鄙夷,明朝的大學士既然是如此德行,難怪大明會亡。

大明門。承天門,端門都是外城,過了端門。纔是紫禁城地正門,屬於真正的皇宮大內(nèi),紫禁城的正門由東西北三面城臺相連。環(huán)抱一個方形廣場。北面門樓。面闊九間。重檐黃瓦廡殿頂。東西城臺上各有廡房十三間,從門樓兩側向南排開,形如雁翅,也稱雁翅樓。在東西雁翅樓南北兩端各有重檐攢尖頂闕亭一座。宛如三巒環(huán)抱,五峰突起,氣勢雄偉。

李鴻基身後地一衆(zhòng)人都是起自小卒行伍。鄉(xiāng)里鄉(xiāng)民,甚至盜賊浪子,雖然進了西安後眼界大開,但西安的秦王府又如何能跟眼前的堂堂皇宮相比,看到眼前金光燦燦地亭臺樓閣,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李鴻基望著煌煌洞開地大門,這便是昔日大明皇帝專門進出之地,過了這座大門,便是象徵天下最高權力地金鑾殿,除了皇帝,唯有皇后在和皇帝大婚時纔可以進出一次,其餘臣工只能從側門進出。

李鴻基腦裡卻想起後世自己還是學生時參觀這裡的情景,當時聽到導遊介紹時自已特意進出了午門數(shù)次,心中暗暗竊喜自己也能享受皇帝的待遇,沒想到,自已真的成了皇帝,如今這午門就向自己趟開,等待著自己進去。

魏藻德瞄了李鴻基身後的衆(zhòng)臣一眼,見衆(zhòng)人都被皇城的雄偉震住,連皇帝好象也呆了,心中得意,向李鴻基道:“萬歲,前面就是太和殿了,請皇上過金水橋。”

太和門前,有一條形似弓背地人工河道,跨越河上有五座並列的石橋,河底與河幫全用白石砌成,兩面河沿設有漢白玉的望柱和欄板,李鴻基收拾自己的心情,擡腳朝中間地石橋走去。

其他人也想跟在李鴻基的身後,魏藻德連忙攔住:“各位,這橋是皇上專用,若你們不想違禁的話,還是走側橋的好。”

這河上的五座石橋,數(shù)中間那座最寬最氣派,李過帶兵進來時,自己正是帶頭走的這座大橋,聽到魏藻德的話,心中一凜,擡起的腳連忙縮了回去。

隨著李鴻基稱帝,他身上的威嚴越重,李過以前在叔叔面前可以言笑無忌,李鴻基稱帝后他卻不敢胡來。

李鴻基聽到魏藻德的話,轉身見衆(zhòng)人沒有一個人敢上來,心中一轉,道:“朕是大唐的天子,自然不用守大明的規(guī)矩,你們陪朕出生入死打下了天下,就一起過來吧。”

衆(zhòng)人面面相覷,誰也不敢先走第一步,他們以前在西安時,尚不覺得有必要遵守多少禮議,可是在這威嚴的皇宮面前,他們卻感到有點戰(zhàn)戰(zhàn)兢兢,太和殿的底下爲高八米多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大殿連同地基高達三十五米,人在下面充分感到自己的渺小。

還是李過先咬牙踏了上去,反正他以前走過,而且還是帶著部下一起走,雖然不知者不爲罪,日後被人提起總是不好,還不如趁現(xiàn)在皇帝下令,可以光明正大的走上一遭,以前的事自然就不算違禁。

見李過踏了上去,其他人也紛紛小心翼翼的跟在後面,許多人情不自禁的紛紛撫摸著兩旁的欄桿,李鴻基見衆(zhòng)人跟來,才拾階而上,登上了太和殿前寬闊的平臺。

這個平臺稱丹陛,俗稱月臺。月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十八座,看到皇帝饒有興趣的望著這些東西,魏藻德連忙在旁邊介紹:“萬歲,這龜、鶴表長壽,日晷用來計時,嘉量是用來稱重,有這兩樣東西才表示萬歲富有四海。”

李鴻基的臉上毫無表情,心裡卻大罵後世故宮的管理員,這些東西他參觀的時候可一樣也沒有。

魏藻德如何會知皇帝想什麼,正要滔滔不絕的介紹下去,李鴻基已一下子從午門跨進了太和殿的大門。魏藻德擡腳想跟上,馬上想起午門也只有皇帝才能專用,大臣們只能從左右兩個掖門進出,魏藻德驚出了一身冷汗,忙向側門走去。

唐軍的文武大將卻管不了那麼多,迫不及待的隨在李鴻基身後跨過了午門,他們都想馬上看到傳說中的金鑾殿。

魏藻德見衆(zhòng)人都從午門進出,連幾員降將也是如此,他本已跨過了側門,又從側門退了回來,第一次從午門進入了太和殿,心中涌起一種跨過禁忌的快感。

整個太和殿的門窗浮雕雲(yún)龍圖案,室內(nèi)用一種稱作金磚的質地堅細的方磚慢地,正中放置皇帝的寶座。寶座兩側有六根蟠龍金柱,每根柱上用瀝粉貼金工藝繪出一條巨龍,騰雲(yún)駕霧,神彩飛動,整座殿堂顯得莊嚴肅穆,富麗堂皇。

李鴻基慢慢走向寶座前的臺階,臺階兩旁有四對陳設:寶象、用端、仙鶴和香亭。寶象象徵國家的安定和政權的鞏固;用端是傳說中的祥瑞;仙鶴象徵長壽;香亭寓意江山穩(wěn)固。

站在象徵至高無上皇權的龍椅前,望著喜笑顏開的衆(zhòng)臣,李鴻基心中一股豪氣油然而生,太和殿的大門正開,從這裡向外望去,正是午門前的方形廣場,李鴻基有一種感覺,站在這裡,所有的一切彷彿都象蛆殍,天下就在自己的手中,權力之顛莫過如此!

皇帝的寶座叫髯金雕龍木椅,後面有一個“圈椅式”的椅背,四根支撐靠手的圓柱上蟠著金光燦燦的龍形。底座是一個寬約二米五,進深一米多的“須彌座”。通體鬃上黃金,顯得富麗堂皇又氣勢威嚴。

李鴻基試著坐在龍椅上,只覺得屁股並不舒服,不知崇禎十年如一日,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坐在這張椅子上又是什麼心情,李鴻基不禁啞然失笑。

魏藻德見李鴻基在椅子上坐下,慌忙下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超,王餛,李虎等人反應過來,馬上全身伏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唐軍中的各個將領正在對太和殿的各種擺設嘖嘖稱奇,聽到魏藻德等人的喊聲,不由一愣,見到皇帝已端坐在龍椅上,也慌忙拜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望著下面跪著的衆(zhòng)臣,李鴻基志得意滿:“衆(zhòng)卿平身!”

李鴻基發(fā)出的聲音不大,但出口卻變得洪亮有力,李鴻基嚇了一大跳,敢情坐在這裡聲音還能擴大。

“李愛卿,你將大明皇帝帶來見聯(lián)。”見衆(zhòng)人謝恩起身後,李鴻基突然想在此見一見崇禎的念頭。

“臣領旨!”李過馬上出列。

今天老茅有點不舒服,腦袋一直昏昏沉沉,堅持到現(xiàn)在才碼完了一章,對不住大家了。

第42章 改弦易轍第44章 輕取河南第23章 數(shù)路攻擊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24章 詐降第47章 相逢不識第16章 炮臺血戰(zhàn)第14章 真定府第14章 對射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64章 出兵第66章 新的目標第31章 魔鬼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55章 思謀脫困第42章 大比武下第24章 衝突第7章 邢秀娘上第13章 寶雞第82章 峰迴路轉第17章 爭論第12章 聲東擊西第16章 法不責衆(zhòng)上第10章 達縣大戰(zhàn)第13章 烽火連天下第26章 亂局第25章 洪承疇(上)第20章 計議第56章 鮮血換來的勝利第3章 喜事臨門第16章 疲敵第13章 攻城第13章 烽火連天下第5章 定都之爭第56章 鮮血換來的勝利第5章 孫氏告狀第18章 北方來人第14章 滔天陷井第27章 逃亡第28章 窮途未路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29章 陣前談判第10章 伐明之策第4章 兵指何方第6章 回家第1章 大封功臣第35章 雲(yún)聚西安第60章 發(fā)威第34章 歸來第12章 初攻達縣第9章 商議第88章 使節(jié)(上)第51章 後患第9章 冒犯第16章 三線作戰(zhàn)第12章 聲東擊西第61章 陷落第35章 人才上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12章 立足之戰(zhàn)第51章 渤泥第22章 金兵來臨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62章 價值連城第15章 兵器第3章 北方之議第72章 奇兵第44章 初展才華第24章 一敗塗地第51章 渤泥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68章 射殺第6章 命運第14章 結婚下第58章 交惡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3章 北方之議第17章 爭論第13章 毒手佛心第25章 覆滅第7章 管理第34章 進退無路第88章 使節(jié)(上)第3章 風雪來人第19章 南遷第78章 聯(lián)合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24章 不期而遇第39章 來意第14章 鳳縣第36章 偶像第52章 鑑寶會(三)第9章 遇襲第11章 討明檄文第21章 夜襲下第84章 不可收拾第5章 遷移第56章 退避第29章 闖王門生上
第42章 改弦易轍第44章 輕取河南第23章 數(shù)路攻擊第2章 面子問題下第24章 詐降第47章 相逢不識第16章 炮臺血戰(zhàn)第14章 真定府第14章 對射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64章 出兵第66章 新的目標第31章 魔鬼第10章 兵器買賣下第55章 思謀脫困第42章 大比武下第24章 衝突第7章 邢秀娘上第13章 寶雞第82章 峰迴路轉第17章 爭論第12章 聲東擊西第16章 法不責衆(zhòng)上第10章 達縣大戰(zhàn)第13章 烽火連天下第26章 亂局第25章 洪承疇(上)第20章 計議第56章 鮮血換來的勝利第3章 喜事臨門第16章 疲敵第13章 攻城第13章 烽火連天下第5章 定都之爭第56章 鮮血換來的勝利第5章 孫氏告狀第18章 北方來人第14章 滔天陷井第27章 逃亡第28章 窮途未路第30章 搶佔先機(上)第29章 陣前談判第10章 伐明之策第4章 兵指何方第6章 回家第1章 大封功臣第35章 雲(yún)聚西安第60章 發(fā)威第34章 歸來第12章 初攻達縣第9章 商議第88章 使節(jié)(上)第51章 後患第9章 冒犯第16章 三線作戰(zhàn)第12章 聲東擊西第61章 陷落第35章 人才上第17章 後金宮爭(上)第17章 風暴前夕下第12章 立足之戰(zhàn)第51章 渤泥第22章 金兵來臨第11章 後金出兵上第62章 價值連城第15章 兵器第3章 北方之議第72章 奇兵第44章 初展才華第24章 一敗塗地第51章 渤泥第6章 稅制改革上第68章 射殺第6章 命運第14章 結婚下第58章 交惡第15章 再次交易上第3章 北方之議第17章 爭論第13章 毒手佛心第25章 覆滅第7章 管理第34章 進退無路第88章 使節(jié)(上)第3章 風雪來人第19章 南遷第78章 聯(lián)合八十一章 兩全其美第24章 不期而遇第39章 來意第14章 鳳縣第36章 偶像第52章 鑑寶會(三)第9章 遇襲第11章 討明檄文第21章 夜襲下第84章 不可收拾第5章 遷移第56章 退避第29章 闖王門生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水县| 名山县| 新郑市| 四会市| 虹口区| 湄潭县| 龙山县| 海原县| 土默特右旗| 呼玛县| 买车| 阳山县| 贵德县| 深水埗区| 宜都市| 固始县| 莱阳市| 贞丰县| 宣威市| 宁阳县| 竹北市| 新绛县| 延川县| 老河口市| 宝应县| 桐乡市| 安平县| 土默特右旗| 闻喜县| 上虞市| 韩城市| 洪泽县| 洛阳市| 绵阳市| 呼玛县| 平定县| 分宜县| 南昌县| 郸城县| 淮北市| 峨眉山市|